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融和保险服务业

一、上海期货行业2022年发展报告

(一)行业发展情况

1.概述

2022年,期货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总书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嘱托,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使命,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国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期货市场发展之路,整体上保持了自2020年以来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新品种稳步增加,衍生品体系更加完善;规模体量持续增长,市场建设不断深化;多层次市场建设初见成效,市场服务效能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期货经营机构综合实力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高。

2.国内期货市场主要交易情况

图1 2022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2022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7.68亿手(单边,下同),同比下降9.93%。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简称“上期所”)累计成交量为18.2亿手,同比下降23.09%,占全国市场成交量的比重为26.94%。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简称“上期能源”)累计成交量为1.2亿手,同比增长59.73%,占全国市场成交量的比重为1.78%。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累计成交量为23.98亿手,同比下降7.14%,占全国市场成交量的35.42%。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累计成交量为22.75亿手,同比下降3.77%,占全国市场成交量的33.62%。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简称“中金所”)累计成交量为1.52亿手,同比增长24.44%,占全国市场成交量的2.24%。广州期货交易所(简称“广期所”)成交193636手。

图2 2022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2022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为534.9万亿元,同比下降7.96%。分交易所来看,上期所累计成交额为141.26万亿元,同比下降26.85%,占全国市场成交额的26.41%。上期能源累计成交额为40.04万亿元,同比增长86.51%,占全国市场成交额的7.49%。郑商所累计成交额为96.85万亿元,同比下降10.33%,占全国市场成交额的18.10%。大商所累计成交额为123.73万亿元,同比下降11.91%,占全国市场成交额的23.13%。中金所累计成交额为13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8%,占全国市场成交额的24.87%。广期所成交额158.40亿元。

3.上海地区期货机构发展情况概述

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共有会员单位288家,其中,期货公司36家,期货分支机构190家,风险管理子公司46家,银行7家,软件公司9家。会员中期货公司数量占全国期货公司的24%,居各地区排名首位,整体综合实力全国领先。

(二)行业发展主要成果

1.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

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该法案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规范期货交易和衍生品交易行为的法律,被称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补齐了我国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法律“短板”,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全面系统规定了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各项基础制度,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我国期货市场期货和期权产品数量突破100个

2022年,我国期货市场5家期货交易所先后推出了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黄大豆1号期权、黄大豆2号期权、豆油期权、菜籽油期权、花生期权、上证50股指期权、工业硅期货和期权、螺纹钢期权、白银期权等12个期货和期权产品。至此,我国期货市场期货和期权产品数量达103个,其中商品类93个(期货65个、期权28个),金融类17个(期货7个、期权10个),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3.广期所首个品种工业硅上市

2022年12月22日,广期所成功上市工业硅期货和期权,这是我国期货市场首个新能源金属品种,对于支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更好应对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广期所成立于2021年4月19日,是全国第五家期货交易所,品种规划包括碳排放权、电力等事关国民经济基础领域和能源价格改革的重大战略品种,中证商品指数、能源化工、饲料养殖、钢厂利润等商品指数类创新型品种,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铂、钯等与绿色低碳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特色品种,咖啡、高粱、籼米等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特点的区域特色品种,以及国际市场产品互挂类品种。相关创新品种的研发和上市将为期货市场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4.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市破冰

2022年9月2日,上期所及其子公司上期能源、郑商所、大商所和中金所发布公告,明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参与41个期货和期权品种。此举是我国境内期货市场引入境外交易者后的又一新的开放举措。

5.大豆系列全品种链条同步引入境外交易者

2022年12月26日,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大豆系列期货和期权品种成为国内期货市场首个以特定品种方式实现全系列对外开放的品种板块,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以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状态,进入制度型对外开放新的境界。

6.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2年,为防范虚开仓单、一货多卖、重复质押等违法行为,助推大宗商品仓单资源高效管理,郑商所、上期所、大商所积极稳妥推进仓单登记中心建设。8月15日,郑商所上线国内期货市场首个标准仓单登记查询系统。11月23日,上期所推动的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启动。12月9日,大商所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上线。此举对发挥期货市场优势、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行业创新案例:风险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申银万国智富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申万智富”)是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简称“申银万国期货”)的全资控股风险管理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凭借在期货及衍生品领域的专业能力,致力为“三农”客户和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申银万国期货公司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在云南省勐腊县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试点项目创新性地将期货价格保险和收益保障有机结合,保障了胶农收入,为天然橡胶产业的风险管理贡献了力量,强化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了风险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功能。

1.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模式

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申银万国期货及其子公司申万智富将继续创新惠及“三农”的“保险+期货”服务模式,积极争取交易所、地方政府、证券集团等多方渠道的资金支持,扩大项目规模、覆盖更多涉农品种,帮助农户和新型农业主体管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收入预期、助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紧密协同证券总公司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作为期货业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起已经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通过“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创新改变原有的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方式和农产品补贴方式,是证券期货行业聚焦供给侧改革、参与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与支持“三农”发展和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重大金融创新。“保险+期货”的流程是,农业经营者或涉农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期货价格或收入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形成风险分散、各方收益的闭环。在多方共同积极探索下,该业务模式试点成效显著,显露出其成为农业经营者管理价格风险新工具的强大生命力。

下面以申银万国期货2022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云南省勐腊县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例来做具体说明。

(1)项目背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好“三农”工作,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各机构、部门应继续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上的关键表述。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建立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经济长期稳步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强有力的风险保障作为坚实后盾。

天然橡胶兼具农产品、工业品和金融属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云南地区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贫困胶农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和脱贫的最大依仗。天然橡胶“保险+期货”乡村振兴项目通过金融组合工具转移天然橡胶现货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有效规避了当地胶农风险,保障广大胶农的利益,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2)合作模式

本项目“保险+期货”业务模式主要解决天然橡胶种植户遭受的收入损失,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期货公司的场外期权将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实现“再保险”,期货公司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操作将场外期权的风险转移给期货市场实现风险中性,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价格风险问题。(见图3)

申银万国期货在开展“保险+期货”业务方面具有较好的试点经验、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和研究优势。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申银万国期货以历年“保险+期货”项目经验作为基础,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云南省勐腊县开展天然橡胶价格险项目,充分发挥期货及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功能。

(3)项目要素表

本项目共一期保险。特别约定试点项目的保险费由申银万国期货的专项资金代上海期货交易所垫付,天然橡胶标的为期货合约RU2301,保险价格12685元/吨,为当地476户胶农投保。

图3 “保险+期货”业务模式

(资料来源:申银万国期货)

结合胶农实际市场状况调研和对期权结构设计研究,场外团队选择了3个月期的锁定增强亚式期权结构。2022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端及供应端仍维持低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尚未完全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对国际贸易、运输及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使得消费端很难完全释放;供应端具有刚性,新增供应有限,全年价格维持宽幅震荡。对于云南地区的胶农来说,天然橡胶价格宽幅震荡,价格变动较大,采用锁定增强亚式的期权结构能有效防范价格风险,降低胶农的减收风险,保障广大胶农的利益,从而有利于乡村振兴发展。

表1 锁定亚式增强期权结构

(4)项目成效

申银万国期货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对象精准、方案精准、收益保障、服务精准、宣传得力等五大特色。试点项目现货投保量达到1500吨,承保货值达1902.75万元。保险期为2022年8月19日—11月15日,共89天,惠及476户天然橡胶种植户,其中,306户为贫困建档立卡户。试点项目最大限度地覆盖天然橡胶种植户、种植面积,大力推进天然橡胶的保价稳供工程,为更多的胶农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试点项目创新性地将期货价格保险和收益保障有机结合,同时为了提高胶农的理赔比率,创新性地为胶农提供了增强亚式锁定看涨期权。本项目共赔付89.70万元,赔付率达74.75%,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的行情中保障了胶农收入,为天然橡胶产业的风险管理贡献了力量。公司利用期货衍生品工具及“保险+期货”模式化解了胶农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价格风险,保证了我国自产橡胶的平稳供应,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切实促进了胶农增产增收和当地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了风险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功能。

(5)项目经验与创新

①从“引导产业”到“贴近产业”。申银万国期货联合申万智富从“保险+期货”合约规则出发,积极培育云南地区胶农“保险+期货”的项目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前期完结的项目经验为基础,在预判天然橡胶行情可能出现宽幅震荡的情况下,在增强亚式期权结构之上增加锁定赔付条款,最大化贴合胶农的赔付需求,切实保障胶农的收入水平。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沟通协调和带动作用,把当地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

②组织远程调研和培训。2022年初,申万智富迅速成立抗疫保供小组,拉开了2022年天然橡胶产业振兴、服务“三农”的序幕。公司为了充分了解勐腊县胶农的风险管理需求和调研天然橡胶现货供需情况等,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高效组织项目参与主体第一时间进行统筹规划,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沟通难题。公司通过宣传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进一步推动“保险+期货”业务模式在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探索实践。

2.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总结

经过数年的尝试和摸索,申银万国期货及其子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路径,但仍有一些值得总结之处。

(1)“保险+期货”的乡村振兴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目前的“保险+期货”仍然采用交易所主导、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参与、当地政府配合的主流模式。上海期货交易所支持了全部的保费资金,政府保费补贴资金缺位,存在保费分担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使得项目规模有所受限,影响了“保险+期货”的覆盖面和持续性。

(2)保险合约中的目标价格对标的是农产品的期货合约价格,项目目标价格和实际价格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价格设定较随意

由于期货、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可能存在波动和区域差异,使得现货的实际价格下跌风险难以全部规避,场外期权的赔付难以覆盖农民和合作社的实际亏损。项目保单是在生产决策完成之后签订的,承保期限较短,存在农产品尚未出售而保单已经到期情况。

(3)需要通过一些措施进一步提升赔付率,优化项目效果

①有些农产品经常会出现“期现背离”的状态,为更好地解决此现象,保险公司在遵循“保险利益原则”及“损失补偿原则”的前提下开发期货、现货基差价格保险模式。

②利用“保险+期货”项目数据库,提升承保材料收集时效性,尽可能为期货公司提供充分的时间,满足农民对于生产成本价格的保障预期。同时,根据历史价格波动幅度和区域价差等因素,在设置目标价格时,合理地提高价格区间,以配合期货公司以实值期权的形式入场。

③持续完善会商制度。在项目前、中、后期与各参与方(保险公司、期货公司、期货风险子公司)采用视频会议、微信群聊和会议沟通等形式,对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项目风险点和预期效果进行有效沟通。定期开办线上研讨会,整合期货公司行研资源,为其提供平台进行分享交流。

④为期权端指令下达设置专人专岗,交易时间段(包括夜盘)全程在线服务,用以提升抢抓行情的时机。

(四)期货行业发展展望

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以及《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实现期货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定位。展望2023年期货行业发展。

1.市场运行质量将有效提升,各交易所将紧扣国家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需要,继续推出各类期货、期权产品,逐渐提高期货产品的覆盖面和已上市期货品种的期权覆盖率,不断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体系,以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品种方面,集合国家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推动新能源类品种、运价运力品种以及更丰富的股指、国债期货等品种上市。

2.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预计进一步拓展,继续稳步扩大期货特定品种开放,拓宽QFII、RQFII投资范围,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参与,提升我国期货价格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价格信号。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吸引外资期货经营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优化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供给端结构。吸引外资企业、机构参与国内衍生品市场,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鼓励国内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拓展服务客户的范围,夯实服务实体的内容。

3.行业内机构将进一步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积极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整合市场内外各方数据,将数据业务化、产品化,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4.期货经营机构将继续通过灵活运用场外期权、远期、互换等场外衍生品及其投资组合,发挥期货经营机构在管理风险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锁定成本,对冲价格风险,促进商品和要素高效流通和配置,推动企业利用衍生品市场提升服务自身上下游产业链能力,以建立套期保值体系为契机,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形成更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更市场化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供稿)

二、上海基金行业2022年发展报告

(一)基金行业发展概况

2022年是中国基金业重塑行业格局,迈入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一是管理规模实现两个“突破”,截至12月底,公募和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6万亿元和20万亿元。二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初见峥嵘,公募REITs、ESG投资、个人养老金投资等产品版图不断扩容。三是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目标更加明晰,通过一二级市场的投融资联动,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进程不断加速。在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回归资管本源、构建清晰的市场化定价体系、发挥行业创新优势的定位正不断推动中国基金业在多元的市场主体中探索更多与时俱进的发展策略。

1.2022年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156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2家,含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7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根据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简称“公会”)会员数据,上海辖区的公募基金管理人70家,占全国的44.9%,其中外商投资基金公司26家,占全国所有合资基金公司的比例超过50%;另外,基金子公司37家,公募基金异地分支机构22家。

根据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上海辖区基金公司(含券商资管公司)管理的总产品数量(含公募基金、专户、年金、社保、养老金)8834只,环比增长0.90%,同比增长14.37%;其中公募基金产品数量4060只,环比增长1.30%,同比增长15.80%,非公募产品数量4774只,环比增长0.57%,同比增长13.18%。总资产规模118077.29亿元,环比下降1.69%,同比下降0.36%;其中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94640.93亿元,环比下降1.28%,同比下降1.04%,非公募资产规模23436.36亿元,环比下降3.31%,同比增长2.47%,权益类公募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规模为30531.98亿元,占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的32.26%,去年该值为38.80%。

短期来看,2022年初,受宏观环境和整体市场波动影响,上海辖区权益类基金净值进入震荡区,总体在管规模收缩;对比来看,上海辖区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规模全国占比仍居前列。近五年上海地区与全国基金产品的规模对比见图1、图2、图3。

图1 2018—2022年上海辖区与全国基金公司公募规模概览(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公会会员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

图2 2018—2022年上海辖区与全国基金公司非货币规模概览(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公会会员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

图3 2018—2022年上海辖区与全国基金公司权益类(股票型+混合型)规模概览(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公会会员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

2022年初,在市场波动频次逐步增多的环境下,我国公募基金整体仍保持稳定发展趋势,公募基金规模、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权益类产品(股票型+混合型)规模分别为26.03万亿元、15.58万亿元、7.48万亿元;而上海辖区公募基金规模、非货币型基金规模、权益类产品规模虽有所收窄,但占全国份额比重仍居前列,分别为36.3%、39.4%、40.8%。

长期来看,上海辖区在管基金的优势仍旧稳固,公募基金、非货币型基金和权益类基金在管规模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2.0%、25.2%和30.6%;其中公募总规模3年增长率和年均复合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见表1)

表1 主要类型基金3年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公会会员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

2.2022年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3677家,较2021年底减少943家,同比降低3.8%;管理的基金数量145048只,同比增长16.9%;管理的基金规模达20.03万亿元,同比增长1.4%。(见图4)

从全国各类型私募基金存续规模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2604只,规模5.56万亿元,数量和规模同比增长分别为20.5%和-9.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525只,规模10.94万亿元,数量和规模同比增长分别为2.4%和4.1%;创业投资基金19353只,存续规模2.83万亿元,数量和规模同比增长分别为33.4%和24.7%。2022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管产品数量继续了以往高增长势头,全年新增产品15765只,但在管规模受到二级市场波动的影响,出现了宽幅的下探,全年净值对比2021年下降5624.53亿元;而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则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合计新增产品5567只,管理规模较2021年增长9885.52亿元,同比增长7.7%。(见表2)

图4 私募基金管理人存续情况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表2 各类型私募基金存续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2022年,上海辖区存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410家,管理基金数量41492只,管理基金规模5.05万亿,均为全国首位。2018—2022年上海辖区与全国私募基金的存续管理人家数、基金数量、在管规模对比见图5、图6、图7。

2022年,在全国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稳步增长的趋势下,上海辖区私募在管规模则出现小幅回调,在管规模5.05万亿元,全国占比25.2%。但私募基金业发展分化明显,头部集聚效应显著。据公会私募会员在管规模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公会私募会员单位154家,占上海管理人总数的3.5%,在管基金规模1.99万亿元,占上海辖区总规模的39.4%。

图5 2018—2022年上海与全国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数

(资料来源:公会会员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

图6 2018—2022年上海与全国私募管理人在管基金数量

(资料来源:公会会员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

图7 2018—2022年上海与全国私募管理人在管基金规模

(资料来源:公会会员数据、中国基金业协会)

2022年私募基金行业持续秉承“扶优限劣”的总体方针,管理人的有序进退场体现出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要求下,私募行业健康稳健的展业生态亟须不断完善。

(二)基金行业发展特色

1.百花齐放,ETF发展驶上快车道

2022年,在宽幅波动的市场环境下,ETF逆流而上,产品数量和规模实现“双增长”。根据万得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ETF产品数量763只,资产净值16201.38亿元,同比2021年同期增长2020.85亿元,增幅14.3%;上海辖区全国占比来看,2022年总体在管ETF数量和净值占全国的35.4%和35.9%,无论从产品只数还是在管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见图8)

图8 2018—2022年ETF市场规模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2022年ETF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规模ETF、行业ETF、策略ETF、主题ETF、债券ETF、跨境ETF等产品数量和净值同比均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主题ETF基金数量348只,同比增长21.7%,规模净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集中度方面(除货币型ETF),规模ETF、行业ETF、主题ETF、跨境ETF等4个方向的在管规模合计为12634.59亿元,合计占比78%,集聚效应明显。(见表3)

表3 各类型ETF市场概况和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从发展潜力来看,截至2022年底,76只ETF基金成立以来总回报超过50%,81只基金总回报位于20%~50%,69只基金总回报位于10%~20%。(见表4)

表4 ETF投资基金成立以来总回报超50%的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2022年的ETF市场发展迅速,布局与时俱进,行业覆盖由最初的消费、能源、金融和地产扩大到了传媒、电子、通信和国防军工等10余个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属性不断增强。在资管行业转型登高的大背景下,ETF的后续发展也将面临更多契机和挑战。

2.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公募REITs雏形初现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启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试点工作。2021年6月,首批9只公募REITs项目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中国公募REITs市场正式确立。

从发行架构来看,我国公募REITs采用公募基金资产证券化(ABS)的发行架构,根据《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基础设施基金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并持有其全部份额。基金通过ABS持有基础设施项目公司全部股权,同时取得基础设施项目完全所有权或经营权利。

从发行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12月底,24只公募REITs获批,合计募集规模783.61亿元,首批次9只REITs发行规模314.03亿元,占比40.1%;其中中金安徽交控REIT发行规模最高,为108.80亿元,其次为华夏中国交建高速REIT和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REIT,分别发行93.99亿元和91.14亿元。24只产品资产类型涵盖园区、保障性住房、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仓储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属性以产权类和特许经营类为主。从上海辖区来看,6只REITs产品由辖区管理人管理,发行规模合计122.33亿元,全国占比15.6%。(见表5)

图9 基础设施公募REITs示意图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

表5 公募REITs发行情况(截至2022年12月底)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从投资者参与情况来看,公募REITs的认购份额以战略配售为主,平均配售占比为67%,其次分别为网下发售和公众配售,平均占比分别为24%和10%。(见表6)当前,REITs市场仍以战略布局为主,而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参与方。随着市场的估值定价体系的完善以及后续项目扩募的持续优化,整体市场空间的发展潜力和价值体现会逐步凸显。

表6 公募REITs获配机构明细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3.“出大于进”,私募结构优化正当时

自2021年1月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扶优限劣”的行业监管步伐不断加快。严控私募风险敞口,净化行业生态,实现分层分类监管的效果逐步显现。

2022年,“扶优限劣”的趋势越发显著,在规定“十四条”的要求下,私募基金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优胜劣汰的市场态势不断加深。根据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全年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明显增多加,而通过备案的管理人家数在2022年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登记门槛进一步提高(见图10)。2022年全年共注销私募管理人2219家,通过登记的管理人1280家,呈现出“出大于进”态势,市场结构加速调整和分化。

图10 2021年基金业协会注销和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监管的趋严并非压抑行业发展的步调,相反地,有序的市场进出和健康的私募生态才能夯实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石。数据显示,2022年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相较2021年增加了0.27万亿,增幅1.37%。

(三)基金业发展展望

2022年是中国资管行业格局调整向上的一年,也是凸显中国资本市场创新能力的一年。这一年,在净值化转型的政策驱动下,行业从“隐性刚兑”到“买者自负”的转变推动资管机构对投研体系、绩效体系、服务体系“改造升级”;同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个人养老基金投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等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和行业创新持续迈进,为未来资管行业新发展阶段的高地添砖加瓦。

1.全面注册制,资本市场改革的新起点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同时,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165部,其中证监会发布的制度规则57部,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等发布的配套制度规则108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注册制改革将对公募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一是市场化定价体制下,有利于资本市场波动率的逐步下行,完善收益率曲线;二是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对机构投资者的择时、多策略投资提出更高的要求,机构的投研体系亟须进一步加固;三是创新模式的前移,多角度强化新科技、新业态的前置探索。

2.个人养老金投资,机遇和挑战并存

2022年11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简称为“规定”),对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各类市场机构及其展业行为予以明确规范,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同月18日,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包含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个人养老金的税收、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优惠,将有助于深化长期投资、长期持有的价值理念,但其养老民生属性也对基金公司资产配置能力、投资业绩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养老细分产品的布局、优化收益率曲线、完善服务体系是助力基金行业和养老民生融合共赢的基石。

3.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盘活存量资产大有可为

2022年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基础设施REITs健康发展,并将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试点范围。5月27日,证监会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区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正式启动相关试点工作。8月,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红土深圳安居REIT、中金厦门安居REIT首批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试点项目成功上市,年末,华夏华润有巢REITs发行上市,成为业内首单央企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2022年全年,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从无到有,上市只数迅速扩容至4只。随着REITs常态化发行和多层次市场建设的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持续发展有望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优化标的储备,形成项目投资和退出的良性循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模式。

(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供稿)

三、上海典当行业2022年发展报告

2022年,疫情的反复和国内外市场的波动,给典当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和阵痛。行业团结力量,克服疫情带来的阵痛,坚守初心使命,牢记责任担当,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尤其是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做出积极贡献。

(一)经营网点统计及分布情况

2022年典当行业共有新设典当企业3家,申请歇业或被市金融局收回典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5家,至2022年末全市典当企业230家,分支机构48家,合计经营网点278家。

70%的经营网点分布在中心城区,30%经营网点分布在周边城区;经营网点最多的是浦东新区有49家,其次是静安区有34家,崇明区仅有1家分支机构。

经营网点比2021年有所减少,在退出的经营网点中,分支机构占多数。网点减少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1.企业内部经营结构调整,关闭分支机构;2.企业经营不善,无法继续维持经营;3.企业长期失联而被主管部门公示退出。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新设企业较少,2022年仅为3家,与新设较少相比,转让企业却有13家。由于新设企业门槛相对较高,更多想加入典当行业的人选择了转让之路。这也从侧面反映,行业虽处于低潮期,但仍有不少企业和组织希望加入。

表1 区域网点分布表

图1 2022年上海市典当经营网点对比图(单位:家)

(二)注册资本金统计

2022年全市注册资本金(按230家企业计算)为63.69亿元,较去年的66.86亿元,下降4.74%。注册资本金的下降与企业数量的减少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多家大型典当企业先后退出行业,较大程度影响了行业整体注册资本金。新设典当企业的加入,以及部分典当企业的增资,对冲了下降幅度。

2022年注册资本规模主要集中在1000万~5000万元(不含5000万元),占总注册资金的82.61%。注册资本金过亿元企业减少至7家,其中仅1家注册资本金在2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金2769万元,相比2021年的2882万元有所减少。

表2 企业注册资本分布结构情况

(三)经营数据统计

2022年完成典当总额289.55亿元,同比下降20.88%;典当业务总计13.3万笔(新当3.06万笔,续当10.24万笔),比2021年的17.96万笔,下降25.95%;总费收入5.58亿元,比2021年的6.28亿元,下降11.15%;应交税金0.42亿元,比2021年的0.36亿元,增长16.67%。

平均每笔典当业务为21.77万元;平均每月典当总额为24.13亿元;年末典当余额为55.36亿元;资金年周转次数约为5.23次,慢于2021年的6.53次;月平均息费率1.74%,高于2021年1.54%。

1.总体分析

2022年,典当行业整体经营情况较差,典当总额、典当笔数、总费收入指标同比2021年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为近年来最大。数据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整体经营业绩下降幅度超出预期

虽然对行业整体业绩出现下降已有心理准备,但下降幅度之大还是超出了预期,以典当总额指标为例,2022年同比2021年下降了20.88%,比2020年还要萎缩3.92%。

图2 近5年典当总额对比图(单位:亿元)

表3 2022年主要经营指标情况

表4 2022年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2022年,行业整体经营自3月中旬至6月初被迫停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经营活动仍然受到较大程度影响。

②疫情期间,典当企业融资主体的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融资意向和能力大幅下降,在当企业还有降费减息要求,较大地冲击了典当企业的发展经营和息费收入。

③2022年有多家典当企业退出,尤其包括部分国有大型典当企业,退出企业约占行业整体经营份额的10%,较大地影响了行业整体经营业绩。

④国家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强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使银行业务逐步下沉,银行以其低廉的融资成本和利息优势,占有竞争先机,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典当企业的生存空间。

后疫情时期,行业仍然面临的很多困境,许多老大难问题有待解决,需要政策支持和较长时间的恢复过程。

(2)业务结构不尽合理,业务面不够广泛

根据上海经济结构分析,市场融资需求非常广泛,扩大融资对象和融资面,是改善行业业务结构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的手段之一。目前,行业业务结构以不动产和动产为主,它们占据80%以上的份额。在稳定房地产抵押和民品质押等支柱业务的同时,积极创新拓展其他业务,开展差异化经营,努力改善业务结构,提升行业的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表5 近5年业务所占比重对比表

表6 全市主要从事各类业务的企业数量

(3)从业人员流失严重,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

2020年至2022年底,行业从业人员流失逐年增加,2022年不少企业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客观经营环境造成企业收益下降,直接影响员工的收入待遇,熟练的业务人才流失又反噬企业,使经营更加困难,无法给予人才较好的待遇。恢复经营需要熟练从业人员,而培养熟练人员需要时日,所以,留住熟练的从业人员和技术骨干成了企业今后谋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4)总费收入大幅下降,应交税金逆势增长

2022年度总费收入同比大幅下降11.15%,但应交税金却逆势增长16.67%,主要原因有:①受疫情影响企业通过关停分支机构、精简从业人员主动降低成本;②从业人员流失,企业被动降低了成本;③部分企业享受到房租减免等政策,抵充部分成本;④房地产抵押和民品占比的上升,对整个费率有提升作用,加上绝当品的处理收入,相对提高了收益和利润,税金也就随着“水涨船高”,这可以从2022年行业在整体收入下滑的情况下,整体盈利率仍然保持在15%,仅比2021年下降1%中得到佐证。

(5)逾期率大幅度升高,亏损企业队伍不断扩大

2021年整个行业的业务逾期率只有21.6%,2022年达到惊人的78.6%,几乎每家企业都有大量逾期业务;2022年亏损企业达到56.8%,比2021年的49.5%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与2020年基本持平;2022年业务停滞企业达24.3%,高于2021年的16.1%。

逾期率的大幅度增加造成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非收益性所占用,息费无法正常收取,新业务难以开展,造成较多的经营企业亏损。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整个行业经营和生存困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2.房地产抵押业务情况

2022年房地产业务完成典当总额181.98亿元,同比2021年下降14.12%,不过比2020年的173.23亿元,还是增长5.05%。即便在最困难时期,房地产抵押业务始终是行业的支柱业务,支撑着行业的大半江山。

2022年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抵押业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虽然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尽管我们希望适度降低房地产抵押在整个行业的比重,但房地产抵押业务在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动产以安全性、广泛性、便利性和额度较大等优势,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将来,房地产抵押业务依然是行业的支柱产业。近期,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中小微企业的活跃,有利于开展典当融资业务,典当企业要抓住政策的有利契机,积极开拓房地产抵押业务,在放款速度、息费标准、还款方式上给予客户更快速、优惠和便捷的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客户水平。

表7 2022年房地产业务典当情况

《2022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7%,证明房地产市场受到政策面的激励,投资热度依旧不减。2023年国内经济运行的大环境将有所好转,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企业发展,尤其是保护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发展,为市场的向好发展带来希望。典当行业应该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动向,把握可能出现的利好契机,争取扭转目前整体经营疲软的局面。

3.动产业务情况

2022年动产业务比2021年下降27.41%,生产资料业务下降27.97亿元,占下降总额的78.51%;比2020年下降4.6%。业务占比为25.5%。

表8 2022年动产业务经营情况

(1)民品业务

2022年民品典当业务总额比2021年下降6.33%,占整个业务比重升至19.3%,占动产类业务的75.46%,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从事企业122家。民品业务是动产业务中的主要业务,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稳定,帮助不少企业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

表9 2022年民品业务经营情况

“金银珠宝类”是传统的民品业务,占到民品业务的74.72%。2022年“金银珠宝类”业务同比2020年、2021年分别增长8.41%、5.88%,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也是为数不多的增长业务。疫情期间,针对小额融资需求增加,部分企业抓住机会,积极拓展新业务渠道,适当提高典当价格,吸引一批新客户,使2022年下半年比上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弥补了2022年上半年的损失。

“金银珠宝类”业务中的“黄金饰品”,近年来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也保障了“金银珠宝类”业务的持续增长,成为民品业务的稳定器。

“钻石或宝石饰品”也是“金银珠宝类”业务中比较常见的产品,近年来大克拉钻石或有色宝石市场价格逐年增长,间接让典当市场受益,给典当企业提高折当率提供了操作空间,也让客户获得实惠,实现双赢局面。不过近年来高仿的钻石或有色宝石不断涌入市场,也给典当企业带来了较高风险。其他民品业务均有不同程度萎缩。

(2)生产资料业务

生产资料业务在2021年实现跳跃式增长后,2022年出现断崖式下降,同比下降82.25%,甚至比2020年还要萎缩47.68%;业务占比仅为1.6%,占动产业务比重6.4%;从事企业减少至17家。

表10 2022年生产资料类典当情况

生产资料质押业务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主力企业歇业,致使整体业绩受到严重影响。生产资料质押业务是行业的非主流业务,和市场环境有较大的关联,没有持续稳定的整体市场环境,仅靠少数企业的单打独斗难免出现较大的波动。

(3)机动车业务

2022年机动车典当业务比2021年下降14.23%,但比2020年增长21.41%;所占比重为五年来新高,占4.6%,占动产业务比重提升至18.1%;从事企业44家。虽然同比有所下滑,但总体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表11 2022年机动车辆类典当情况

2022年个别企业业务增幅较大,主要在于:一方面企业依托自身获客渠道、股东背景等优势,疫情期间专心从事擅长业务,业绩不降反增;另一方面我国机动车市场仍然保持发展趋势,波折中稳健前行。另外,行业保持多年的车辆登记绿色通道措施逐年完善,着实方便了企业的业务开展。

4.财产权利业务情况

2022年财产权利业务比2021年下降35.58%,业务比重下降至11.6%。从事企业数46家。业务额排名前十的典当企业占该业务总额的83.4%。

表12 2022年财产权利业务统计

业绩大幅度下滑,主要是由于个别企业在该业务上“刹车式”停止造成的,如果扣除2021年个别企业的业务额再进行同比统计,结果增加34%,这说明整体业绩还是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另外,有多家新设典当和新转让企业涉足该业务,所占份额达24.61%。

财产权利业务涵盖的具体业务品种不亚于动产业务,拓展空间较大,目前行业涉及该业务的品种主要是非流通性股权、部分仓单提单、少量票据业务等,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业务因风险较大,基本没有企业从事。

(四)2022年上海典当业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情况

2022年上海典当行业有64%的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业务9617笔,占总业务的7.23%,合计发放贷款170.35亿元,占全市典当总额的58.83%,比2021年261.83亿元,下降34.94%,所占比重同比减少12.72个百分点。不过业务数量却是2021年的2.2倍。

在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的170.35亿元贷款中,房地产抵押贷款120.25亿元,占70.59%,占全市房地产抵押贷款总额的66.08%;财产权利质押贷款29.94亿元,占17.58%,占全市财产权利质押贷款总额的89.43%;动产质押业务20.16亿元,占11.83%,占全市动产质押贷款总额的27.21%。

疫情给本市典当行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了诸多困难,在此不利背景下,典当同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指标虽然有所下滑,但坚持为中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提供融资服务的初心没有动摇,提升行业整体形象,打造优秀金融组织的目标没有改变。

2022年典当行业助力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体现在3个方面。

1.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自身经营业绩下行的巨大压力下,为受疫情冲击中小微企业提供延长缴纳息费期限,减免息费服务费。延长期最短1个月,最长超过6个月;减免息费服务中,有减免1个月息费的,也有减免3个月息费的。

2.部分典当企业在6月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后,减缓绝当处理的时间和频次,尽量联系客户前来付息或赎当,给予客户充分的赎回时间。这也是2022年逾期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3.2022年行业和客户都经历了艰难时期,但投诉事件却比2021年有所下降,许多矛盾在协会的协调下得到妥善解决。在各类投诉事件中服务态度类投诉基本为零,从侧面反映出典当企业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维护了行业的良好形象。

(五)行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

1.典当行业缺乏一定高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经过10余年的呼吁和等待,典当行业上位法尚未能出台,目前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需求,甚至限制了典当行业的发展,这也是一些问题无法解决的根源之一。虽然,上海已出台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条例,但只是总则和粗线条的规范了行业准入、经营、退出、监管等方面的行为,对促进典当行业的发展力度不大,使得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或扶持政策缺乏支撑。协会曾在多种场合积极反映行业的困境,大力呼吁提高典当行业的法律地位,但进展不大。

2.积极推动典当行业应有的融资渠道

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典当行监督管理的通知》中在“提供融资支持”方面已明确表述:“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与依法合规经营的典当行合作,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提供融资,”这是全国典当人积极奔走呼吁得到的政策表态。但是,各商业银行仍然遵照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外部风险传染的通知》相关规定,即银行业金融机构严禁向典当行提供授信,该文件制约着银行向典当企业融资。虽然,协会向银保监会和地方监管部门多次反映,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也多次组织协会、典当企业和各大银行进行协调,但是,仍无法从根本上破解典当企业的融资困境。

3.加强典当与银行之间的沟通理解,将典当企业纳入小微企业扶持体系

银行和典当均是“普惠金融体系”中的一员,两个行业在各自的擅长领域各司其职,为深化“普惠金融系统”建设贡献力量。本应该互补共荣、协调发展的两个行业,目前依然缺乏协调共赢的局面,问题在于缺乏法律地位和政策支持。典当行业要扮演好既是普惠中小微企业的金融组织,又是需要金融机构普惠的小微企业的角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净化市场营商环境,提升行业发展积极性

在典当经营市场环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打金店、奢侈品店、寄卖商店,以及奢侈品鉴定公司、贷款咨询公司等从事与典当相关的质押或抵押业务的企业,涉嫌超范围经营。有的企业公然悬挂持牌典当企业才能使用的“當”字招牌,严重侵占和挤压了典当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生存空间。协会通过巡回检查和群众举报,联合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查处和取缔了多起违反《典当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企业,努力净化典当行业的市场环境,保护典当企业的合法权益。

5.拓展业务增长点和增长面,提升行业的抗冲击能力

2022年行业业绩大幅度下滑也暴露出行业应对策略和能力的不足。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三新”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不断适应新的模式和业态,关注和“三新”模式关联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参与其中寻求商机,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企业应依靠股东背景或自身业务公关能力,确保房地产抵押业务和民品业务支柱业务的同时,不断追寻新产业发展轨迹,拓展企业业务面,提高企业的抗冲击能力。

(六)2022年上海典当行业十强企业

2022年上海典当行业十强企业排名评选结束,排名依据企业典当规模、典当收入、应交税金等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综合指数越小排名越靠前。

表13 2022年上海典当行业十强企业排名

(七)总结

2022年行业经历了一场最为严苛的考验,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下行的压力始终伴随着行业,有不少典当人选择离开,但也有不少人选择加入,看好行业的明天。协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团结全行业力量,重拾经营信心,把握好外部的经营环境和组织发展新的内生动力,在落实行业定位和开拓服务群体上下功夫,依托理事会的领导,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带领行业走出困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走出疫情困境的第一年,新一年两会也吹来恢复和提振经济发展的春风,许多政策和法规很有可能在2023年落地,外部经营环境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成长,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活跃是典当行业提升融资能力的重要基础。典当行业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二十大精神,在外部环境改善之际,努力提高内生动力,抓住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典当行业发展的光明未来。

(上海典当行业协会供稿)

四、上海金融信息行业2022年发展报告

(一)行业发展情况

上海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在研发上推动在沪设立国家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在应用上除了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外,推进金融科技在金融市场交易、支付结算服务、智慧银行建设、智能投资管理服务、保险产品创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产业上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推动金融科技专业智库和联盟发展;在监管上有序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落实金融信息安全保护制度,研究建立长三角金融科技监管协作机制。

1.AI技术深度赋能,资讯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上海各头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对AI等技术的研发费用和科技人员数量上均有显著的提升。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说明科技力量对于金融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强。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金融信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目前上海金融科技政策不断推进,在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丰富B端和C端优质客户资源,帮助更多上海金融信息平台服务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2.第三方支付厂商紧抓收单侧发展机遇

第三方综合支付包括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及其他支付。第三方支付行业集中度较高,支付宝、微信、银联商务为竞争中的强者。由于C端流量红利时代已过去,基本进入饱和状态,加上第三方支付行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未来微信和支付宝两大支付机构在账户侧的主导格局不会发生改变。202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综合支付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根据易观分析,2019年我国支付机构企业增值服务市场规模为1344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6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30.4%。

3.多因素叠加下财富管理专业化进程提速

在银行理财方面,随着资管新规的全面落地,上海地区主要商业银行及其母行,部分已成立理财子公司,法人银行也将成立理财子公司纳入战略发展规划,这预示着银行理财业务将进一步实现市场化、专业化与规范化的发展目标。

资本市场方面,上海持续探索金融领域试点创新,上海QFLP、QDLP两项试点规模不断扩大,QFLP试点机构累计82家、授予额度141亿美元;QDLP试点机构累计56家、授予额度55亿美元。另外,在证监会支持下,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也启动试运行,有利于畅通金融与产业资本循环。

4.互联网保险业务不断创新

上海成功上线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为上海市民减轻医疗费用超11亿元;稳妥有序推进上海车险综改实施工作,使得近九成消费者享受到车改后的保费优惠。

5.证券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

2020年疫情防控催生金融服务线上化需求,更是为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数字化转型既是提升证券服务质量的助推器,也是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很多上海头部证券机构都在各自的公开报告中明确提到“数字化”。

6.消费金融发展方兴未艾

由于上海乃至全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金融行业经过2020年监管洗礼之后呈现合规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众多上海金融机构也在加速布局消费金融业务。

7.互联网小贷积极拥抱监管,合规经营

近年来,互联网小贷及地方小贷的规范监管持续进行,除了退出市场的尾部小贷公司,头部小贷公司也通过小贷牌照的合并主动拥抱合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2年6月,上海小额贷款公司有116家,从业人数为1090人,贷款余额为199.63亿元。

(二)金融科技推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1.5 G技术

(1)5G技术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供应链场景以5G全蜂窝接入为基础,设备管理平台为承载,结合可信物联网+多区块链互证打造可信供应链平台,并围绕可信供应链平台,开发航运、仓储、冷链、溯源等应用平台,构建可信供应链整体能力体系。

(2)5G技术提升金融服务体验

5G与远程音视频、人工智能、生物识别、VR/AR等技术的融合运用,助力银行网点提升用户触达率,创新服务交互手段,实现服务交互虚拟化、实时化、高清化。客户可通过网点、智能家电、移动携带设备、穿戴式设备等方式,随时随地获得体验一致的沉浸式服务。

(3)5G技术丰富金融资产管理手段

5G技术的特性与高效能够解决当前金融企业资产管理主要面临的数据孤岛、数据难收集、资源浪费难整合、场景单一等难题,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率,降低风险。

(4)5G切片对未来金融交易等应用的安全提升

5G切片是建立在共享资源之上的虚拟化专用网络,切片安全除了提供传统移动网络安全机制之外,还提供了切片之间端到端的安全隔离机制。

2.区块链技术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区块链列为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要求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区块链成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载体,迎来创新发展新机遇。上海市立足战略优势和发展目标,在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和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对区块链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区块链技术以密码学、分布式存储和共识机制为底层技术支撑,呈现脱媒介、防篡改、易追溯等基本特征,被称为“信任的机器”。区块链技术应用可以助力金融交易提质增效,重构金融信用机制,支持金融监管工作,具有显著的赋能价值。

3.人工智能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逐步上升,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控“人工智能+金融”的整体发展方向,使其能够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迅速发展。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内、外部落地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传统的金融产品、服务渠道、服务方式、风险管理、授信融资、投资决策等业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

4.大数据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目前,大数据已经发展到公司及第三方处理分析大量终端用户数据的阶段,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进而促进了多个金融领域的发展。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推进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与革新是其中的一大关键点。作为全国最早接入全球互联网的城市之一,上海也是国内第一个开通城域网的城市。上海率先推进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如何制定数据使用和开放规则、如何保护数据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等核心问题,只有实现采集、共享、开放、流通、应用等全流程数据管理,才能形成全社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合力。

5.云计算

云计算在2022年以来发展迅速,国际、国内云计算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根据Flexera公司的报告,2022年全球企业采用云计算的比例比年初的计划数据提升了61%,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在部署和运维上的成本优势和更好弹性,同时符合行业大容量、高并发、敏捷的业务趋势。考虑到云计算在节约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投资成本、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增强安全性和金融业竞争力等综合因素,金融上云已成为行业共识。

(三)上海金融资讯发展情况

金融资讯是向金融市场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的,经由信息采集、加工和分发而形成的多媒介文本服务形态。它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伴随着全球金融及资本市场的成长而壮大,是金融信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资本市场发达的欧美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机构、中小独立投资人对金融信息的渴求,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金融信息领域的多层次应用,金融产业、媒体产业和信息产业三大产业相融合,形成以金融资讯、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为要素的新兴产业——金融资讯行业。

金融资讯行业位于金融信息行业产业链的中游,是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力量。其对上游产业的基础信息、全球经济动态、时政热点等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类、深度发布至研发的金融资讯平台,从而向下游客户销售产品并提供金融资讯。在此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媒体、技术融合发展,形成具备影响力的金融资讯平台;金融资讯平台和用户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形成了基于股票、基金、外汇、期货、债券、期权、股指期货等众多金融产品的资讯服务和面向不同用户的商业服务模式,也使得金融资讯终端趋于多样化发展,平台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在多方因素综合的作用下,互联网新闻行业在近年来快速成长。在需求方面,近两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美贸易摩擦、科创板创立、沪伦通等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大了人们对财经资讯的关注。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也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当前,财经资讯内容来源不断分散,内容种类正在扩充。此外,相较于综合类资讯,财经资讯聚焦商业财经领域,工具化属性较为明显;而与浏览其他资讯相比,用户获取财经资讯的目的性较为突出和集中。财经新媒体平台与移动化和个性化的结合显著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和获取效率,移动端财经新闻资讯媒体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资讯传播的主战场及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

(四)上海第三方支付发展情况

第三方支付在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整个行业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跟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三方支付市场目前仍然能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水平。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保持了长期的增长势头,截至目前依然保持有两位数的增长水平,预计未来随着产业的深化及行业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将会更加深入的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为社会资金的融通和居民的消费提供便捷。

图1 2013—202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1.疫情下C端支付市场快速恢复,无接触支付受热捧

2022年虽然疫情在各地复发,但在政府的有力措施及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的努力下,经济整体上稳定增长。疫情的发展给生活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C端支付市场,消费者在线购买生活用品的需求猛增,线下支付市场受到冲击,支付机构及四方聚合服务商针对线上C端场景的争夺竞争激烈。

而在C端支付线上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对无接触支付的概念非常的热捧,一时间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无接触支付的解决方案,各个支付机构围绕安全无接触支付进行了一轮装备竞赛,从支付方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

2.B端支付市场,差异化竞争下的下一个竞技场

相比C端支付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行业格局,B端支付市场反而是一块广阔的蓝海,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跟支付业务对各行各业纵深的渗透,一部分支付机构逐步探索差异化的竞争模式,将重点投向B端支付市场。

B端支付市场对与C端支付市场来说,商户对于支付的需求不仅仅集中在渠道上,还需要支付机构可以为其提供资金清分、财务对账、凭证处理、科技支撑、风控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方面需要支付机构拥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另外一方面也为建立差异化竞争提高了壁垒。

(五)上海互联网保险发展情况

2021—2022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平台经济反垄断等背景下,保险行业积极落实监管政策要求,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挥互联网保险“惠普”和“科技”的双重优势,在引领财产保险行业创新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保障需求、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上半年,共计73家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经营主体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530.4亿元,同比降低1.4%。

图2 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近5年增长情况

车险业务占比有所提升。上半年,互联网车险占16.8%,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6个百分点;非车险(含意健险)占83.2%,下降2.6个百分点。

险种间“此消彼长”,意健险、退货运费险和车险业务量变化明显。退货运费险和车险分别带来28.0亿元和12.7亿元的增量,意健险同比减少49.2亿元,其他险类变化不大,“两增一减”相互抵消之后,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减少7.3亿元。

图3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结构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2022年上半年,各经营主体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排名相对稳定。较去年同期,保费收入前10的公司未发生变化,但排名略有波动,其中6家正增长,4家负增长。

图4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各月保费情况(单位:亿元)

市场集中度略有提升。上半年保费收入前10的公司市场份额总占比为86.4%,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2021年保费收入前10的险企市场份额83.2%);保费收入前3的公司市场份额总占比57.3%,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表1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前10的公司

业务增量主要来自头部公司。上半年同比业务增量最高的3家公司分别为平安产险(22.2亿元)、国寿财险(10.2亿元)和众安保险(6.8亿元)。

(六)上海互联网证券发展情况

从传统证券到电子证券再到互联网证券,证券行业一直是新兴技术的积极拥抱者,在如今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互联网证券又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风口,而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应用,在助推证券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证券业务开展的核心竞争力,AI+证券无疑是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方向。

AI+证券是在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上实现自动化(自主),核心在于机器自主反馈、不断学习且调整的能力。未来,AI+证券应用的发展将由数据驱动、应用深化、融合创新优化服务等方式来持续推动。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证券行业主要落地场景案例总数增长2倍以上,证券经纪业务仍然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落地场景,系统维护成为第二大落地场景,其中投资银行业务落地增长速度最快,达15倍。其他落地场景包括风险管理、运营决策、资产管理、固定收益及自营投资。在建设模式上,合作研发占42.12%,全部外购占34.93%,自主研发占22.95%,表明证券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可满足需求的条件下,首选合作研发或全部外购模式,以加快投入使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证券行业应用加深,AI+证券未来将围绕“智能化、中台化、场景化及生态化”四大趋势发展,真正提升证券行业人工智能科技核心能力,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业务,优化科技服务机制。

(七)上海各地区金融信息发展情况

2021年8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对未来五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措施,提出了1个总体目标和6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目标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

目前,上海市下辖各区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主要依托金融业发展,从整体金融业发展来看,中心城区(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徐汇区)和浦东新区发展程度高于其他区,而松江区在支持企业上市挂牌方面具有优势。

1.浦东新区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浦东金融业完成增加值2443.36亿元,同比增长6.2%,占新区上半年GDP的34.5%,占同期上海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59.2%,为全区经济恢复重振提供了积极支撑。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全力落实“国务院33条”“上海市50条”“浦东新区50条”等涉及金融领域的系列政策措施,强化金融助企纾困,推动金融助力经济恢复。

2021年以来,浦东积极建设重大金融功能平台,2021年10月,数字化再保险登记清算平台作为上海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正式发布,截至2022年6月底,已完成交易登记2.4万笔。机构数量方面,浦东截至2022年6月底共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154家。此外,浦东还参与绿色金融法规修改完善工作,推动“绿色金融”法规出台。2022年6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为上海市首次运用立法变通权在金融领域进行的积极尝试。

2.黄浦区

“外滩金融”是黄浦区的金字招牌,数据显示,黄浦近50%的GDP由金融产业创造。近十年间,黄浦金融集聚辐射功能愈加凸显。在上海14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中,有6家位于黄浦区,要素市场交易量约占全市的75%;持牌金融机构664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近1200家,境内首家新设外资控股券商和首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等金融开放标志性项目落户黄浦。2022年6月16日,黄浦在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有总投资超420亿元的7个重大项目签约。

3.徐汇区

徐汇区作为最早建立企业上市体系的上海城区之一,在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上已形成体系化流程。截至2022年10月,区内上市挂牌企业总计71家,其中上市企业29家,包括20家A股上市企业,数量居于上海中心城区首位。

未来,徐汇区将进一步加强上市服务,助推更多优质企业登录资本市场。包括持续做大上市储备盘,打造资本链接科创的“千帆计划”,预计将储备千家拟上市企业,引导更多资本投向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产业新赛道。同时强化制度保障,深化“包保+托底”服务机制,建立“交易所基地—市场智库”上市联动对接机制,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愿景。

4.松江区

松江区在优化制度供给、创新金融支持方面实现了3个“首创”:首创实体化运作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基地,首创“政府+担保+园区+银行”合作新机制,首创“批次包”融资新业务。

松江创造性地针对中小微企业,将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改革与落实“双循环”战略结合起来,在全市率先推出以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宗旨的“园区贷”批次担保新模式。截至2021年底,松江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总量已达52.4亿元,增长76.1%,两年内实现了翻两番。园区贷“批次包”总量达22.2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6倍。2022年1月—9月,松江区政策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达50亿元,2000余家企业受益。

5.青浦区

青浦正发挥其作为主阵地、桥头堡、核心区的作用,持续提升对区域、国家及世界的服务、引领与辐射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在贸易金融枢纽领域敢为人先,建设了集聚千亿级基金规模的金融园区——长三角金融产业园,截至目前已成功引入IDG资本等近百家头部基金,通过综合金融支持激活长三角实体经济。同时,青浦区也在不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通过开通保税展示展销场所、让“展品”变“商品”等手段,畅通贸易渠道。

6.静安区

静安区正着力打造上海全球资管中心重要承载区、财富管理中心,私募股权产业作为静安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22年10月,区内私募企业共有142家,包含国方母基金、上汽股权投资等一批重点股权投资企业。此外,静安区借助于金融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东风,吸引多家外资机构入驻发展,2021年PEI300全球私募基金榜单的前10名中,已进入中国的8家都落户静安。

7.普陀区

近年来,普陀区聚焦并购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领域,金融业发展取得多点突破。例如,普陀与上海联交所合作成立上海联交所金融资产交易服务总部和上海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普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创设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普陀中心,发布CGFT(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三级证书项目等。

2022年疫情期间,普陀区制定助企纾困“靠普贷”一揽子政策,与18家银行合作组建100亿元专项融资贷款,整合区内银行、保险、小贷、担保、融资租赁等产品,为企业提供雪中送炭的融资支持。截至目前,累计七批共563家企业纳入“靠普贷”需求名单,贷款需求总计75.56亿元。经银企对接,初步达成贷款意向企业318家,授信超38.36亿元。

8.嘉定区

嘉定区贯彻落实国家“33条”、市“50条”等一揽子企业纾困政策,出台《嘉定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嘉定区“助企纾困、助长消费、助力就业”产业扶持政策》。落实组合式税收减(缓)政策,2022年上半年全区累计留抵退税47.1亿元,强化金融信贷支持,组织区内银行设立100亿元“抗疫助企纾困贷”专项融资额度,上半年52家企业通过区大数据产融合作平台获金融贷款支持5.3亿元。

9.奉贤区

截至2022年9月底,奉贤区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企业2781家,贷款余额103.14亿元,同比增长45.22%。为进一步推动区级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业务规模,累计增加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为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将今年获得的财政部示范区奖补资金2400万元全部用于2022年的贴息工作。区财政与市、区两级担保机构同时合作,以相同贷款利率、担保费率开展“东方美谷贷”批次担保业务,提高授信额度至60亿元,将实际产生贷款利息的30%、担保额的0.5%用于企业补贴,且企业“无申即享”相关财政补贴,程序简化流程便捷。截至目前,已完成七批次“东方美谷贷”贴息贴费4010.24万元,惠及企业527户。

10.长宁区

2022年,长宁区投促办牵头区内20余家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出战“疫”金融产品和优惠支持政策;同时建立“7×24”服务机制,通过应贷尽贷、应贷快贷、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助力企业资金周转。3月至今,区相关银行已累计发放近21亿元融资支持、惠及180余家企业,缓解企业现金流紧张局面。

11.虹口区

近年来,虹口对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特色金融产业加大培育和吸引力度,区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促使资管行业及机构担当起虹口金融的“门面”。2022年上半年,虹口区新入驻金融企业65家,金融企业总数达2014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7.5万亿元。

12.杨浦区

2022年6月,杨浦区金融办联合区内16家商业银行,签约设立100亿元“杨浦区助企纾困专项融资”贷款额度。截至5月底,杨浦区主要商业银行疫情期间共为176家次的中小企业办理续贷、调整还款计划,涉及贷款金额24.52亿元。

13.闵行区

闵行区金融办贯彻落实市金融局《关于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金融支持举措的通知》的相关政策内容,制定了《闵行区全力抗击疫情助企纾困的若干金融支持举措》及配套操作细则,其中,“2022年闵行区助企纾困融资额度”达60亿元,贷款发放利率较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至少减30个基点,区级财政按实际利率再给予20%的利息补贴。

(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供稿 执笔人:陆珂玮)

五、上海保险行业2022年发展报告

(一)上海保险业年度发展综述

2022年,上海保险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引领行业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执行中国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促使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市场经营稳健

(1)基本情况

2022年1月—12月,上海市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2095.01亿元,同比增长6.30%。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63.05亿元,同比增长4.85%;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31.96亿元,同比增长6.98%。

图1 2014—2022年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2 2014—2022年人身险公司原保保险费收入情况

2022年1月—12月,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54.58亿元,同比增长5.85%;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3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2)保障情况

截至2022年末,上海保险业总资产8748.91亿元,较年初增长5.06%,提供风险保障843.62万亿元。原保险赔付支出累计654.55亿元,同比下降11.30%。财产险公司共提供保额777.90万亿元,人身险公司全年累计新增保额65.72万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赔款支出274.82亿元,同比下降4.10%;寿险业务原保险给付194.64亿元,同比下降19.05%;健康险业务原保险赔款给付165.90亿元,同比下降9.44%;意外险业务原保险赔款支出19.18亿元,同比下降30.86%。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中国银保监会)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7.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1%。2022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赔款与给付支出1.5万亿元,同比下降0.8%;新增保单件数554亿件,同比增长13.27%。

2.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3.88%(2022年全国GDP达到121.02万亿元)、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3326.1元/人;我市保险深度为4.69%(2022年上海GDP为4.47万亿元),保险密度8415.6元/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3 2014—2022年上海保险密度变化情况

3.市场体系稳定

上海保险市场覆盖数据后援、电销运营和审计研发等诸多领域,形成了综合性与专业性齐头并进,保险法人公司和分支机构共济并存,原保险、再保险、保险资管和保险中介协调发展的现代保险机构体系。此外,上海保险交易所、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机构集聚上海。

图4 2014—2022年上海保险深度变化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全市有59家保险法人机构,其中,保险集团2家、财产险公司20家、人身险公司22家、再保险公司5家、资产管理公司10家;有108家省级保险分支机构,其中,财产险分公司53家、人身险分公司52家、再保险分公司3家;有225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03家、保险经纪机构84家、保险公估机构38家;有278家保险专业中介分支机构,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06家、保险经纪机构143家、保险公估机构29家。

图5 至2022年末上海保险法人机构共59家(单位:家)

图6 至2022年末上海省级保险分支机构共108家(单位:家)

图7 至2022年末上海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共225家(单位:家)

图8 至2022年末上海保险专业中介分支机构共278家(单位:家)

(二)年度发展特点及典型案例

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上海保险业在监管带领下,紧扣中央精神,遵循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战略部署,推动上海地区金融建设向更高水平与更高质量迈进。

1.服务“上海战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1)服务“五个中心”建设

①支持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提高上海再保险制度供给与产品供给水平。上海银保监局和上海市金融局牵头成立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工作推进机制,上海保交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及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开展监管、税制、外汇管理等政策研究,形成《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及配套规则体系初稿。以建设再保险“国际板”为突破口,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国际再保险中心。以自研区块链技术为支撑,配套区块链再保险数据规范,实现标准化数据的跨地域实时交互及中央清算等功能。促进国际再保险业务合作。中远海运自保不断开拓母公司海外资产的再保险分入业务;友邦人寿与RGA美国再保险合作推出首款为亚健康人群提供的终身重疾和身故保障“如意悠享”系列重大疾病保险,实现精准定价、产品创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②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保交所牵头建设国际航运保险平台,为航运、贸易保险线上投保理赔、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提供数据支持和运营服务,2022年内已支持1324个航运保险产品注册;与三井住友保险等合作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海),为航运、贸易保险线上投保理赔、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提供数据支持和运营服务;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的关税保证保险已在平台上线;出口信用保险上海分公司促成保税燃料油加注001、002号公司和保单落地;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开拓升级融资租赁航运保险、邮轮游艇保险、丝路跨境电商保险等航运保险产品;中华财险上海分公司积极为航运物流、航运装备制造、航运绿色发展等领域提供保障,创新艺术品货运险保险、产品质量保险等。

③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保险业通过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的风险共担机制,加强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能力。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存量489户,贷款余额79.21亿元,较年初增长44.98亿元,增长131.45%。推进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科技贷”“微贷通”等贷款履约保证保险项目;创新推出的普惠版网安险产品,覆盖了中小企业日常经营中面临的80%的风险,降低了企业获取安全服务80%以上的成本。

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国内首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助力解决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共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1400余家,融资助贷近80亿元。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参与创业失败补偿保险项目,向上海200个科创企业孵化器、2万家科技企业、6万创业者提供保险服务。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合作推进知识产权保险,荣获“2022年度上海知识产权金融卓越贡献奖”;推出融资保证险及侵权责任险“双保单”模式,荣获第十六届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上海金融业助企纾困优秀成果奖”优秀奖。

(2)服务重大发展战略

①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2022年7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体现了“地方与部委联动,科技与金融联动,创新与安全统筹”的特点,是对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的有益探索。《工作方案》围绕为重点产业提供特色科技保险支持、推动科技保险市场更高水平开放、保险与科技双向赋能、实施科技保险创新人才工程等具体内容聚焦5个方面制定25条政策。为支持集成电路保险创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银保监局和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对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创新实验室和企业投保给予财政支持。

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为中国商飞、君实生物、臻格生物等重点产业领域企业提供科技保险服务,深度参与临港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建设的推进工作。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持续深入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发展。截至2022年底,集共体已服务17家客户,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风险评估量化模型2.0成功应用于部分集成电路头部企业的风险审核中,为科学评判企业风险水平提供量化依据,有效解决国内部分半导体行业承保能力不足问题。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探索设计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目前已为沪东中华造船厂、上海电气、中国商飞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商和新材料生产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推出药物临床试验责任保险、生物医药产品责任保险等产品。

②支持浦东引领区建设。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打造上海版网络安全保险产品条款,以“风险监测/应急响应+多层次保障”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保障科技企业营业中断险、三者损失、事故费用等,全年共计为15家企业提供网络安全风险保障3.69亿元。国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落地“保险+网络安全风险预防服务”项目试点,2022年,网络安全责任保险提供保险金额5575.21万元。共同构建网络安全保险生态圈。太保健康上海分公司首创高校高层次人才服务医疗计划,作为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国内高校多方合作的改革样板,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含日本院士团队)愈300位副教授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保障服务,助力上海打造人才高地。出口信用保险上海分公司推动总公司与浦东新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制定15条支持浦东贸易便利化工作举措,同时入驻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以精准服务政策支持新区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全力支持浦东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③支持虹桥商务区和“五大新城”建设。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是首席承保南汇支线(两港市域铁路)工程NHSG-8标建工一切险,承担建筑工程5.84亿元保额及第三者责任1亿元保额的保险责任,助力联通临港新片区和浦东、虹桥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制定建筑行业现场风险管理操作指南,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强化现场全过程风险管理服务,为工程建设领域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依据。国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研究制定《五大新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参与《上海市分公司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管理办法》《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工作大纲》等规则制定,为五大新城建设保驾护航。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信息系统2.0版本于2022年11月上线,实现承保、事故预防、理赔全流程线上化,截至2022年底,共为1365家施工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2.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助力上海打造经济建设高地

(1)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规划

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永诚保险推动诉责险和投标保证保险业务,保障长三角地区诉讼保函无缝衔接。出口信用保险上海分公司通过支持上海某世界第二大运动休闲塑胶制品集团公司成功应对外部市场风险冲击,有效保障了其长三角配套企业的稳健发展。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绿色发展行动共同体,承保了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站前工程、通苏嘉甬铁路等6个区域重点基建项目。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创新绿色保险共保体战略合作机制,推出“跨区同城化通赔”等机制,落地全国首单生态绿色环境污染救助责任保险业务。中华财险上海分公司与国家航天局等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探索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在保险风险预警监测及理赔服务方面的应用,为区域客户提供极端气象灾害差异化保险服务。

(2)共建“一带一路”

持续加强跨境合作,支持重大项目。永诚保险承保中电建乌克兰南方绿地风电工程险项目、中广核纳米比亚湖山项目、马六甲联合循环燃机工程险等海外项目。中远海运自保为希腊比雷埃夫斯、阿联酋阿布扎比、比利时泽布吕赫等海外码头提供保险保障服务。三井住友保险积极利用集团全球网点资源以及海外市场经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项目提供保险解决方案及服务。出口信用保险上海分公司承保哈萨克斯坦光伏电站项目及东方国际投资孟加拉国针织厂等项目,举办“一带一路”东方直采圆桌论坛,合计支持“一带一路”出口及海外投资约83亿美元。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承保的中国港湾援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海水淡化厂建设工程保险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水电投资建设项目。大地财险上海分公司承保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承揽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工程。华泰财险上海分公司参与承保“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暨上海电气巴基斯坦塔尔电厂运营期保险。

(3)践行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加大绿色支持力度,统筹推动机构各条线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大地财险于2022年1月成功注册“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补偿保险”,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产品。中远海运自保于2022年9月23日加入海上保险波塞冬原则,成为亚洲第一家加入该倡议的保险公司,积极开发新能源船舶保险产品。安盛天平财险积极研究国内巨灾特性,开发农业巨灾与城市巨灾风险管理保险产品,在9个省市落地了多个天气指数保险项目,通过气候指标数据助力推广智慧农业。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搭建风险减量管理平台“海风保”,大力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类保险,提升环境风险主动管理水平。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服务第五届进博会,在碳中和保险基础上开展“零碳进博·零塑办博”碳普惠行动,邀请专业观众记录碳足迹,测算并抵消个人碳排量,期间近6万人参与该行动,抵消约3300吨个人碳排量;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化与城市相配套的能源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开发碳质押、碳回购等系列碳资产相关保险产品。

(4)普惠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

①支持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面对2022年上半年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在沪保险公司创新推出社区抗疫守“沪”险,无偿为150万名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提供新冠肺炎专属保障,已累计赔付913万元。在沪保险公司在2700余款保险产品上扩展新冠责任,覆盖参保人数500余万人。英大财险上海分公司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1829家小微物资供应商提供投标保证金保险、履约保证金保险等服务,推出基于Saa S平台的主要覆盖涉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险。中邮人寿上海分公司开发区域性普惠保险产品,针对商超、物流、货代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匹配团体普惠意外险,简化投保操作流程,不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

②减费让利纾困小微企业。在沪保险公司踊跃提供“有温度、有力度”的减费让利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惠民政策。出口信用保险上海分公司主打普惠金融政策组合拳,通过与市工商联共建信保服务站,服务小微企业7039家,联合税务部门推出“出口信保赔款视同收汇,可以退税”政策,支持服务93.4亿美元。联手银行推出小微企业保单融资创新服务,为小微企业减免保费、资信费700万元,支付理赔款6524万元。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为承租分公司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减免租金,首批租金减免额超160万元。

(5)服务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①力撑“上海制造”。对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工程予以保险赋能。2022年度,首款(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累计完成近180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涵盖ARJ21飞机、船舶制造、智能发电设备、工程设备等重点领域,累计提供风险保障约700亿元。引导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为全国17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保险保障共计1.02万亿元。

②保障高新产业。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开发集成电路研发费用损失保险、集成电路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集成电路国产材料应用损失补偿保险、国产供应材料综合责任保险。国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推出太阳能光伏组件长期质量与功率保证保险。中意财险上海分公司积极开发生命科学责任保险产品,服务行业和机构涵盖制药和生物技术业、医疗设备制造商、临床试验机构、膳食补充制剂企业、生命科学服务机构和药物发现企业。

3.服务民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1)聚焦“急难愁盼”,融入社会治理

①丰富普惠型保险产品供给。累计推出普惠保险产品70多款,涉及保单约2337万件,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8万亿元。扩大“沪惠保”覆盖面,一年总赔款达7.5亿元。积极推进上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继续推进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融体系发展路径。

②服务上海大都市型乡村振兴。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加大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勘查等技术在农险领域的运用;量身定制生猪巨灾保险专属产品,创新“保险+期货”模式。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为金山区“吕巷蟠桃”提供地理标志“保险+维权”综合保障。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为金山区设计农业巨灾保险方案。国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生猪饲料价格指数保险”。太安农险上海分公司首创国内“菜篮子物价指数保险”。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持续发挥大病保险对乡村困难人群的保障作用。中邮人寿上海分公司协同上海邮政崇明区分公司举办乡村振兴赠险活动,向崇明区育才村2000名低收入村民捐赠意外保险保障,风险保障总额2200万元。

(2)数字保险赋能,为百姓美好生活加“码”

2022年12月30日,上海保险码平台正式上线(简称“平台”)。该平台由上海银保监局指导推动,联合上海保交所、中国银保信、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及北大方正人寿、建信人寿、交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安联人寿、众安保险、太保人寿上分、太平人寿上分等各方力量共同建设,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科技为手段,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普惠、高效、安全的数字化一站式综合保险服务,助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新时代“人民城市”与数字普惠保险的上海样本,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织密百姓幸福生活“保障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不断提升。

①“码”上可及,数字保险赋能为人民。平台的数字服务渠道,让保险下沉服务、触达更多受众成为可能,为百姓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接入体验,增强了普惠保险服务的便利性和获得感。一方面,上海市民可通过在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中搜索“保险码”获取服务;另一方面,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平台已融入随申办App及小程序,在随申办进行过实名认证的用户,无需另行注册和认证,即可直接使用上海保险码服务。

②“码”上服务,跑出保险惠民“加速度”。平台有效整合金融监管、政府部门、保险机构、要素市场等各方资源,形成保单查询、在线投保、理赔申请、保全批改等功能的统一服务入口,通过集中运营管理,有效提升普惠保险服务效率,努力成为覆盖老百姓、实体企业各类普惠性风险保障需求的“暖心平台”。根据建设规划,平台将打造一码通查、一码通保、一码通服、一码通赔、一码通达、一码通代等六大核心功能。此次已成功上线:一码通查,支持消费者查询在平台投保的保单信息,包括保险明细、保障金额、已缴保费等;一码通保,基于平台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的直连直通,提供各类普惠保险产品的一键购买功能,目前已有9款普惠保险产品试点上线,覆盖养老、医疗、意外等多个险种;一码通赔,已将上海“沪惠保”理赔服务入口集成到平台,用户可直接从平台进入“沪惠保”理赔服务系统,完成理赔申请、进度查询等操作;一码通达,已支持监管政策宣导、保险知识科普等。

③“码”上放心,金融消费者使用更安心。平台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关于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要求,按照等保三级标准建设并部署在上海保交所私有云平台,确保系统稳定可靠;使用专线对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中国银保信、保险公司等各家单位,确保数据交互安全。此外,平台专门配备人工客服团队与智能客服机器人,帮助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各类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上海保险业2023年展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上海保险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金融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活动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力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助力上海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1.强化稳增长保民生金融支撑。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恢复和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发挥金融纾困作用,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丰富养老、健康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民生保障。

2.推进金融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速。提高金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建设。聚焦上海“2+3+6+4+5”产业发展布局,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落地见效,促进上海城市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3.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加快打造升级版。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继续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引导优质金融机构在沪有序集聚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水平。

4.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保险机构聚焦主业、回归本源,找准市场定位,差异化发展;引导保险机构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正确统筹好、处理好经营发展与安全生产、清廉金融与合规风控、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行业维权等各种关系。

(相关市场数据、监管政策和典型案例支持: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供稿 执笔人:徐轶群)

六、上海银行业2022年发展报告

2022年,上海银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坚持金融为民、坚持风险为本、坚持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上海银行业发展状况

2022年,上海银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安排,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辖内银行业资产总量稳步增长,贷款投放稳中有进,提升风险保障水平,对上海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保障支持持续加强。

1.上海银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22年,上海银行业整体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资产质量稳步提升,有力支持了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3.39万亿元,同比增长9.74%;各项贷款余额10.34万亿元,同比增长8.54%;各项存款余额15.6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8%;净利润1624.93亿元,同比增长0.92%;不良贷款余额819.64亿元,比年初增加47.37亿元,同比增长6.13%;不良贷款率0.79%,比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图1 上海银行业资产规模及存贷款变化

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共有银行业法人机构102家,一级分行及分行级专营机构175家,各级营业性机构总数4112家,同比增长0.78%,银行业从业人数13.94万。

2.上海银保监局扎实推进改革融合和监管效能建设

2022年,上海银保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原中国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政治机关建设有力。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局政治机关建设的主线。把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作为全年重要政治任务,着力将阶段性整改成果转化为长期性制度机制。

二是坚持金融为民,经济民生服务有效。增强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工作部署,出台十五条惠民保企举措和建立“纾困融资”工作机制,全年累计投放纾困融资金额4726.4亿元。全面推广无缝续贷“十百千亿”工程,稳定市场融资预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继续“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年末余额达9153.5亿元,同比增长26%。支持做好“保交楼”工作,推进上海“两旧一村”改造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台十二条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举措,拓展新市民版“沪惠保”。

三是坚持风险为本,风险处置化解有序。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化解取得重要成果。坚持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开展金融中介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代理退保黑产。督促加大不良处置力度,辖内银行业不良率0.79%。坚持重典治乱定力,全年作出行政处罚决定99例,罚没金额6815.5万元。

四是坚持开拓创新,改革开放发展有成。推进建设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创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基地。引导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为全国17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保险保障共计1.02万亿元。联合出台多个行动方案,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双碳”目标实现,力争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协同四地银保监局推出长三角跨省(市)协同授信制度。

五是坚持敢于斗争,监管能力提高有方。以科技赋能提高监管战斗力,推进数智化监管能力建设。打造学习型敏捷型组织,加强开放式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积极应对新形势、新风险、新挑战。深化监管法治建设,制定修订规范行政执法制度文件9项。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扎实做好监管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

六是坚持净化生态,党风廉政建设有为。坚定不移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对内修复政治生态、对外重塑监管形象”主题,认真开展“两案同治”专题警示教育。推进局机关和社团组织党支部巡察,指导5家社团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筑牢“亲”“清”监管关系,涵养清廉金融文化。

3.银行同业公会积极履行职责,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简称“公会”)是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批准,依法设立的由设在上海市行政区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行业性的社会团体法人。截至2022年末,公会共有258家会员单位。

2022年,公会在上海银保监局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上海银行业落实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统筹做好防风险、稳增长、保稳定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一是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公会联合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先后发布《关于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金融服务的倡议书》《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倡议书》,团结号召上海银行业提高政治站位,在抗击疫情、保障民生、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充分发挥关键作用,以金融服务全面支持上海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公会充分发挥“上海市银税互动信息服务平台”效用,截至2022年12月末,银税互动合作银行达61家,其中31家银行完成专线直联,12家银行完成移动端接入;银税平台注册企业17.09万家,授信企业5.86万家,授信总额度652.6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50.27亿元,银税交互数据188万多条。在支持会员单位复工复产方面,公会研究制定了《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推动上海银行业支持抗疫及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引导会员单位推出加大信贷投放、减费让利、强化政银保企合作等“十一条”工作举措。

二是引领上海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银行业加强合规自律建设方面,公会联合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发布《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数据合规倡议书》,召开以“合规为本行稳致远”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上海银行业合规年会,修订完善《信用卡逾期催收自律公约》,拟定《在沪总行信用卡中心联席会议落实金融服务减费让利行动倡议书》。在行业维权和风险处置方面,公会对辖内存量19家债委会开展专项清理,维护会员单位利益。在行业研究方面,公会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组建行业专家智库,开展专业领域课题研究,各专委会及联席会议共形成29篇课题报告,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建言献策;出版发行了《人民金融发展的上海实践》,全景展现上海银行业丰富多样的人民金融实践成果。

三是提升社会民生金融服务水平。公会不断优化适老金融服务,深化“敬老服务”品牌建设,发布了《上海银行业关于提供水电气等线下缴费服务的倡议书》,修订《上海银行业敬老服务网点创建管理办法》;组织开展2022年上海银行业敬老服务自查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敬老服务网点492家。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公会积极推进上海银行业无障碍环境建设,倡导会员单位打造无障碍服务网点,截至2022年底上海银行业无障碍服务网点已达18家。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通过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金融知识市民课堂”银行专场线上直播等活动扎实做好金融知识普及。

(二)上海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上海银行业坚持金融为民,有效服务民生经济

2022年,上海银行业不断增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工作部署,陆续出台了十五条惠民保企举措,并建立了“纾困融资”的工作机制。截至年末,累计投放纾困融资金额4726.4亿元。

在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2年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达9091.18亿元,较年初增长26.48%,贷款户数近78万户,较年初增长8.84%。上海银保监局推进无缝续贷“十百千亿”工程,一年内累计投放无缝续贷1.01万亿元,为企业节省近百亿元的融资成本。

在服务上海大都市型乡村振兴方面,上海银行业优化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建设的长期信贷支持,加强对农村综合帮扶、发展综合金融服务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中资法人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574.92亿元,较年初增长18.97%。

此外,上海银行业继续加大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上述行业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约五成,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速创近十年新高。

2.上海银行业推动支持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

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上海银行业助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强化上海“四大功能”布局,为第五届进博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上海银行业积极支持双向开放平台建设、长江经济带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规划,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银行协同长三角区域其他兄弟分行向苏浙皖三省企业发放贷款余额508.5亿元,较年初增长24.3%,上海支持长江经济带贷款余额达到1.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37%。期间,辖内银行机构以协同授信方式支持了连云港石化、江苏惠民水务、中晶半导体、浙江华泓新材料、宁马城际铁路等一批企业或项目的融资需求。

在践行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面,上海银行业多措并举支持上海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促进上海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2年末,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0.24%,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0.04%。

3.助力上海科创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2022年,上海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策部署,优化科技金融体系,形成“1+2”科技金融服务方案,开展了银行科技金融能力提升的“十大行动”。2022年末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892.5亿元,同比增长51.9%;存量户数2万户,同比增加47.8%。

上海银行业对行内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部分机构在总分行层面成立科技专营部门或科技事业部,科技特色支行81家。同时,在知识产权质押创新方面,上海银行业持续探索“知产”变资产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截至2022年末,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达到79.2亿元,同比增长131.5%。

在政策支持方面,上海银保监局联合上海市有关部门发布《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和配套方案,力争到2025年末,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技金融创新先行区、科技金融服务样板区、科技金融风控示范区,辐射长三角、G60科技大走廊,加大支持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助推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4.持续打造大都市型的普惠金融体系

2022年,上海银行业积极践行“做小微就是做未来”的经营理念,贯彻“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持续打造大都市型普惠金融的亮丽名片。通过加大信贷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普惠贷款增量扩面降本。上海银行业根据“三零”原则,率先建立续贷机制,并进行行业内试点推广,不断加强续贷产品的创新开发和推广,采用无还本续贷、T+0、年审制中期流贷、随借随还等方式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无缝衔接。

截至2022年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53.5亿元,同比增长26%。普惠贷款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中资银行小微企业首贷户2.4万户,同比增长12%,信用贷款余额3783.6亿元,同比增长26.7%。

2022年,辖内机构多次举办线上或线下政银企对接活动,营造沪上银企良性生态环境圈。全年累计服务次数超过2万次,累计惠及企业超过7万户、惠及人数500.4万。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1%,存量户数252万户,同比增长52.4%。

5.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截至2022年末,自贸区内银行业营业性机构数量为583家。区内法人、分行级以及分行级以下机构数量分别为48家、121家和414家。区内银行业机构总资产、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分别为17.79万亿元、11.39万亿元和7.26万亿元。区内不良率0.76%,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区内不良率与全辖不良率(0.79%)基本持平。

2022年全年,辖内银行业跨境资金支付结算累计总额30.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下降15.96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和外币累计结算量分别为18.19万亿元(占比59.15%)、12.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4%、5.12%。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辖内跨境资金支付结算同比增速持续两年下降。

表1 辖内银行业机构跨境结算基本情况表(单位:亿元)

跨境结算热点业务中,跨境资金池全年累计结算量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5%。其中,人民币和外币资金池累计分别为2.6万亿元、428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1%和8.42%。跨境集中收付全年累计金额1247.94亿元,同比下降5.24%。其中,人民币和外币集中收付累计分别为532.26亿元、715.68亿元,同比增长-16.14%和4.88%。跨境第三方支付累计结算2685.56亿元,同比下降15.96%。其中,人民币第三方支付累计为1492.12亿元,同比增长13.76%;外币第三方支付累计为1193.44亿元,同比下降36.68%。

(三)上海银行业特色机构的发展状况及成效

1.上海外资银行业机构情况

上海已成为国际化、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落户的首选,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3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39家,占比近三分之一;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均占内地总数的一半左右。

2022年,上海外资银行经营稳健,在体现上海银行业扩大开放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全球化综合服务优势,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22年末,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资产规模占全国的82%。无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还是业务规模,上海都位居全国第一。

2022年,上海辖内监管18家外资法人银行克服疫情影响实现稳健发展,各项指标总体平稳,资产总额为15224.76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97.98亿元。在助企纾困、减费让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等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在绿色金融、科创金融、跨境联通等领域持续发力,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

2.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概况

截至2022年末,辖内信托公司法人机构共7家,其中国资背景4家,民营背景3家。辖内信托公司围绕“回归本源、转型发展”总体思路,持续发挥信托在资产管理、资产服务等领域积极作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妥处置存量风险。截至2022年末,辖内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规模合计720.33亿元,受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1.36万亿元。

3.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概况

在经济周期、地缘冲突等冲击下,内外部资本市场超预期调整。受市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券商资管、资金信托、保险资管等资本市场相关产品普遍出现业绩回撤。

上海聚集了逾4600家各类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在大资管统一竞争的格局下,以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顺应市场变化成为行业共识。各资管机构坚定净值化转型的步伐,加力布局固收+、FOF等产品体系,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净值型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末,上海理财产品规模3万亿元。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初见成效,净值化产品占比约95%。上海辖内中外资法人银行对不符合资管新规的老产品已全部清仓,无遗留处置案件。

2022年2月,上海被纳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城市。截至2022年末,上海9家试点理财公司共发行42只试点养老理财产品,存量规模105亿元。截至2022年底,上海1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资产总额超过12万亿元,占全国的56%。上海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产品规模1.36万亿元,占全国的6.4%。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目前已应用在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各个业务环节。2022年,各资管机构持续深化大数据应用,在投研能力和风险控制方面强化科技赋能,注重运用投研系统平台,提升资管板块投研协作成果共享的流程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持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精确感知客户偏好,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客户投资理财产品的筛选、准入、配置、退出的全流程把控能力,实现按需敏捷精准供给。

(四)上海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加快、世界经济结构的裂变、新经济领域飞速发展、经济政策的叠加错配以及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进一步的集中暴露,上海银行业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上海银行业面临的金融创新变革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本身就意味着必须是金融创新的中心,推动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双重要求,决定了上海应当成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要求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加速经营转型。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当对金融创新持有一个科学、客观的态度。

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制订的时间表,各类债券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私人银行、券商直投、离岸金融、信托租赁、汽车金融等业务都将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探索的热点。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商业银行要积极参与到金融创新变革中去,才能在金融创新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未来国际化的高水平的金融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虽然金融科技的创新将有效带动银行产品和业务模式的不断优化,推动银行价值链结构不断上升。但是新的产品、业务和服务也会促使银行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不断变革,这将大大增加银行运营的复杂性,并进一步加剧行业内部的竞争。随之而来的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等等也将在银行进行创新变革的过程中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同时,上海在科创金融中心的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科创金融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统领协调机制;科创企业孵化动能尚显不足,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科技信贷覆盖范围有限,渠道方式还需开拓。

2.上海银行业亟须增强风险防范化解力度

2022年,随着国际局势日趋严峻,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地域政治与军事冲突层出不穷,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形势会更加复杂严峻,银行的传统业务遭到了巨大的挑战,包括净息差降低、房地产暴雷引发资产恶化、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等因素叠加交织,使得2022年的银行业步履蹒跚。

过去几年,上海银行业运用市场化手段有效处置和化解了不少金融风险。截至2022年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79%,不良贷款余额819.64亿元,不良贷款增长趋势整体趋缓,为上海银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和抵御未来风险压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在跨境跨业务方面,上海银行业需要时刻警惕其业务的复杂性和交叉性,要确保跨境跨业务的风险管得住、控得牢。同时,结合上海外向型经济和自贸区利率、汇率定价特点,各银行机构的业务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经营决策和责任追究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2023年上海银行业发展展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上海银行业要深刻领悟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困难挑战,统筹谋划全年各项重点工作,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正本溯源,不忘初心。上海银行业需要正确处理本和末、专和全、质和量三大关系,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找准领域、坚守定位、做专做精,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从量的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支持符合上海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升级的行业和项目,促进上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发展,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上海银行业需要进一步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三大重点领域。科技金融方面,金融机构自身要按照专业化、精准化、特色化、创新化要求转型发展,贯彻落实《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及配套子方案,扎实推进科技金融专业能力、产品质效、产融结合、生态圈建设四大工程。在绿色金融方面,上海银行业要继续扎实推进《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围绕“组织体系、产品服务、重点领域、ESG风险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积极创新,培育专业的绿色金融队伍,分期分批推进绿色银行机构网点建设。

三是党建引领,扎根普惠。上海银行业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引领、金融帮扶和融资畅通”三大工程目标,开展党建引领工程,深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开展“金融党建+调查研究”“金融党建+服务社会”工作,做为人民服务、为实体融资、为社会赋能、为国家担当的金融机构。其次,要根据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实施金融帮扶工程,延续“纾困融资”工作机制,拓宽纾困融资行业领域,加大对困难行业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供稿 执笔人:吴立昊) nzoeDOxKUAo4qXFhu74StVoJDPCOElTuShoiR3z2YUqZdJMiubZMzC2WMGimPU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