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丛书前言

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保护和产业发展。强化中药质量监管,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这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上海中医学院,于1956年成立,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教学和科研成绩斐然,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地方大学,教育部评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16年,学校整合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中医药文化》杂志、医学史、医古文、各家学说等高水平学术资源,在全国率先成立“科技人文研究院”。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院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精神、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意识与自信、发展中医药事业为目标,努力成为全国中医药科技人文传承与发展的灯塔。

从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看,推动中医科技人文学科的建设意义深远。中医科技人文以科学精神、人文关怀为宗旨,强调多学科合作,倡导兼容并包,催生出大量极具生命力的思想。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中医药科技人文研究也日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中国医学史、医疗文化史、中医科技史、中医药文化传播等领域都形成了不少优秀的成果,但也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问题。有鉴于此,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从2018年底组建科研学术团队开始编写《中医科技人文研究文库》(简称《文库》),广泛搜集并分类整理、汇编改革开放40年来(1978—2018)中医药科技人文领域代表性、标志性、权威性的学术论文,并对它们进行述评,不仅可以为中医药科技人文学科的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亦可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性理论和方法参考。目前,尚未有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科技人文研究领域重要论文的分类汇编。因此,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的标志性工作之一,《文库》的编撰在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

《文库》收录1978—2018年间国内(含港澳台)、国外重要学者公开发表的中医史学、中医文献、中医科技史、中医流派、涉医出土文献、中医文化与传播、民族医药、中医哲学、中医伦理等多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总计2000余篇。共列13分卷,即《中医科技史研究》《中医药传播研究》《涉医出土文献文物研究》《中医医疗史研究(港澳台)》《中医医学史研究》《中医医疗史研究(大陆)》《中医哲学研究》《中医伦理研究》《中医文化研究》《中医流派研究》《中医文献研究》《民族医药文化研究》《海外中医药人文研究》,将分批编撰出版。需要说明的是,各分卷并非简单的汇集,而是总结升华,如每卷开篇的综述,对该领域学术史进行梳理和评述,然后将这些具有代表性、标志性和权威性的学术论文进行分类,并对之进行专题述评,包含了学科体系建构、资料汇编和理论观点阐发等方面的大量创造性工作。

《文库》的汇编与整理,体现了我们在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供中医药科技人文领域的研究者和对中国传统医学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我们希望《文库》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科技人文领域多学科的综合建设,这也是我们编撰的初衷。

因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同道与方家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今后进一步完善。

《中医科技人文研究文库》编委会
2023年4月 NszKzhFcpWTFnCv/vyO2WBBjMlcuUyBd9D3eVxA21p//mlD+BL/ZR1QRvcWcI8/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