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一
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一)历史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由美国人弗兰克·帕森斯最先提出,他的“人职匹配”理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期,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开始萌芽。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中首次将心理测试方法应用于“生涯规划”课程辅导。21世纪以来,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开始受到关注,各大高校开始增加职业指导课程和讲座。

(二)概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方观点,一般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也被称为职业规划或者生涯规划。

(三)运用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会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做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自身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等特质,认识广义和狭义的职场,做出决策,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在工作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规划,不断发展完善。

二、为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

哈佛大学有一项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得出的结果如下:

第一类人:27%的人没有目标。

第二类人:60%的人目标模糊。

第三类人: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第四类人: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又分别对这些人进行了跟踪统计,结果令人震惊。

那些有着清晰且长远目标的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那些有着清晰、短期目标的10%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短期目标不断被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而目标模糊的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的成绩。

那些没有目标的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从实践经验来看,发展较好的人都有着比较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原因也很简单,明确的职业规划就是上学的时候列的学习计划,有了明确的规划之后,我们就知道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因此更加有目标感,从而避免了初入职场的迷茫感带来的浑浑噩噩。

(资料来源:云听,《95后必看的就业指南》,有删改)

明确目标,做出决策,付诸行动,不断进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更扎实。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认识、判断决策、付诸行动的学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怎么做职业生涯规划?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从认识自己、认识职场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见表1-1。

表1-1 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拓展阅读】

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定位的准确性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其职业发展。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分析,能够发现各种问题,并据此实行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全方位提高大学生求职竞争力,促进整体就业。

——本期嘉宾彭锋

主持人: 最近有一份调查显示,近四成的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是满意的,但是当把这种规划分解后,他们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彭老师,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彭老师: 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存在前后矛盾现象,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只知道概念,缺少实际操作。刚接触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去全面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才会造成这种现状的发生。

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对各种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还是正在忙于各种招聘会的毕业生,对自己做出正确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确定自己的目标,并进而做出相应的努力,都是势在必行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源于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理念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主持人: 那么,彭老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呢?

彭老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其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从狭义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此阶段主要是职业的准备期,主要目的是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做好准备。

有不少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以至于对职业生涯规划还处于一个懵懂的状态,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待,或无所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主持人: 彭老师,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彭老师: 著名生涯规划师金树人教授说过,一个人若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人为自己设定目标,带出希望,所有的行为将会凝聚在这个希望周围,活出意义来。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都要认真地问一问自己:“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现在准备什么?就业环境如何?”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位同学直接参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对于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更加自觉和更加充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大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对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胸,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在进程中随时调整自己,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精力。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对学习和实践产生动力,激发自己,不断突破,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可以享受到阶段性的成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 彭老师,您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吗?

彭老师: 好的。我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年级为试探期。刚进入大学的你们,要有意识地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一的学习任务不重,应多参加学校活动,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交流技巧,但不要盲目地参加,建议有选择性地参加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部门或社团,适当地参加课余活动。

二年级为定向期。此时应考虑自己未来的方向,比如是否深造或就业,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积极竞选负责人,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加强自己的弹性和抗压能力,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期。临近毕业,此时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收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否则容易错过最佳的收集材料与复习时间。要积极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积极加入校友网络,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

四年级为分化期。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是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做充分准备。

主持人: 那么,彭老师,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彭老师: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自我定位,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适合自己的目标,分长短不同时期做不同的计划,否则一切都只是空想,都是不现实的。我们不仅要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在实践中围绕自身进行调整,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自己为主,但不要自以为是,要同时听取专家的意见,让设计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在于同学们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及时的方向调整,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同学们就业前的必要工作,做好它,同学们在职业生涯的路上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主持人: 彭老师,您能和我们谈谈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应该怎么做吗?

彭老师: 好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认清自我。

要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和特长,给自己恰当的定位,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比如,你可以通过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测验)职业性格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形式进行测验,对自己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第二个步骤:解读职业。

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要进行深入综合的分析,了解该职业所需的专业训练、能力,要从行业发展现状、优劣势、发展前景等出发,做好职业环境分析,理性而全面地思考问题。这一步骤需要查找收集资料,你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洞察力,不可急于求成。

第三个步骤:锁定目标。

只有确定目标才能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制定方案,分析并解决各种问题,直到成功,目标具有指引作用和激励作用。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第四个步骤:确定方案。

确认了就业范围,还需要为自己制订一个可实行的短期目标计划。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样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技能,还有多个领域都可能用到的素质,包括自信心、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挫折应对、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和反思之后,便是具体的规划和操作。在规划的时候,应尽可能详细,以免在以后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某一步骤过于粗糙而难以开展;而且要及时进行调整,尽可能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改动。所有的计划只是在等待一个行动的号令,既然选择了诗和远方,便要风雨兼程,不忘初心,坚持下去。

(资料来源:《奋斗的青春不迷茫:大学生心灵成长访谈50期》,有删改) L1CsZsQLlDXuuEO/s1BCUU1xEM5eBY6BNzTp38R94Z5/andkjICnUPRvBG301t5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