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二、王平洋

周泽昆 整理

王平洋(1909年6月5日—2003年4月23日),上海市人,是我国电机工程界元老、著名电力专家和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36年12月,毅然辞去洋人办的上海电力公司的职务,受建设委员会之邀,赴广州鲍国宝先生主持的广州电力管理处工作,任电务课课长,负责设计、建设全广州市电缆系统,自力更生地完成广州的13 200伏地下电缆配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广州被日寇占领后,王平洋与同事们一道辗转到抗日大后方的四川,建设自流井发电厂,任工务长,将全长75千米、电压为33千伏的自流井至宜宾的井宜输电线路建成投产,创造了当时电压等级最高、线路最长的输电线路纪录,为抗日大后方的经济建设、支援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作为第一批公派选拔的实习人员出国实习,1942—1945年先后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意拨斯哥太平洋瓦斯电气公司、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公司等单位实习。

1945年9月回国后,任资源委员会重庆电业处技正,1946年1月在上海江南电力局筹备处任电务主任。1948年10月北平解放前夕的围城期间,时任资源委员会冀北电力公司电务处处长的王平洋,为了执行资源委员会中进步领导层迎接解放的护厂命令,与解放军代表取得联系,与当时的公司总经理等人一起,为保证北平市的正常供电做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王平洋历任水利电力部华北电力设计局、电力建设研究所、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二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

王平洋是我国老一代电力专家,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58年,他率先学习应用计算机并支持派员参加我国第一台大计算机的调试。接着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我国民用部门第一台国产电子计算机——161机,于1962年在电力系统诞生。1962年6月,他被调到电力建设研究所后,继续负责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工作,将电子计算机在电力系统和电厂中的应用搞得有声有色。从离线应用到在线监控,从理论研究到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从汉字输入方案研究和中文处理到情报检索、信息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无不凝结着王平洋的智慧和心血。20世纪80年代,模糊数学和专家系统这两门新兴学科在世界上刚一露头,就被王平洋捕捉到,并将其迅速引入电厂选址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应用领域中。他撰有《系统自动化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等著作和论文。

1981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工学评议组成员。离休后,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曾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是IEEE的终身会员,1997年获得IEEE的千年奖(Millennium)。

1994年,王平洋享受离休待遇。 u0NfhOFZFeKnTctjI4FkFcXcq6AmxRXpP/bQmhLYsI3w2MdSAnjuFfWZ285RkE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