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人的心理即其命运。

——希罗多德

我们不应当抱着骄傲自大的态度理解人性。相反,要想真正理解人性这门科学,我们必须保持谦虚。人性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就致力于此,但缺乏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的研究,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少数伟人比常人更加理解人性。这无疑触及一个痛点。如果客观地测试对人性的理解,大多数人都无法及格。对于人性,所有人都知之甚少。这与我们孤立的生活有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这般远。从童年起,我们便很少接触他人,家庭将人分隔开来。甚至个体的整个生活方式也不允许自己和他人保持密切接触,而这种接触对理解人性这一技艺的发展而言必不可少。与他人密切接触和理解人性相辅相成。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更多的了解,长此以往,彼此会十分陌生,也就无法再建立联系。

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不理解人性会使个体无法与他人交往,无法共同生活。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我们相见交谈,却依然形单影只,因为彼此陌生。这一事实不仅存在于社会中,也存在于家庭内。父母常常抱怨无法理解孩子,孩子则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相互理解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因为对他人的理解决定了个体对他人的整体态度。如果不理解他人,我们会被表象欺骗,无法识破他人的伪装。而如果更加理解人性,这些令人不安的干扰因素就会消失,我们就能更好地共同生活。

接下来我想解释:我们为何要从医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一门研究人性的科学?这门科学有哪些前提和任务?我们期待这门科学带来哪些成果?

神经病学 本身就是一门需要理解人性的科学。神经科医生需要尽可能快速地了解 精神病人 的心理状况。只有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医生才能做出有效的判断,给予干预和治疗的建议。对此,肤浅的人性理解将毫无帮助,判断错误会立刻受到惩罚,理解正确多半会带来成功。所以这时,医生是否理解人性,会受到相当严格、迅速的检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许会对他人形成错误的评价,其后果可能很晚才显现出来。而到那时,我们通常无法理解其中的关联,只能感慨:识人不明也许会在数十年后导致重大失败,带来厄运。类似的情况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 全面了解人性并深化对人性的理解 对每个人而言都十分重要且必要。

研究发现,心理疾病中常见的心理异常、心理情结和心理失调等心理活动,在结构上和正常的心理活动没有区别,有着相同的元素和前提,只是前者更明显、更清晰、更容易被辨认出来。这一发现对理解人性十分有帮助。通过比较异常与正常的心理状况,我们能积累经验,从而敏锐地洞察正常人的行为。就像任何其他工作都需要的那样,理解人性要求人们带着热情和耐心进行实践。

关于人性,个体心理学的第一个发现是:人类心理结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来源于童年早期。这并非惊人的发现,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都进行过类似的讨论。创新之处在于,个体心理学尝试把可证实的童年经历、印象和态度及成年后的心理现象 关联 起来,将童年早期的经历与成年后的处境、态度作比较。尤为重要的是,我们 绝不能将单一心理现象视为独立的全貌 。必须意识到,个体的所有心理现象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单一心理现象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发现个体的心理活动轨迹、生活模式和生活风格 ,明白个体在儿童时期隐秘的目的 和成年后的目的指向一致,我们才能理解单一心理现象。简言之,一个出人意料的真相是: 心理活动 不会改变,其外在形式、具体表现、语言描述和现象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所有将心理活动推向其最终目的的事物,如心理活动的基础、目的和动力,都不曾改变。比如,一位性格胆怯、敏感多疑的成年患者不想与他人交往,能够被轻易证明的是,这位患者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存在同样的心理活动,只是其童年期的心理更朴素,更容易被洞察。因此,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准则是:首先要关注患者的童年。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对一个人的童年做出诸多假设。在个体心理学看来,我们在一个人身上观察到的内容是其最初的童年经历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伴随他的一生。另外,如果一个人向我们讲述自己的童年记忆,在正确理解的情况下,我们就能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在这里运用了另一个关于人性的发现:个体很难摆脱自己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形成的生活模式。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尽管个体在成年后有着不同于其童年期的处境,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并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其生活模式改变了;心理生活依然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之上,个体展现的是同样的心理活动轨迹,我们可以从个体的两个年龄阶段——童年和成年后——推测出同样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重点关注童年的原因。个体心理学发现,如果打算改变一个人,我们无须消除他无数的经历和印象,而应首先找到并揭示个体的生活模式,通过这一模式来理解个体的性格特征及其心理疾病的症状。

因此,人性科学的核心就是研究儿童心理,研究者总能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发现和启发。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人生的最初几年,在这一领域堆积着大量未被深入研究的材料,可供长期研究,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收获重要且有趣的新发现。

同时,理解人性也是一种预防不良性格特征的手段。人性科学并非一门只为自己服务的科学。基于在人性科学中的发现,个体心理学家自发地投身教育工作,并已为其服务多年。对于认识到人性是一门重要科学的人而言,对于想要了解并深谙人性的人而言,教育工作就像一座宝库,因为关于人性的理解并非藏在书里,而是来自实践。人们必须设身处地理解、接纳每一种心理现象,与个体共悲欢,正如优秀的画家会将自己感知到的特征画入肖像画。人性科学就像是一门拥有足够多工具的艺术,同时与其他艺术息息相关,对特定的一类人,比如诗人,十分有价值。人性科学的首要任务是增加我们有关人性的知识,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这项工作的困难之处在于:人类在这一方面极为敏感。尽管许多人根本没有做过任何研究,但他们都认为自己善于识人。如果想促进他们对人性的理解,他们则会感到备受冒犯。只有亲身经历过心理困扰或与他人的心理问题产生共情,从而认清人的价值的人,才会真正地想要理解人性。因此,心理学家有必要在工作中找到某种特定的策略。如果鲁莽地告知个体,我们对其心理活动有所了解,则会遭到厌恶、受到批评。不想变得不受欢迎的话,我们最好在这一方面小心一些。不谨慎地对待人性科学,滥用人性科学,比如在席间展示自己对他人心理的解读能力,是败坏声誉的最佳方法。

把人性科学的初步观点当作最终的成果用以反驳他人,也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即使对方对人性有所了解,也会感觉受到了侮辱。在此,我们重申最初提到的:人性科学要求谦虚。不应当草率或不必要地展示自己对人性的了解,这就像一个自大的儿童,吹嘘和显摆自己会的东西。对成年人而言,这样的方式难以让人信服。对此,我建议从事人性科学的研究者耐心等待,检验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别用自己对人性的理解来反驳他人。否则,尽管满腔热忱,草率的行为也会给人性科学及其目的带来新的问题。最好是保持谨慎,在做出判断之前,我们至少应当对全局有完整的了解,只有确定了这一判断有利于他人,才能得出结论。即使结论是正确的,倘若方法不当,也会给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前文提到,个体的生活模式不会改变,肯定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在继续探讨人性科学之前,我们先对这一点做些解释。有些人难以理解这一观点,因为他们的态度确实因生活经历而发生过变化。但是请注意,经验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我们发现,对于同一段经历,几乎没有人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吃一堑并非总能让人长一智。从中,人们可能学会回避一些困难,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但个体的心理活动轨迹不会改变。在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在诸多自身经历中,个体只会运用特定的经历;更为深入的研究证明,这些特定的经历符合个体的心理活动轨迹,并强化其生活模式。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暗示了,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感觉 创造 经验,自主决定如何运用自己的经历。事实上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人们如何从经历中获得不同的结论。比如,我们会遇到一些习惯性地犯某种错误的人。即使你成功地指出了他们的错误,他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意识到是时候改正错误了,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有的人会反驳,自己早已习以为常,现已无法改掉这个错误。还有人会为此指责父母,或是责怪自己受到的教育,即没有人关心自己、自己被他人宠坏了或受到了严厉的对待——然后依旧保持自己的错误。后两类人得出的结论表明,他们其实想推卸责任。他们总能用这种方式小心地、用虚假的合理性逃避自我谴责,从不会责怪自己,而是把自己一事无成的责任归咎于他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只付出了微小的努力来改正错误,而是更加热衷于保持错误。 只要他们愿意,责任就在于糟糕的教育。 经验是模糊的,人们可能从中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这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个体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而是曲解自己的经历,使之符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对人类而言,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似乎是最为困难的事情。

假如有人想采取行动进行干预,以教育出更好的人类,如果他不具备有关人性科学的经验和知识,肯定会陷入窘境。他可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当看到事情有了新的面貌或细微变化,也许就认为自己改变了些什么。事实证明,此类干预只能轻微地改变一个人,只要个体的生活风格不变,一切都是昙花一现的表象。改变一个人绝非易事,这要求我们拥有一定的谨慎和耐心,特别是必须消除自己的虚荣心,因为他人并没有义务为我们的虚荣心服务。此外,采取的方法应当能被他人接受。不难理解,如果烹饪方式错了,即使是钟爱的菜,人们也会拒绝品尝。

人性科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社会方面。毫无疑问,如果彼此更加了解,人与人能够相处得更好,能够更加亲近。如此,就不存在相互欺骗。“欺骗”这种行为将社会置于巨大的危险之中。我们必须向从事人性研究的同僚表明这种危险。我们必须有能力洞察生活中一切无意识的事物,辨别所有掩饰、伪装、面具、诡计和陷阱,让他人留心这些事物,帮助他人。只有有意识地理解人性才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那么,谁最有能力积累有关人性的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前面已经提到,人们无法仅从理论上研究人性科学。掌握所有的规律并不够,还必须将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并形成更好的总结和理解,这样人们才能获得更加敏锐和深刻的洞察力。这是推动我们研究人性的理由。而只有走进生活,检验和应用已掌握的原理,人性科学才是有价值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从教育中几乎无法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即使有也常常是错误的;如今的教育并不适用于传授有用的人性知识。人们让孩子自行决定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从书本或经历中获得结论。一直以来,教孩子如何理解人性也没有形成传统。人性科学目前的发展阶段就像是炼金术时代的化学。

在混乱的教育体制中,谁拥有理解人性的最佳机会?我们发现,正是那些没有孤立自己并和他人及生活保持联系的人。他们可能是乐观主义者,也可能是仍在与悲观主义抗争、尚未被打倒的悲观主义者。除了需要和他人保持联系,这些人还必须有亲身经验。由此得出结论:在当前有缺陷的教育之中,只有一类人能够真正地理解人性,即“悔过自新的罪人”。其中一部分人曾深陷心理问题的泥淖,但成功地将自己解救出来,另一部分人也曾差点儿陷入这个泥淖。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也能掌握人性科学,尤其是那些愿意了解他人或具有共情能力的人。拥有全部此类经历的人肯定最了解人性。不仅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所有宗教发展的时代而言,悔过自新的罪人都会被授予最高的地位,比众多圣徒的地位高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必须承认,克服人生问题的人,那些努力从泥淖中挣脱出来的人,那些发现力量、放弃一切以拯救自己的人,肯定最了解生活的好坏。没有人比得上他们,尤其是那些圣徒。

随着对人类心理的深入了解,个体心理学的任务便是:打破个体的生活模式,只要这种模式不适于个体的生活;纠正个体看待生活的错误视角,为个体提供更符合共同生活并能带来幸福的一种视角、一种思维方式,或谦虚地说,另一种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中,社会兴趣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构建理想的心理发展。不过人们发现,对于误入歧途的人而言,新的观点本身就是巨大的帮助,因为他们能够明确地感觉到自己在哪一个方面是错的。严格的决定论者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取决于一系列的因果关系,这种观点在人性科学中不无道理。毫无疑问,只要人们拥有力量和动机去 认识自己 ,更加了解自身经历的内容和来源,那么 因果关系 就会发生改变,过往的经历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继而,个体会成功地做出改变,并且保持下去。

【三颗钻专家伴读】

第一章 人类心理

霍丹青

阅读这本书前,有两个情况值得大家注意。第一,本书是由阿德勒的演讲记录整理而来,使用的不是写作语言,所以可能会有一些跳跃感,让人感到结构不够清晰。第二,本书的原作出自一个世纪前,当时的德语表达在当下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晦涩,且有距离感。因此,伴读梳理了本书的概念体系,便于大家理解本书要点。译者也尽量使用贴近当下的表达方式,希望能减少大家的阅读障碍。

在第一章中,阿德勒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他所理解的人格和性格形成的原理以及方式。这些讨论涉及个体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目的论和整体论。

目的论所相信的是: 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目的,而个体的所有运动都是由这些目的所引导的。 这里的运动,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所有活动:情绪体验、思想活动、语言和行为。每个个体的人生目的都会有所不同,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很抽象的。比如,本章中那位三十岁男士的人生目的就是抽象的: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这名男子不相信自己可以被爱,也不接受别人获得比自己更多的爱,所以他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而不断“运动”。基于这样的人生目的,他难以进入一段平等的亲密关系,同时还要不停地努力去获得成就。阿德勒相信没有所谓正确或者错误的目的,因为很多目的是人在幼年期通过与养育者及环境的互动形成的。阿德勒强调性格形成过程中后天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它比遗传论更合理,更值得探讨。他还相信,个体的目的是可以改变的。由此,个体的各种运动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例如,如果那位三十岁男士的目的不再是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而是享受亲密和平静的生活,他也许就不会再推开未婚妻,也能够允许自己在工作中躺平。

阿德勒提出的整体论指: 个体的性格与其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思维和情绪)、家庭社会环境都紧密相关。 我们不能通过孤立地看一个人的行为和表达来评判他,而是要看在这些表现背后,他的成长背景、当下的环境以及个人目标具体是什么。由此,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理解一个人。 JI7mAbnP4Cd+srszjfaKz79f533ncHe7SKQvS9/xAH2pMmxNnCa1dDNZncYOWH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