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小说家,他的名字及其代表作《聊斋志异》,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论是鬓发斑白的老者,还是初涉人事的幼童;不论学识渊博的教授,还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大家都喜爱《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在我国文学史上,《聊斋志异》是广受民众喜爱的为数不多的几部著名小说之一。西方学者说:只有《天方夜谭》在英语社会的流传之广可与之相比。《聊斋志异》自十八世纪传入日本开始,目前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传布,并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赢得普遍赞誉。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他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怀有变革现实、利人济物的社会理想,希望由科考走入仕途。因此,他发愤苦读,常夜以继日。十九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取得生员(俗称秀才)的资格,受到清初著名诗人、时任山东学政的施闰章的赏识。然而,此后却屡试不第,终老为一落魄秀才。直到垂暮之年,得补岁贡生,直令其啼笑皆非。蒲松龄的一生,除在江苏宝应做了不足一年的幕僚外,七十岁之前,他都在家乡一带设馆授徒,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其间,他在本县西铺毕际有家设馆三十年,时间最为长久。毕氏为官僚世家和文化世家,藏书丰富,蒲松龄教书之馀即徜徉于书山翰海之中,为其读书和创作寻得了一处良好的环境。

蒲松龄一生创作繁富,流传下来的散文近五百篇,诗歌一千二百馀首,词百馀阕,俚曲十四种,戏曲三出,杂著九种,实在是一位诸体兼擅、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其诗在清初自成一家,与王士禛、赵执信鼎足而三;其文骈、散皆工,随笔点染,自成妙文;其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俚曲,尤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墙头记》至今上演,对今天的观众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其中艺术成就最高,使其名垂千古、饮誉中外者,便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植根本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的一枝奇葩。植根本土,使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传统文化的滋养,则使其思想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民族特色。《聊斋志异》构思奇特、离奇曲折的神怪故事,及其所表现出的那个时代的梦幻、追求和忧患,都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因而,虽然就空间和时间而言,这些故事已与我们相距遥远,但今天读来仍然让我们感到那么亲切,至今仍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中外读者。

《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小说,内容极为丰富。读《聊斋志异》小说,如行山阴道上——小说里有充满人情味的花妖鬼狐,也有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农妇村媪;故事中有对社会的尖锐批判,有对丑恶人性的鞭挞,也有对美好、健康生活理想的热情讴歌。一个个优美的艺术形象,一篇篇动人心魂、曲折离奇的故事,令你应接不暇。虽然其中也有庸俗落后的内容,在某些优秀的作品里也杂有一定的封建糟粕,但那毕竟是次要的。

蒲松龄生当明亡前夕,经历了明清易代及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既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乱动荡,又目睹了清初黑暗的政治现实。作为一个落魄书生,他痛感无力实现自己利人济世的抱负,遂将一腔悲愤融诸笔端,通过小说抒发自己愤激的情怀。《聊斋志异》以其犀利的笔触,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示了那个“全无日月”的黑暗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皇帝为一玩物逼得百姓倾家荡产,衙役吏卒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上至督抚、下至吏卒,全都贪赃枉法、昏暴不仁,而善良的人民却诉告无门。在那个世界里,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人性扭曲,道德沦落。而在蒲松龄的笔下,普通劳动人民却是那样的正直、善良,他们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又是那样热烈、执着。尤其是那些被作者赋予美好人性的花妖鬼狐,以及那些描写人与女性花妖狐鬼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感动、深思。作者塑造的一个个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如聪明美丽的娇娜,痴情不移的青凤,始终如一的莲香,天真烂漫的婴宁等,都呼之欲出;他们蔑视封建礼教,追求美好健康的爱情生活,都是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曲折表现。在生活、思想不自由的时代,蒲松龄以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这种充满悲情的创作方式,构成了《聊斋志异》特异的浪漫主义色彩。

《聊斋志异》是用文言这一语言形式写成的,这在明清以白话为创作时尚的时代,似乎有些逆忤潮流。然而,小说一问世,却不只士大夫击节赞赏,就连村翁农媪也喜闻乐道,且至今仍脍炙人口,这似乎更令人不可理解。其实,蒲松龄是中国文学语言的巨匠,他通过对传统语言形式的吸收、熔化,采取直接引用、化意铸词、借形赋意、粘合化用、博采口语等方式,把中国民族语言超时空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传统文言文的独特艺术魅力。

总之,《聊斋志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魏晋以来志怪、传奇小说的优秀传统,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以浪漫主义的笔触,奇特诡谲的故事情节,异态纷呈的艺术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表现出高尚的审美追求。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

关于本书的编注有几点需要说明:一、选注所用底本。《聊斋志异》的版本很多,近年又出版了几种校点本,其中以朱其铠先生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搜辑较为完备,校订精审,且本人也曾参加注释工作,因作为本书底本;校改异文如涉及其他版本,则在注释中加以说明。二、《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是目前国内较为详尽的注本,为我们注释的主要参考;凡所采录的有关资料,均进行了重新核定;为方便大众阅读,个别注释不避重复;原文中的异体字,凡不影响理解原意的,即径改为规范化汉字。三、为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本书所选的这些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地从光绪年间刊行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为每篇小说都选配了一幅精美的插图,以期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四、本书的选注工作,是我和文军同志共同完成的。选注初稿虽有分工,而通阅、改定则是共同进行的。在选注过程中,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周绚隆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审校。在这里,我们对朱其铠先生及曾参与《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注释的同仁,对周绚隆先生表示深切的谢忱!

李伯齐

2006年1月 SEZnGaS4ZelWM5ovR2TJi906Mnis2RE1kBe9B3irWFKxE8zUeazE4zBd9WObjp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