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种组合,如果企业的创新组合不仅带有科技元素,还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技术的集聚,企业所在的城市就会慢慢发展成为创新的高地。城市里产业结构越是优化,要素流动就会越顺畅,发展的活力也会越充沛。久而久之,这种创新带来的集聚效应与活力,就容易形成一种城市的精神风貌。以前的温州模式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苏南模式是发展乡镇企业,浦东模式是中外合资,这些都带动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
说到创新的高地,在对不同类型公司的调研与走访中,我也看到了国内有两个城市很有特点,它们虽具有不同风格,但都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深圳和合肥这两座城市的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既发挥了有效市场的效应,也展现了有为政府的作用。深圳这座城市是靠草根创新创业发展起来的,其民间创新力量非常澎湃,几乎家家都在创业,人人都在创新。深圳市政府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发展的环境,遵循“有事服务、无事不扰”的原则,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使深圳成为我国的创新高地。而合肥市则是政府主动作为,政府引导基金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外加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为当地企业培养大批科技人才,这使得合肥由一个经济后发城市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的高地。
过去,钢铁、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以及房地产、出口加工等行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能只靠过去传统的产业,而是要用新型的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我们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新的增长极,创造新的经济活力。
合肥不断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增长极,新能源电动车、数字产业、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基建等都是正在大力兴办的产业。此外,合肥还有两个特色产业,一个是显示产业,以京东方为首,包括中国建材的电子薄玻璃和模组生产线;另一个是科大讯飞带领的智能语音产业,打造出了“中国声谷”。要想带动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先创造出新的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政府都对创新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并提供了各种支持。中国建材除了在安徽蚌埠的电子玻璃和大型显示模组产业,还有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合肥设有全球最大的一窑五线的光伏玻璃生产线,也建有世界最先进的大型水泥国际实验室和亚洲最大的水泥成套装备基地,这些都得益于安徽省和合肥市的大力支持。
近些年,深圳的服务型与合肥的引导型创新模式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创新高地的主体是企业,因此无论选用哪种发展模式,想打造出哪种特色的创新高地,或者是想创造出哪种新的增长极,归根结底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