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恽震

恽诚之

恽震(1901—1994),字荫棠,别号秋星,江苏常州人,我国电气制造业的奠基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少年中国》杂志编撰人,长江三峡第一个开发计划的发起人和主持人,原贵州工学院一级教授,第一机械工业部外事局、电工局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顾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顾问、终身荣誉会员,原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和贵阳分社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政协委员,离休干部。

1901年10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青果巷。1916年,中学毕业于复旦公学中学部,1917年考取南洋公学(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后称交通大学)电机系。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积极投身学生运动,是南洋公学学生会的中文书记,为李大钊主编的《少年中国》杂志撰稿,在1920—1924年发表过《学生运动的根本研究》等7篇文章。1921年夏,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深造,1923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任职。1932年10月恽震选4位专家组织了我国第一支水力勘察队,从武昌到重庆沿途测量,编写了第一部三峡开发计划《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报告》,这个计划选定的葛洲坝、三斗坪两处坝址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1933年,会同有关专家制定了我国电力标准,为统一我国的电压标准和频率标准打下了基础。

1936年起,负责筹建中央电工器材厂,其后任该厂总经理。这个厂包括四个工厂,他还负责一个提供电力的湘江电厂。这些工厂都为发展我国的电工行业以支援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其中,电线电缆厂在1939年夏建成厂房,1940年即生产出我国第一批成套规模的电线电缆。1945年,他由资源委员会派赴美国洽购技术引进合同,组织和带领100名左右工程师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和摩根史密斯公司接受技术培训,这批接受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在1949年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机电工业中德才兼备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力量。

1948年12月,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南京五厂迁台委员会工作时,恽震按照“必须竭尽全力鼓励员工保护工厂资产不要迁移”的方针与中共地下党建立了联系,接受任务,为电工厂总管理处及所属工厂的全部资产和机器设备回到人民手中做出了努力。为此,根据1993年中央有关指示精神,按地下党工作人员对待,恽震享受离休待遇,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48年10月算起。

1949年8月,恽震被上海军管会选派参加中央财经委员会组织的东北华北工业考察团,进行恢复重建工作的考察,他提出了“要发展我国的电力建设必须自己制造设备的意见”。1949年10月,恽震任华东工业部电器工业处处长;1953年,调往北京,先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和机械科学研究院一级工程师;1961—1976年,在贵州工学院任教授;1977年退休回上海,继续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外事局顾问,被电工总局聘为引进30万千瓦/60万千瓦火电机组制造技术谈判的顾问,协助部领导选定技术转让合作者,这项合同的签订对我国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恽震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建设事业。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不顾同窗好友为他做好的去台湾的安排,毅然决定留下来为建设新中国出力。他在1957年的反右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冲击,但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光明前途矢志不渝。

恽震为人正直、坦率,性格开朗,任劳任怨,不计毁誉,还热心社会活动,关心青年成长。他一生的志愿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建设电站、提高我国发电设备和电工器材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由于对我国电力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恽震被《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工》列为十五位名人之一。

198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表彰他从事电气事业50年,授予“荣誉证书”,并被授予“终身荣誉会员”称号。1991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授予他“元老杯”奖和“荣誉会员”称号,表彰他对电气事业的贡献。

1994年1月14日,恽震病逝于上海。 TqubzZN6GCIYNqDHYQvQztHlhfU+LL4LGU3Wpq98ZBYIg9XiInATiOupkPd6tC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