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曝光三要素中,光圈、感光度无论在拍摄照片还是拍摄视频时,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唯独快门速度对于视频录制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值得详细讲解。
从视频效果来看,大量摄影师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应该将快门速度设置为帧频2倍的倒数。此时录制出来的视频中运动物体的表现是最符合肉眼观察效果的。
例如视频的帧频为25Pfps,那么快门速度应设置为1/50秒(25乘以2等于50,再取倒数,为1/50)。同理,如果帧频为50fps,则快门速度应设置为1/100秒。
但这并不说明,在录制视频时,快门速度只能锁定不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利用快门速度调节画面亮度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是没有问题的。
在昏暗的环境下录制视频时,如图3-24所示,可以适当降低快门速度以保证画面亮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降低快门速度时,快门速度也不能低于帧频的倒数。有些相机,例如佳能也无法设置比1/25秒还低的快门速度,因为佳能相机在录制视频时会自动锁定帧频倒数为最低快门速度。
图3-24
昏暗环境下录制视频
提高快门速度时,可以使画面更流畅,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快门速度过高时,由于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清晰定格,从而导致画面看起来很不自然,甚至会出现失真的情况。
造成此点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眼睛有视觉时滞,也就是看到高速运动的景物时,会出现动态模糊的效果,如图3-25所示。而使用过高的快门速度录制视频时,运动模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影像。例如在录制一些高速奔跑的景象时,由于双腿每次摆动的画面都是清晰的,就会看到很多只腿的画面,也就导致了画面失真、不正常的情况。
因此,建议在录制视频时,快门速度最好不要高于最佳快门速度的2倍。
另外,当快门速度提高时,也需要更大功率的照明灯具,以避免视频画面变暗。
图3-25
电影画面中的人物进行速度较快的移动时,画面中出现动态模糊效果是正常的
前面两小节对于快门速度对视频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性讲解,这些理论可以总结为一个比较简单的表格,如表3-2所示。
表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