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1
Forword

信息存储介质是人类延续文化的工具,从洞穴壁画到竹简纸张,从磁带到半导体内存,存储介质的尺寸越来越小,容量却越来越大。特别是以半导体NAND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产品,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尺寸更小、稳定性更好,成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的必备存储部件,被认为是磁盘设备的替代者。

在企业级应用方面,近几年来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随着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大数据应用等需求激增,云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这直接带动了数据中心对存储的需求,SSD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IDC统计,2021年全球企业级SSD的市场规模约为190亿美元,预测2026年市场规模约为3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

在消费级应用方面,居家办公、远程会议及在线教育需求的增加拉动了全球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快速增长,这同时也拉动了SSD出货量的大幅增长。据IDC统计,2021年全球消费级SSD的市场规模约为185亿美元,预测2026年市场规模约为2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

无论是企业级应用还是消费级应用,对SSD产品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因此众多厂商积极和深度参与固态存储市场。参与者既有三星、SK海力士等国际厂商,也有长江存储等国内厂商。

SSD核心部件包括主控、闪存芯片和固件。国内在NAND闪存、主控以及完整SSD产品方面已有多家有代表性的公司,垂直产品链布局已基本完成。如2016年成立的长江存储,总部位于国家存储生产基地武汉,定位生产SSD的核心部件、NAND闪存颗粒。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半导体行业,鼓励自主创新,中国SSD技术和产业良性发展,产业链在不断完善,与国际厂商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SSD相关技术仍有大幅进步的空间,SSD相关技术也确实在不断前进。随着闪存芯片制程工艺的进步、堆叠层数的增加等,SSD面临闪存大页问题、写放大导致的性能问题、3D堆叠导致的可靠性问题等,因此,我们仍需不断攻克核心技术,通过软硬件协同等多种方法提升SSD的性能和寿命,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中国在SSD技术方面只有面向国际前沿,加强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才能逐步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并在市场中占据更高份额。

《深入浅出SSD》第1版在2018年上市,随即成为SSD从业者,包括研究者、设计者、生产者和应用者,了解SSD工作原理和技术的畅销书。快5年过去了,SSD技术在不断发展,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出现了系列新技术或新标准,如可计算存储、ZNS、NVMe协议标准、NVMe over Fabrics、NAND新协议标准等,于是,本书诞生了。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内容,覆盖面更广。本书的作者团队依然来自固态存储行业的技术精英,他们有多年经验,秉持专业、通俗和易懂风格著书,相信本书将继续给读者以良好的体验,助力SSD技术和产业发展。

冯丹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信息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主任
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EKMgEYsGJgof516eSKtZJMxA9HEmap+x/O7513LVxYylQhv5o+J4f6CVDPJBqb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