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人力资源效能的经营意义

经营和管理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抛开经营谈管理,管理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假招式;抛开管理谈经营,经营就变成了缺乏根基的机会主义。

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善于用管理的逻辑来穿透经营。人力资源效能(HR efficiency,简称“人效”),代表在“人”这门生意上的投产比,体现为人均营收、人均利润、人工成本投产比等指标。在这个互联网与数字化的时代,人效既是管理水平的体现,又是撬动经营的支点。

人效具有管理意义,这个不言而喻,但要说人效具有经营意义,大多数人也许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道理。让我们从生意的本质谈起吧。

经营的双效逻辑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可以归结为三流:业务流、人才流、资金流。

做生意本质上就是基于业务流的推进,合理配置人才流和资金流。 所有老板的生意逻辑都可以归结为两点——人效逻辑和财效逻辑,说白了,就是老板愿意用什么样的人力和财务投入去换取什么样的业务结果(见图1-1)。

图1-1 生意的三流两效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在大多数企业里,老板并不会披露自己明确的双效逻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双效逻辑,而是人力和财务两大职能体系不够健全,没有探测到这类关键信息。试想,如果生意的本质就是如此,而两大职能体系(主要是人力)长期没有触及这类指标,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工作,那么,它们还能被称为推动生意的引擎吗?难怪,大量老板都将这类职能体系定义为“后勤”。

现实中,老板永远会给出含糊不清的说辞:“钱和人要投入得少,产出一定要多。”老板、人力、财务都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但任何一方都无法打破这个僵局,为企业带来新的变化。

公平地讲,要打破僵局更多的还是人力和财务两大职能体系的任务。它们应该帮助老板梳理清楚双效逻辑,并基于对业务的理解(将业务翻译为数字),按照双效逻辑来配置人财两类资源。 现代企业基本都存在诸多业务条线,而在生命周期的每个时点上又都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如何让每个组织模块在每个时点上协同作战,产出整体让老板满意、让生意充满活力的效能,的确是一道“巨型的难题”。当然,这也是人力和财务两大职能体系的价值所在。

好的企业能够实现业绩起飞,都要依赖一体两翼:“一体”是业务流,由CEO(首席执行官)、COO(首席运营官)、CMO(首席营销官)、CPO(首席产品官)、CGO(首席增长官)等引领,其中以CEO为主;“两翼”是资金流和人才流,由CFO(首席财务官)和CHO(首席人力资源官)引领。正是基于这个逻辑, 我将CEO、CFO和CHO称为“C3铁三角”(见图1-2),认为这个三人组决定了生意的底色。

图1-2 决定生意底色的C3铁三角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对C3的成员(以及他们背后的团队)来说,他们显然面临一个挑战——跨越专业。 说到底,仅仅基于自己的专业认知来发挥专业价值,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他们必须从自己所在的一“角”,跨越到另外两个“角”上,才能够基于生意全貌来重新思考自己的专业,才能够真正推动生意,产生经营价值。

举例来说,CHO过去被认为是人力专家,仅需精通人力资源专业即可;现在,他必须同时精通业务和财务,因为他配置人才流的方式,必然受到业务流和资金流的约束。过去,HR们喜欢就人才队伍谈人才队伍;现在,他们必须先谈业务,再谈资金,最后才谈到人力。

再以CEO为例。过去的CEO,不少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销售(Top Sales)、大研发或大产品;现在的CEO,如果不谈组织和财务,那么你几乎可以肯定他“段位不够”。说白了,业务上你想做的事情多了,但人才流和资金流支持吗?

财务和人力这“两翼”,人力格外重要。在这个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人是企业资源流转的中心,营收、成本、费用等财务指标都是以人为中心在发生的。不同的人,应该配置不同的弹药(钱),让他们去打不同的仗(业务)。我们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研究结果 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研究显示,在互联网属性的企业里,人效每变动1个单位,财效会同向变动4.33个单位。考虑到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效的这种杠杆效应也很大程度上适用于泛行业。

当前如火如荼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三流在线,基于算法迭代来让双效逻辑逼近最佳状态,从而推动经营管理。大多数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时没有想明白,它们不会先明确自己的双效逻辑,尤其是人效逻辑,而是希望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导入来“包治百病”。这样的方式只会形成隔靴搔痒的效果,并不是正途。反过来说,如果企业破解人效逻辑的密码,就等于打开了“数字化之眼”。

人效的经营意义

当前,企业对于人效的重视显然还不够,因为它们没有完全理解人效的经营意义。

先从动态视角看。按照企业的一般规律,业务流与人才流具有典型的“错峰性”(见图1-3)。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机构与人力的新建跑在业务的前面,这个道理很简单,有了机构和人力才能做事,最开始一定会有一段“磨合期”;另一方面,机构与人力的消解又跑在业务的后面,这个道理同样好理解,当业务下滑时,业务部门并不会在第一时间调整队伍,而是会坚持跑一段时间,这形成了一定的“怠速期”。

图1-3 业务流与人才流的两种“错峰”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其实,企业在进退之际的两种错峰里都会形成人效下跌,这就是经营的风向标,而人力资源部的干预能力体现了专业水平。如果能够回弹,那么就证明干预有力;如果不能回弹,企业就会走向衰败。一些企业就是没弹回去,结果就一蹶不振了。如果有兴趣,不妨把苏宁、海航等企业的数据拿来分析,不要用宽口径人效 ,而要用主营核心业务的业绩和人力投入计算人效,你会发现它们的现状其实早就有信号了。

人效的两种错峰需要“干预”,但并不是说要一刀切式地严控人效。这里的“干预”有两个要点。

一是制定特殊的“驱动性人效指标”(driving HR efficiency,DHE),即对于投入和产出都要用更加前瞻性的指标来衡量,而不是参考滞后性的指标。

举例来说,人工成本报酬率(=利润÷人工成本)就是一个相对滞后的指标,而人均营收(=营收÷人数)就是一个相对前瞻的指标。进一步看,如果能够找到营收中的核心部分作为产出,再找到人数中的核心团队作为投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加敏感的指标。

现实情况是,如果以滞后指标来衡量,这门生意肯定没做好、不划算,人力投入就应该被砍掉。但生意是动态的,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门生意的前景,就可以根据这个前景来配置更有希望的人力投入,这就保存了“有生力量”。

二是对于人效指标的目标值要适度放松,要在一定时间里给予一个更低的人效空间。

举例来说,某连锁经营的企业,在“敌占区”里市占率并不占优势,经营业绩自然举步维艰。传统HR的思路是收缩人员投入,以保持人效,但这样的结果是瓦解了队伍战斗力,导致市占率进一步下降。合理的方式是,基于对手的人效水平,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一个更低的值,形成“兵力”上的超配优势,争取打个“翻身仗”。

说白了,业绩已经处于低水平,如果人力继续配置不足,就会继续“怂下去”,还不如“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要强调的是,这里还要考虑建队思路和激励匹配等问题,不是光豪放地增人数就可以了。

进一步看,对于人效的管理,应该收放自如。这里“放”了,在什么业务上“收”回来?集团应该有个整体的人效要求,应该有更大格局的思考。

再从静态视角看。这个时代的生意本质上是通过人效杠杆来获得成功的。 在《人力资源效能》一书中,我已经阐述过人效对于市值和财务效能等诸多方面的“经营影响”。这里,我们不妨将这些影响用因果关系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发现人力资源专业以人效为支点,在经营层面产生的影响。

老板在解构生意时,都喜欢关注两类数据:一类是营收和利润规模,另一类是估值或市值。但是,如果不能将数据穿透到组织层面,其宏图大志就可能变成空中楼阁。完整的逻辑链条应该是先有市值规划,再有经营规划,再有财效规划,最后有人效规划 (见图1-4)。这个链条应该是完整的,顺着推导或反着推导都能够成立。

很多企业都没有推导过这种逻辑,老板对于营收、利润、估值、市值的数据张口就来,其财务和人力的投入根本无法支撑这些数据。换句话说,要达成业务流的理想状态,其资金流和人才流是根本无法匹配的。

图1-4 从市值规划到人效规划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老板应该明白,大多数战略都是在追求相对优势的放大,并不可能点石成金,另外,战略的执行也不可能脱离组织。所以,业务流的推进必然需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匹配。资金可以通过股债两种方式来解决,但人力资源呢?

人力资源问题一般的解决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增加人力资源数量。 但请记住,人力资源不像资金一样可以“即拨即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即使外部引入,也需要令其融入组织才能发挥战斗力。企业不可能完全通过增人这种方式解决人才流紧缺问题。

另一种就是提升人力资源效能。 这是企业在制定宏伟的战略目标后,自动进入的“解题模式”。人效对于经营的意义非凡,这种逻辑关系也得到了不少老板的认可,他们认为,尽管人力资源有限,但自己的人效可以提升。但问题是,他们究竟为人效的提升做了什么?如果没有科学的人效管理,凭什么自己企业的人效能傲视行业呢?

生意的逻辑始终是严谨的数学题,老板可以遐想“大杀四方”,但数学逻辑也许并不支持。1+1永远等于2,不可能因为你有情怀,答案就等于3。 c6nok5xZlkItowQylOHvUbueXkidu86ewdlgF6RriV8pTq3Er/hDxR0KYie1tE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