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睢阳:张巡带来的奇迹

安史之乱中,张巡守睢阳,堵住了安史叛军南下江淮之路,保证了唐朝的经济命脉。守城之战异常惨烈,所以张巡被朝廷褒奖为忠臣烈士,但也引起了很大的道德争议。

据史料记载,张巡有文采和德行,长大之后仕途顺利,在安史之乱前担任过两个地方的县令,非常能干,而且重情重义,听说他人生活窘迫,都会倾囊相助。在秩序瓦解的情况下,有特殊才能的人就会崭露头角。至德元载(是年七月改元,756)二月,张巡正担任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吴王李祗任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正积极练兵御敌,张巡受他影响,不仅自己招募豪杰准备抵抗叛军,还劝说谯郡(今安徽亳州)太守杨万石修缮城墙、招募市民做好防御。然而杨万石投降了安禄山,逼张巡任长史,西迎叛军。

张巡回到真源后立即起兵,挑选了一千精兵西行至雍丘(今河南杞县)。那时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靠了叛军,击退了淮阳来的唐军,俘虏了一百余人,将他们关在雍丘城中准备杀掉。这些俘虏趁令狐潮出城,杀掉守卫,准备反击。令狐潮抛妻弃子逃走了,单父(今山东单县)尉贾贲便趁乱进入雍丘,与张巡合兵。二月十六日,令狐潮又带领叛军进攻雍丘,贾贲战死,张巡力挽狂澜,顺势吞并贾贲的部队,号称吴王先锋使。

三月初二,令狐潮又率兵四万来袭。张巡率领手下几千人奋勇守城六十余天,其间两军交手大小三百余战,张巡“带甲而食,裹疮复战” ,最终击退敌军。张巡乘胜追击,还俘虏两千胡兵,一时军声大振。雍丘位于大运河通济渠北侧,是江淮运粮进京的必经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德元载(是年七月改元,756)五月,安禄山大将令狐潮又带兵攻雍丘。令狐潮与张巡是旧识,在对阵的时候,还在城下互拉家常,令狐潮对张巡说:“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张巡说:“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 令狐潮自觉惭愧,随后退兵。

六月,潼关失守。七月,玄宗已到达成都。令狐潮已围困张巡四十余天,朝廷的消息传不进去,雍丘城中的人们并不知道皇上已逃离长安。令狐潮写信告知张巡此事,顺势劝降。张巡手下的六员大将认为敌强我弱,如今皇上又生死难料,不如投降。张巡假装答应,第二天就在大堂挂上皇帝的画像,率众将士朝拜,人人皆泣。这时张巡把六个军官领到前面,责备他们不顾大义,之后全部处死,以激励将士共同对敌。

雍丘城小,物资不全,箭很快就用完了。张巡就命手下扎了一千多个草人,都披上黑色的衣服,夜里用绳索放到城下,引得令狐潮军纷纷射箭,就这样“钓”来了数十万支箭。之后张巡又在夜里用绳索放人,令狐潮军以为还是草人,都哈哈大笑,没有防备。没想到这次竟是五百死士。这支敢死队直击令狐潮大营,叛军大乱,烧掉堡垒四处逃奔,被张巡带兵追击了十余里。令狐潮羞愤不已,又调来更多士卒将雍丘死死围住。张巡草人借箭的事迹在《旧唐书》《资治通鉴》里都有记载,这也启发了明清的文学家创作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张巡善于带兵。张巡让郎将雷万春站在城头上和令狐潮喊话,雷万春的脸被弩机射中六次,仍然一动不动。令狐潮怀疑城上的是一个木头人,就派人前去探查,证实确实是雷万春后,令狐潮大惊,远远对张巡喊话:“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张巡说:“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

之后张巡屡次率军主动出击,三番五次打败叛军,直逼得他们退回雍丘城北陈留驻扎,不敢轻易再战。雍丘战略位置重要,经常有叛军经过。有一次七千叛军驻扎在附近的白沙涡,张巡趁夜带兵突袭,大破贼军。张巡在回城途中,路过桃陵,碰巧撞上赶来营救的四百余名叛军。他对这四百人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来自安禄山大本营妫州、檀州这些地方的兵丁以及胡兵,全都杀掉;来自荥阳、陈留被胁迫从兵者,会给一些路费让这些人回家。十天之内,逃离叛军前来投奔张巡的百姓多达一万余户。八月,安禄山大将李庭望带蕃、汉二万余人东袭宁陵、襄邑,夜里在离雍丘城三十里地的地方扎营。李庭望只是经过雍丘,张巡带着三千短兵(持刀、剑、锏等近身搏杀的士兵)去偷袭军营,杀伤过半。李庭望带着余兵逃走。年底时令狐潮、王福德再次率领步骑万人围攻雍丘,又被张巡打败。

令狐潮、李庭望围攻雍丘数月一直攻不下,就在雍丘之北筑杞州城以断绝张巡的粮食援助。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屯兵于彭城,让张巡担任他的先锋使。当月,鲁郡、东平、济阴全部陷落。安禄山的大将杨朝宗率步兵、骑兵两万人,准备突袭宁陵,切断张巡后路。张巡带兵撤出雍丘,和睢阳太守许远合军驻守宁陵。当天,杨朝宗到达宁陵城西北,与张巡、许远大战数十回合,张巡大获全胜,“斩首万余级,流尸塞汴水而下” ,杨朝宗收兵夜逃。因为大战告捷,肃宗下敕书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张巡认为自己的部下都有功劳,就派使者向虢王李巨请求空名告身和赏赐,李巨只给了三十通折冲、果毅等低级官员的告身,也没有任何物质奖赏。张巡气极,写信谴责李巨,李巨也不好意思回应。

图8 保定市曲阳县田庄大墓壁画仪卫图。此墓很可能属于安禄山或者安禄山义子李宝臣(第一任成德节度使)。

至德二载(757)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奇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会合,集结十几万人进攻睢阳。睢阳是交通要道,如果失守,叛军就可以会聚南下,占领江淮地区。唐军在南方兵力不强,安史之乱中南方没有沦陷,其关键就在于张巡死守住了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坚守,有的时候一天两军交战多达二十余次,就这样激战十六日,共俘虏六十余名叛军将领,斩杀两万余名士卒,唐军士气倍增。许远自以为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负责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

三月,尹子奇再次集结众多兵力攻打睢阳。张巡对将士们说:“吾受国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诸君捐躯命、膏草野,而赏不酬勋,以此痛心耳!” 将士们群情激愤,纷纷主动请战。之后张巡杀了一头牛,大飨士卒,吃完之后率领全军出战。他因为兵少,被叛军嘲笑。张巡并未理会,手举战旗,率领诸将直接冲入敌阵,斩将三十余人,杀士卒三千余人,又追击了数十里。第二天,叛军又在城下集结,张巡再次出战,就这样不分昼夜打了数十回合,屡屡挫败叛军,但是对方也死死围住睢阳而不退。

深夜,张巡在城中敲鼓整队,装作马上要出去作战,叛军听到后,整晚戒备,没想到天亮后张巡竟然息兵绝鼓了。叛军登飞楼俯瞰睢阳城,没有见到任何异样,紧绷了一晚的神经逐渐松懈,纷纷解甲休息。这时张巡与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余名将军,各率五十名骑兵从城门杀了出去,直冲敌营,叛军大乱,此次突袭共斩叛军将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张巡想要射杀尹子奇,却并不认识他,遂心生一计,削蒿草作箭四处发射,被击中的叛军以为张巡没有箭了,大喜,立刻跑去向尹子奇汇报。张巡等人得以锁定尹子奇的方位,随后南霁云射中尹子奇左眼,差一点将其活捉。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尹子奇屡败屡战,七月六日,又征兵数万围攻睢阳。本来许远在睢阳城中积粮至六万石,虢王李巨将其中一半给了濮阳、济阴二郡,没想到济阴郡得到粮食后就叛变了,而此时睢阳城已粮尽。经过大小战役无数,将士们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时每人每天只能领到一合(十合为一升)米,掺着茶纸、树皮作为一餐。最后城中只剩下一千六百名士兵,全都因饥饿和疾病缺少战斗力,再也无法主动出击,只能被敌人团团围住。张巡见此便着手准备守城的工具严阵以待。

叛军了解情况后决定强攻睢阳,推来高大的云梯准备爬城。张巡早已命人在城墙上凿了三个洞,待云梯靠上城墙时,先从一个洞中伸出钩杆将其钩住以防其后退,再从另一个洞中伸出一根木棒抵住云梯以防其前进,最后从第三个洞中投火焚烧云梯。之后叛军又试图用钩车破坏睢阳城墙上的敌楼、用木马强攻入城,张巡就想办法弄掉了钩车上的钩子,又用铁水浇灌木马,再次挫败敌军的进攻。几次交手后叛军也不免佩服张巡的智谋,于是改变策略,围城挖壕,壕外再加筑栅栏,准备长期围困。

城中的守军多因饥饿而死,留存下来的又大多伤残疲惫不堪。有人提议不如弃城东逃,张巡与许远认为:

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众饥羸,走必不达。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恤,况密迩群帅乎!不如坚守以待之。

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放弃,叛军就会乘胜鼓噪南窜,江淮必亡。而且带领饥饿士兵行军,必然到不了目的地,不如等待周边将领前来救援。当时茶纸也吃完了,就杀马充饥;马也被杀光后,就开始捕鸟捉鼠,没多久鸟、鼠也被吃尽。于是张巡对众人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 随后杀了自己的爱妾,煮熟犒赏诸将士,坐者皆泣,不忍下口,张巡强令众人食之,随后许远也杀了他的奴僮分给士兵。吃完主帅的家仆后,开始抓捕城中的老弱妇孺。大家都知道必死无疑,没有人叛逃。

然而当时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接替李巨任节度使,驻军临淮(今江苏、安徽交界,已没入洪泽湖),许叔冀驻军谯郡(今安徽亳州),尚衡驻军彭城(今江苏徐州),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救睢阳之围。眼见城中愈发艰难,张巡命南霁云到许叔冀处求援,许叔冀不同意,只送布数千匹。南霁云在马上谩骂,要求决斗,许叔冀不敢回答。张巡又派南霁云至临淮告急,南霁云率精锐骑兵三十人突围出城。贺兰进明认为睢阳已无胜利的希望,南霁云指出睢阳与临淮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临淮出兵助睢阳也是在保全自身。贺兰进明婉拒出兵,但很欣赏南霁云的勇气,便设宴款待希望他能留下。南霁云在宴席上哭泣道:

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张巡)也。

言毕挥剑斩断一根手指证明自己来过。离开时他抽箭回头射向佛寺的宝塔,箭头深深没入砖中,并放言:“我破灭叛贼回来,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是我誓言的标志!”贺兰进明其实与许叔冀有矛盾,他曾得罪了宰相房绾,房绾便任命亲信许叔冀牵制贺兰进明。或许贺兰进明内心曾想过出兵救睢阳,但对遭许叔冀偷袭的担心可能更占上风。

南霁云又来到真源,守将李贲送他马百匹;在宁陵宿营时,又得到城使廉坦的三千士兵。一行人准备乘夜突围入睢阳,可惜被叛军发觉,南霁云边战边进,死伤惨重,到达睢阳时只剩一千人。时值大雾,张巡听到战斗的声音,说:“这是南霁云他们的声音。”便打开城门,南霁云赶着从叛军手里抢夺的几百头牛入城。

叛军知睢阳已无外援,围攻更急。十月九日,叛军攻城,睢阳已无能作战的将士。张巡向西跪拜曰:“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 睢阳城陷,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尹子奇听说张巡每次打仗时都会将眼角撑裂,牙齿咬碎,好奇地询问原因。张巡答曰:“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 尹子奇大怒,用刀撬开他的嘴,发现果然只剩三四颗牙齿。张巡怒骂道:“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 尹子奇佩服张巡的气节,想放了他,其部下认为张巡必不会为己所用,且深得人心,留着恐怕后患无穷。尹子奇又把刀架在张巡脖子上胁迫他投降,张巡并不屈服。尹子奇又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亦未应声。张巡呼叫:“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笑着说:“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也不肯投降。

最后,张巡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终年四十九岁。许远被押往洛阳,拒不屈服,为安庆绪所杀。

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当时唐朝经济仅由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睢阳位于大运河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睢阳城中战前有百姓数万,至城破仅剩四百活人。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七千,所有守城的器械均缴获自敌军,前后四百余战,竟然歼灭叛军十余万人。在张巡坚守睢阳的十个月内,江淮财赋的接济始终没有中断,唐廷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睢阳陷落前一个月,唐军已收复长安,在睢阳陷落后十天又收复了洛阳。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十月之久。韩愈评论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唐军收复长安后,肃宗下诏褒奖忠臣,其中就包括张巡。但是对张巡的褒奖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张巡死守睢阳,最后发展到吃人,是对人性的玷污,还不如弃城保全民众性命,建议不予褒奖。张巡的朋友李翰为他写了传记,上奏肃宗:

图9 清西村张王爷玉印。原供奉于道光年间广州西村的张王爷庙,现藏于广州荔湾博物馆。张王爷相传为唐代张巡,后世民间逐渐诞生张王爷信仰,视其为护宅神。广州荔湾区西村以农历三月初四为张王爷诞辰,至今仍有贺诞的习俗。

(张)巡以寡击众,以弱制强,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师至而张巡死,巡之功大矣。而议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善遏恶扬,录瑕弃用,臣窃痛之!巡所以固守者,以待诸军之救,救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素志。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心,损数百之众以全天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今巡死大难,不睹休明,唯有令名是其荣禄。若不时纪录,恐远而不传,使巡生死不遇,诚可悲焉!臣敢撰传一卷献上,乞编列史官。

众议由是始息。后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诏赠许远为荆州大都督。二人均图像于凌烟阁,并建双忠庙于睢阳,岁时致祭。 WPA6M3HXMRTql2iIAc7mBlzbDiqDKlSN4lCvGzTzTJA9Tcnqis/5A8GCvAfXzG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