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节中分析的PMSM动态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三相静止坐标系的,其中的电感矩阵非常复杂,这是因为三相定子绕组之间的耦合情况与转子的位置密切相关。采用坐标变换可以将该数学模型变换到任意一个两相坐标系中,这样,耦合情况有可能会得到简化。如果选取的两相坐标系是将 d 轴始终定位在转子磁极轴线上的转子坐标系的话,电感矩阵将会简化为常数,数学模型得到极大简化。
根据3.3节的推导,可以利用下述的变换矩阵将ABC坐标系中三相静止定子绕组的电流变量变换到 dq 转子坐标系中两相旋转绕组中的电流变量:
采用上述坐标变换原理,可以把交流电动机不同的绕组变换为同一个坐标系( dq 坐标系)中的绕组。电动机的电压、磁链等物理量的变换矩阵与上述的电流变换矩阵相同。这样就可以将上一节中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化简,得到下面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1.定子电压方程
式中 ω ——转子旋转电角速度;
p ——微分算子。该式可以描述为式3-58的矢量形式。
以电压为例,如下式所示,矢量由其实部与虚部共同构成。
2.定子磁链方程
由于PMSM转子永磁体产生的是正弦分布磁场,所以当该磁场变换到转子坐标系以后仅与定子绕组中的 d 绕组匝链(即上式中的 ψ f 项——一相定子绕组中永磁磁链的幅值),而与 q 绕组没有匝链(BLDCM则不同)。式(3-60)中的电感参数与三相系统中的电感参数之间的关系参见式(3-73)。
式(3-60)也可以表述为式(3-61)的矩阵形式和式(3-62)的矢量形式。
请参考方式,
将式(3-60)代入到式(3-57)中,并假定电感参数( L d 、 L q )为常数,则可以得到以电流为状态变量的微分方程:
3.电磁转矩方程
将式(3-60)代入到式(3-64)中,则有
转矩公式(3-65)中的两个转矩分量与2.4节中的转矩 T e1 与 T e2 是相对应的。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气隙除了基波正弦磁场外,还存在谐波磁场,还有永磁体磁场与电机定子齿槽之间的齿槽转矩,这些转矩分量并没有在式(3-64)中体现,所以该转矩公式适用于计算不考虑上述谐波的电机的平均转矩。
4.动力学方程
关于电机参数的简单解释如下(默认采用恒幅值变换):
永磁磁链 :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在定子一相绕组中产生的磁链的最大值。可以利用原动机拖动被测电机(定子绕组A、B、C三个端子开路,不连接任何外电路)在某一转速下匀速转动,测量得到的相电压幅值(即线电压有效值乘以 除以电气角速度(即2 πf )后得到永磁磁链数值。
相电流幅值 :一相定子绕组正弦电流的幅值。由于采用了恒幅值变换,所以相电流幅值与两相正弦电流( i α 和 i β )的幅值相等,也与定子电流矢量的幅值相等(即与 i d 和 i q 的平方和开根号后的值相等)。
铜耗 :定子绕组相电流有效值的平方乘以一相电阻后,再乘以3。
输出有功功率 :利用输出转矩与电机机械角速度计算得到。
输入有功功率 : d 轴有功功率( u d * i d )与 q 轴有功功率( u q · i q )求和后,再乘以3/2(因为采用了恒幅值变换的缘故)。
效率 :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的比值。
( 基波 ) 功率因数 :电机定子绕组相电流滞后相电压电角度的余弦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一台实际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式(3-57)和式(3-63)是不同的。由于存在着磁场的饱和以及 dq 轴磁场的交叉耦合作用,实际电机的电感参数( L d 和 L q )是与电流( i d 和 i q )有关联的。式(3-57)可以说是更为准确的表达式。式3-60中的电感为视在电感,而式3-63右侧中间微分中的电感则是微分电感。
1.三相ABC坐标系中对称电流变换到 dq 坐标系电流
在MATLAB命令窗口中键入如下命令:
其中st为转子位置电角度,bt为定子A相电流的电角度,对idq进行简化。
simplify(idq)
最后在MATLAB中可以得到如下简化形式:
ima*sin(bt-st)
将此变换结果采用下式描述。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幅值恒定的电流矢量变换到转子 dq 坐标系(速度恒定)后还是一个恒定的旋转电流矢量,其幅值没有变化,只不过在原来的相角中减去 dq 坐标系的相角。如果电流矢量旋转速度与 dq 坐标系旋转速度相等,那么式中的相角差(即bt-st)是一个恒定值。此时,电流矢量在 dq 坐标系中变成了一个恒定的静止的电流矢量,它的两个分量均保持不变。如果可以控制相角差,那么电流的两个分量也就可以控制了。不过这两个电流分量的物理含义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
2.永磁体匝链到定子绕组的永磁磁链变换到 dq 坐标系
MATLAB中命令如下:
注意,永磁磁链的相位角和转子位置是同一个角,简化fdq后,结果如下所示:
简化的最终结果如上式所示。可以看出匝链到定子绕组的正弦波永磁磁场在转子 dq 坐标系中的描述非常简单。它仅在 d 轴上有分量,且为一相定子绕组永磁磁链的幅值, q 轴上分量为0。上述结果可以用下式描述
3.三相ABC坐标系PMSM数学模型中的电感矩阵变换到 dq 坐标系
在 dq 坐标系中,式(3-2)的矩阵描述为
前面刚刚推导出下式:
下面着重对定子电流产生的定子绕组磁链部分进行变换,目标是下式中的电感矩阵( L ) 2r 。
根据前述方法,对式(3-26)的两侧同时进行坐标变换,如下式所示。
显然,目标电感矩阵( L ) 2r 应该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3-72)中的电感矩阵( L ) 3s 即是式3-26中的电感矩阵。在MATLAB中键入如下命令逐步进行分析:
然后继续进行简化,如下:
simplify(l2r)
MATLAB中简化的最终结果如下:
参考式(3-14)、式(3-22),该结果描述为
所以前面分析的目标矩阵( L ) 2r 就可以表示为
4.三相ABC坐标系与 dq 坐标系中电磁转矩公式对比
由于转矩公式非常复杂,这里仅针对三相对称正弦电流下的电动机转矩公式对比,前面已经给出了化简后的转矩公式,见式(3-42)。 dq 坐标系中转矩分析如下:
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式(3-65)与式(3-42)完全吻合,转矩公式变换前后保持了一致。当然,式(3-65)形式上更为简单一点,使用频率较多。
必须强调的是 : 式 ( 3-65 ) 与式 ( 3-75 ) 中的永磁磁链指的是一相定子绕组中永磁磁链的幅值 , 公式中的 dq 轴电流在三相坐标系与两相坐标系的变换中采用了式 ( 3-48 ) 与式 ( 3-49 ), 即这里的电流指的是定子绕组相电流的幅值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变换(如恒功率变换),但是如果上述变量和变换矩阵的使用不统一,那么建立的模型就是错误的,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无法用来对电动机进行正确的分析。
图3-6与图3-7分别给出了PMSM在 d 轴与 q 轴上的动态等效电路,电压方程与磁链方程都体现在电路中。
图3-6的 d 轴等效电路中定子侧有旋转电动势(为转子电角速度与 q 轴定子磁链乘积),另外转子侧有励磁电流,气隙磁场由永磁体与 d 轴定子电枢反应磁场共同构成。
图3-6 PMSM的 d 轴动态等效电路
图3-7 PMSM的 q 轴动态等效电路
图3-7的 q 轴等效电路中定子侧有旋转电动势(为转子电角速度与 d 轴定子磁链乘积), q 轴气隙磁场为 q 轴定子电枢反应磁场。
当电动机运行于稳态时, dq 轴的电流、磁链与电压均是恒定的直流量,式(3-57)、式(3-63)中的磁链微分项为0。所以稳态下,图3-6与图3-7中虚线两端都处于等电位上。
当考虑电机铁耗时,图3-6与图3-7就不再适用了,可以在图中加入描述铁耗的铁耗电阻,可参见图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