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裘博士和我交流时提出,想通过对阿里巴巴公益实践的研究,来为有公益愿景的企业撰写一本可借鉴、可操作的书。我就阿里巴巴十多年来的公益实践,和裘博士做了多次深入交流;也希望通过他的研究,可以让阿里巴巴和更多企业伙伴、行业伙伴一起,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合力。
过去三年,面对种种挑战,更加坚定了阿里巴巴做一家“好公司”的初衷。阿里巴巴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阿里巴巴不追求“强”,不追求“大”,而是追求“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
公益是阿里巴巴的文化基因,贯穿于公司20多年的发展史。对内,每位阿里巴巴员工每年至少为社会提供3小时公益志愿服务,用爱心和行动为社会贡献温暖和力量;对外,阿里巴巴用科技、平台和生态力量帮助解决社会问题,这是阿里巴巴所理解的“好公司”。
阿里巴巴之所以说“活102年”,是因为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如果活到102岁就将横跨三个世纪。这一在公司创立之初就确定的愿景,不仅是对发展的期许,更是企业的自我要求;因为只有和客户、员工、股东,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需求同频共振,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企业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美国管理学经典畅销书《基业长青》在分析比较了几百家公司后发现,基业长青的企业在为人们创造工作机会,增加财富的同时,一定也为社会做出不菲贡献。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追求企业发展的“私益”的同时,也一定会践行社会责任的“公益”。
我和裘博士早在2016年就相识了,当时他正带领商学院的大学生,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更好教育。我被他身上的公益热情所打动,结合农村淘宝(以下简称村淘),我们开展了“互联网+乡村教育”计划。2017年,在该项目基础上,我们一起启动了“村淘文化角”项目,向全国1500个村淘点全面推广,取得了很好成效。
这一年,正是我负责阿里巴巴公益的开始。我自2002年加入B2B事业群,2014年又带领团队创立农村淘宝,在商业领域工作了十余年后,我从2017年起担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负责集团公益事业。
裘博士在跟我的交流中表示,希望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公益的发展,对此我非常感佩。在长期的企业公益研究和实践中,他发现:很多企业虽有公益意愿,但除捐赠外缺乏业务结合公益的方法论;同时,中国科技企业近年来在公益领域已有很多创新实践,如能将这些实践理论化和体系化,将有助于带动更多企业投身公益。
在过去三年的多次交流中,裘博士对阿里巴巴的公益案例进行了全面梳理,我也尽我所知配合裘博士的研究,尽可能将阿里巴巴公益实践背后的行动逻辑解释清楚。和裘博士的多次交流,不仅是梳理阿里巴巴企业公益实践的过程,也是我们对企业公益的再思考过程。
我们坚信,人人公益才是大公益。阿里的公益实践只是中国企业公益创新实践的涓滴细流,相信更多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共同努力,会汇聚成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时代潮流。
孙利军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
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