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不确定性原理及风险管理理论:如何测算未来

不确定性原理及风险管理理论为异度均衡提供了思考角度和分析工具,是异度均衡的最主要方法。

(一)不确定性原理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关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有一段表述比较经典: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寻求一定的确定性,这是人的本性,我们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但是,这种确定性终究是短暂的,这是世界的本性。过分追逐不可能的确定性,会让我们陷入“成功剧场”的坑里,也难以抓住面向未来的机会。因此,不能用确定性的思路,来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投资者会给确定性付一定的溢价,但如果企业追求没有能力支撑的、虚幻出来的确定性,反而会持续累积不确定性,最终会以戏剧性的方式爆发收场,就像烟花一样幻灭。

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不确定性的理论都将不确定性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这显然不够。在笔者看来,不确定性是所有现象的背景,是世界的本质。

不确定性是人类生活的常态,确定性只是人类行为的短期单项结果。表面上看,这同数学上的中心极限定理或者大数定律相悖。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当样本容量极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大数定律是说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会趋于一个稳定值。在数学的世界中,当个体数量级很大时,其整体就趋于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只是一种统计分布,是一个平均值或期望。稳定性是某种状态的均衡,也正是不确定性的产物。

那么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确定性?存在,但只存在于过往。在时间维度上,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有结果的事情,都是确定性事件。确定性事件印证了之前预期的实现程度,确认了之前计量数据及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否可靠。历史事件是客观的存在,是确定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只要数据完整就能还原所有的真相。但除了过往,所有的未来都充满不确定性。市场经济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设计规则。计划经济把未来看作过往,强行让未来符合过往的经验,这属于时空上的错配。

因为数据的完整性不可能完全实现,所以历史的细节永无真相。而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未来不可准确测量。异度均衡理论尽量用数据连接过去和未来,使现在的人们对未来的预判尽量符合事物自身的运行逻辑。

2.不确定性的根源

不确定性来源于客观世界的无序性。以下五个方面的叠加决定了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

其一,人性的差异使人的行为差异很大,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使得人类社会无法真实知道每一个人的行为,虽然可以计算出某种环境下行为发生的概率,但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很多人都难有长期稳定的心理状态。

那么这种不确定性是否可以通过实验发现,或通过某种公式和变量计算呢?目前可以作为心理波动计算方法的科学大约只有博弈论。博弈论表明,某个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自身掌握的信息,从各自行为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进而取得各自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显然是一种心理活动支撑下的取舍行为,博弈的规则和方法影响了心理活动及结果。信息的对称性决定了博弈结果的均衡性和帕累托效率。所以,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通过建模计量来预测的,经济学已经提供了不太完善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与方法。

行为心理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表现:如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不是去挖掘道路的时空资源,而是堵住各种交叉路口,反而造成交通资源损耗发生更多事故;四川历史上曾发生过官员为防火灾禁止民间夜晚用火,但川民喜食夜宵,常有人偷偷用火,反而使灾情更多;明清为防海贼倭寇封海驱民,不许对外贸易,结果边患不歇。

其二,物理世界的不确定性通过量子力学的公式和变量得以证明和计算。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是由海森伯于1927年提出的,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表明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此外,不确定性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用海森伯自己的话说,“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现在看来,海森伯关于微观世界的结论也适用于宏观世界,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微观世界的规律决定了宏观世界的本质。事实上宏观世界存在无限多的元素,每一种元素的位置与速度也是动态变化和无法确知的,任何未来都隐含着无穷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可以说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尽管我们在宏观世界和牛顿力学定律中没有明确感受到不确定性的作用,但毫无疑问人类生活在不确定的环境里。

其三,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所确定的熵增定律,在宏观世界里,熵是构成体系的大量微观离子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分子平动、振动、转动、电子运动及核自旋运动所贡献的熵。在孤立系统中,体系总是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熵值证明了客观世界的无序性。也就是说,物理世界的本质是以运动产生的熵值使世界走向无序和混乱,即不确定性。而人类社会的各种治理和个人自律都是努力减少熵值、建立有序世界的过程。如果说量子力学证明了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那么熵增定律则证明了宏观世界的物理不确定性。

其四,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认知总体上是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对人类而言,已知的越多,则未知的边界越大。有人说,科学就像平面上的一个圆,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我们的科学越发展,圆内的面积越大,直径也就越大,我们接触到的未知也就越多。所以,不确定性是人类难以逾越的鸿沟。

其五,传统知识运用的偏差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惊人的。这种偏差可以体现在概率论的计算公式中。任何事情发生的概率,其实质反映的都是与常识判断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因为认知的偏差始终存在,对知识运用的偏差也始终存在,在逐渐累积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影响。

这五种原因造成的社会运行中的各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形成林林总总遍布各个角落的不确定性。

3.如何适应不确定性?

就像确定性不是指所有事物的固化一样,不确定性也不是指所有事物保持不稳定的状态。一定条件下的稳定与总体环境下的不稳定构成世界的客观特点。人类社会一方面需要构建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生活,另一方面也要防范整体不稳定因素对稳定的冲击。

不确定性是绝对的,是经济社会的常态,确定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短期的。在特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换。

从不确定性出发,信息对称只是相对的,而信息不对称则是绝对的,尽管人类信息收集与信息分享的规则已经日趋完善,但无论在市场中还是在整个社会运行中,人类都将面对信息不对称的挑战。

在长期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存在短期的确定性,这种短期的确定性和可预期只是长期不确定性的表现。即使是可计量的风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类需要适应并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建立相对确定的预期和相对稳定的局部生活环境。人类的全部知识在社会治理意义上就是在对抗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尽管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但仍然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

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事物多有转折,即拐点,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寻找各种事物发展规律的拐点,从而预测未来。所有的社会管理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对不确定性的管理,经济研究和管理活动尤为明显。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无形资产的作用是潜在、间接的,且人们无法预知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这种不确定性就表现为无形资产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及其自身成本价值均难以准确计量。因此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收益与损耗的分布范围及状态也不能确知。

经济学无法准确找到经济发展的最高点、最低点或拐点,只能通过计量判定某种状态或某种趋势。对乐观的前景做好资源准备,对悲观的前景做好应对。

不确定性是一个经济学用语,但其所包含的意义远超经济学,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认识维度、思维方式。

对确定性的追求在经济学领域是一种思想误区。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分野正在于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和态度。

确定性是人类的向往,但就人类社会生活而言,不确定性才是本质,确定性是相对存在的。

减少不确定性,尽量靠近确定性正是计算不确定性的意义所在,即构建相对确定的短期和局部预期。这似乎是个悖论:不确定性管理的意义在于寻找确定性,而真正找到确定性时,事物却失去了意义。例如,我们千方百计地加速向前,但当速度超过光速时却会往后穿越。

4.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

既然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只能与其共存、与其共舞,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机遇,而不是一味追求确定性,与自然规律相悖。人类正是逐步学会和建立了适应不确定性的运行规则才创造出各种文明和进步,在不确定性中获取收益、减少损失。市场经济的科学之处就在于承认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承认“看不见的手”,承认波动,承认损失,承认偏差,并为此建立了一整套规则和秩序,利用计量技术与数学模型,预测所有波动的规律和风险成本,减少无序的“熵增”,由此找到最经济的方法组织社会经济运行,或许这才是经济学的本质。

5.不确定性的相对性

当我们指出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性时,事实上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存在着事物的相对确定性,如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是相对确定的。在设定好的条件下,事物会按计划进行,我们总是在不确定中争取相对确定的结果,这才是经济规划的意义。

不确定性就像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人们的所有活动几乎都在对抗万有引力,所有的科学和试验,都希望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资源。在经济生活中,各种研究和实践活动也在对抗不确定性。例如:市场秩序的建立、契约精神的塑造、交易传统的形成、财务拨备、算法研究、定律发现……透过这些经济学原理的运用,寻找相对确定的结果,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取收益,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

(二)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不确定性的处理上,人类采取了理性的姿态:对不可计量的不确定性事件(如地震一类的自然灾害),主要是进行事后管理,提高对后果的承受能力,如建筑的抗震设计及应急处置能力。在经济核算中把此类支出列为非预期损失,它是对损失均值和预期损失的偏离,所以一旦发生就应冲销资本。而对可计量的不确定性则利用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测算,并降低这些损失的管理成本。前者寄托于运气和人类的经验智慧积累,后者则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得到控制。现代风险管理研究的本质就是对可计量的不确定性进行分类和计量管理。

在不确定性研究中,数学模型显示出变化的规律,而经济学的出发点则是确定变化带来的收益或损失的程度,又或者事先的投资预测是否能够承受损耗。这样的测算就是风险管理。

风险到底是什么呢?金融学和统计学认为,风险是波动。但有的经济学家(如张五常)认为波动不是风险,它只是对风险的度量。如果说风险是波动,则是用事物的度量代替事物本身。他们认为风险是隐藏的信息,即信息不对称。

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则认为亏钱才是风险。这种观点认为当不确定性事件真正发生时它才会转化为风险,当风险的积累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根基或者出现结构性缺陷时,如偏离成功理念、战略重大调整、战略执行失控,风险也可能向确定性转化,成为必然发生的事件。

实际上,风险管理指向的是风险成本,即不确定性所掩盖的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损失。收益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经营的目标不是消灭风险,而是衡量收益能否覆盖风险,从而进行取舍。各种社会监管就是要在当下的规则下,处理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是由风险管理的特性决定的。

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技术。风控和监管不是为了把监管者认为的“不好的”交易堵死,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不确定性促进市场交易,从而实现收益,这是市场的本质。只有承担风险的人才能更好地感受风险。

风险管理是指在一个确定有风险的环境里如何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对现代企业而言十分重要。这里的风险管理理论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对风险的基本认识(例如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也包括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例如资产组合理论、经济资本理论等),还包括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例如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部评级法等)。

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其实是整个风险管理理论的起点,正是有了对不确定性的广泛充分认识,才有了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都是基于可测量的不确定性。所谓资产组合,其实就是在投资领域对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度量并寻求最大收益的过程,一般描述为风险既定情况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收益既定情况下的风险最小化。用收益水平的波动性(方差或标准差)来度量风险水平,风险管理理论中对风险的度量基本遵循这一思路。所谓经济资本理论,可以视为不确定性理论在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即将经济资本定义为银行可能会承担的非预期损失,把资本管理概念通过波动概率的计量转化为风险管理资本承担额度,即风险资本,并提出了具体的度量工具与操作方法。目前这一理论方法在商业银行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也是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组织职能、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三)不确定性原理及风险管理理论为异度均衡理论提供了思考角度和分析工具

经济学的发展从思想背景上考察,就是从古典经济学的追求确定性向现代经济学的拥抱不确定性的转换。从微观上说,现代经济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心理与行为的博弈过程,是一种以不确定性为条件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就是在不确定性中进行当前与未来、此地与异地、此时与他时之间的收益与损耗、有利与不利的取舍。在确定条件下的最优化理性决策很容易解释,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决策原理回答起来却不容易。 也正是因为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以及对不确定性的全面接纳,才使得异度均衡理论将其作为理论产生的起点和基本背景。

由于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性的,经济学精确预测未来的走势是不可能的,但计量未来的收益与损耗是完全可行的。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在数据和逻辑前提下计量当下及未来的收益与成本,告诉人们今天的行为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未来,而不是断定未来具体会发生什么。

尊重自然、尊重未来,就必须承认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脱离不确定性去研究问题,是难以完全契合实际的,也难以对现实世界进行有效的解释和指导。异度均衡理论首先将不确定性作为整个研究的起点,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作为整个理论展开的基本背景,利用风险管理理论与计量方法开展研究,对现实世界进行更加贴切、更加准确的演绎和解释。拐点分析、收益损耗分析及完全成本理论,都充分利用了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方法。例如,收益损耗分析中对隐性收益、隐性损耗的考虑,其实就是借鉴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方法,将机会成本、风险成本、沉没成本等都进行可操作的度量后纳入整个分析框架,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价。另外,将不确定性引入研究范畴,也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思路和逻辑,试图对波动问题进行全面的把握、度量和分析。而异度均衡理论利用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方法进行具体经济问题研究,则是题中应有之义。 KEkuC/ccDLJplnIGEO0258NFBnKJq+E7KCOK58Bk/9jMxS9h+CyleQVxsEO4cn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