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藏传佛教的心灵教育
BUDDHISM AND SPIRITUAL EDUCATION

2012年8月3日

主持人:

尊敬的索达吉堪布,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大家好。经过一天的研讨,相信大家都获益匪浅。堪布昨天也讲了:这是一个相互尊重、平等、探求真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宣说自己观点的自由。不管是佛教徒、非佛教徒,还是其他宗教徒,都应该有一颗开放、包容、利他的心,这也是成立“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的宗旨。

今天上午,我们安排了三场嘉宾演讲,主题是“佛教与心灵教育”。下面,让我们以恭敬的心,有请索达吉堪布开示——

今天是“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的第二天,会场上洋溢着欢喜、包容、开放、自在的气氛。今天的主题是“佛教与心灵教育”,在这样的殿堂,研讨这样的主题,我想在座的和我一样,非常欢喜。

让我感到亲切的是,从主会场这里看去,我们教育学院的整个地形和建筑,有点像拉萨的布达拉宫,只不过布达拉宫是红色,而这里的颜色略有不同。

现在世人都向往布达拉宫,藏族人、汉族人乃至欧美人,大家或徒步或骑单车,或用其他方式前往,去瞻仰布达拉宫,去欣赏藏地的雪山、鲜花、草原和牛羊,并陶醉其中。得自静地的愉悦不同于闹市,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愉悦是暂时的,只有深入西藏人的内心世界,才能感受到最美、最真实、最恒久的快乐。

藏地人的快乐之源

藏地人快乐的源泉,是大乘佛教的心灵教育。

在藏地生活成长这么多年,让我深深感到:人们对于外境的追求,其实解决不了内心深层的困惑,而要消除这些,只有借助佛法。以后有机会去西藏,我希望你们在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走进修行人的心灵殿堂,体验那种快乐自在的境界。

不丹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你到了青藏高原,从人们的眼神、笑容乃至方方面面也能感受到:原来这里跟不丹是一样的。他们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贪婪,生活也从不奢侈,一生平凡却毫无忧虑地活着,这不是很快乐吗?尤其是修行人,自古至今,平和与宁静在他们心里长久延续着。

可能藏地的年轻人已经不了解这种快乐了,和以往的老人不同,他们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困惑,越来越浮躁,这是令我担忧的地方。我遇到一位美国学者,他从事科研20多年,后来去了德国的马普研究院 。令我惊讶的是,他竟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一席畅谈之余,我不禁感慨:他的藏语如此流利,可能我们很多藏族年轻人都比不了。

这位学者很关心藏传佛教。他认为这一文化宝库属于西藏,更属于全世界,如此心灵妙药值得保护、值得探索。所以十多年来,他一方面常去藏地学藏语,一方面也去跟中央民族学院的老师、同学们沟通,并在长期研究之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当然,他只是其中的一位,国外还有很多科学家或者知识分子,对西藏的心灵教育正在产生浓厚兴趣。了解到这点后,也让我深感欣慰。

年轻人需要心灵教育

你们作为年轻一代,让你一心追求内在的智慧,可能不太现实,多数人向往的还是外在的物质。我去过一些大学,看到的、了解的,也的确如此。然而,即便你要追求这些,我认为,心灵教育也不可或缺。

大学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新的方向,有矛盾,也有压力。尤其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人群中,不说将来的就业、工作,就是平常生活中,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这些,一个人没点勇气,没点心理素养,小小的挫折也成了大障碍,动不动就会想到自杀。

你们考上大学不容易,为什么要轻生?而且还越来越多?就是心灵上的教育不够。

因此,开这个研讨会很有必要。尤其是在香港开,我很想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在如今,在这么开放的大学里,人们追求的并不都是外在的科技,相反,更加注重内在的伦理道德,更加注重心灵的教育。

今年7月的一则新闻中说,内地有12000多名学生报考香港的大学,但接收的只有363位,其中包括了很多省市的状元。之所以内地学子向往这里,向往国际教育,就是他们已经知道,在将来的世界中,任何知识都将与世界接轨,成为开放的知识,所以首先就把人生定位得高一点。当然,这种高度不是单单指外在,也指内在。

因此,在这样的时节因缘上,大家一起来探讨“佛教与心灵教育”,以求得调整内心的方法,我认为非常适宜。

藏传佛教的四条心灵通则

下面,我为各位讲讲藏传佛教心灵教育中的四条主要通则:贤善人格、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

1.贤善人格

人格贤善很重要。不论你在校学习也好,今后工作也罢,如果做人很差,即使有再好的学问、再大的能力,可能也派不上用场。

我的上师是法王晋美彭措,他是生死自在的大成就者、大修行人,将一生奉献给了一切生命。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伟大卓越的人物,在总结一生修行经验时却说:“无论你是佛教徒、非佛教徒,还是信仰其他宗教者,只要生存于世,就一定要有贤善的人格。”

贤善的人格,做人正直、厚道,有包容心,待人接物时能随顺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有颗真诚的利他心……这些都是。具有这样的人格有什么意义?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1866-1944 )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世间、出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任何成就都依赖于贤善人格。哪怕你拥有再高的学历——硕士、博士、博士后,但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也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

贤善的人格,往往体现在一些小小的行为上:

有一年,北京大学新生入校。有个学生大包小包地站在学校门口,他想去办手续,但东西太多了,不方便走动。这时,他看见一位老人,便跑过去问:“您能不能帮我看包,我去办一下手续?”老人点头答应了。

这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等他回到校门口,老人依然规规矩矩地为他守着包。他取了包,说句“谢谢”就走了。

开学典礼上,他再次见到了那位老人。此时他坐在主席台上,面前的标牌写着: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一个人之所以令大众景仰,因为他会默默秉持高尚的行为,平等地尊重每一个生命。

有了这种贤善人格,才有修行佛法的真实基础。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人成,则佛成。”

2.出离心

出离心,是想脱离轮回、获得解脱之心。

对你们来讲,也许专业了一点,但这样也好,就像有个同学讲的:“佛法本身的涵义,总以太世俗的方式解释,不一定与之切合。”因此,不妨把术语讲出来。

这样的出离心,低一点来说,就是对财物、亲人等不过分贪执。要知道,无止境的贪婪只会带来痛苦。一套房子不够,两套;一辆车子不够,两辆……急速膨胀的欲望,让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堵,人也越来越挤。更严重的是,按佛教观点来说,还会引发水灾,近年来各地水患频频跟人的贪欲有莫大关系。

因此,人不可过于贪婪。若以随缘心对待一切,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人生非常自在。

弘一大师出家前叫李叔同,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艺术家。虽然他的出家让很多人深感诧异,但丰子恺却理解自己的老师,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

对这三种层次,他认为,住在一层楼的人占绝大多数,能住进第三层楼,进而能享受灵魂生活、考虑生死并为长远的来世做准备的人,是最少的。而弘一大师就是这样的人。

从这里看,出家人其实并不消极,世人若能借鉴他们的知足少欲——简陋的小屋、朴素的生活,能借鉴“低贪”的理念,那么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的现象,必将大大减少,这对环保、对人类的和谐生存,不是最大的贡献吗?因此,这个出离心,即使你从浅的层次上理解,也有很大意义,这就是佛教思想的作用。

有人认为:出家人是寄生虫,不劳而获。

这种想法自古就有。佛经里有一则故事:一天,佛陀外出化缘,有一个正在耕种的农民看见了他。农民对佛说:“我是农民,靠种庄稼过活,但是你呢?你天天无所事事,在人前乞讨,这合理吗?”

佛陀告诉他说:“你这样劳作很好,但我也并非无所事事。你种庄稼,是在外面的田地上播种,以后你会收获果实;而我对人说法,是在人们的心田上播下善法种子,他日后会获得解脱之果。”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佛教中的伟大上师们,虽然不像世人一样在物质上忙忙碌碌,但他们在心灵方面提供的教育,远远超过了农工商及一般官员的贡献。他们将弥足珍贵的佛教思想传播在人间,启发我们的善心,也驱除我们心灵上的痛苦。

所以,是真正的出离心,让出家人甘心于简单的衣食住行。因为在他们看来,名声、财富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毫无实义;而唯一要做的,就是解脱轮回的束缚,利益一切众生。

总之,出离心主要对治贪心。如果不能对治这颗贪婪之心,想让世界有一种和平气氛,是不可能的。

3.菩提心

所谓菩提心,就是为令天下一切有情获得究竟圆满正等觉佛果,而发愿修行、成佛之心。

菩提心表现出来是大慈心与大悲心,有了这种心的推动,你会自发地为一切生命去除痛苦、赐予安乐,而且是无条件的。用世间的话讲,也就是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很多人做得到。所以,不是大乘修行人才需要菩提心,社会各个层次的人都需要有,有了它,就能化解人群中强烈的自私理念。昨天下午一位发言人的话很犀利,他说:“现在的人为了利益自己不顾一切,对利他却嗤之以鼻。”我想他说得对。不过站得高一点来看,越是如此,越需要利他,因为不论是理念还是经验都告诉我们:利他才是利益自己。

一则报道中说:有人对美国的1000名富翁做过调查,谈及财富的获得时,10%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是依靠勤奋努力挣来的;10%的人认为是凭借机遇;而其他80%的人都相信,这是自己行善利他的果报。

且不说利他的好处,如果你从小受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成长中心里装的都是自己,做什么想什么也只为自己,这种毒药般的心态终究会害你一生。

每个人都很聪明的。别人跟你合作,会先看你的人品怎么样,自利心太强的话,别人就不敢合作了。不说合作,一起生活的夫妻,如果一方只爱自己,不考虑对方,不关心家庭,那对方只有离开了。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事业失败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就是这个问题——太关心自己了。

有一则故事很有深意:两个朋友同去爬一座高山。到了山顶时,气温骤降,于是他们便往山下跑,途中见到一个人昏死在路边。

其中一个说:“我们去救他。”

“救他,我们自己就没命了,”另一个说,“算了吧。”

那个好心人不忍,过去救他。

“你要救就救,我不管。”自私的人抛下他们,径自下山了。

好心人背起垂危的人,从山腰上慢慢地往下走。本来他上山的时候穿得很单薄,但此时因为背了个人,倒好像裹了件厚衣服,增加了许多温暖。尽管一路上比较吃力,但终究还是安全下山了。

山下停了一辆救护车,他走过去,发现里面躺着一个人——他的同伴,已经冻死了。

怕连累自己而舍弃别人的人死了,不顾自己而救护别人的人却活着,也许这是杜撰的,也许是个真事,但反复思索之后,联系现实生活,我还是想劝那些好心人:要坚持自己的利他心、慈悲心,暂时遇到些不理解、误解也不要紧,最终会好的。

在大乘修法中,利他心或菩提心对治嗔心。修菩提心时首先要知道,从无始以来,任何一个众生都曾当过自己的父母;为了报答这份生养抚育的恩德,一定要从现在开始,为他们的快乐和解脱奉献一切。

可能是藏传佛教的熏陶,我发现我的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具有这种认识,这在我们商量做事的过程中看得出来。他们为自己想的不多,心里装的都是别人,都是利他的事情。我相信,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世界各地都有,在座的学者中也肯定有。

当然,利他心也分层次。如果不能具有最高尚或中等的利他心,有颗相似的利他心也可以。比如,你实在拿不出真实灿烂的笑容,但考虑到别人的存在,该笑的时候笑一笑,即使是表面上的,也应该是有益的。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最珍贵,我会说:利他心最珍贵。利他的心就像金子一样,它总是闪闪发光,而且具有永恒的价值。如果是一件时尚的衣服、一种时兴的文化、一段流行的音乐、一本畅销的书籍,也许暂时会受到追捧,然而时过境迁,也就没人听、没人看,没什么价值了。但利他心却不会,它永远不会贬值,不会过期,也不会被任何时代所淘汰。

你们有些人来一趟香港,想买些名牌衣服回去,认为不虚此行,然而在我看来,如果你这几天收获到利他心或菩提心这样的人生理念,才是真的不虚此行。

4、无二慧

刚才大家一起念了《心经》,昨天很多学者也再三引用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面所表达的就是无二慧,或者叫无我智慧。

这个无我智慧,即使不从解脱上讲,生活中稍微懂一点也有相当大的利益。很多人是被执著捆缚了,被捆缚以后,不大的事情也总是感到忧虑、顾忌或不平,这样的人生只有痛苦,没有快乐。

如果我们想过得从容一点,最好学学空性,像《中观根本慧论》《入中论》《般若摄颂》《大般若经》,这些经论应该学。学的时候要深入,只会背一两个词句可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在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所有教法中,无二慧是最深的智慧,凭借它可以断除一切烦恼愚痴,所以一般人是说不出来的。“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不比我们差,他比我们聪明多了。”这是潘宗光教授昨天说的,我认为,这是对知识分子很中肯的提醒。

潘教授是一位化学家,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多年,引导着3万多人。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科学工作者,他是在多年观察之后皈依佛门的。

科学家信佛不会是盲目信仰。当佛陀在2500多年前将真理留在人间后,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对此做过了解,了解中他们发现,他们的所有研究和思索,不过是对这一真理作了印证,没有驳斥的能力。他们也注意到,和他们不同的是,佛教历代心灵大师们是在思索之上,更以亲身修证领受了佛陀的教义。

而在大师们所领受的真理中,最核心的就是无二慧。获得无二慧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潜心闻思、研究之后,一心修行;二是在正确指导下参禅或修持窍诀。

无二慧对治痴心,也就是无明,能将最细微的所知障遣除。当然这需要长期修行。如果有机会、有兴趣,你们可以到藏传寺院做些系统了解,甚至亲自去闻思修。有了闻思修,最终一定能得到不可思议、超越一切的境界,那是真正的洒脱与自在。

莲师是心灵教育的导师

以上这些心灵教育的通则,来自藏传佛教的最初导师——莲花生大士。

莲师的心灵教育或说心灵疗法,现在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像哈佛大学等很多高等学府都设有研究中心,专门研究《西藏度亡经》、伏藏法、大圆满密法等教义,乃至前世后世、虹身成就等神秘现象。

想提醒诸位的是,这些心灵探索上的贡献,并非出自一个普通人,而是真正的佛陀。

莲师初来藏地时,一路降伏众多鬼神,让他们护持佛法,之后建立起显密圆融的藏传佛教。对于这样一位教主,如果你以理性方式研究他的思想,可以开启智慧;如果你以信心来祈祷,则能遣除障碍,获得快乐。

为了让诸位的心灵获得自在,组委会决定,给大家每人一尊莲花生大士像。这是一种象征。佛像已经由我们佛学院那边很多出家人装藏、开光了。 (欢呼鼓掌)

我本人从小就对莲花生大士特别欢喜,而且常常祈祷。你们信佛的人应该有信心,如果是其他宗教的或者不信佛的人,也可以用来护身,就像在车上或家里摆放观音像一样。实在没兴趣的话,放到清净地方,或者送朋友也可以,大家随意。

组委会要求,下课以后让我一个一个地送。我没有什么加持和力量,不过算是个缘起吧,跟大家结个缘。 (鼓掌)

莲师代表包容和自在。所以我特别祈愿,愿各位的心灵获得永恒的自在与快乐。暂时的快乐并不长久,当你既年轻又有才华时,你觉得快乐,但等你老了、面对死亡时,就不快乐了。因此,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在的修证,希望诸位都能成为心灵自在的成就者。

主持人:接下来是现场提问。

堪布:前段时间,哈佛大学让我去做一些心灵方面的研究和交流。也许是个缘起吧,刚才路上恰好碰到了一个哈佛的女大学生。“你们哈佛很有名,”我说,“待会儿随便谈谈你的认识吧。”她答应了。现在我把时间让出一点,请她讲一讲。

主持人:有请哈佛女孩。

哈佛女孩:大家好。刚才堪布一说,让我想起了在哈佛参加的一个四天的工作营,名称叫“Faith and Leadership in the Fragmented World”,译过来就是“在一个破碎世界中的信仰和领导力”。

活动之初,每个人都要作自我介绍,而且要介绍自己的信仰。我的班上有50个人,但唯一一个说“我是无神论者”的,就是我。所以,当那些说“我是基督教徒”“我是穆斯林”“我是佛教徒”的人看我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们心里在说,“那你来干吗?”

四天的活动中,每天早上我们伴着日出练习瑜伽;上午学习讨论《新约》《旧约》,或者《薄伽梵歌》等不同宗教的经典文本;下午由哈佛商学院的院长带我们讨论案例,像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1929-1968 )、甘地( Mohandas Gandhi,1869-1948 )等世界著名宗教领袖的事迹;之后进行表达力训练。

四天的项目结束时,有人对我说:“你知道吗?其实你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agnostic’。”agnostic,中文叫“不可知论者”,其原意是:有很多东西还不了解、不清楚。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人,但我还是记起了苏格拉底的话,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也许这是他人生理念的一个概括。

在古希腊,他经常跑到街上问不同的人:“你知道什么什么是怎么回事吗?”最开始那些人都说:“知道呀。”但在他的不断追问之下,人人都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你饶了我吧!”可能也是因为这个,他惹怒了当时的权贵,被处以死刑。

说他的故事,一方面是对这些很感动,一方面我也觉得:不管你是在以什么方式追寻真理,只要认识到自己所知有限,并始终保持一种虔诚、好奇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听完潘宗光教授的演讲,晚上我又看了朱清时教授《物理学步入禅境》那篇文章。从这些我非常尊敬的前辈身上,还有很多学者那里,我的确看到、学到了很多,这或许就是佛学的感召吧?

我的名字中有一个“涅”字,涅槃的涅,我常常怀疑:是不是冥冥中,我的人生跟佛教也有某些因缘?

非常欢喜,也希望向大家多学习。

谢谢!

现场互动

问:我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从北京来这儿的路上,我碰到一车基督徒。他们见我戴佛珠,明知我是佛教徒,还想劝化我,一路跟我聊《圣经》的故事。半小时后,他们终于说了出来:“小伙子,你信主吧。”我说:“我6岁就信佛了,怎么可能改呢?”通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他们一定觉得基督教是真理,才会劝我,但我心里非常抵触。不过后来我也反省:我们佛教徒去劝人信佛,人家会不会抵触?如果会,那该不该劝?该如何劝呢?

堪布:我也发现,基督徒对自己宗教的热爱,是许多佛教徒远远比不上的。比不上的原因,或许是源于两种认识:一是无私,有些佛教徒对自己的宗派毫无偏袒之心;二是无所谓,有些佛教徒并不关心佛教的发展,只要自己是佛教徒、自己学到佛法就可以。

说心里话,我希望人人有信仰,只要是真理,不论你信什么都可以。

没有信仰的人,就像哈佛女孩说的,会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以前上师去加拿大弘法时,在一个很大的讲堂里,再再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二十多年了,那些话我记忆犹新,以至于现在不论到哪儿,都会劝别人有个信仰。

不过劝人也要分情况。类似你车上碰到的情形,我也听说过,用尽各种方法一定要拉进去。好在你6岁就学佛了,如果是初学就不好说了。其实现在很多人的心是空的,有个信仰对他们有益,要劝的话,最好劝他们。已经有信仰的人,何必你拉我、我拉你?

我们劝人信佛,没有其他目的,不是要搞什么运动,队伍越大越好。人多人少无所谓。我们只是想让你认识真理,一旦认识了真理,你的人生可以少走弯路,也减少很多痛苦。

所以,信佛信基督都可以,宣传自己的教义也可以,不过信仰是自由的,不能强迫。

问:我来自烟台,是个心理医生,行医9年,但信佛有10多年了。我看过四法印中讲的“细无常”,说是以细无常可以破除贪执,达到“无实义”的了解。但我去观察时,虽然贪执或快乐是刹那刹那过去的,什么也不留下,但是它毕竟有来有去,不是空无的。而且,我可以预期进而感受到这个快乐,比如,上一秒的快乐过去了,下一秒的快乐会来,来了也可以感受到,好像即使了解了细无常,也不能完全破掉贪执。

虽然理论上说可以,但我自己破不掉。因此,请您为我开示一下,如果达不到空性的境界,用细无常如何破除贪执?

堪布:所谓“细无常”,就是刹那刹那变迁的实相。刚才你说,虽然你在理论上能了解,贪心等烦恼的确是这么一种体性,然而下一刹那的对境一出现,还是生烦恼。你能理解无常很好,生烦恼也正常,但让你生烦恼是不是就说明它真实?也不是。在抉择细无常之后,的确可以过渡到空性,这些道理在《中观宝鬘论》《入中论》等论典中有详细阐述。

如果你真的了解了细无常,对治烦恼很简单。不说细无常,粗无常的了解,也会让你对生命有另一番体悟。

比如,明天我们去看风景,那时候一定很开心,但晚上回来风景就不见了;而今天我们拥有的才华、美貌、爱情,其实也像这风景,不知不觉就消失了……如果你懂得这样思索,就会发现,原来所有快乐、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都是无常的,都不可靠。

当然,要深入认识并体会这个道理,一定要修行。

问:我是来自河南的一名老师。佛法以解脱为本,讲出离心,但世俗理念却以建功立业、功名利禄为主。请问,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该如何用佛教调节心理上的落差,或者说更靠近修行?

堪布:这次研讨会来了很多老师。我昨天讲了,一名好老师可以影响很多学生,如果老师们学到了慈悲、宽容和感恩,并且真心付出,就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给他们一个扎实的人生基础。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里,年轻人最匮乏的是勇气、智慧和大悲等善的理念,缺了这些,人是很难有大前景的。所以,你们做老师的,除了教知识以外,最好也能把宗教的慈悲理念教给学生。我也是老师,我热爱这个身份,而且我很希望和所有老师们一起,尽己所能地改变我们这个社会的冷漠和颓废。

回到你的问题上。很多人以为,有出离心就要撇下家庭和工作,什么都不管,独自到山里修行。其实不是。即便是佛陀时代修行也分两种:出家和在家。

出家修行很严格,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而在家修行也分层次,有只受皈依戒的,也有受一分或多分戒的。对一个在家人而言,能够在戒定慧的约束下,不过于贪执世间,就是有出离心了。不是非要舍弃世间。

佛教是宽广和包容的,从它在印度兴起,以及后来传入中国乃至走进世界的过程中,它的理念都直接融入了当地文化,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问:在目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该如何用古老的佛教接引时尚的年轻人?

堪布:在座的都是年轻人。有报道说,世界的希望在中国的年轻人身上。起初我有点疑惑,但是后来想想,中国人口占了世界的五分之一,其中又有那么多是年轻人,说他们是世界的未来,并不夸张。

不过年轻人自己也要争气。我们有很好的文化,这一点不假,但如果你舍弃了它,反去捡拾其他文化中的糟粕且以为有价值,那么再过二三十年,可能人类就真的没希望了,真要进入一个疯狂时代了。

人在年轻时切不可自以为是,以高学历自居,这样弄不好会耽误一生。我们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反思我们的传统理念,并通过比较建立一种新的认识。那时候你会觉醒,知道有些东西并无价值,即使人人都在追求,也能适时地停下脚步。

当然,做老师的也要善于引导和指点。

问:我是广西百色的一位物理教师。请问,向学生传达佛教理论,该选什么样的切入点?

堪布:你是物理老师,可以结合佛教理论讲物理。

记得我在读中学时,我的物理老师经常反对佛教,不过那时候是70年代,有当时的历史原因。后来我出了家,再研究物理时才发现,物理学中所讲的道理与佛教最为契合,尤其是量子力学。

学生最有可塑性,只要我们运用好智慧、慈悲和摄受力,适当做些点拨,一定能将他们引入光明之道。 BYlbTISOzZ8HtGtmXTlofbn0+MWn9X6Ywk5Aw/7HJ1qDDWf49mH56ERzeWgisN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