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颗钻专家导读】
理解人性,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滋养

李波

多年前刚进入心理学领域,别人知道我学心理学时,经常会问一个有趣的问题:“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回答“不知道”的话,好像会显得自己不够专业,但还是要承认确实不知道——这样似乎给了对方内心没被窥探到的安全感。

不过心理世界是有规律的,就像我们所处的客观物质世界具有严格的规律一样。通过学习心理学,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我们虽然难以在微观层面上精准预测行为,但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行为的原因,并可能具备预测甚至改变中长期行为发展趋势的能力。在这方面,阿德勒就是一位有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甚至被一些研究者推崇为“先知”。

阿德勒的先知性更多体现在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理解人性就是理解人类行为背后共同的根本规律。我们太需要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了,洞悉人心是一个多么具有诱惑力的目标呀!接下来,我们就和阿德勒一起踏上他的理解人性之旅,从目的论、自卑感、社会兴趣和女性主义等核心概念出发,去理解人性、洞悉人心,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滋养!

目的论纠偏弗洛伊德因果论

和弗洛伊德凡事都追溯到童年相比,阿德勒更加关注目的对当下的影响。前者的本质是因果论,而阿德勒的核心理念应该说就是目的论。

阿德勒认为个体的任何想法和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并受目的牵引。个体可能对此是不清楚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一目的无意识地存在,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所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找到这个人的目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成年后的所有果都可以在童年早期找到因。在他对梦、口误和笔误等情况的分析中,其背后最核心的理念是:个体心理和行为层面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都符合因果规律。

这一观点也成为很多成年人抱怨原生家庭和父母的依据。因为按照因果论,对个体现状的影响可以一直追溯到童年早期,如果童年早期主要的照料者是父母,那么自己现在有什么问题的话,不应该首先责备父母照料、养育不周吗?

这是一个看似有道理但实则无大用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责备父母是一种最安全、代价最小的推卸责任方式。因为当自己不顺的时候,责备自己会降低自尊,而如果责怪领导、同事、朋友、伴侣,则可能会受到对方反击,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

另一方面,退一步说,就算父母接受了自己的责备,真诚地承认他们对自己的早年教育有问题,让自己的性格受到了损害,以致现在出了问题,那么,然后呢?是不是现在问题就消失了,自己从此就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由此看来,关键还是要面对自己当下的问题,何必总是纠结于已过去多年且无法改变的事情呢?而且在执着于过去的问题时,我们很可能逃避了自己必须面对的当下的问题。

阿德勒的目的论就是对以上情况的一种有意纠偏。在本书第一部分第六章中,阿德勒讲述的一位青年男子因自己学业成绩不良而责备父亲的例子,就是上面这种情况。这位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在面临期末考试时突然变得退缩、失去兴趣、被情绪困扰、自我贬低、自认无能、否认他人价值、自我孤立,进而对父亲严重不满,认为是他的不理解阻碍了自己的发展。阿德勒对此的解释是,这位年轻人对自己有太高的要求,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用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来为可能面对的学业失败开脱。其实,他是出于虚荣而对自己提出了不现实的高期望,由此带来的过高压力使他畏缩不前。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任何行为都有非常明确的核心意图,就算是看似错误、自我损害的行为也是如此。一旦我们找到了其中的目的,该行为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阿德勒所说的目的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事情因果关系的解释方式,并不是与因果论相对立、不相容的。

阿德勒对小孩子怕黑的分析也说明了这一道理。阿德勒认为,孩子怕黑是为了控制其他人。当孩子在黑暗中哭泣、尖叫的时候,家长就会来查看情况并且给予孩子安慰。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得以控制他人关注自己,为自己服务,这实际上是一种统治关系。在面对其他事物,这种统治关系受到威胁时,孩子就会焦虑,以巩固自己对新事物的统治。

阿德勒通过目的论来解读人的心理,这一方面有洞悉人心的智慧,但另一方面也有一种专家的居高临下感。来访者的诡计似乎被揭穿了,一切都是其蓄意而为的。但在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总感觉来访者可能会有一种百口莫辩的感觉——虽然你分析得有道理,但我真的不是出于那样的目的呀!

所以,后续心理学家能否发展出一种更好的理论,既能体谅来访者的困境,又能尊重事实,还能消除对来访者行为做出恶意武断结论的可能?我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很好地兼顾了以上三点。

斯金纳认为,个体行为模式根据做出行为后的反馈而形成。对个体有益的结果会增加该行为在今后出现的概率,无益甚至有害的结果会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出现的可能性。这种反馈对行为出现频率的影响,完全不需要个体主观意志的介入,绝大多数都可以在个体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例如,小孩子因为怕黑而哭闹,阿德勒认为这是孩子在通过示弱的方式统治、操纵他人,但从强化理论的角度来看并非完全如此。孩子在面对黑暗的时候,因为害怕,会有各种表现,如挥动手脚、咬手、扭动身体、哭闹等,其中只有哭闹能够引起成人足够的关注,并来到孩子身边,最后帮助孩子摆脱对黑暗的恐惧。因此,哭闹的行为就被孩子在感到害怕、需要帮助的时候越来越多地使用。至于孩子是否在通过这种方式统治他人,可以作为一个解读角度,但这并不一定是孩子本身的目的。对成年人行为的理解也同样如此。

人人都有自卑感

应该说,阿德勒最著名的观点就是“自卑感”了。我在课上讲授阿德勒理论时,结合他作品中各方面内容间的相互关系来体会,总觉得“自卑感”有些词不达意,更接近的意思应该包括缺憾感、不完美感、不完整感等。

阿德勒认为在个体童年时期,自卑感可能主要源于三种成长经历:

第一种是孩子因为先天的生理缺陷或不足,或者视力、听力、心脏等方面的健康问题,运动或日常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种是孩子从小受到照料者的忽视、身体或/和情感虐待,从而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不值得爱的、令人讨厌的,感到世界对自己而言是冷酷的,生活对自己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种是孩子从小得到过多的关爱和照顾,未能适时锻炼和发展各种必要的生活能力,从而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什么都做不了,必须依靠他人的照料。

可能有的人会说,自己很幸运,上述三种经历都没有。那这样的人是不是就不会有自卑感呢?阿德勒认为,即使没有先天缺陷,小孩子在面对成人世界的时候,仍然是弱小、无能的,渴望像成年人那样强壮有力,能够胜任各种事情,支配自己的自由,所以还是摆脱不了自卑感。也就是说,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

阿德勒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所接触的大量来访者的案例,发现自卑感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应对生活的挑战。

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家庭、身材、长相、智商、情商等感到自卑,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比不上他人,从而哀叹自己的命不好,遇到什么不顺的事情都归到令自己感到自卑的因素上。但阿德勒认为,越大的自卑感和缺憾感,往往越能够激发一个人弥补和提升的动力,很多人都是在克服自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的,自卑与成就似乎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在不断弥补自己不足的过程中,个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道路,以至在持续努力后猛然抬头,发现曾经的缺憾已经成为自己的优势,把自己带到了人生新的高度,而曾经最大的资本,可能才是自己不能有所成就的原因。

为什么阿德勒能够对人性有这样颠覆性的认识?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毕竟理解人性要从一个个案例入手,而心理学家的第一个个案往往就是自己。

阿德勒出生时身体状况很不好,小时候因为佝偻病而活动不便,很多时候都只能坐着旁观其他同龄孩子自由地玩耍(自卑感源于身体的缺陷)。他上学之初学习成绩不好,后来发愤学习,改变了自己学业成绩不良的状况(克服不足、努力奋斗、追求优越)。在家中,阿德勒排行第二,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哥哥,他非常羡慕甚至嫉妒哥哥,直到他在心理学领域成名之后,仍然未能摆脱哥哥带给他的压迫感(家庭排行、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对个体性格的影响)。阿德勒在早年行医时,接触到一些杂技团的演员,他发现这些拥有超常身体技能的人往往并不是天生条件优越,而是具有某些先天的身体缺陷。然而这些人通过后天努力,不仅克服了身体的不足,还获得了超常的身体能力(自卑感与追求优越的联系)。

阿德勒所说的自卑感这一概念其实在其他心理学家的理论中都有所体现,只是这些心理学家因经历迥异,从各自人生的透镜中提炼出了不同的概念表达。横向对比会发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焦虑、埃里克森人生发展阶段论中的危机、卡伦·霍妮神经症人格中的基本焦虑、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需求、罗洛·梅存在主义中的生存焦虑,甚至佛教中的“苦”、基督教中的“原罪”,其核心都是在探讨人类生存的同一个根本状况:内心迷茫、彷徨、没有着落、苦闷、不踏实和不满足。这种生存状况,表现为当下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普遍背负的焦虑、压力。

当我们看到这种缺憾、不足、不满如此普遍地存在于世间,而且是跨越古今、恒久不变的核心议题,就应该意识到自卑感是每个人固有的属性,只是程度或深或浅。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点,认识到这是共同的基本人性,那么我们对于他人和自我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错误,就会多一分宽容甚至悲悯。

社会兴趣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对阿德勒来说,社会兴趣似乎是解释和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关键。

如果理解人性并更加谨慎,我们就能意识到,生理及心理缺陷肯定会给心理发展带来困难。“如果牢记这一点,只要自身的社会兴趣得到了足够的发展,我们就不会给他人造成伤害,而是能够帮助他人。”

关于心理问题,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等心理学家总是会提到一个词——“神经症”(neurosis)。我开始真正关注到这个词并有所思考,是在讲授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时。埃里克森提出个体应对生活挑战(危机)时会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只看到社会规范的积极价值,因此过度执着,出现适应不良(maladaption),造成神经症;另一种是只看到社会规范的消极方面,从而拒绝、违抗(malignancy)社会规范,因此造成精神错乱(psychosis)。简言之,早期心理学家所说的神经症是指:个体太过执着于社会规范,缺少灵活性,把自己逼到了角落里,以致心理扭曲,引发问题。

阿德勒在本书中所说的为了学业成就而回避社会交往的青年男子、因学业失败而责怪父亲的青年男子、因婚姻而与父母断绝关系的女士,他们都因太严谨、太认真、太过执着于社会规范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神经症性问题。要想获得改变,核心原则是增加一些心理灵活性,给自己一些空间,而不是用社会规范把自己紧紧地束缚住。可以说,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并不强调遵从社会规范,就是因为神经症个体不是缺少社会规范的指引,而是过分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

但要注意的是,在尝试这些减少社会束缚的建议时,有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风险。埃里克森所说的精神错乱,就是缘于对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完全无视,缺少起码的尊重和学习,甚至嗤之以鼻、蓄意破坏、极端利己。从这个角度来说,阿德勒大力宣扬社会兴趣的重要性,正是为了补救个体在调整自身神经症倾向时,可能从神经症转向精神错乱这种更严重的偏差。

当然,阿德勒之所以如此强调社会兴趣的重要性,憎恶权力、优越感,和他的人生经历也不无关系。阿德勒在发展自己理论观点的早期阶段,即处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圈子里的时候(1902—1911),非常强调追求权力、优越感对一个人的积极价值,甚至因此与很多人发生激烈的冲突,为当时精神分析圈中的一些人所诟病,认为阿德勒对权力、优越感的追求近乎疯狂。他离开精神分析的圈子之后,开创了个体心理学,逐渐享誉欧美,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圈子并居于主导地位,从此便开始越来越强调社会兴趣与合作的重要价值,并出版了《社会兴趣:对人类的挑战》。

探寻其学术观点变化轨迹,可以说阿德勒对社会兴趣的强调是必然的。和弗洛伊德的学术交往是在阿德勒三四十岁时,这正是其精力旺盛、追求成就名望的时期。为了建立和维护个人学术观点,阿德勒和他人发生了很多冲突,给他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很多痛苦和负面影响,他对此的反思和调整肯定不少。

根据心理的基本规律,一方面的偏差迟早会转换到对立面对应大小的偏差,所谓矫枉(必须)过正。一个钟摆摆向一方的幅度与相反方向的摆幅总是大致相当。或许正因阿德勒对追求权力、优越感的危害感受之烈(“对权力的追求是我们文化中最突出的罪恶”),才使得他对社会兴趣的价值体会颇深(“个体需要顺从和适应社会,需要具备合作以及帮助他人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优于他人,自己掌握领导权”)。

阿德勒非常强调合作、社会兴趣的价值,为何却将其理论命名为“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性呢?“个体心理学”的德语为Individualpsychologie,英语为Individual Psychology。individual的词根divide,是“分开、分割、分离”的意思,加上表示“否定”“与……相反”的前缀in-,指不可分割。当然,对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受一个内在统一的目的所指引,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目的论时所说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个体不能与社会分割,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社会兴趣可能以积极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他人交往;相反也可能以一种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回避、退缩,厌恶与他人的交往。消极表现的个体反而是对人敏感的,觉得周围人的所作所为(如谈笑、皱眉、吐痰等)都与自己有关,甚至是恶意针对自己的。这其实是从消极的角度表现出对社会、他人的兴趣。因此人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联系,就是在内心通过幻想、错觉与他人建立联系。人的思考总是对象化的,就像我们睁开眼睛,一定会看到外界的事物,这样就必然产生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男女不平等是家庭、女性问题的症结

除了以上三点,最让我觉得震撼的是阿德勒对女性心理问题的关注,其在近百年前提出的观点即便放在当下也是具有先锋性的女性主义思想。

在本书第一部分第七章的“四、逃离女性角色”中,阿德勒举了一个三十六岁的家庭主妇的个案。在分析中,阿德勒特别关注来访者提到的一些回忆:她母亲年轻时非常漂亮,而且比丈夫年轻很多,想要在婚姻关系中反抗传统女性被赋予的不平等角色,在家中总是大吼大叫,要求他人服从自己,对清洁有极度偏执的要求。来访者从小就用自己的油腻、邋遢来对抗母亲的洁癖,母女之间总是爆发冲突,而父亲对来访者非常偏爱。随着弟弟的出生、母亲对弟弟的偏爱,母女关系更僵了。来访者成年之后拒绝了很多追求者,最终很不情愿地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并希望丈夫能够像父亲那样,对她言听计从。但事与愿违,婚后丈夫很快失去了追求她时的热情,变得冷淡,对她的各种要求和怨恨都无动于衷。来访者在经历了多年与母亲、丈夫冲突的折磨之后,突然向母亲角色回归,在家庭中也表现出极度的清洁癖。阿德勒认为在无意识中,这种过分努力清洁的目的是毁灭家庭;而从母亲到她自己在家庭中的恶劣表现,都是因为她们对社会加诸的女性低劣角色的抗争。因此,要解决这样的女性心理问题,让她们能够与女性角色和解、与生活和解,就是要改变法律和传统上男女不平等的事实。

阿德勒还关注五十岁左右女性的更年期心理问题。因为变老会使女性失去本就非常有限的他人认可,失去自己过去的地位,在心理和物质上均遭受剥夺,所以这是个非常危险的年纪。阿德勒认为解决办法就是社会继续承认女性原有的价值,保证女性依然受到尊重。

可以看出,阿德勒都是从男女平等的社会层面来探寻女性心理问题的缘由。他还提出:“我们没有理由阻碍女权运动设立的自由和平等的目的,必须更积极地支持这些目的,因为最终整个人类的幸福和生活乐趣取决于如何创造条件让女性与女性角色和解,也取决于男性如何解决和女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阿德勒在本书中对涉及男性、女性、小孩、老人的多个案例进行了分析,这些案例非常典型,在今天看来仍未过时,仿佛就是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身边人生活中的问题。我想当代人之所以仍然在不断阅读这本书,并有所收获,就是因为其中探讨的人性观以及所举的案例,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和民族的人们所能共鸣的。而且,由于百年前关于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递质的研究还没有如今这么流行,反而使得阿德勒能够聚焦于心理层面的探讨,避免用诸如杏仁核、海马体、多巴胺、催产素等还原论或生物性因素解释心理活动,冲淡案例分析的心理学味道,而这也正是我们更加感兴趣和更可能使我们在日常实践中获益的部分。

正如这篇导读开头所说的,对人性的理解,就是掌握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自己和他人。我想,这样做最大的收益是,我们能收获被关系滋养的能力。我们不再内耗,也不再被他人消耗,所有的“人”都成为丰富自身的能量库,人生就这样充盈起来!

参考文献

[1]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M]. 马晓娜,译.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5.

[2]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M]. 渠海霞,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杜安·舒尔茨,西德尼·艾伦·舒尔茨. 人格心理学:全面、科学的人性思考(第十版)[M]. 张登浩,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David H. Barlow,V. Mark Durand. 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七版)[M]. 黄峥,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5]罗伯特·弗雷格,詹姆斯·法迪曼. 人格心理学:人格与自我成长(第七版)[M]. 胡军生,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yH3eTmJyGXbd3MRlbLyWPBHK//mXSJVPVBH1Vn/dibcC5PDIh7yljMqkU7ZitK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