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习任务一
车身维修车间的布置与安全

车身维修车间(body service shop)主要用于完成车身修复与涂装两项工作,工作区域分为车身修复工作区域(钣金工作区sheet-metal workspace)和涂装工作区域(喷涂工作区painting workspace)。由于钣金操作经常会产生火花和明火,而喷涂工位严禁明火。因此,两个区域之间一定要有安全防火的隔离带。同时,操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安全防火意识,准确掌握防火知识。

一、车身维修车间布置

1.车间安全

车间安全(workshop security)与车身维修技师(Autobody Repair Technician)执行维修操作的方法息息相关。作为一名专业技师,应当了解维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且必须避免危险操作与错误行为的发生。

正常维修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气动工具、电动工具、焊接设备、切割设备、液压校正设备和化学化工材料,如果不了解或不遵守正确的处理方法,则有可能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严重的伤害,引发严重的车间安全事故。

事故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会给受害者本人带来伤害,而且会给受害人的家庭和朋友带来影响。维修厂的雇主和所有雇员都有义务与责任遵守安全规范。(安全规范指车间内用来保护员工和客户身体和健康的书面政策,包括从设备使用到有害化学品处置的所有规定。)

2.车间布局

(1)工作区布置 车间布局(workshop layout)是指工位的总体组织和安排,如图1-1-1所示。全面了解所在车间的布局,可以帮助了解紧急出口(emergency exit)的路线、灭火器(fire extinguisher)的位置、仓库的位置,以及其他有用信息。

车身修复工作区一般分为钣金加工检查工位(预检工位)、钣金加工校正工位、车身校正工位和材料存放工位等。

在车身修复工作区要完成事故车辆的检查、车辆零部件拆卸、板件修理、车上测量与校正、车身钣金更换和车身装配调整等工作。

车身测量与校正、车身焊接、车身装配调整工作一般在一个固定的工位进行,即在车身校正工位上完成这些工作。车身校正工位是车身修复工作区最重要的工位,同时也是完成工作最多的工位。此工位应放置一台车身校正仪,车身校正仪的长度一般为6~7m,宽度一般为2~2.5m。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在车身校正平台外围至少要有距离为1.5~2m的操作空间。车身校正工位的长度一般为9~11m,宽度一般为5~7.5m。

图1-1-1 车身维修车间布置图

(2)气路、电路布置 车身修复工作区的工作要使用压缩空气和电,所以气路和电路的合理布置非常重要。修理车间内压缩空气的压强一般为0.5~0.8MPa。一般车间使用一个压缩空气站,各个工位都有压缩空气接口。压缩空气接口布置高度应离地不超过1m。在每个工位至少要留出两个接口,从主气管路分流到各工位的分管路的连接要通过一个三通阀完成。三通阀分流出的气路要朝上布置,防止主管路内冷凝的油、水流入分管路。

车身修复工作中使用的压缩空气要求干燥、洁净,在各个出气口要安装油水分离器,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油及其他杂质。油水分离器在使用前要进行排水,滤芯要定期更换。使用不清洁的空气不仅会导致气动工具和设备过快磨损、老化,而且会使其故障率升高、使用寿命缩短。

车身修复的焊接工作用电量很大,特别是气体保护焊和电阻点焊焊接用电。气体保护焊在焊接时的电流不能小于15A,而大功率的电阻点焊机在焊接时的电流为30~40A。在车身校正工位附件应设置一个专用的配电箱,以供车身修复焊接用电,配电箱位置距离车身校正仪不能超过10m,否则焊机使用时间过长会引起线路过热。

在每个车身修复工位要留出至少2个三孔的插座(不小于15A),每个插座要保证搭铁良好。

二、车间电气安全

“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用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认识和掌握了电的性能及安全用电的知识,便可利用电能来为人们造福。相反,如果没有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违反用电的操作规程,不仅会造成停电、停产、损坏设备甚至引起火灾,而且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危及员工生命。因此,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措施,提高安全用电的技术理论水平,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用电事故的发生。

1.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是指电流以人体为通路,使身体的一部分或全身受到电的刺激或伤害。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器官伤害,这是十分危险的;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电灼伤等。

触电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频率、时间长短和人体电阻,以及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等因素有关。其中电流是触电伤害的直接因素,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致命的危险也就越大。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就会使人不舒服;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当人体流过100mA的工频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跳骤停。

引起触电危害程度大小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人体表皮0.05~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去掉角质层的人体皮肤电阻为800~1200Ω;人体内部组织的电阻为500~800Ω。

2)触电电压: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假设流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人体电阻按照1200Ω计算,根据欧姆定律: U = IR =0.01A×1200Ω=12V。因此,如果电压小于12V,则触电电流小于10mA,人体是安全的。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可用24V或36V电压。一般情况下,12V、24V、36V是我国安全电压的3个级别。

3)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触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电流的毫安乘以持续时间,用mA·s表示。我国规定50mA·s为安全值。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触电部位及健康状况:触电电流流过呼吸器官和神经中枢时,危害程度较大;流过心脏时,危害程度更大;流过大脑时,会使人立即昏迷。心脏病、内分泌失调、肺病、精神病患者,在同等情况下,触电危险程度会更大。

2.触电的原因和方式

1)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3种:

①忽视安全操作,冒险违章。

②缺乏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③输电线或电气设备的绝缘保护损坏,当人体触及带电的裸露线或金属外壳时,就会触电。

2)触电方式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①单相触电是指人体站在地面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大部分的触电事故都是单相触电。此时人体承受220V的电压作用,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再经过其他两相电容或绝缘电阻流回电源,当绝缘不良或电容很大时也有危险。

②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两根火线,此时加在人体的电压为380V电压,其触电后果最为严重。

3.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可采用以下安全措施:

1)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之间可靠连接。如图1-1-2所示,当电动机采用保护接地后,某相电线因绝缘损坏而碰及外壳时,这时若有人触及带电的外壳,人体就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电路。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保证了人体安全。反之,若外壳不接地,当人体触及带电的外壳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图1-1-2 电动机保护接地

2)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可靠连接。如图1-1-3所示,采用保护接零后,若电动机内部一相绝缘损坏而碰及外壳时,则该相短路,此时短路电流很大,将使电路中的保护电器动作或使熔丝烧断而切断电源,从而消除触电危险。由此可见,保护接零的防护比保护接地更为完善。

图1-1-3 电动机保护接零

3)电气设备的绝缘要求。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导电线圈之间的绝缘好坏通常用绝缘电阻来衡量。根据电气设备的绝缘要求规定,固定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能低于0.5MΩ;可移动的电气设备,如手提式电钻、台式风扇的绝缘电阻不能低于1MΩ;潮湿地方使用的电气设备,如洗衣机等电器的绝缘电阻还应更高些,以保证安全。

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温度升高和湿度增大而下降的,所以要定期用绝缘电阻表(俗称摇表)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值。绝缘电阻值不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保养和修理。对于长期搁置的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用绝缘电阻表测量其绝缘电阻,不可贸然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4)维修电动设备和工具前应先断开电源,否则会有电击危险,严重的可能造成死亡。

5)保持地面无水。水能导电,如果带电导线落入站有人的水坑会带来电击危险。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保持地面的干燥。

三、车间消防安全

1.防火

1)汽油和柴油需保存在经过认证的安全容器中。

2)沾满了润滑油、润滑脂或油漆的抹布应当存放在经过认证的带盖金属容器中,这些抹布如果不妥善放置,可能会自燃。

3)在危险的地点只能使用经过认证的防爆炸设备。所有盛有溶剂的容器在不用时都必须关闭好。溶剂及其他液体应当小心处置,以防泼洒。

4)油漆、溶剂、压力容器以及其他易燃材料要存放在经过认证的指定的存储柜或库房内,库房必须有良好的通风。

5)在喷漆区域绝对不能点火或抽烟,油漆、油雾极易爆炸。

6)车辆蓄电池容易爆炸,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7)不要在调漆台或喷漆区使用焊接设备。

8)车用漆绝不能用在家庭物品上,如玩具或家具。摄入这种油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9)垃圾和废弃物品应定期从车间内清除,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火灾。

10)在断开燃油管接头时,一定要用抹布将其包住。

11)燃油喷射发动机的燃油系统中有一定的保持压力,在进行该系统作业前,一定要泄掉油压。在维修燃油系统之前,应先断开蓄电池电缆。

12)气瓶应当远离任何热源。

13)杜绝气瓶倾斜或摔倒,且气瓶在使用后要关掉主阀门,防止气管漏气而导致爆炸。

2.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是电线过热、熔化和燃烧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有:在进行电气维修时一条或多条导线搭铁短路,或者导线的绝缘层破裂。为防止电气火灾,在进行电气作业或怀疑导线绝缘层可能破裂时,一定要先断开蓄电池电缆或车身电源。

3.灭火器

在车间一般都要配备消防砂、水源、灭火器等灭火材料。灭火器的主要类型有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对于不同的火灾,要正确地选用灭火器。

必须了解车内所有灭火器的位置,因为在火灾发生时,几秒可能就会决定生与死。在维修车间对车辆或机器进行操作时,绝对不能吸烟,因为易燃物很多,吸烟容易引发火灾。若汽油着火,不要用水扑灭,因为油较水轻,浇水会使火势扩散,应当使用灭火器或沙土扑灭。除非迫不得已,不要打开房门或窗户,因为新鲜空气会加大火势。

使用灭火器时,应站在距离火源2~3m的地方,首先拔出手柄上的安全销(保险销),牢牢握住灭火器,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然后挤压手柄,将火焰熄灭,如图1-1-4所示。

图1-1-4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四、维修期间驾驶车辆的安全

在维修期间驾驶车辆时,应注意下列安全事项:

1)小心驾驶。在车间内应慢速驾驶并始终保持有一个窗户是开着的,让驾驶人更容易听到同事发出的警示。车辆在车间内移动时要按照车间内固定的路线行驶。

2)细心观察车辆行驶方向的状况。在车间移动车辆时,应查看各个方向,确保没有人或物品挡住道路。并要特别注意正在车底作业的人员是否把他们的腿伸到行驶路线上。

3)安全固定所有的车辆。在对车辆进行作业时应拉起驻车制动器。如果车辆为自动变速器,则应置于驻车挡;如果车辆为手动变速器,则挂入空挡。最好用楔形木块垫住轮胎以防止车辆移动。

4)避免接触旋转中的部件。维修中不要穿着宽松的衣服,衣物、身体应远离运动部件,特别是散热器风扇叶片和传动带。传动带很容易将手指、头发绞入传动轮,造成手指折断或更严重的伤害。

5)点火钥匙转到关闭位置。如果钥匙位于打开位置而变速器又挂着挡,在转动发动机曲轴时,发动机可能会起动。

6)紧固件要重新适当地安装。所有的螺栓、螺母、锁环以及其他紧固部件对于车辆的安全操作都至关重要。紧固时必须遵守操作规范,要使用扭力扳手按规定扭矩紧固悬架、转向系统、车轮的螺母或螺栓。

7)为了防止发动机转动时燃油泵工作,要拔掉进油管上的泄压阀,防止管路中的燃油泄漏。

8)手指远离处于拉伸状态时的弹簧。发动机舱盖和车门的铰链弹簧非常有力,小心手指不要被弹簧夹伤或割破。

五、其他安全事项

1.防止摔倒

车间地板上的沟渠盖子必须都紧密地盖好,否则可能会造成脚趾、脚踝和腿部伤害。清洗油脂要用油脂清洗剂。先将清洗剂洒到溅出的油脂上,再用拖布擦干净(用画圆的动作擦拭),然后撒一些锯末,用拖布将清洗剂擦干净。

所有通道和走廊都应该足够清洁和宽敞,可以满足安全行车的需要,而且可以为所有机器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混乱的走道中可能有多种杂物,容易造成伤害,不要将工具或车底躺板遗留在地板上。

2.防止触电

水能导电,故应保持地面无水。如果带电的导线落入水坑中,那么站在水中的人就会遭受严重的电击。因此,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保持地面干燥。

3.防止窒息

某些工作区域必须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发动机排气管会排出一氧化碳(CO)气体,它是一种无色、无味而可以致命的气体。因此在车间内运转的所有发动机都必须在尾管上连接一根车间通风软管。至少每6个月检修一次车间内的锅炉和热水器。

石棉曾经用来制造老式的制动器和离合器总成,石棉灰尘中含有致癌物质,这种灰尘绝不可吹入车间。清理石棉灰尘时,应当戴上带有过滤器的面罩,然后用吸尘器将石棉灰尘安全地吸干净。

在使用腐蚀剂、除脂剂底漆和面漆的区域,保持良好的通风也非常重要。通风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用充气系统、抽风地板或者中央吸尘系统。

4.紧急情况的处理

将急救电话号码表贴在车间的显眼位置,其中应包括医生、医院、火警和派出所的电话。

急救箱中有许多医疗用品,应该有消毒纱布、绷带、剪刀、杀菌药水和其他急救工具,用这些物品可以处理轻微的划伤和烧伤。急救包应当存放足够的急救用品,并放在便于拿取的地方,通常放在靠近办公室和休息室的区域。 5bMxM87UTlaasw79z5pbIBQfvyJIqcxD7jfT6Cd+FD8yhd4ptsfUFd2JT0ciA8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