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18年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前辈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而鲜有人知的是,当年在昆明等地还有一批批拓土开荒、建设国家工业且值得史书的中国电气工业的先驱者,他们在昆明西山脚下的马街子建设昆明中央电工器材厂,冒着被日寇轰炸的危险,在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拼搏着,尽力为国家提供电工产品。抗日战争胜利了,他们中又有一部分骨干,怀揣着工业救国的梦想,远涉重洋,到美国的西屋电气等公司实习,百余人基本上全数返回。在内战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他们继续追求和实现工业救国的梦想。1949年,他们护厂护矿,抵制了国民党政府的迁台计划,保住了本来属于人民的财产和资源。1950年初春,其中大部分骨干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从湘潭、上海奔赴东北,开始新的征程,创建国家重工业基地,以实现理想。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全国电工行业管理机构——电器工业管理局(以下简称电工局),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撤销地区电工局。当年,他们中一部分人奉调首都北京,参加电器工业的全国性管理工作,其余大部分人留在东北,继续建设发展“共和国长子”——东北重工业基地。几年后,留在东北的先驱,有部分奉调建设西安的电工基地。20世纪60年代初期,又有部分人员调去支援四川东方电工基地,建立起新中国完整的电气工业体系。“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受到冲击和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们的爱国之心和奉献精神始终没有被摧毁。1993年,中央组织部与统战部专门联合发文确定:“恽震等几十位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护厂护矿有功人员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对待,参加革命自1948年10月算起。”21世纪中国的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电机制造业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正是电工先驱们为实业救国和振兴中华的努力奋斗和无私贡献,开启了中国电工行业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摘取世界桂冠的基础。

本书的作者们就是这些电工界先驱的后代,他们组成“穿越西东”的后辈群体,共同缅怀前辈,努力保存好前辈的精神遗产,誓要实现前辈使中国强大、傲立于世界之林的理想,并把前辈的精神遗产代代继承、广为传扬。

本书“穿越西东”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地理上的跨越。抗日战争期间,前辈们从东部沿海撤退到西部坚持生产开发,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自西迁回东部以图发展;1949年后,自上海、湘潭北移东北,后又西赴西安、四川。

(2)技术交流的跨越。抗日战争胜利后,前辈们跨越大洋到西方实习,改革开放后再度引进西方技术;中国成长为制造大国后,走出国门,将中国产品和技术输出到全世界,实现东西方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学习和交流。 GnBAknkwqgZnqYeQn5X6/xsmV5Bf1q/XkElxS69XxatCG4d3GjeWhwGJn0HOaK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