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中国陶瓷研究者和考古学家,多年来对发掘的古代陶瓷实物资料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研究后证实,早在东汉末期(公元220年之前),浙江地区就已经烧制出成熟的瓷器,标志着中国瓷器的发明。制瓷技艺不仅产生了品质优良的用器,同时研制出一种富有潜质的新工艺材料,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性实践产生的技术思想影响到其他领域。

瓷器的发明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制陶技术发明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工艺操作的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认识逐步深化、技术不断超越和创新的结果。溯流而上,可以看到瓷器是与陶器一脉相承的,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陶器的发明,也就不会有瓷器的发明。

从陶到瓷,不同材料的利用,探求原料成分的构成合理;新技术的实施,不断改进成型方法和烧成制度;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谐调,整合贯穿多方面技术。古代陶瓷工匠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追求原料和技术的合理运用,产品的理化性能不断改进,所创造的新材质从量变到质变,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渡,从而发明了瓷器。

一、制陶技术是瓷器发明的先导

陶器是人类在早期文明发展阶段里,用土和火完成的器物制造,从根本上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最早的人为的新物质材料。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黏土经水调和后的可塑性,能够塑造成容器形状,晒干硬结后有一定的强度,可以盛装固体类物质。偶然的机会,土坯状态的容器经火烧后,不但硬度加强了,而且烧结在一起,经水浸泡后仍能保持容器的既成状态,最早的陶器便产生了。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早期的创造活动。为生活所用的陶器,既是物质产品的制作,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具有双重性的文化特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是当时定居生活最基本的用具,为农耕种植提供了储存种子和粮食的容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制陶成器既是人类的造物活动,也是造型活动;制造生活中需要的器物,也创造了器物早期的造型,为以后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存在的基本形式。

中国是发明瓷器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已经出土的实物资料证明,10000多年之前,在中国的土地上,先民们已经开始烧造陶器。他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繁衍生息,通过生活中的感知和领悟,认识到“水火既济而土合” 的道理,从而烧造出最早的陶器。

“陶器在世界各个古代文明中心都是各自独立创造和发展的。” 虽然时间有先后,样式和风格有所不同,但其创造思维的本质是一样的。“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

“目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陶器或陶器残片,主要见于北京怀柔转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于家沟,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东英德青塘与牛栏洞,广西桂林甑皮岩与庙岩、临桂大岩、邕宁顶狮山等遗址。这些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以桂林市庙岩遗址陶片的测定年代为最早,在公元13000年前后。” (图2-1至图2-3)

图2-1 最古老的陶器之一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陶片复原

图2-2 最古老的陶器之一 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陶片复原

图2-3 最古老的陶器之一 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陶片复原

在人类文明史上,制陶技术是属于早期社会重要的发明创造,是人类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起步。生活的实际需求使制陶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手艺,实践中反复操作的过程,形成了陶瓷制造最初的工艺程序,开启了人类早期的工艺创造智慧。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它改进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变化。陶质制品在当时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日用器具和生产工具。陶器从最早出现,到后来普遍应用,在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过,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创造,从致用到应变,从宜用到悦目,是一种具有始源性特征的发明创造。

图2-4 红陶双耳三足壶 裴李岗文化

制陶工艺是造物的技术实施,同时又是造型形式的表现,体现着先民朴素的设计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门新的技艺,彰显了纯真的原始审美意识,蕴含着陶瓷设计和制作的基本理念。(图2-4)

二、制陶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陶器的制造是从最初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首先是对制陶原料的运用,在认识黏土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制陶的经验,选择杂质少、可塑性强、容易烧结的黏土为原料。通过对出土的大量陶器实物资料分析,可以推断当时对黏土的选择是在逐步优化的。

从制陶技术发明开始,原料都是就地取材,选用的多是沉积土,经淘洗除去粗砂粒和杂质,然后放置陈化,以获得良好的可塑性,便于成型操作。为防止成型的坯体开裂,掺入适量的细砂、炭粒或谷壳等。最初制陶操作形成的选料、淘洗、陈化过程,使原料符合制陶的条件,适宜成型操作,这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积累的制陶经验。

陶器成型最初多为小件简单的样式,以半圆球形、圆球形或筒形为主,便于在手中捏塑。成型时采取捏塑或拍打的方式,使坯体致密,晾干硬结后形态得以固定。制陶的黏土普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适应多种成型方法,从最初的捏塑、盘筑、泥片围合、贴敷塑造,进而由慢轮成型发展为快轮成型,制陶技艺手法多样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表现力。

为了使陶器表面致密而光洁,陶坯在烧成之前未干透时,用蚌壳或鹅卵石为工具,砑磨坯体表面,使其平整光亮,不但加强了形式感,减小了渗水性,同时表现着手工制作的意趣。

陶工们在制陶操作中,对器物的形式有各自的理解,还有不尽相同的审美取向,使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陶器形成多种风格特点。陶器从最初制造生活用器开始,由于原料和技术的不同,自然条件和操作方式的差异,烧制出多种类别和样式的器物,彰显了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的方位提供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的可能性。(图2-5)

图2-5 彩陶菱纹单耳罐 仰韶文化

图2-6 平地露天烧陶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仍保留原始烧陶方法

先民们的原始生活常常用火,当认识到火对黏土的作用后,进而着意于有效利用。最初烧制陶器是在地面露天堆烧,在地上铺设木柴干草一类燃料,把晾干的陶坯摆放其上,再整体覆盖燃料,然后从临近地面处点火燃烧,持续的过程中可随时添加柴草。这种烧成方法易于掌握,但烧成的温度不可能很高,受热不均匀,会出现红色、褐色、灰色或杂色陶器,不容易通体一色。平地堆烧还可在柴草燃料上用泥贴敷一层外壳,类似窑的雏形,在底部和顶部开洞,以便通气排烟,这种烧成方法保温较好,温度有所提高。(图2-6)

新石器时代中期烧制陶器已采用横穴窑或竖穴窑。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烧陶所用窑的类型有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结构都比较简单,选择适宜的地形挖掘建窑,窑室比较小,大致呈圆形,直径1米左右。

烧窑的操作是在窑的底层铺放柴草为燃料,火焰由四周的火道进入窑室,没有烟囱,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由于窑室内的热损失较无窑烧陶要小得多,所以烧成温度也较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红陶稍高,可达到1000℃上下。“从热工观点分析,尽管窑型结构还较原始,但有了窑以后,不仅热损失小,而且当燃料在燃烧时,进入窑内的火力比较集中,温度易于升高,坯体易于烧结,有利于提高陶器质量。故从无窑到有窑烧陶在技术方面是一大突破。”

烧造陶器的窑炉技术改进,是提高烧成温度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对火的利用和控制能力的表现。新石器时代的穴式窑,演进到西周晚期或更早些时候开始建造有烟囱的窑,而后在结构上更为完善。窑炉的改进,使烧成温度从低于1000℃逐步提高到高于1300℃,为中国从最初的制陶到发明瓷器,创造了必要的设备条件。

三、多种陶器烧造的成功

制陶技术发明之后,开始了陶器烧造的历史。先民们在不同地区、运用不同的原料和技术,烧造出多种类型的陶器,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有红陶、彩陶、黑陶、白陶、灰陶、印纹硬陶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陶器,所用的原料成分、成型方法、烧成工艺等技术,都是构成陶瓷传统工艺最基本的要素。

图2-7 杂色陶器三足钵 大地湾文化

最原始的陶器烧造,从平地堆烧开始,不能控制温度和窑内气氛,烧成的多为灰红、灰褐等杂色陶器。穴式窑发明之后,尚不能控制窑内气氛,陶土中含有铁的化合物,氧化后呈现红色,烧出的多为红陶。红陶有夹砂陶与泥质陶两种:早期以夹砂红陶为主,多用作炊器;泥质红陶较为精致,多作为饮食用器。(图2-7)

彩陶在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大多是在泥质红陶的基础上加彩而成的。彩陶的原料选择和处理相对比较严格,成型制作具有很高的水平,用慢轮成型后,坯体修整和砑光细致,使造型达到圆整、光洁、流畅的效果。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杰出创造,是人类早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在成型制作的基础上,开启了在器物上用描绘的方法进行装饰的艺术领域,充分表现出陶工们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辟陶瓷彩绘艺术之先河。(图2-8)

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下游开始烧造的,利用当地沉积的泥质黏土为原料,良好的可塑性使高超的成型技艺得以充分发挥,制陶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是具有典范作用的。不仅需要熟练地手工拉坯快轮成型,还需要掌握精湛准确的旋坯技术,才可以制作出严格、规整、薄巧的黑陶陶坯,其中以蛋壳黑陶最具难度。蛋壳黑陶表面乌黑光亮,胎壁薄如蛋壳,是在竖穴窑烧成的,温度为1000℃上下。在烧成结束前,将潮湿的燃料投入窑中,利用产生的烟熏制,通过渗碳使胎体形成独特的黑又亮的表层效果。(图2-9)

图2-8 彩陶圆涡锯齿纹双耳壶 仰韶文化

图2-9 黑陶罍(léi) 龙山文化

白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烧造,到商代达到成熟,造型与装饰精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发现。白陶胎体的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比较低,氧化铝的含量比较高,烧成后通体均呈白色。

根据对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及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白陶的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非常接近瓷土及高岭土的成分。“在对安阳殷墟白陶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它的矿物主要组成与高岭土很相似。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祖先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到夏、商两代已开始利用瓷土和高岭土作为制陶原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烧制器皿的国家。”

瓷土和高岭土是制瓷的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可以烧造成瓷器。白陶对瓷土或高岭土的利用早于瓷器,但由于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未能达到1200℃以上,所以不能烧结成为瓷器,其性质仍然属于陶器范畴,但为瓷器的发明开拓了思路。白陶的原料蕴含着“成瓷”的可能,为认识烧成温度的提高,实现由陶向瓷转化奠定了基础。(图2-10)

图2-10 白陶几何纹瓿(bù) 商代

图2-11 灰陶涡文双耳壶 周代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中占主要地位,持续发展的时间很久,历经夏、商、周几个时期,是当时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也是数量最多的器具,因而灰陶的烧造技艺也比较成熟。灰陶产品主要有炊器、饮器、食器和盛器等几种类型,应用范围比较广,创造了多种类型的造型形式。装饰以拍印、刻画、粘贴等手法,表现有条理组合的印纹与几何纹饰,构成朴实无华的艺术效果。(图2-11)

灰陶颜色的形成,除由陶土成分所致,同时和烧成气氛分不开。烧造灰陶的黏土,含有一定铁的化合物,具有助熔作用,能降低烧成温度,使陶器在弱还原的气氛中呈现灰色,与早期陶器烧造相比,属于比较进步的工艺技术。灰陶以其良好的功能效用和多种成型制作技术,积累了比较系统的工艺经验,对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印纹硬陶是指坯体成型时表面拍印几何花纹的陶器,由于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印纹软陶的原料是普通黏土,氧化铁的含量相对比较高,属于易熔黏土,烧成温度在1000℃以下。印纹硬陶的原料多为含杂质较多的瓷石类黏土,氧化铁的含量较低,烧成温度可以达到1200℃。正是因为印纹硬陶原料成分的性质,可以提高烧成温度,增强胎质的硬度,开始接近瓷器的质地,所以才会有原始瓷的出现。

印纹硬陶出现的时间比印纹软陶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有烧造,商、周是其发展的重要时期。印纹硬陶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陶器,可以说是古代陶器发展的最高阶段,多样化实用的造型、良好的功能效用、致密坚实的胎体,得到普遍认同和接受,因此在长江南北的窑场都有烧造。

印纹硬陶器的造型轮廓清晰、线角分明,胎体表里颜色多为紫褐色、红褐色、灰褐色和黄褐色,其中以紫褐色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最高,有的已达到烧结程度 。部分烧成的印纹硬陶,在胎体表面还可以看到高温烧成过程中,燃料中的草木灰和原料中的部分物质熔融形成的光泽。(图2-12)

图2-12 印纹硬陶杯 西周

印纹硬陶所使用的原料与原始瓷器很接近,只是氧化铁的含量较多。“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往往又是和同期的原始瓷器共同出土,而且两者器表的纹饰又多是类同或完全一样。特别是在浙江绍兴、萧山的春秋战国时期窑址中,还发现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在一个窑中烧制的事实,说明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印纹硬陶烧造技术的积累,伴随着原始瓷器的出现,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肯定地讲,原始瓷器是印纹硬陶进一步发展和技术提高的结果。

四、原始瓷器的兼容

陶瓷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证实,中国最早在商代中期,已经烧造出具有瓷器属性与特征的青釉器,因为它尚处在初始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瓷器。最早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釉尊,之后在山东、江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的遗址,也相继发现青釉器。经科学检测分析,它们是用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的,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胎与釉是同步烧成的,内在质量符合瓷器检测的基本标准,是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陶瓷发展的早期,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中,改进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提高烧成温度,并尝试发明釉,在初步具备“成瓷”的基本条件下,烧制出原始瓷器。由于原始瓷器的釉色多呈青绿色、青黄色或豆绿色,也称其为“原始青瓷”。从商代晚期经过西周和东周,原始瓷器在南方和北方都得到迅速发展,标志着瓷器的诞生。

原始瓷器在最初发现时尚无确切的认定,曾被称为“釉陶”,到1980年以后,经过严格的科学检测和论证,确认为原始瓷器。“由陶发展到瓷中间存在着一个发展和提高的阶段,商代至东汉的青釉器应称为‘原始瓷器’,因为‘原始瓷器’无论在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上多已接近于瓷而不同于陶,所以对于这类器物就不能再称釉陶。”

从商代开始烧造原始瓷器,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改进和完善,到东汉晚期烧造出成熟的瓷器,这是从原始瓷器过渡到成熟瓷器的重要阶段。

原始瓷器是瓷器发明早期阶段的产物,成型工艺和装饰方法受印纹硬陶的影响,工艺技术也相类似,烧成温度相差并不大,之后在工艺技术继续完善中,烧成温度才能达到1200℃以上。原始瓷器虽具备瓷器的基本特点,已属于瓷器的范畴,但还没有达到成熟瓷器的所有条件,烧成温度偏低,胎体的原料没有完全烧结,吸水率还比较高,釉面尚不够均匀,胎与釉结合也不够紧密,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所以才称为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图2-13)

图2-13 青褐绿釉原始青瓷尊 商代

总体而言,陶瓷器的烧造原料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而烧成温度是决定原料转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提高烧成温度必须改进烧成方式和方法。在商代,我国南方已经掌握利用地形的坡度建立小型的龙窑,同时还建造设有烟囱的室形窑,改善了烧成条件,烧成温度能够达到1200℃,所以才会烧造出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的胎体表面有一层玻璃釉,颜色有青灰、青黄、黄褐或黄灰,还有深酱色,都属于原始的青釉。釉的发明源于用树木柴草一类植物为燃料,烧成过程在胎体表面留下一层玻璃状态的物质,受此启发用草木灰作为主要原料配制釉料。原始瓷釉是我国首创的高温釉,它的发明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它是实现成熟瓷器的必要条件之一。

原始瓷器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工艺价值,从初始利用易熔黏土作为制陶原料,到选择瓷石质黏土和高岭土类黏土制作白陶和印纹硬陶,同时改进烧成方法,提高烧成温度,从而烧造出原始瓷器,为成熟瓷器的烧造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

五、瓷器发明走向成熟

原始瓷器在商代中期出现之后,经西周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脱离了原始状态,进入早期青瓷的发展阶段,在技艺传承中提高产品质量,到东汉晚期烧造的青釉瓷器品质优良,工艺技术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这一时期瓷器原料制备较为规范,胎质细腻呈浅灰色,胎壁厚度适中,釉面平滑光洁,胎釉结合紧密,釉色多为青绿色,也有青灰色、青黄色等多种色调。成型制作工艺更加严格,造型规整,烧成技术显著提高,整体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初露端倪到脱颖而出,烧制出成熟的瓷器。(图2-14)

图2-14 水波纹青釉双系罐 东汉

研究者指出,“瓷器应该具备的几个条件是:第一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主要表现在Al 2 O 3 的提高和Fe 2 O 3 的降低,使胎质呈白色;第二是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使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 前两个条件是关键,决定其属性和本质,也是瓷器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研究古陶瓷的学者们首先发现,浙江绍兴地区上虞一带东汉晚期的窑场,成功地烧造出成熟的青釉瓷器,符合瓷器检测标准,实现了从原始瓷器向成熟瓷器的跨越,标志着中国成为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曾对出土的标本化验检测,“其烧成温度达1310±20℃,吸水率为0.28%,氧化铁的含量为1.64%,这些数据已达到现代日用瓷的一般标准。所以,上虞成为举世公认的瓷器发源地”

对上虞区上浦乡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的瓷片与窑址所在地的瓷石作测试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当时瓷窑的原料是就地取材加工利用的,烧制的青釉瓷器呈良好的瓷化状态。青釉瓷器的气孔率很低,透光性比较好,胎体致密,吸水率低于此前的原始瓷器,经检测是在1260~1310℃的高温中烧成的。器物的表面通体施釉,光亮滋润,色泽淡雅清澈,釉层厚度较原始瓷器有所增加,胎与釉结合紧密,整体谐调统一。

通过检测确认,东汉晚期的青釉瓷器已完全达到瓷器标准,也就是说,至迟在东汉晚期,中国已烧制出成熟的青釉瓷器。

浙江是我国古代瓷器的主要发源地,窑场遍布省内多地,初创于汉代,至宋代逐渐衰微,烧造瓷器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这里首先烧制出成熟的瓷器,以上虞、宁波、金华、德清、衢州等地发现的东汉青瓷古窑址比较多,因地属古越州,也统称为越窑,因其制瓷的卓越成就而著名。在这里烧造出成熟的瓷器,是和当地适宜的条件分不开的,就地取材的瓷石、严格的原料加工、充足的水力资源、精良的制作技术、改进的高温窑炉,诸多方面创造了成熟瓷器出现的条件,完成了发明瓷器的历史创举。

自汉代晚期制瓷技术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成熟的瓷器产生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近300多年的漫长时期,是制瓷业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时期,技艺日臻成熟,创造出众多优秀的瓷制品。这一时期瓷器的胎釉原料更加精细化,成瓷的烧结程度充分,胎体质地坚实致密,釉色含蓄而丰富。瓷制品的类型多样,创制了许多新的造型样式,如盘口壶、鸡头壶、蛙形水盂、狮形辟邪等;用塑造和贴敷的手法在器物上装饰,风格典雅古朴,意趣盎然。

图2-15 青瓷盘口壶 三国

青瓷虽为单一瓷种,但匠师们发挥创意,巧妙地运用材料特点,有效地控制烧成气氛,使釉层色泽纯正,透彻光润,含蓄优雅,烧造出大批优质的青瓷制品,为其后唐宋瓷器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图2-15)

六、制瓷技艺的日益繁荣

从东汉晚期成熟的瓷器烧造成功之后,制瓷技艺在发展中精益求精,产品成型制作规整,加工细致严格;瓷胎细腻纯净,质地坚实致密;釉色之美如“千峰翠色”,丰富而蕴藉;造型样式贴近生活需求,实用而美观。成熟的青釉瓷器不仅在发展中愈加精良,而且烧造地区从浙江向外扩展,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相继都有青釉瓷器的烧造。

北方烧造青釉瓷器晚于南方。“1948年在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一批青瓷,经化验属于北方瓷土,是北方瓷窑烧成的。器物的造型和装饰都宏伟粗犷,与南方的灵巧秀气风格迥异,在河北省的内丘、临城,山东淄博、曲阜和泰安等地都发现过北朝青瓷窑址。”

我国早期的瓷器大多属于青釉系统,制瓷原料都含有一定铁的成分,由于坯釉的含铁量不同,经过还原焰烧成的温度和窑内气氛也不尽相同,所以烧出的青釉瓷器的色调深浅也有差别。工匠们经过长期生产操作,逐步掌握铁的含量与呈色的关系,使青釉瓷器的品质不断提升。(图2-16)

北方窑场在烧造青釉瓷器的基础上,成功地控制胎和釉中铁的成分,在北朝时烧造出早期的白瓷。从青釉瓷器蜕变为白瓷,是制瓷技术深化的结果,也是进一步的创造。虽然白瓷的颜色不同于青瓷,但却是在青瓷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青瓷和白瓷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含铁量的不同,而其他生产工序基本相同。青釉瓷器烧造技术迅速提高,原料的制备日益精细,胎与釉中铁的含量显著减少,在反复烧制的实践中,掌握了原料成分与呈色的规律,为白瓷烧造的成功创造了重要条件。

图2-16 青釉莲花尊 北朝

图2-17 白瓷绿彩长颈瓶 隋代

早期白瓷已明确地显示出自身的特征,胎与釉的颜色都微呈乳白,胎质更加细腻,釉层明澈,白中泛青,较厚处青色调尤为显著,明确地反映出白瓷脱胎于青瓷的渊源关系。

白瓷是在青瓷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早期的白瓷不可避免地显现出白中泛青的特点,隋代白瓷的釉面仍然若隐若现呈淡青色。“从墓葬和遗址出土的白釉瓷以及文献记载的资料,一般认为我国白釉瓷的烧制应该是在北朝。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了一批白釉瓷,带有可靠的纪年为北齐武平六年,即公元575年。它们的特点是胎较细白、釉呈乳白泛青色,釉层较厚处则呈青色,这是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的白釉瓷。” (图2-17)

白瓷从北朝开始烧造以来,到隋唐已进入成熟时期。河北省的邢窑最初烧造青瓷,过渡到烧造白瓷之后,在唐代成为白瓷的主要产地,形成了我国陶瓷历史上所谓的“南青北白”的格局。北方白瓷的烧造是制瓷工艺技术的新创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白瓷的国家,是陶瓷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图2-18)

唐代白瓷以河北省的邢窑最为著名,从兴起到发展,在当时青釉瓷器为主的格局中异军突起,不仅以洁白展示着清丽素雅的质地,同时蕴含着在转化过程中的和谐交融,促进了创造意识的发挥和拓展。(图2-19)

宋代是青瓷发展的独特时期,儒雅的社会文化氛围、意趣超然的审美追求、精湛纯熟的技艺,创造了青瓷的历史高峰。其中著名的汝窑、官窑、钧窑、龙泉窑均属宋代名窑之列,而且各具独特的艺术风格,赋予工艺品以典雅的审美意蕴,创造了青瓷艺术的高峰。(图2-20至图2-23)

图2-18 白釉瓷罐 隋代

图2-19 白瓷执壶 唐代

图2-20 汝窑三足奁 宋代

图2-21 官窑贯耳瓶 宋代

图2-22 钧窑靛青釉尊 宋代

图2-23 龙泉窑鬲炉 宋代

图2-24 定窑白瓷盖罐 宋代

图2-25 景德镇青白瓷梅瓶 宋代

宋代白瓷以定窑最为著名,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的白瓷产地。定窑瓷器风格样式独特,造型装饰精致,制作技术纯熟,揭开了北方瓷器烧造的新篇章,也引发了南方白瓷的蓬勃成长。(图2-24)

南方白瓷最具代表性的是始于五代时期的景德镇的青白瓷,胎质洁净致密,釉色白中泛青,进而发展为白瓷。景德镇白瓷异军突起,瓷器品类丰富多彩,技术与艺术成就卓然,拓展了中国瓷器制造的新领地。(图2-25)

图2-26 景德镇卵白釉盏托 元代

图2-27 景德镇青花莲池纹碗 元代

元代景德镇制瓷技艺更加成熟,瓷器生产不断扩大,品质迅速提高,开始进入了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大量白瓷的生产,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饮食用器。(图2-26)同时,优质的白瓷也给彩绘艺术表现提供了新的载体,元代著名的釉下彩绘装饰有青花与釉里红,开始步入成熟时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瓷器作品。(图2-27、图2-28)

福建德化白瓷烧造初创于宋代,明代是德化瓷器生产发展的繁荣时期,当地得天独厚的优质的制瓷原料,大量用于制作实用瓷器和陈设瓷器。烧制的瓷器洁白素雅,质地纯净,如象牙,似白玉,形成独具一格的德化白瓷特点。(图2-29)

图2-28 景德镇釉里红松竹梅玉壶春瓶 元代

图2-29 德化窑白瓷玉兰纹尊 明代

图2-30 德化窑白瓷观音像 明代

德化瓷塑艺术成就卓著,形成优秀的技艺传统,成型塑造方面技艺精湛,以线为主的表现手法独树一帜,观音像与达摩像最具代表性,充分发挥了瓷质的特点。(图2-30)

明清两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传统制瓷技艺更加规范精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又一高峰,釉下彩绘装饰发展的同时,釉上彩绘装饰也在创新中得到丰富。明代的五彩装饰颜色鲜明,感染力强(图2-31);斗彩装饰色调丰富,意趣盎然(图2-32)。清代的古彩装饰刚劲挺秀,色彩明丽(图2-33);粉彩装饰色彩柔和,形象逼真(图2-34);珐琅彩装饰富丽典雅,精致入微。(图2-35)

明清两代颜色釉瓷器不仅釉色多样,造型也不乏经典之作,堪称瓷器的精品,多种手法形成和构成的造型样式,充分表现多种釉色之美,创造了不同类型颜色釉瓷器的优秀作品。(图2-36、图2-37)

图2-31 青花山石花卉纹盖罐 明代

图2-32 斗彩宝相花罐 明代

图2-33 古彩莲池纹凤尾尊 清代

图2-34 粉彩寿桃纹天球瓶 清代

图2-35 珐琅彩缠枝纹蒜头瓶 清代

图2-36 青釉云璃纹莱菔(fú)尊 清代

图2-37 窑变釉石榴尊 清代

在世界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不但发明了瓷器,而且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工艺技术的同时,创造了与其相适应的造型、装饰的样式和风格,在传播制瓷技术的同时,也以其优秀的陶瓷艺术影响和丰富着世界文明的发展。

根据考古资料证实,中国瓷器在发明之后,从唐代开始通过陆路和水路远销到今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和东非等地。中国瓷器销往欧洲是从16世纪初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转销开始的,继而代之的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由荷兰垄断者经营,之后是欧洲各国来华直接进行瓷器贸易,中国瓷器大量运往欧洲,贸易达到高峰。

随着中国瓷器的输出,制瓷技术也向外传播。最早向中国学习制瓷技术的是朝鲜,10世纪初开始在其国内设窑烧造瓷器。日本在8世纪引进我国的烧窑技术,13世纪初派匠师到福建学制瓷技术,回国后在濑户烧造瓷器。埃及在12世纪仿制中国瓷器成功。1470年意大利人学会了中国的制瓷技术,首次在欧洲烧造出瓷器。1709年德国人成功地学习和掌握中国制瓷技术,烧造出第一批优质瓷器。此后法国于1738年、英国于1745年、荷兰于1764年、美国于1890年,先后学会中国的制瓷技术,生产出各自独特风格的瓷器。

中国制瓷技术的发明,不仅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制造了性能优良的用器,同时提供了精美材质的艺术作品,对世界的物质文明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陶瓷在现当代得到新的发展,现代化陶瓷厂和传统手工艺陶瓷作坊遍布国内各地,其中最为著名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江苏宜兴、浙江龙泉、福建德化、山东淄博、广东石湾和潮州、河北唐山和邯郸等,其他各省份发挥各自的特点,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在继承和发扬优秀陶瓷传统基础上,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陶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瓷器发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工艺创造,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又凝结着技术智慧,以“致用”为目的,创造思维在工艺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烧制瓷器的理论系统和技术思想不断丰富,应用范围也已从原来的日用瓷器、陈设瓷器和建筑材料等领域拓展到特种陶瓷,形成与金属、有机高分子鼎立的地位。陶瓷科学技术的成就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生化、医学、环境、国防、空间技术等部门的高新科技领域之中。瓷器创造发明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是深远的,对现代社会是极为重要的。

李政道先生曾概括地论述道:“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陶瓷古国,从陶器的制作到瓷器的发明创造源远流长,制造高级瓷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中国早期对高温度的控制,也因而发展了冶金炼钢的技术。同时,通过对陶瓷土的分析和选择,中国在古代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人类文明史上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开启了先河,产生了极富成就的成果。” rVQz6UASZcijw3HQ4/+iLoNx8NxY/Ad/C+7v0yqQxbw4r/Xxwow/qkYTmnlBYs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