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面对流量,初创企业普遍面临三个问题:第一,流量少;第二,流量贵;第三,流量陷阱。

我们来一一分析。

问题一:流量少

进入2016年,企业在网上获取的自然流量就像一个带漏洞的水管一样,不停地在流失。表现就是:产品很棒,但是很难有太大声量,即使是做广告投放,成单率也很难提高;企业开通的微信账号、头条号等并没有多少粉丝关注,做不出转化率;即使你想购买优质流量,优质流量也越来越少,竞价也买不到多少。

不只是初创企业的流量在减少,就连自媒体圈、电商、新闻媒体、视频网站、移动应用App的流量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2017年7月,微信公众号的图文打开率已经跌到了2%。

互联网商业好像一棵繁茂的大树,所有基于互联网生长的商业形态都是树上的果实,流量则是这棵大树的根基。当根基开始萎缩时,一切营养的供给和输出都会受到最直接的影响。于是所有靠流量生存的应用都出现了流失的情况,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总流量依然在增长,那么分摊到每个终端的流量究竟去哪儿了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

整体增速放缓

自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开始,互联网用户就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但从2010年开始传统互联网发展增速放缓,幸而技术突破让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又给了大家四五年的缓冲时间。

但不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有多强劲,用户增长率也逃不过放缓的趋势,因为互联网总用户数已趋向稳定。

2017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54.3%,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为7.51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达到96.3%。

该有手机的人都有了,该会用手机上网的也都上了。中国再是人口大国,可发掘的市场份额再大,也会挖掘到头。互联网流量增速势必逐年放缓,个体流量增长将会越发困难。

竞争的个体成倍增长

市场的竞争向来是残酷的。当一部分人在互联网上获利先富起来之后,很快就有更多人跟随先驱的脚步,希望自己也能在大浪中淘到一点儿金。

于是,这个池塘里汇进来的水越来越少,挤进来的鱼却越来越多,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其实看看我们自己的手机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本。

手机的容量就那么大,安装的应用程序相当有限,常用的也就七八个,可是打开安卓手机应用市场,里面同质化的应用程序千千万万。作为用户,当然是选择一开始就抢占了我们的心智,并且大部分亲人朋友都在用的应用程序,其他的自然而然就被忽略了。微信公众号、视频直播都是同一个道理。

整体流量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竞争个体数量增加是大环境下的产物,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我们能够控制其中的变量。

控制变量的手段有哪些,这就是本书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问题二:流量贵

流量的价格越来越高,是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共识。

百度在涨价,今日头条在涨价,微信软文也在涨价。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流量平台,会发现一点儿都不比当年买传统广告便宜。

流量增速放缓是导致流量贵的一个直接原因。增速放缓后的流量成为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面临的是商业化。

每一个优质的流量平台,都会在商业放量之后迅速变得平庸或成本高企。

早期神州专车和某新闻App合作的时候,因为该App还没有很多的广告投放,所以刚开始投放的广告效果很好,流量质量高,转化率也高,获客成本能控制在30元以内。三个月之后,投放广告的企业越来越多,用户也对各种广告产生免疫和厌烦情绪,导致流量质量明显下降,流量性价比远远不如投放之初,获客成本上升到50元左右,已经和其他平台没有太大区别。

只要是互联网的超级流量入口,价格都在水涨船高。不论是展示广告、点击付费广告还是分成付费广告全是如此,仅在2017年行业价格就上涨了20%~30%甚至更多。

自媒体的道理也是同样。一篇大V(获得个人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写的软文,普遍5万~10万元起价(一些超V账号,合作价格已超70万元)。但更多时候,可能一篇10万+的文章,带来的最终成单不会超过100单。

没有标准,只有涨涨涨的自媒体,让很多企业越来越看不懂、玩不起!

导致畸形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巨头垄断。

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分割的结束,被巨头控制的流量占据绝大比例的市场份额。不论是BAT还是TMD,流量巨头们垄断着市场,所有的玩家只能在他们制定的规则下支付巨额的流量费用,挣扎求生。

一头是死守流量生存底线的创业者们,另一头是坐拥流量的互联网巨头们,流量成了力量悬殊的双方博弈的重点。

百度广告的营收屡创新高,2015年仅广告营收一项就达到640亿元,接近2012年广告营收的三倍。百度广告主的平均消费额,2015年相比2012年也上涨了近两倍。

2016微博全年财报显示,2016年,微博全年净营收6.558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7%。广告和营销营收较2015年增长42%,达到5.71亿美元,日活跃用户1.32亿。

阿里在2016年第四季度新增了4300万移动月活跃用户数,共有4.93亿月活跃用户数。

在电商大淘宝体系里,接近80%的交易额属于天猫的20万头部商家,淘宝900万中小商家瓜分剩下20%的交易额,所有的流量和交易都会集中到头部。如果是大品牌,可以去天猫、京东卡位,但是小商户真的就没办法获利了。

看起来是免费流量的微商平台也在涨价。基于微信系统做分销平台和微小店的有赞商城,在2016年6月开始向每个店铺收取服务费。

从数据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流量巨头们强有力地控制了互联网流量的半壁江山,月活跃用户和日活跃用户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除了线上流量巨头,传统媒体、视频网站的刊例价(媒体官方对外报出的价格)、分众传媒,甚至短信,各个渠道的流量价格都在上涨。流量的价格就像出租车计价器一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向上蹦一个数字。这就让中小型及初创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别说“月活”“日活”了,怎么活下去才是关键。

对于创业者来说,流量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

企业的获客成本从几元飙升至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有些创业者在购买流量上的花费,一个月就要五六百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只拿到几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融到的钱其实都不够投广告的。

百度的竞价排名需要有持续的投入才会有效,应用排行榜刷榜的投入一天几万元都不止。而且展示广告、点击付费广告、分成付费广告,只要和流量沾边,价格就不会便宜。

通常来说,一个App用户的下载成本在40元左右,但是现在很多用户初次下载使用后就不会再打开,而且有七成以上的用户下载App之后都没有留存消费。也就是说,一款App如果有10个人下载,那么就有300元左右被浪费,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更甚者,为了抢夺流量,有些行业(比如汽车、金融、医疗美容)的线上获客成本甚至高达四五千元或者更多。

这样疯狂的流量价格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格局的确立。流量增长速度放缓,供需关系不对称,都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问题三:流量陷阱

流量少、流量贵的问题已经让企业和创业者们应接不暇,然而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情况下,牟取暴利的野心也在暗中滋生。企业一边要想尽办法提高流量增速,一边还要和各种流量陷阱斗智斗勇。

“我们的媒介供应链充满了黑暗和欺诈。我们需要清理它,并将我们节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更好的广告中,以推动销售的增长。”这是不久前,宝洁首席品牌官毕瑞哲(Marc Pritchard)在美国互动广告局2017年度领袖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中的一段话,将炮火直指媒介供应链中的弊端。

媒介透明问题对于业界而言并不算陌生。

在2016年的纽约广告周上,“透明”和“信任”成为大会热议的关键词,流量作弊已是营销行业的全球性问题。

广告主不敢投放数字广告,企业对数字广告行业的不信任达到临界点。

世界广告主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预计,在未来10年内,流量欺诈将会成为犯罪组织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毒品贩卖。

2015年,美国广告协会的调查显示:23%的视频广告有曝光水分,展示广告占比11%,广告主的投放损失达到63亿美元。201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2亿美元。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媒介的不透明不仅严重浪费了企业的预算,更影响到衡量与评估媒介投放的有效判断。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企业和广告主对媒介透明度和广告可见性迫切关注,因为他们真的想知道广告费究竟花到哪儿去了。

百度发布的《2015搜索推广作弊市场调研报告》指出,百度推广每天监测并过滤千万量级无效点击,其中5%为人工作弊,49%~65%为机器作弊。而在微信上,不论是公众号的“僵尸粉”还是刷出来的点击量,都是最常见且心照不宣的作弊举动。

2016年9月,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瘫痪事件,就将众多“微信大号”打回原形,真实阅读量被曝光,比如,5万+的一篇稿件,可能只有300多个真实阅读,让广告主触目惊心。

流量欺诈问题涉及供应链上的每个人,从广告技术供货商、代理公司、交易市场到广告主,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任何一个广告主都不喜欢投放的“黑洞”,数字媒介虽然已成为主流,但是透明可见和权威第三方监测都还不太到位,这也是2017年以来,很多广告主弃投DSP(需求方平台)而愿多花钱转投传统媒体的原因。

但是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又怎么能快速地看到效果转化,这也是流量池思维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tszcIrZXSpB7tJCHYKTgNm/FfIktcoRRdkGYpoJfgYAwin2A02K/8PARkrNnbj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