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涵泳玩味中获得艺术体悟:《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1900—1990),名铭衡,字平伯,以字行。原籍浙江德清,生于江苏苏州,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学者和作家,著有十卷本《俞平伯全集》。

俞平伯在学术上最有影响的是红学研究,以《红楼梦辨》成为“新红学”的重要开拓者。但他又是著名作家,新旧体诗词兼擅,词作编为《古槐书屋词》。又精于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研究,主要著述汇辑为《论诗词曲杂著》。

词学可称其家学,其父俞陛云即精研诗词,有《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行世。早在北大求学期间,俞平伯即受小学、词章兼擅的黄侃影响而喜爱词学。20世纪30年代早期,他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承担的课程中便有词、曲,今天清华大学档案馆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度(1931—1932)“讲义报告表”上,后来一再印行的《读词偶得》便赫然在目。由此可见他对词体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本书的编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本书完成于1962年,原名《唐宋词选》,有试印本,197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时改为今名。

本书选入唐五代至两宋词人74家,无名氏2家(其中敦煌词一组以一家计),共251首,分上中下三卷。俞平伯本人即为精于诗词创作的大家,且对历代词人词作及词史甚为熟悉,故理解深,视野广,取材宽,抉择精。就所选一家论,能体现出该家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就全书整体观,能贯串起、勾勒出词史的发展演变脉络。

本书以敦煌词开端,体现了对民间词的重视和对词体发生史的理解。唐五代词人中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最出色,故选词较多。两宋词人中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最出色,选词亦较多。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词中圣手,词作豪放、婉约、清旷、沉雄,风格多样,所选词作基本囊括了二家各种主要的风格。柳永词兼具雅俗,所选弃俗取雅;吴文英词兼明快与晦涩,所选多取明快。选家遴选作品总是有倾向性的,面面俱到,不能也不必。

本书“前言”中说:“选材方面,或偏于消极伤感,或过于香艳纤巧。”不同文体自有不同的文体特色,理想的词选应当甄选出能够体现词体独具之美的词作。词体的独具之美,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前言”中的自我否定是特定时代环境的产物。其所否定处,今天看来正是其值得肯定处。词在古代被视作“诗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主要就是因为词作中普遍存在的“消极伤感”和“香艳纤巧”。如果改变了政治伦理和道德教化出发的狭隘观念,对词体这一特性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审美取舍和价值判断。全面赏读《唐宋词选释》中的词作,有利于从总体上认识、欣赏词体特性和词体之美。

阅读本书,更应特别关注其注释。老辈治文艺者多不屑于浮泛玄虚的抽象理论,他们乐于在对具体作品的涵泳玩味中获得艺术体悟,并以得心应手的文笔表达出这种体悟。俞平伯先生学识渊深而又躬行实践,其注释之深切著明自非同于等闲之辈。除注字诠词、数典征事、校勘辨证外,尤精于作法、结构、技巧、立意、内蕴、境界、风格等的艺术分析,注重体察词人独具之词心。剥蕉抽茧,抉幽发微,不仅有益于鉴赏,有意尝试词体创作的人亦能从中得到启迪。

(《清华大学荐读书目》,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0PrJpsyvJN9X5lbEHqw6PLIN/c3X71CXh6qrcC7O6/buxjI5mkxykQIQk4NvBL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