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05年西藏启孜:老庄之道,源远流长

2005年5月4日下午,山友庄东辰博士身体不适而返回大本营,在途中海拔4900米左右的地方,一头倒地而仙逝。前一日,我在向一位新的山友介绍庄博士时,还打趣地称,此兄只能称博士,不能称老庄,否则大家会误以为是大师转世了。庄博士立即故作深沉状,颔首一笑,自道正是山人也。此情此状历历在目,而庄山人却皈依道门了。从拉萨回京的途上,终于看到了各路传媒纷纷报道老庄登峰遇难的消息。尽管媒体都打着“经多方求证”的幌子,内容却显然出自一家。不外乎三点:其一,老庄是带病登山,力竭而亡;其二,此人为证券奇才,不免天妒;其三,登山风险极大,好自为之。于是乎,各家摆出一副慈悲姿态,规劝诸位山友谨言慎行,重新检验奋斗目标。我等十数山友,曾在庄博士遇难处泪别启孜峰,发愿“老庄与雪山同在,老庄与山友同在”(方泉拟词)。然回京三日,在众口一词的传媒渲染下,共同经历生离死别的山友们也不免狐疑起老庄登山的人生价值了。这就是某些现代商业传媒的力量,只有新闻的煽情,没有人努力发掘事实,更少有人关注老庄的内心体验。逝者如斯,生者如尔,宁不怆然乎?

我与老庄相识多年,特别是有过多次一起登山的体验。就在这次登山前,他约我一同到可可西里盘桓两周,但我有商务在身而却步。旋即他又与新疆的一个登山俱乐部联系,准备在7月约集6个队员一起去慕士塔格峰看看,甚至他还不时地憧憬着珠穆朗玛的山顶。这样年轻的心灵,这样饱满的激情,何以简单地以长期抱病就轻轻带过?他曾攀登过多座雪山,也经历过多次疾病的威胁,何尝不是高度关心自己的身心状态,同时也常常叮咛山友自我约束。远比老庄身体状态差的人都可以登上珠峰,何以经验丰富的老庄竟然倒在如此初级的训练活动中?难道不应反思我们长期忽略的登山救援系统的缺失与落后吗?当然,这是制度因素,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老庄的去世应当成为检点缺失的起点,而不是老生常谈地归咎于街谈巷议般的描述。

商业登山不同于业余登山,服务条件与安全保障是必要的前提。我们习惯于陶醉在为国争光的奋斗精神和革命加拼命的登顶目标中,领导关怀和社会救援成为温暖但空洞的保障。老庄与我等山友之所以加入国家级商业登山团队,正是寄托于可能更好的生命保障体系和更为科学的市场运作机制,这当然不是个人逞能式的英雄主义情结。问题是,我们所依赖的科学登山体系是否值得信任。近年来一系列的山难事件都在顽强地子规啼血般拷问这个掌握在权威手中的答案,而广大的山友始终没有话语权。在传统的体制下,成者归功于英雄,败者归咎于弱势,已经成为规则。对于普通山友而言,“明知不怨东风,奈不怨东风却怨谁?”

在市场机制中,权利与责任是同样重要的契约要素。双方都清楚地理解,要获得登顶的喜悦和利益,就要承担不凡的风险和代价。我相信,老庄有灵在上,他不会因此而否定即将形成的中国登山运动的大潮(如同日本和韩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样),不会同意传媒关于他带病登山的偏见,而是高度关注正在形成的商业登山体制与传统的业余登山运动的更替,以自己的牺牲来启发一个新的时代。正如山友王克明所说,老庄应当是中国的马洛里(英国登山家马洛里是第一个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登山时,他说:“因为山在那里。”)。另一个山友王育琨则更景仰地称老庄有更高的境界,因为老庄曾在遇难前讨论中国登山救援体制落后的话题时,认真地将其比作中国初级的资本市场,指出:“只有一批人牺牲掉了,人们才可能认识到差距,才可能产生新的体制。”现在,老庄意外地完成了他的预期,我们的责任呢?

老庄是一个低调行事的学者,不是什么证券奇才。兢兢业业地研究,尽心尽力地工作,成为老庄十几年来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而不变的生活方式。他从来不是什么大款,也没有成为被传媒追捧的明星企业家。登山是个人爱好,是天地宽广的人生选择,也是精神自由的象征。他从恬静的学院到喧嚣的市场,从安逸的国有证券公司到艰难起步的民间投资银行,从颇负盛名的业界权威到初出茅庐的登山驴友,从充满爱怜的慈父到特立独行的游子,每一种身份,每一种环境,老庄都是认真却随缘,激情复镇静,永远有朋友相随,永远有魅力挥洒。虽则文声静气,才华内敛,却见古道热肠,豪情横溢。

与老庄最后合影

世人痛惜老庄去得早矣,万事蹉跎,尚待来日。然老庄却是求仁得仁,未必自憾。人生使命多出,自由为先。脱去证券奇才的外衣,斩去劳动模范的尘缘,老庄实在是普通人一个。他做得了大学问,引领了咨询业界马首,白发创业,驼身登顶,实伟业哉!老庄热爱西藏文化,他长眠于斯;老庄热爱登山,他长眠于斯;老庄热爱朋友,有各方朋友云集在他身边,怀念他祝福他西行平安,夫复何求?夫复何求!

信笔至此,刚传来山友牟正蓬小姐的一首词《一丛花令·送老庄》。甚好,笔录在此:

启孜春尽日犹寒,飞雪舞经幡。螺声骤起色拉寺,送老庄,兔守鹰盘。山友戚戚,阿尼啜啜,法号撼阴山。

半生风雨不等闲,来去亦悠然。佛光藏于魂飞处,问生死,何处阳关?圣地路远,欲罢却难,回眸已晴天。

噫吁唏,老庄之道,风骨依然,源远流长,令人心驰神往。

附悼词

东辰兄,山友们看你来了!

你是一个充满激情身心健康的人,你是一个体贴家人承担责任的男人,你还是一个关心朋友的业界先驱。我们曾无数次共勉:登山,不是别出心裁的游戏,也不是品牌炫耀,更不是商业摇篮。登山,是亲近自然尊重信仰,是净化灵魂的仪式,更是健康人生的自信与表达。

东辰兄,你负重前行的身影,融入高原,融入雪山,融入圣地,与天地同在。

东辰兄,你豁达强毅的灵魂,活在高原,活在雪山,活在圣地,与我们同生!

曾与老庄同行的全体山友 jQob/G1ayzB/gDNtkYHdObyDz33rgeDG+5m6yJDK1/L1lGbhygJSCgphiCqHDPW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