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民国服装

1911年10月,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改元易服,中国人从头至脚焕然一新。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公布《服制案》,对男女礼服做出了详尽规定:“议定分中西两式。西式礼服以呢羽等材料为之,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中式礼服以丝缎等材料为之,蓝色袍对襟褂,于彼于此听人自择。”这是中国近代服装发展历史过程中,第一次由国家政府出面发布的服制条例,条例中规定的服装可被称之为“国服”。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文官制服礼服条例》规定:“制服用中山装。”193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修正服制条例草案》,再次明确中山装为男公务员制服。国民政府同时又规定:在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示奉孙中山之法,继承孙中山遗志。20世纪40年代,第一次提出了女子“旗袍”概念,其中规定“女子常服与礼服都仿如旗袍的改装”,明确了女子的常服与礼服都是旗袍。至此,中西两式礼服和男子中山装、女子旗袍成为民国时期官方认可的代表服装。虽然民国时期倡导穿西装、中山装和旗袍,但并不排斥原来的传统服装,男子长袍、长衫与马褂及女子袄、衫与裙等仍被用作主要常服和礼服,并流行。

一、男子主要服装

民国早、中期,男子主要的代表服装为中西两式礼服,有大礼服和常礼服。大礼服即西式礼服,有昼、晚之分,昼穿晨礼服,晚穿燕尾服。常礼服又分为西式和中式两种,西式常礼服多指一般的西装款式,中式常礼服为传统的长袍和马褂。从民国中期开始,中山装脱颖而出,多次由国民政府颁布条例规定作为礼服。因此,在民国中、后期,长袍、马褂和西装、中山装成为最典型的男子代表服装。

1.大礼服

大礼服中的昼礼服是晨礼服,西装领造型,衣长与膝齐,袖与手脉齐,衣前对襟,衣后下端开衩,黑色用料,裤穿竖条纹西式长裤,足穿黑色皮鞋(图1.41和图1.42)。大礼服中的晚礼服是燕尾服,西装领造型,后衣片似燕尾形呈两片开衩,料用黑色为正色,裤穿同料同色西式长裤,足穿露出袜子的黑皮鞋(图1.43和图1.44)。穿大礼服时都要戴帽子,一种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俗称大礼帽。

晨礼服与晚礼服的穿着搭配要求有所不同。晨礼服最醒目的特征就是上下身不同色,黑色上衣与深灰色条纹裤子的搭配,一直是晨礼服的经典组合。而晚礼服中,无论是奢华、高级的大礼服(燕尾服),还是标准的西装(领子和驳头上覆盖黑色绸缎)礼服,都一定要讲究上下身同色。

图1.41 手拿大礼帽、穿晨礼服的男子

图1.42 晨礼服示意图

图1.43 戴大礼帽、穿燕尾服的男子

图1.44 燕尾服示意图

2.西装

所谓西装,广义上是指所有从西方传入或仿制西方款式的服装,狭义上特指男西式套装。西装从19世纪末开始传入我国,20世纪20年代起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上层人士中流行(图1.45)。

民国时期的西装流派有英国派、欧美派、罗宋派、犹太派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派和罗宋派(即俄国派)。英国派注重西装造型合体美观,讲究手缝工艺精湛细致。罗宋派注重西装挺括硬板,强调胸部饱满和袖子曲势圆顺。民国时期的西装款式主要是:领型有平驳领和戗驳领;叠门有单排扣和双排扣;纽扣有一粒钮、二粒钮、三粒钮不等;下摆有后开衩、摆缝衩、不开衩;口袋有开袋和贴袋等种类(图1.46)。如果将西装的领型、叠门、纽扣等局部分类进行不同的组合搭配,可以设计出符合每个人所爱好新的西装款式。此外,西装所用面料多为呢绒毛料,衬里辅料采用马鬃衬、黑炭衬、美丽绸或羽纱等。

图1.45 戴小礼帽、西装革履的男子

图1.46 民国西装示意图

3.马褂、长袍

马褂和长袍是整个民国时期男子的主要传统代表服装。

马褂款式为中式立领、对襟窄袖、衣长至胯不等,前衣襟竖排缝钉五对一字形盘扣(图1.47和图1.48)。马褂有礼服与便服之分,用作礼服的马褂在款式、面料、色彩及具体尺寸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面料选用黑色绸缎织品为佳。用作便服的马褂,其衣长加长至臀部,面料采用棉、麻布为主,色彩不做要求,以适合劳作和行动。这种加长版马褂,以后便成为民国时期中、下层男子穿着最广泛的服装,被俗称为“中装”。以后这款“中装”成了整个中装家族中的最典型的代表服装,“中装”名字由此诞生,以示不同于西式服装。

图1.47 戴瓜皮帽、穿马褂和长袍的男子

图1.48 民国马褂示意图

长袍款式为中式立领、大襟右衽,衣长及脚踝,窄袖,袖长比马褂之袖略长(图1.49和图1.50)。一般夹为长袍,单称长衫,衣色以蓝、黑为尚。若作便服之长袍,颜色则可不加限制。在初春或深秋之际,人们常在长袍之外加穿一件马甲,以代替马褂。

图1.49 戴礼帽、穿长袍的男子

图1.50 民国长袍示意图

4.中山装

中山装是中国近代服装发展史中最成功的一次服装改革范例,成为民国以后中国男子几代人的代表服装。最早的中山装形制为关闭式小八字形领口,前衣襟处有七粒纽扣,前衣片上下左右缝缀四个明贴袋,上口袋为有褶裥式贴袋和倒笔架形口袋盖,下口袋为可涨缩“琴袋”并有袋盖,后背有中缝,后背腰部有装饰横阔带。以后中山装的款式有所变化,主要反映在领子、衣身、袋盖,纽扣及袖口等部位。其中最大的改动是:前衣襟处七粒纽扣改为五粒纽扣,上口袋取消褶裥,后背改为无中缝并取消后腰部横阔带。中山装选用面料和颜色比较随意,棉、麻、呢绒均可为之,常用颜色有蓝、灰、黑、白、米黄、咖啡、藏青等。中山装用作礼服时,夏季用白色,其他三季则多用灰、黑两色。

在解释中山装的设计含义时,一般是这样认为:上下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上口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依据国民政府行政、立法、司法、考试、检察五权分立的原则,前衣襟由原七粒扣子改为五粒扣子;依据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原则,袖口缀上三个小扣子;衣领改为封闭式翻领封,寓意“三省吾身”和严谨治国(图1.51和图1.52)。

图1.51 戴考克帽、穿中山装的男子

图1.52 民国中山装示意图

二、女子主要服装

民国时期女子服装的发展演变是近代中国女子服装发展过程的一个转折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式服装开始传入中国,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形成男子“西装”、女子“时装”两大潮流,传统服装一度受到冲击影响。后经过较长一段时期的中西服装融合,在保留女子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式时装长处,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女子穿着的代表服装袄裙和旗袍。最终袄裙与旗袍并驾齐驱,成为能反映民国时期最具特色的女子代表服装。

1.袄裙

袄裙是指女子上身穿袄,下身着裙的统称,通常以短袄长裙款式出现,成为民国时期女子流行穿着的一种固定搭配。袄裙沿袭了清末汉女服基本款式与造型,成为民国时期女子流行穿着的一种固定搭配。上衣有袄与衫,多以袄为主,下裙主要是长裙。袄的款式有斜襟和偏襟等;衣摆有方有圆,衣身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在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以刺绣。经过改良的袄一度成为民国最新式女服,被称为“文明新装”(图1.53和图1.54),其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后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时尚。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袖,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最典型的短袄大袖口阔至7~8寸,也就是所说的“倒喇叭袖”。下裙主要是长裙,款式多为马面裙和百裥裙等式样。

袄裙在民国时期以其短袄长裙的款式,朴素简洁、淡雅的风格受到青年女学生的青睐,成为女学生装的主要形制之一。袄裙在民国后期仍然一直流行,但款式已基本固定。女子上穿紧身短袄下配马面裙等长裙,并做彩绣装饰,使袄裙成了民国时期女子主要代表服装之一(图1.55和图1.56)。

图1.53 穿窄袖袄裙的女子

图1.54 窄袖袄裙示意图

图1.55 穿倒喇叭袖袄裙的女子

图1.56 捯喇叭袖袄裙示意图

2.旗袍

旗袍本意为清代旗女之袍,清末民初逐渐被汉族女子接受。清末旗袍原衣身宽大且长,袖口窄小。20世纪20年代初,受外来文化影响,上海服装界首先引进西式裁剪方法,开始对旗袍进行改良,缩短衣长,收紧腰身,衣领紧扣,衣身曲线鲜明,加以斜襟的韵律,使旗袍造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衬托出东方女性端庄、典雅、沉静、含蓄的芳姿,形成了富有民国特色的改良旗袍(图1.57和图1.58)。

旗袍改良之后仍在不断变化,先时兴高领,继而又高掩双腮,后又为低领,低到无可再低时,索性将领子取消,但最后还是多选择中等立领高度,之后定型被称为“旗袍领”,一直影响和流行至今。袖子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及露肘,20世纪40年代还去掉袖子,即为无袖。旗袍长时可及地,短时至膝间。开衩口也是变化多种,低时在膝中,高时及胯下。旗袍经过不断改良与吸收外来西式服装文化,使之更加轻便适体(图1.59和图1.60)。

自20世纪30年代起,旗袍成为民国时期大、中学校女学生的校服,成为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影剧明星等人群的首选服装。一时间,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女子、工厂女工、达官显贵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成为民国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女子代表服装。

图1.57 穿改良长袖旗袍的女子

图1.58 改良长袖旗袍示意图

图1.59 穿改良短袖旗袍的女子

图1.60 改良短袖旗袍示意图 CsKDoq3VWylSCAGaa/jwotYm0lzY2mXVKxfTXqfUBV+0RX46JRrpAIeof2ZqoE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