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候鸟离乡过冬记

高空俯视的秋景

秋天到了。能从高空俯视辽阔无垠的国土,多么美好!乘着平流层气流升到高空,比原地不动的森林还高,比浮动的白云还高,离开地面估计得有三万米高吧。我国的疆土总归你还是望不到边,但是仍可以极目远眺,前提条件当然是晴空万里,没有厚厚的乌云或云层遮蔽大地。

在这样的高度向下俯瞰,你会觉得整个大地的万物都在动:森林、草原、高山、海洋……

我们说的是鸟儿。成群结队、数都数不清的鸟儿。

我们的候鸟要飞离我国,迁徙到别处去过冬。

自然,还有些鸟儿留下来了:麻雀、鸽子、寒鸦、红腹灰雀、黄雀、山雀、啄木鸟和其他一些小型鸟类。除了鹌鹑之外,所有野鸡都留下来了。留下来的还有大苍鹰和巨型猫头鹰。但这些猛禽在冬天也没什么活儿可干。因为大多数的鸟儿毕竟都飞走越冬去了。迁徙从夏末就已开始,最先启程迁徙的是那些春天最后飞来这里的鸟。迁徙一直持续整个秋天,直到河水冰封为止。最后离乡飞走的是今年春天被孵化出来的首批雏鸟:秃鼻乌鸦、云雀、椋鸟、野鸭、海鸥……

各奔前程

你们以为所有的鸟群都是乘着平流层气流由北向南飞去越冬的吗?完全不是这样。

不同种类的鸟儿离乡飞走的时间尽管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在夜里启程——这样更安全。并且不是所有的鸟都从北往南飞,有些鸟秋天从东往西飞。另外一些鸟反着飞,由西往东飞。我们这里甚至还有一些鸟直接飞到更北的地方去过冬!

我们特派记者给我们发来无线电报,用无线电邮局,详细告诉我们:哪些鸟飞去了哪里,以及一路上这些候鸟的生存状态如何。

由西向东

“嘁——咿!嘁——咿!嘁——咿!”鸟群中的红色金丝雀——朱雀之间就这样交谈。它们的旅行早在八月份就从波罗的海、列宁格勒州和诺夫哥罗德州开始了。它们飞得不紧不慢:食物到处都很充足,干吗要着急赶路呢?又不是飞回家筑巢和孵化雏鸟。

我们看见它们越过了伏尔加河,飞越了海拔不是很高的乌拉尔山脊,现在我们看着它们正在飞越西西伯利亚的巴拉巴大草原。它们一天接一天向东方移动,一直向东,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去。它们飞过一片丛林又一片丛林——整个巴拉巴草原到处都是小片的密林,还有白桦林。

它们尽量在夜里飞行,白天则用来休息和进食。尽管它们是成群飞行,每一只幼鸟都盯着两边看,以防不测,但仍免不了要发生不幸——稍不留神,鹞鹰就抓走它们中间一两只。西伯利亚的老鹰很多——苍鹰、燕隼、灰背隼等等,都是飞行速度极快的猛禽!鸟群飞过一片片小密林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被它们抓走!夜里总归要好一点,猫头鹰的数量比老鹰要少些。

这里,西伯利亚也是朱雀的拐弯路口:它们要飞越阿尔泰山脉,再飞过蒙古戈壁滩,最后飞到炎热的印度去越冬。这一路艰辛的旅途上,不知道又有多少小鸟儿要丢掉性命!

编号F——197357脚环简史

俄罗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将一个编号为F-197357的轻型金属脚环戴在了一只北极燕鸥 雏鸟的脚上。这是1955年7月5日发生在北极圈白海的坎达拉科什保护区的事儿。

直到同年的七月末,雏鸟刚学会飞行,北极燕鸥才决定结队开始它们的冬季迁徙之旅。一开始它们朝着西南方向越过波罗的海在飞,随后直接往正南方向,沿着法国、葡萄牙海岸,还有整个非洲海岸线飞行。再绕过好望角,朝着南极洲方向飞去。

1956年5月16日,戴着编号F-197357脚环的年轻北极燕鸥被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西海岸靠近弗里曼特尔市的附近捉到。该地直线距离坎达拉科什保护区将近两万四千公里。

这只燕鸥的标本连同它脚上的脚环一起被(澳大利亚)佩斯动物博物馆收藏。

秋9

由东向西

每个夏天,奥涅加湖上都会孵化出一群群野鸭和鸥鸟。秋天一到,这些野鸭和海鸥就朝着太阳落山的方向,向西而飞。这些针尾鸭群和蓝灰色海鸥已开启越冬之旅。我们乘坐飞机跟上它们。

听见尖锐的哨声了吗?接着是水的拍击声、翅膀的嘈杂声、野鸭忧郁的嘎嘎声,还有海鸥的鸣叫!此起彼伏……

正当针尾鸭和海鸥浮在森林湖上休息的时候,一只也是迁徙而来的游隼马上追上了它们。只听见,它的呼啸声像牧人的长鞭一样刺破长空,游隼飞掠到已惊飞至空中的野鸭背上,用它那弯刀一样锋利的后爪刺了进去。受伤野鸭的长脖子像鞭子一样垂下,没等它落入湖中,速度飞快的游隼蓦地一转身,在野鸭快落水那一刻用爪子钩住它,用钢一般的喙给了野鸭后脑壳致命一击。游隼带着野鸭飞走,吃午餐去了。

游隼是野鸭群的灾星。从奥涅加湖开始,游隼一路都跟着野鸭群,沿途飞过圣彼得堡、芬兰湾、拉脱维亚……它吃饱的时候,随便落在哪个岩石峭壁或一棵树上,漫不经心地看着鸥鸟在水面上翻飞,看着野鸭头冲下在水里翻跟斗、扎猛子,一直等到鸟群离开水面,又聚集成群或者排成粗绳一样的“人”字阵形,继续它们向西、向着鸡蛋黄般的太阳沉入波罗的海灰蒙蒙海面的迁徙之旅。但是,只要游隼肚子饿了,它就会飞快地撵上这群候鸟,抓一只给自己充饥。

沿着波罗的海、北海的海岸,游隼就这样一直跟随候鸟群飞行,等到跟随它们飞过大不列颠群岛,快靠近不列颠群岛的海岸线的时候,说不定,这匹长着翅膀的狼才会最终离开候鸟群。这群野鸭和鸥鸟将会留在这里越冬。而假如游隼忽发奇想,说不定它也会跟随其他野鸭候鸟群折返继续往南飞,飞到法国、意大利,再飞越地中海,直到炎热的非洲。

在北方:长夜漫漫的极夜地带

欧绒鸭,是我们用它们又轻又软的绒毛制作羽绒大衣的一种极地野鸭。它们不慌不忙地在白海的坎达拉科什保护区里面孵化出了自己的雏鸭。多年以来,这个保护区一直都在保护欧绒鸭。大学生和科学家们为欧绒鸭安上脚环,每个轻便的金属脚环上都镌刻有编号,以便人们了解,离开保护区之后它们飞去了哪里,在哪里越冬,返回保护区里自己鸭巢的欧绒鸭数量有多少,以及许多关于这种神奇野鸭的详细信息。

不久,白海就会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冬天欧绒鸭在那里几乎没什么东西可以吃。欧绒鸭聚集在奥涅加海湾,离别洛莫尔斯克市不远,总有一些未结冰的水面。欧绒鸭就从这些地方的水下岩石和水草里啄食软体动物、小贝壳之类。对于飞到北方这边来的候鸟来说,最主要的是能吃饱。吃饱了,哪怕天寒地冻,周围全是海水,长夜漫漫难以忍受,它们都不会感到可怕。你看,它们身上穿着欧绒鸭羽绒大衣,那可是能抵御寒冷、世界上最暖和的羽绒!况且,时不时那里的天空还有魔幻的北部奇观—北极光出现呢,还有超级月亮和特别明亮的星星。所以,几个月见不到海面上升起的太阳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北极的欧绒鸭无论如何境遇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吃饱喝足,在那儿自由自在度过漫长的极地冬夜。

未完待续。 w9hWeUfSBx+ak53x18Q0ZSWXtyf5Yi+tZdmqd5dHPLxr4uGW72J0fDv6ekUf4N6T

秋1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