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鸠鸽科
Columbidae

杨楠 拍摄

杨楠 拍摄

19. 岩鸽

学名: Columba rupestris 英文名: Hill Pigeon 藏语音译: 波热破吓

识别特征: 体长29~35 cm,体形和羽色均与家鸽相似。雌雄相似。头部岩灰色,颈亮紫绿色,上背及肩褐灰色,下背及腰白色,尾上覆羽暗灰色,尾羽基色部暗灰色而端黑,中间有一道宽阔的白色横斑,初级飞羽的外翈和先端暗褐色,其余两翅表面褐灰色,次级飞羽和大覆羽近端黑色,形成两道翼斑。胸亮紫色沾灰色,下体余部褐灰色。虹膜橙黄色,喙黑色,跗跖和趾暗红或朱红色。相似种家鸽腰和尾上无白色横带,野外不难区别。

生境与习性: 主要栖息于山地岩石和悬崖峭壁处,最高可达海拔5 000 m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也结成近百只的大群。性较温顺,不甚怕人。叫声“咕咕”,和家鸽相似。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球茎、块根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取食各种农作物种子。繁殖期4~7月。营巢于山地岩石缝隙和岩壁洞穴中。

保护区分布: 保护区全域可见,较常见。

杨楠 拍摄

周华明 拍摄

杨楠 拍摄

20. 雪鸽

学名: Columba leuconota 英文名: Snow Pigeon 藏语音译: 波热破呷

识别特征: 体长26~37 cm。雌雄相似。头石板灰色,远处看起来近黑色。上背灰褐色,下背白色,尾和尾上覆羽黑色,尾中部有一宽阔的白色横斑,翅上有两道宽阔的黑色横斑。下体白色。虹膜金黄色,喙黑色,跗跖和趾亮红色。

生境与习性: 一般栖息于海拔2 000~4 000 m的高山悬崖地带,或高海拔地区的裸岩河谷和岩壁上。常成群活动。主要以草籽、农作物的种子以及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4~7月。1年或许可成功繁殖2次,常集群繁殖。常营巢于人类难以到达的悬崖峭壁缝隙中。

保护区分布: 见于剪子弯山一带,偶见。

张永 拍摄

21. 山斑鸠

学名: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英文名: Oriental Turtle Dove 藏语音译: 波丁格巴吓

识别特征: 体长28~36 cm。雌雄相似。上体大部褐色,颈两侧具有黑色和蓝灰色颈斑,肩具显著的红褐色羽缘,尾黑色并具灰白色端斑,飞行时呈扇形散开,极为醒目。下体为浅酒红色,颏、喉棕色沾粉红色,胸沾灰色,腹淡灰色,两胁、腋羽及尾下覆羽蓝灰色。虹膜金黄色或橙色,喙铅蓝色,跗跖暗红色,爪褐色。

生境与习性: 常见于低山区。多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山地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果园和开阔农耕地。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幼芽。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上,偶尔营巢于灌丛中。

保护区分布: 见于下渡沟和格西沟,偶见。

杨楠 拍摄

22. 火斑鸠

学名: 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英文名: Red Turtle Dove 藏语音译: 波丁俄吓

识别特征: 体长20~23 cm。雄鸟头和颈蓝灰色,后颈有黑色半颈环,背、胸和上腹暗葡萄红色,飞羽黑色,外侧尾羽黑色,末端白色。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较淡,后颈黑色半颈环较雄鸟细,似灰斑鸠,但中央尾羽末端黑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色,跗跖和趾褐红色。

生境与习性: 主要栖息于开阔田野以及村庄附近,喜停在电线或高大的枯枝上。常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亦与山斑鸠和珠颈斑鸠混群活动。飞行甚快,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繁殖期2~8月。常营巢于乔木上。

保护区分布: 见于剪子弯山,少见。

杨楠 拍摄

23. 珠颈斑鸠

学名: Streptopelia chinensis 英文名: Spotted Dove 藏语音译: 波丁革体纳

识别特征: 体长27~34 cm。雌雄相似。头灰色,上体大部褐色,下体粉红色,后颈有宽阔的黑色,其上满布以白色细小斑点形成的颈斑。尾甚长,外侧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飞行时极明显。喙暗褐色,跗跖和趾红色。

生境与习性: 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也常出现于村庄附近的杂木林、竹林中。常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有时也取食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3~7月。常营巢于乔木或灌木上,偶尔营巢于人工建筑上。

保护区分布: 保护区低海拔区域偶见,例如格西沟和下渡沟沟口。 0iseuUeDPJLATHoO3GPUJwDuWAUsJHRYksMaCMKWvRHU0A1UnlMS6KaC7mnd3ZB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