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脑科学对话佛学:意识从哪儿来?

埃亚·阿维夫教授:

有个问题我很感兴趣,它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奥巴马总统宣布他将批准拨付研究大脑的专项基金。过去几十年,我们对人类大脑的认知远远超出过去几千年的积累。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跃进。其中很大一部分有赖于藏传僧人的参与。他们有意乐帮助我们了解大脑,愿意参与科学实验,特别是关于禅修的实验。

在哲学层面,这些研究引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明确地发现,过去西方所认为的意识或更早人们所认为的灵魂不断被证明是由大脑产生的。就生命的能动性而言,我们仍称之为意识,因为我们能感知,能思考,能信仰。但同时我们知道它源自大脑的生理特性。

过去我们倾向于认为身体和意识各自独立存在,现在知道了这二者的关联性。当今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或将意识看成是大脑的副产品,在许多方面将意识等同于大脑;或认为大脑的功能之一就是产生思维。

我想请教这其中看似冲突的地方,现今所理解的意识的物质性与传统上认为二者独立存在,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异。对此佛教似乎站在中间立场,认为二者之间具有更细微的关联性。我们是否可以承许这是一种微妙的二元性?又或者佛教是否应该借鉴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认知,去重新评估其传统教义?

索达吉堪布:

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想说清楚是很难的。

我们学院的慈诚罗珠堪布撰写的《前世今生论》中,收集了很多能够回忆前世的真实案例,用详尽证据证明了轮回的存在。学院的丹增活佛也撰写了一部关于大脑和神经的藏文论著,提到了密宗也有类似神经系统的描述。佛陀在续部中也有相关教言。

我简单总结一下,科学认为大脑和心识是一体的说法,是没有分清两者的区别。作为佛教徒,我们认为心识和大脑是不同的类别,大脑只是身体的组成部分,是物质性的,而心识并非如此,它是非物质性的。大脑神经虽然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识,两者有关联性,但并不是一体的关系,不能说心识完全是大脑的副产品,或是大脑的一种生理功能。

关于轮回和前后世,佛陀在经典中描述得很详细。心识可以超越大脑而存在,从而一世世不断地流转延续。有些案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无脑人,他们生下来就有缺陷,大脑丧失了本有的功能,但依然可以存活并感知周围的一切;还有被砍掉头的鸡,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几个月。

大脑与心识的关系,确实值得投入更多去深入研究。很高兴看到奥巴马总统支持这个项目。不过,科学家的研究往往更注重借助外在仪器进行物质上的探索,而作为佛教徒,则更关注心识非物质层面的研究。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大脑和心识、灵魂、生命确实有关联且互相影响,但有关联并不等于心识由大脑产生,也不能说明心识和大脑是一体的。

埃亚·阿维夫教授:

谢谢!的确如您所说,这个问题需要再邀请您做一次长谈。可惜今天时间有限。现在轮到堪布提问了。 iz2V5Hu7M0TGGWm51hhlLCP6aXHcXGJLPvUtT76TLeu8okVa5+AMTvGHF/XCp1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