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这本集子中所编入的文章,都是关于陶瓷专业理论与设计实践方面的论述,有认识和理解,有感受和体会,其中主要是我在从事专业教学和设计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总结。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高中毕业前,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时,我的美术老师曾耀宗认为我在美术和工艺方面有特长,以及在文化课方面基础良好,于是让我报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曾老师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女子美术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她对美术学科涵盖的专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日本的陶艺教育很感兴趣,关于作陶制瓷更是具有独到心得。她告诉我,日本的陶瓷设计和生产都很发达,作品也很精美。你若能学这个专业,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将来完成对日本的超越。

曾老师对我比较了解,她是一个对学生负责任的人,在高中三年课外美术组里,她对我进行了悉心指导。师恩难忘,只有不辍地努力,才能回报万一。

1957年我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如愿以偿地到陶瓷艺术设计系学习。陶瓷艺术设计的学问精深,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陶瓷艺术实践的技艺高超,是值得下功夫学习和掌握的。进入陶瓷艺术设计系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比较快地适应了专业特点。在完成美术基础课训练的同时,开始陶瓷专业的研修,我把主要精力投入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思考的习惯。同时把课外活动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参与了学生会创办的《装饰》壁报,写过关于专业学习心得的文章,可以说是我撰写陶瓷专业论文的开始。

这本集子中编入的文论是从我过去发表的文章中遴选出来的,企望并相信这些文字,能对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不无裨益,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对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的同行,提供借鉴参考;对陶瓷艺术爱好者,提高欣赏水平有所帮助。

其中,有最早在《装饰》杂志发表过的《黑龙江省原始陶器的造型与装饰》,也有收录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觉明主编《中国三十大发明》中的《瓷器的发明与创造》,还有为路甬祥任总主编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陶瓷卷》和续卷写的总论,以及由邓白和我任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民间陶瓷卷》写的绪论;另有李政道和吴冠中主编的《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的《陶瓷造型的意蕴》,收录在《紫砂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的《宜兴紫砂工艺散论》,以及收录在《北京工艺美术学会论文集》中的《论陶瓷造型的和谐》,等等。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带来陶瓷艺术理论和实践的日新月异。本书中的文论,有些成文久远,有些受限于当时的思考深入程度,与当下的认识可能不尽一致。同时囿于才学智识,稚拙与粗浅,回头再仔细阅读时,感到需要深入与充实的必要。退休之后时间充裕了,有暇出入陶瓷厂从事专业设计实践,也可静下心来读书与思考。虽然记忆力逐渐衰退,但理解和判断能力却有所长进,对专业实践有了不同角度的揣摸和审视,新高度上的认识和探索,更多是致力于实践的结合与融入。

经过多年的酝酿,认识有所提高。正因为如此,于是选择这十几篇有助于学习专业,掌握规律和方法,可供参考的文章,进行认真修改和充实,并配上图例加以说明。选编修改和充实主要是为了有助于阅读时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以《陶瓷艺术论》名之,是用张仃老院长在1996年的题字。当时正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40周年院庆之际,我在为张院长办理转去天坛医院会诊之事。当时他正在家中挥毫书写,见我的到来便坐下,听到我告诉他转院已顺利办成,他为免去手术之苦,心情十分愉快。随即询问院庆大型教学成果展览的反响,他对陶瓷专业展出的作品很满意,并对其第一个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给予肯定,同时希望加强陶瓷专业理论建设。他鼓励我说:“要关注所从事专业的理论建设,好好总结一下,陶瓷专业教育的办学经验,有助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建设。”作为鼓励,张院长为我题写了“陶瓷艺术论”几个字,他说,这几个字适应性强,以后出书可以用。

值此拙著付梓之际,每每看到“陶瓷艺术论”的题字,总想到张仃先生当年的嘱咐和希望,常有汗颜之感,亦不乏愧怍之心!如今,张先生斯人已逝,这本集子权且作为交给先生和读者的作业本,期待各位不吝赐教!


2022年10月18日于北京 cvdEfsStnFJpUh71TK8XSyB+uA2XrCNF/br6UX9T9Er7eIQLK9HiMs/95wOJX0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