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却顾所来径:《却顾所来径:1925—195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教师学术文选》

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的到来,也意味着清华大学中文系走过了八十五年的历程。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决定编辑出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师学术文选。

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分成两段。第一段从1926年建系到1952年院系调整,第二段从1985年复系至今。我们将文选的下限定于院系调整以前的1952年。

就老清华中文系来说,随着岁月的推移,曾与它结缘的历史人物只零星而模糊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这次文集的编选给了我们一次爬梳历史的机会,中国现代学术史甚至政治史上的知名人士与清华中文系意想不到的交点,许多散落在海内外的曾经的清华中文人不闻于世的佳作,一一被发于尘封之下。

我们的工作就从调查编写老清华中文系的教职员名录开始。据我们的统计,从1925年至1952年,共有74位先生先后在清华中文系任职。在确定名录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查阅期刊报纸文章、专著、新老文选、讲义、传记等各种资料,搜集他们的学术文章和生平信息。最后,74位中有62位的学术文章被我们搜寻到。

我们确定的选文体例是,每位限选一篇,着力发掘在学术史上不够知名的学者们应被重读的论文,以及知名学者未必具有经典地位的佳作,从而在梳理系史的同时,为现代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史拾遗补缺。同时,在佳作之中优先选择他们在清华任教期间的作品。文章的编排按作者生年先后为序,五位生年不详的作者的文章安插在与之年代接近的作者的文章之后。

1931年清华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前排右一为俞平伯,右二为朱自清,二排右二为浦江清

每位入选的作者,我们都试图以小传的形式介绍其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遗憾的是,虽然花了相当大的力气,仍有多位的生平或著述信息未有所获。生平信息缺失或文章缺选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助理等一般职员没有学术文章;年代过早,官方记录不全;离开清华后长年生活在台湾;只有文学创作没有学术文章。切盼海内外知情人士能为我们弥补缺憾。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对于我们来说,这次的编选活动也不啻为老清华中文系的学术回顾之旅,它赋予我们以历史比较的眼光,以此审视昔往今来的学人和学术,在治学精神、学术眼光和研究方法上都有很多启迪。

早期的中文系没有明确的专业划分,以今天的专业眼光审视之,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是前辈们最主要的两个研究方向。但20世纪40年代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古代文学研究者,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同时往往又是经学家、文献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或者文学家,甚至还是活跃的政治家。王国维先生出入于一个又一个可信可爱之学,被郭沫若称为中国学术史上放出灿然光辉的崔巍的楼阁;刘文典先生没有当代意义上的古代文学研究论文,但他校勘《文选》和庾信文集,其古籍校补与注疏堪为业内楷模;杨树达先生在清华讲授《汉书》,将史学、文字学、文献学方法一并传授;钱基博先生健笔凌云,曾热衷于短篇小说的创作,研究古代文学,关注当代文学,同时又是文献学家,为《周易》、《老子》、“四书”等多部经、子做过疏解;黄节先生以古诗创作名家,其诗学、诗律讲义中自然有独到体悟;浦江清先生的学术志向在书写古代文学史,因而他在清华、北大的古代文学史讲义质量很高,学术启发性强,值得重温;马叙伦先生是国学保存会的发起者、民进中央主席,屡任要职,却又能精熟道家典籍和古文字学;张政烺先生在历史、考古、文字学、文献学、文学等方面多有建树,素为学界所推崇,却并不热衷于撰写“专著”,后人为其辑集的论文选却足可窥见其精湛的学养……

入选本文集的部分学术文章并非严格的论文,而是授课讲义或读书札记的摘选,潜在的读者是学生和同好。带有启蒙色彩的学问有娓娓道来的从容透彻;而出于兴趣的治学又往往能留住乍现的灵光,直逼真理而又通脱可爱。

那一时代的学术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取决于这些前辈学者浸淫国学、融汇中西、兼通今古,使得他们在新式学术的草创期占尽触手成春的良机;那一时代的学术所以能成为后世学者长久景仰的典范,则更多由于学术环境的自由和学术个性化中体现出的对学术精神的理解与把握。学术研究之于彼时的学者固然也是一种职业,但更是其融和自足的生活方式的一个绿色有机构件。那时的学者,不搞核心刊物和工分制,不必为区区小钱去申报课题,不会为完成课题预算而劳神费力地去筹办“国际学术会议”。“能事不受相促迫”,如同他们饱含着热情去创作诗文、写字治印、参与社运、诗酒聚会乃至出国休假一样,他们也满怀着对学术的兴趣在书斋里坐冷板凳,静静地悬想各种各样的学术问题,然后,解决那些问题。

清华大学新林院72号闻一多先生住宅

那个时代并不太平,但这些前辈们的学者生涯优游、雍容、充实、健康。

1949年以前,清华中文系、国学研究院、文科研究院培养的学生如浦江清、刘盼遂、王瑶、范宁等纷纷走上中文系的讲坛,抗战结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华中文系又将大量优秀师资输送到各地高校,使得中国语言文学的教育和研究在各个时代绵延不绝。1952年后,清华中文系形不具而神不亡。1985年中文系复建,昔日的辉煌已掩映在历史的苍茫中,而传承薪火者重新集结。

江山依旧,新秀代出,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为往圣继绝学”,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

(与刘珺珺合作,《却顾所来径:1925—195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教师学术文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有删节) Ppb9Oh2HECgk7QsoHqteB8q2orN4gjYyzh/fwmUEKuc9nVLt+w320+doKjOaFA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