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随着地位的迅速蹿升,杨国忠的野心也开始迅速膨胀。

入仕之初,由于缺乏根基,他不得不依附于宰相李林甫,常常充当李林甫排除异己的帮凶,可后来由于日益得宠,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逐渐有了和李林甫分庭抗礼的想法。

公元752年,与杨国忠一起分掌财政的御史大夫王 因罪被赐死,杨国忠又兼任了原本属于王 的京兆尹、御史大夫、京畿关中采访使等二十多个职位,掌握了全国的财政大权。

不过杨国忠对此并不满足。

他想要的,是取代李林甫,成为朝中的No.1 !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做到——李林甫已经年满七十岁,身体也大不如前。而他此刻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宠臣,从那段时间的强劲发展势头来看,拜相几乎是迟早的事。

然而杨国忠不是个有耐心的人。

更何况,他对李林甫还有很大的怨言——当初御史大夫一职任命的时候,李林甫推荐的是王 ,而不是他杨国忠!

尽管李林甫事后也为此解释过“不好意思,我觉得王 毕竟年龄更大、资历更深、跟我的时间更长,给我送的礼也更多……当然,这个不重要……”,但杨国忠却始终无法释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这样的过节,记忆力极佳的杨国忠当然不可能忘记!

他决定向李林甫发起挑战。

当然,他也知道,要扳倒李林甫这样树大根深的大人物,光凭自己单打独斗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做到。

李林甫独掌大权十几年,受过他恩惠的人很多,不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他得罪的人也不少。

杨国忠很快就为自己找到了两个得力的盟友。

一个是宰相陈希烈。

陈希烈性情乖巧,从不和李林甫相争,李林甫也就乐得把他当成摆设,所有的政事几乎全部都拿到自己家中去处理,李府门庭若市,而陈希烈却整天都无所事事。

可是陈希烈毕竟不是摆设。

他也会有情绪,也会有怨恨——尽管他表面上唯唯诺诺,但内心对李林甫的恨意却早已如梅雨季节的水库一样涨到了警戒水位,只要有一点宣泄的空间就会奔腾而出!

另一个是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由于老上级王忠嗣是被李林甫整倒的,因此哥舒翰对李林甫也极为不满。

有了陈希烈和哥舒翰的支持,杨国忠的底气更足了。

恰好此时又发生了一件对李林甫不利的事。

事情是安禄山惹出来的。

这些年,安禄山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扩充自己的势力,上回就曾以筑城为名企图吞并王忠嗣的部队,只是没有得逞。

尽管首次尝试未获成功,但这个想法在他心中从未消失过。

这次,他盯上的是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

阿布思本是突厥首领,公元742年率众归降唐朝,被赐名李献忠,后因多次立功而晋升为朔方节度副使。

此人颇有才略,在唐朝番将中名望很高,安禄山视其为竞争对手,对他极为忌恨,便趁着自己发兵征讨契丹的机会,要求朝廷将阿布思划归自己指挥,打算借机吞并。

阿布思不傻,他当然知道安禄山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当然不愿意去,便向留后(代理节度使)张 请求代为上奏皇上,让他免于出兵,可张 却坚决不同意。

这下阿布思绝望了——再不抗命,就会没命!

无奈,他只好率部叛归漠北。

那时李林甫正兼任朔方节度使,名义上算是阿布思的直接领导,阿布思的叛逃,严格来说他也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杨国忠抓住这一点上纲上线,大做文章,逼迫之前王 案的知情人指控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罪臣王 都有很深的私交,随后以此为由弹劾李林甫。

陈希烈、哥舒翰等人也都站出来推波助澜,说李林甫确有问题。

虽然李隆基对此没有轻易采信,但他和李林甫还是日渐疏远。

李林甫开始感觉到了一丝丝凉意。

不过,作为纵横官场几十年、坑遍天下无敌手的唐朝第一老狐狸,他当然不可能就此认栽。

很快,他就找到了杨国忠的软肋——剑南。

杨国忠是个私心很重的人。

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用人唯贤”这个词,有的只是“用人唯私”。

他发迹后,便举荐自己当初的恩人鲜于仲通担任了剑南节度使。

然而尽管鲜于仲通对杨国忠个人有很大的恩情,对治理地方却没有丝毫的水平。

他心胸狭隘,性情急躁,做事很不得人心。

当时在剑南的南面有个南诏国(今云南一带,国都今云南大理),本来南诏一直向唐朝称臣,可后来由于不堪忍受唐朝边境官员的敲诈勒索,公元750年南诏王阁罗凤愤而起兵,两国在边境上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冲突。

鲜于仲通领兵八万前去讨伐。

阁罗凤闻讯大惧,连忙遣使请降。

鲜于仲通自恃兵强,傲气十足地拒绝了阁罗凤的请求。

没想到在战前牛得不行的他上了战场却完全不行,被阁罗凤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盖了鲜于仲通的败状,反而还给他报功。

但这骗得了皇帝,却骗不了剑南的百姓。

此役之后,鲜于仲通名声扫地,再也无法在剑南立足了。

杨国忠不得不把鲜于仲通调回京城,自己兼任剑南节度使一职——当然,他没有去那里上任,只是遥领。

之后,剑南的局势每况愈下。

与唐朝撕破脸的南诏彻底倒向了吐蕃,随后凭借吐蕃的支持,屡屡犯边。

唐军连战连败,形势极为被动。

蜀地军民纷纷请求节度使杨国忠亲自前来镇守。

得知此消息后,李林甫心生一计,马上奏请皇帝,要求让杨国忠顺应百姓的呼声出镇剑南,以稳定局势。

这本来就是杨国忠的分内之事,李隆基当然不可能不同意。

这下杨国忠急了。

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打仗的料,把他赶到战场上就相当于把一只鸡赶到长江里——等着他的只能是灭顶之灾!

更让他担心的是,他觉得自己离开朝廷后,李林甫会在背后对他捅刀子!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怎么办?

思来想去,搜肠刮肚,杨国忠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找皇帝。

他一边哭一边向李隆基哀求不去剑南,说这是李林甫在陷害自己。

然而他流的眼泪几乎都可以冲十五次马桶了,李隆基也没有答应——毕竟,剑南如今遇到了这样大的麻烦,身为节度使的杨国忠不去实在是难以向百姓交代的。

不过,为了安慰他,李隆基还是给了他一个承诺:这样吧,你去那里露个面,把军事稍微部署一下,我掐着日子等你回来,一回来我就让你当宰相!

无奈,杨国忠只好一步八回头,磨磨蹭蹭地踏上了前往剑南的征途。

路上,他心中一直七上八下,担心李林甫会趁他不在朝中的时候捣鬼。

但这次他显然是多虑了。

刚进入蜀地,他就接到了皇帝召他回朝的紧急命令。

他如蒙大赦,连忙拨转马头,日夜兼程赶回长安。

回到京城后,他才明白皇帝之所以要召他回来的原因。

他的死对头李林甫病危了! E+5EzueubRotQIUaMA6lfurjh1VyoIRP9BF7AlbJj5TM+AKKT/xJIYHepoIxWF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