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3月23日,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给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写了一封信。内中说,游说清廷引进铁路与电报的努力,截至目前已经全面失败了:
从各个口岸寄来许多建议,一致认为在内地,除轮船航运外,还有必要添设铁路和电报……但我也必须加一句,我和我在北京的同僚(他们是既热忱而又持续不断地)所作的努力,并没有说服中国政府。 1
五口通商之后,清帝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贸易联系。来华的洋商们很快发现,清帝国交通建设落后,既无铁路,也无货轮,通商口岸吞吐货物的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货物的总体量。
故此,1863年7月,上海的27家洋行联合向江苏巡抚呈文,请求修筑自上海到苏州的铁路。同年,英国工程师史蒂文森来华,在英国怡和洋行的支持下,也向清廷提议修筑以汉口为中心的铁路网络。1865年,又有英商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小型铁路,试图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引起清廷中枢的兴趣。洋商们期待通过铁路将更多的洋货销往清帝国内陆,再将更多的土货从清帝国内陆运往欧美。
但洋商的利益未必符合清廷的利益。总理衙门担忧修了铁路之后,中国的山川险阻将失去效用,“洋人可以任便往来” 2 ,等同于门户大开自毁国防。于是上述提议全部遭到拒绝,宣武门外的小铁路也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毁。
1866年,又有赫德向总理衙门呈递《局外旁观论》,威妥玛向总理衙门呈递《新议略论》。两份文件均建议清廷修筑铁路。清廷将两份文件下发给部分督抚与通商大臣讨论。湖广总督官文说,洋人表面上是想谋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但很可能另怀有政治方面的隐秘图谋,“其隐而难窥者,则包藏祸心也”。江苏巡抚刘坤一说,修了铁路后“我之隘阻尽失”,国防可能会崩溃。两江总督马新贻说,铁路有利于夷人“任便往来”,将使得大清境内处处“皆有该夷之兵,皆有该夷之民”,然后处处都有冲突,祸患无穷。 3
一再碰壁之后,洋商们将期望放在了1868年的中英修约。只要修约后英商被允许在清帝国修筑铁路,依据最惠国待遇条款,其他国家的商人也能获得相同权利。清廷为了应付修约,也在1867年给各省将军督抚下发了文件征求意见。其中一项重要讨论内容,就是应不应该兴办“铜线铁路”(铜线即电报系统)。陕甘总督左宗棠、两江总督曾国藩、湖广总督李鸿章、江西巡抚刘坤一、山东巡抚丁宝桢、船政大臣沈葆桢、江苏巡抚李翰章等共计18人参与了讨论。
讨论持续了近三个月,结果是几乎无人同意修筑铁路。如左宗棠认为:铁路是为火轮车服务的,我大清没有火轮车,自然用不着铁路这个东西。曾国藩的看法是:修铁路必然破坏马车夫、人力车夫、轿夫与旅店的生意,这些人没了生路,一定会闹事。总结起来,抵制的理由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破坏关隘与风水,会对“民情”造成冲击;二是破坏传统的车、驴、旅店等行业,会对“民生”造成冲击;三是不能让洋人来修路,那样只会让洋人得利并冲击大清的财政收入。 4
李鸿章是第三类意见的代表人物。他承认铁路是个好东西,可惜的是“公家无此财力,华商无此巨资”,大清的官与民皆无财力自主修筑铁路。官与商合作又容易发生隔阂闹出矛盾,同样很难成事。所以,不如“待承平数十年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到那时国家有了钱,铁路就不必再由洋人来修,“中国自行仿办,权自我操,彼亦无可置喙耳”。简言之,李鸿章的立场是铁路应该修,但只能自己修,不能交给洋人修;现在自己没钱修,所以宁可不修,宁可推迟几十年等有钱了再修。他还给总理衙门出了一个主意,用来婉拒洋人的诉求:
换约时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官不能治其罪,亦不能责令赔偿,致激民变。彼若以自能劝导防守为词,强欲增入约内。我则必以百姓抗争拆毁,官不能治罪赔偿等语载入约内。彼族最多疑虑,自当废然思返。 5
大意是:如果洋人非要将修筑铁路一事写进条约里,还声称他们可以劝导百姓接受铁路并保障铁路的安全,那么我们也可以跟他们讲,有一项规定也必须写进条约:如果有百姓群起抗争拆毁铁路,不能要求大清官府去抓捕百姓来治罪,也不能要求我大清提供赔偿。
据吴永《庚子西狩丛谈》记载,曾国藩在1870年问李鸿章有何应对洋人的办法,李的回复是“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 6 。他1868年提供给朝廷的这段主意,大概也可以算是一种“痞子腔”。
李鸿章的意见被采纳了。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稍后即对英国人说,“我们给予使节(指出使欧美各国的蒲安臣使团)的唯一训令,是不让西洋强迫我们建设铁路和电报,我们只希望这些事情由我们自己来提倡” 7 。所谓由自己来提倡,按李鸿章的办法就是短期内不搞,等过个几十年有了钱再说。
此时,距离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已过去40余年,伦敦已在运行大都会地铁。美国、法国、德国与俄国的铁路建设均已持续了30年之久。这一年,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6844英里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