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成长股获利之道》是先父的第二本著作,可以说是他1958年经典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的续篇。几十年来,《怎样选择成长股》一直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基本教材,改变了无数读者的投资理念,包括沃伦·巴菲特,他曾说过该书让他脱离了单纯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方式,并建立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尽管本书的销量、影响力和热度都不如第一本书,但对于所有希望认真研究市场的学生来说,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用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这本书完善了第一本书中的概念,内容更加丰富且更有深度,其中很多是他后来觉得应该收录在第一本书中的内容。喜欢第一本书的人(数量颇多),都能在本书中发现更多精彩内容。这本书是在《怎样选择成长股》出版后不到两年内撰写的,也是先父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投资课程之前出版的。在这本书里,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即普通股票与伟大股票,以及普通企业与一流企业之间的差异。

第二,对于了解20世纪60年代投资行业状况,以及当时严谨专业人士的投资担忧,本书或许提供了最佳写照。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是一本史书。尽管家父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意图,但它实现了这样的效果。现如今,年纪大到足以对20世纪60年代有深刻记忆的专业人士已经寥寥无几,至少我就没有。我对那个时期的记忆,是透过一个男孩蒙眬的眼睛,看着父亲在餐桌上的谈论而来的,而我如今已经56岁了。 如果你比我大10岁,即将退休,你的双眼应该会看到更多,但很可能当时你只是个没有太多经验的年轻初学者,正在摸索这个领域。20世纪60年代是投资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当时的股市达到一个高位,在后来20年内都未能超越这个位置。从一位顶级从业者的视角,了解投资者如何看待这个年代,这本书的重要性不亚于你能找到的任何一本历史著作。

2007年,我出版了过去13年来的第一本书——《投资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并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商业畅销书。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即有很大一部分,或许超过一半我们信奉的投资智慧,其实都是虚假的神话。通过努力找到并判断神话真假,你就可以了解别人不知道的事,然后对它下注。因此,我喜欢《成长股获利之道》中的献词:

“大家都信,所以它是对的”,如果你不认同这种说法,这本书就是献给你的,无论你是大户还是散户。

这句话用一种简化的方式,表达出了相同的意思。别忘了,这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被广泛采用之前的年代(距离马科维茨提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仅仅过了不到9年)。

先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再写一本关于投资的书?”47年后的今天,面对超出普通人理解范畴的众多无用投资书籍,这始终是一个好问题。每年,我们创作出的真正有用且经久不衰的投资书籍少之又少,甚至很多时候连一本都没有。

在第1章,先父从通货膨胀这个今天的头号问题开始。你会发现,他的分析既有缺陷,也有先见之明。存在缺陷的原因在于,他并没有机会接触米尔顿·弗里德曼即将提出并普及的全套货币理论。毕竟,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距离弗里德曼出版其开创性的、改变世界的著作《美国货币史:1867—1960》(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 )还有3年时间。(此外,几年后,弗里德曼这本860页的著作才完全传播并被世人所接受。)

尽管如此,本书的分析仍然具有先见之明,作者引导你进行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分析:央行加息和降息,为什么未必与控制通胀的货币政策一致。他向你展示了,为何在某些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实际上是增加而不是抑制通胀。他认为,美联储不应该将加息和降息作为对抗通胀的基础,即使是弗里德曼也会完全认同这些观点。然而直到今天,现实世界仍然会令先父和弗里德曼鄙视,因为央行用来应对通胀的主要机制依然是加息和降息。

接着,与弗里德曼相反,作者描绘的通胀图景,基本上是美联储在很大程度上会服从于社会的大趋势。我相信他是对的。如果你把美联储视为一个强大的受害者,受到长期缓慢变化的社会价值观所定义的庞大体系的拖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某些环境中,美联储的日子会相对轻松,而在另一些环境中,则会很艰难。他非常准确地预测到,通胀将持续下去,甚至会恶化。20世纪60年代,社会趋向于政府化,婴儿潮一代老龄化后支出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导致了人们喜欢高价商品而不是低价商品,所有这些都造成了一波通胀加剧的浪潮。这一切已经为事实所验证。

但作者随后指出,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尽管普通股票可能无法抵抗通胀,但伟大股票可以。利用股市的波动,虽然机会很少,但如果做得好,一次股市的下跌便可以提供足够的反弹,抵消多年的通胀影响,这是他最接近支持市场择时的时候。

先父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是通胀的敌人、投资者的朋友。这本书可能是第一本预测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经济增长和通胀影响的书。毫无疑问,先父在这一点上一生都做得很出色。他认为,助推通胀的社会影响永不停息,而科学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才是解决之道。

我就不再重复他对此的描述了,但他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成立的。在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看空通胀是错误的,因为过去十年的生产率飙升,超出了大多数预测者的预测能力。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正是先父50年前,在本书里预见到的事情。他坚定地认为,新工厂可以降低成本,并有助于抗击通胀,而政府几乎所有的做法,包括提高短期利率,都往往会延缓采用新技术(可降低成本)的新工厂的发展,并造成通胀。

在他看来,工会和科学几乎是势均力敌的死对头,工会加剧通胀,而科学降低通胀。只是他未能预料到实际发生的情况,那就是后来大多数工会都消亡了(发展迅速的政府工会除外)。他从未想到政府工作人员需要、想要或者被获准才能得到工会保护,不止如此,正如他指出的那样,他也从未想到确保婚姻幸福竟然成为政府的责任。

他关于税收如何影响股市的分析,也走在他所处时代的前沿——超前于供给学派。更有趣的是,当我们认为没有人考虑外国竞争和外国投资的时候,他却已经开始专注于此了。当然,后来大家都关注到了这些,但你必须把本书当作史书来读,才能知道这一点。

他有一句所有心怀抱负的富人都应该铭记在心的名言。在本书中,他写道:“几乎所有家庭中的富有成员都会被其他家族成员嫉妒和讨厌。”多么真实,但请注意,很多人渴望成为被讨厌的人,真有趣!当然,他提到这句话是有别的用意,不过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让你的兄弟姐妹、侄子和其他人嫉妒和讨厌你的方法,就是变得比他们富有。奇怪的是,有这么多人都如此渴望变富。

在第2章中,他对先锋金属公司的描述,又是一个我们都知道但从未仔细思考过的完美例子。一个人、一个想法可以让一家负债累累的公司和它不值钱的股票,在短短几年内就转变为一个创新的强者。先父表示,这个假想的案例并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而是许多公司的集合。然而,在重读第2章时,我惊讶地发现,12年后的纽柯(Nucor)公司,恰如这个案例的翻版。

肯·艾弗森将纽柯公司这家濒临破产的金属公司,转变为全球低成本钢铁生产商,并最终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我自己小小参与了那段令人兴奋的历史,我在1976年发现了纽柯公司,并带领一群投资者投资了该公司,其中包括我的父亲,他一直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直到他去世,并获得了超过100倍的利润。纽柯公司的故事和它几十年来的演变,几乎与先父虚构的先锋金属公司完全相同。如果你不熟悉纽柯公司,那么就错过了一个伟大的美国故事,建议你读读我的朋友理查德·普雷斯顿关于该公司的传记《美国钢铁》。

但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的故事。先父写的那些改变自己领域的人物故事同样引人入胜。他写到威廉·R.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创建惠普公司时,也发生了类似的事,这让人难以置信,因为在先父撰写本书的时候,惠普的市值只有1.5亿美元。如果当时有人买进惠普股票,并持有几十年,他们就发财了。德州仪器公司是他写过的另一家这样的公司,当时人们只要购买本书,然后买进这些股票,他们便能在未来几十年里击败几乎所有人,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

在我看来,第3章不算是先父写得最好的一章。至少在我看来,从各个方面看都没有太多先见之明。自本书出版以来,关于如何挑选理财经理的书已经太多了。这一章最重要的贡献,或许是他在1960年便开始讨论这个流程。

但是,第4章是令人惊叹的。如果当时的首席执行官们,听从了他关于并购的建议,那么20世纪60年代企业集团混乱的场景,或许就可以完全避免了。他对愚蠢的并购,提出了鞭辟入里的批评。他准确地定义和预测了哪些并购往往能成功,哪些很少成功。简单地说,先父让你了解到,为何那些在自己核心能力领域垂直整合的收购者通常会取得成功,而那些追求横向多元化的收购却很少成功。当然,20世纪60年代的企业并购热潮,几乎都在纯粹追求横向多元化,事后看来,对社会效率提升毫无益处。凡是打算并购,或是持有并购公司股票的人,都应该熟读他关于并购的9项规则。这些内容在本书再版的2007年尤为重要,因为以现金为基础的并购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第4章关于投票权的部分表明,我们目前对公司治理和股东投票权的强调是多么愚蠢。在这方面,他领先时代50年。几十年前,我们的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由政治家、社会科学家和律师领导)走错了方向,而且再也没有回来,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他的另一个观点也很贴合2007年的潮流,因为他表明政客和政治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因为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转移而抛售股票,甚至改变持股类型。他在本书中更关注国会两党间的权力转移,而不是总统,这在2007年特别实用,这些内容虽然写于近半个世纪前,但好像是为2007年写的一样。

第5章的内容很有趣,一方面可作为历史研究,另一方面可作为商业分析的标准工具,他的重点放在了当时的行业分析上。表面上看,本章的大部分内容,都与今天希望获得股票购买建议的众多读者无关。大多数读者会对他花费如此大篇幅分析化工业感到惊讶,也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在当时,化工业是主要的成长行业,正如他所说,其增速大约是美国经济增速的3倍。如今,任何增速是美国经济增速3倍的产业,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因此当时化工业受重视并不奇怪。

当时的化工行业很像今天的科技行业,是一个高速成长几十年的大行业,既有规模庞大、地位稳固的老牌企业,也有试图打入市场的小型初创企业。先父很清楚,如果你找到了合适的大型化工公司,因为其成长的安全性,你可以长时间依赖它。他特别提到了两家公司——陶氏化学和杜邦。如今,它们是美国最大的两家化工公司,如果你在当时买入它们中的任何一家,并持有到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代末,就能够在此期间跑赢市场。杜邦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陶氏化学则排名第五。

先父从来没有提过联合碳化物、孟山都和格雷斯等当时的其他大型公司,但它们都没有保持原来的独立公司形式,而是被分拆并出售给了其他公司,部分出售给了陶氏化学和杜邦。其他一些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当时颇具规模的化工公司,如斯托弗和罗门哈斯,都已在几十年前被吞并及私有化。因此,先父专注于陶氏化学和杜邦的事实,证明他具有长远的洞察力,可以看出哪些公司有深厚底蕴,而哪些公司没有。

先父在20世纪50年代持有杜邦公司的股票,但在本书完成后,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卖掉了该股,而他一直持有陶氏化学的股票,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最终卖掉。在他出售陶氏化学股票时,该公司已成为这个大幅整合行业中的第三大公司,如今则是美国最大的化工公司。如今,化工行业已经变得与大宗商品行业类似了,增长速度也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科技行业也会变成这样。先父在第5章没有谈到科技行业,而是谈到了“电子行业”。当时,电子行业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领域,小公司正在急速打败大公司,成长为巨头。他专门讨论了两家公司——德州仪器和Ampex。德州仪器一直以来都是电子业巨头,而Ampex则已经消失不见了,成为硅谷早期历史上曾经闪耀过的亮点。

他将这些领域描述为高增长和高风险,可能更像今天的生物科技行业,而不是科技行业。在我看来,今天突破性的科技领导者,取得领先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技术本身(但生物科技公司是这样的),而是在于其激进与创新的营销和产品设计。无论是亚马逊、苹果、RIM(黑莓手机制造商)、eBay还是谷歌,这些公司的成功根源都不是技术,也不是因为技术创新而实现增长的。相反,它们通过创新的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和分销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先父指出,最有可能成功的,是那些通过跨学科方式对销售、市场营销和市场研究进行整合的公司。今天,真正基于先进技术的公司,比如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增速基本上都放缓了许多,更像先父笔下的化工公司。我希望你们这样看待今天的电子行业,它们更像20世纪50年代的化工行业,而生物科技行业,则更像当时的电子行业。在第5章中,你会看到许多关于如何挑选公司,以及如何运营公司的窍门。先父一直强调卓越的管理,你可以在本章学到与一些普通领域公司相比,很多颠覆性公司是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的。

在讨论完制药业之后,他在第5章“其他值得关注的行业”一节中,分享了或许是他最有先见之明的建议。1960年,他观察了许多新兴公司,这些公司处于行业边缘地带,它们之间的差异多过相似之处,而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它们极具吸引力。这些公司可能不属于任何特定行业。他还发现一些公司,在当时新颖的“服务”领域内,开拓出了自己的市场。今天,美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制造业了,但在1960年,服务业在投资圈基本上属于很新且微不足道的领域。

在1960年,几乎所有的投资都集中在我们今天所说的制造业。本书中提到了A.C.尼尔森和万宝盛华这两家具有巨大潜力的新近IPO公司。此外,先父还谈到了一家在当时相当新的公司——邓白氏公司。尽管这些名字在今天听起来毫无新意,但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都是非常热门的股票。

如果有人按照先父在本书中提及的股票,简单地建立一个投资组合的话,他在20世纪60年代的投资业绩应该会很好,大幅超越市场。20世纪60年代,这些股票验证了先父的投资策略,即《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提出,并在《成长股获利之道》里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他的基本思想是,从拥有优秀管理层的优秀公司中,寻找那些通过开发新产品,在未来许多年领先竞争对手的公司,其股票尚未被机构投资界充分了解与接受,因此未来股价涨幅有望超过企业的增长率,这一方法在47年后的今天仍然奏效。

后来,在他完成本书之后,他想出了一句经常问管理层的话。这是他写过的内容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你在做哪些竞争对手尚未做的事?”重点是“尚未”二字,这意味着只要做了这些事,他们将领先于竞争对手,获得优势,或是迫使竞争对手跟随。在我的人生中,我有很多次妥善运用了这句话,所以我强烈推荐你使用它,它一直是我商业奋斗路上的指路明灯。你在做哪些竞争对手尚未做的事?这是一个值得被反复使用的好想法,并且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尽管书中的原句并不完全一样。

然而,当你阅读本书时,你也会发现先父投资策略中固有的风险:如果没有正确地辨别管理层,你可能会挑选到错误的股票。本书提出的投资策略是稳健的,但在我看来,它最大的风险,不仅在于可能会误以为公司管理层很优秀,还有可能在你买入时,对管理层的判断是正确的,却忽略了后续继任的管理层并不优秀。这是一个很难克服的困难。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犯过很多次这种错误。现在,我采用了很多当时不存在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陷入此类麻烦。这些措施不在本书中,我建议你积极采纳这些1960年不存在的现代风险控制措施。

先父提出的投资策略,仍然是选股的最基本策略,而这正是他的第一本书经久不衰、持续畅销多年的原因,也是我很高兴和自豪地为他的第二本书再版撰写推荐序的原因。祝你阅读愉快!

肯尼斯·费雪
费雪投资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投资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以及Wiley费雪投资系列作者
《福布斯》“投资组合策略”专栏作家 dWMVuks45AZwwXZNxMYvLltDCEA1GTbcPwJFw/l52LmbxHCTnVn7usXahvq+a5j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