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上掉下个贵妃妹妹

然而有一个人的崛起却改变了这一切。

此人名叫杨国忠。

杨国忠,本名杨钊,是杨贵妃的远房族兄,其母是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妹妹。

可张易之得宠的时候,杨钊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没有沾到任何光;等杨钊稍大点的时候,张易之就倒霉了——不仅倒了霉而且臭名昭著,杨钊作为其外甥,也尝够了被人鄙视的滋味。他不仅没吃到鱼,还招来一身腥!

舅舅名气不佳,杨钊本人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儿去。

尽管祖上出自关中望族弘农杨氏,但杨钊家这一支却早就败落了。由于家境不好,他从小没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很早就走上了社会,染上了一身的坏毛病,尤其沉迷赌博,赌输了还四处借钱,借了钱还经常不还,到后来,族人只要远远地见到杨钊就会像抗战时期的百姓看到日本鬼子一样躲起来。

手头没钱,又借不到钱,在家乡他当然是混不下去了,无奈只好离乡背井,去蜀地(今四川)从军。

杨钊这个人不仅不学无术,而且也不学武术,自然不可能像哥舒翰那样一战成名——事实上,他不仅不能一战成名,甚至连一战都不能参加。

大概是上司见他身体不够强壮,他根本就没有被安排上前线,而是被安排去了后勤,负责屯田统计之类的工作。

没想到这正好用上了他的特长。

由于之前经常在赌钱时算各种乱七八糟的点数、借钱时计算各种杂七杂八的利息,他对数字异常敏感,计算能力特别强。

他算起账来总是又快又准,从来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我觉得,如果生活在现代,他绝对可以做一个一流的会计!

凭借着出色的业绩,杨钊被任命为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县尉,但在这个不需要计算的岗位上,他的表现似乎有些平庸——整整干了三年都没有得到提拔的机会。

当时的人事制度规定,官员任期满后如果没有升迁或调动,就必须回家等待补缺机会,因此杨钊在从县尉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就只能赋闲了。

那时的他已经娶妻生子,妻子裴柔和出身于赌徒的他可谓门当户对——裴柔原本是蜀地的一个娼妓。

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他和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个叫鲜于仲通的当地富豪经常接济他,他才勉强得以维持生计。

在成都生活的这段时间,杨钊与同在那里任官的族叔杨玄琰一家来往很多。

杨玄琰去世后,小女儿杨玉环被其叔父杨玄璬接到了洛阳,另外三个女儿则留在了成都,由于家中缺少男人,杨钊免不了时常要过去帮忙,有时是通马桶,有时是通下水道,有时是通奸——女方是杨玄琰的次女也就是后来的虢国夫人。

数年后,虢国夫人出嫁了,杨钊又混得不好,两人也就逐渐断了联系。

既失去了工作,又失去了情人,杨钊的心情很不好。

也许在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期盼,只是能找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

但人生唯一能预料的,就是一切都难以预料。

有时你只想要一根黄瓜,命运却给你一吨黄金!

杨钊就是如此。

他的好运来自他的朋友鲜于仲通。

此时鲜于仲通正在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手下担任采访支使,颇受器重。

有一次,章仇兼琼在与鲜于仲通闲聊时说,我现在最大的隐患是在朝廷上层没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靠山。别看我在地方上可以呼风唤雨,一旦有事恐怕只能承受腥风血雨。听说皇上现在正宠幸杨贵妃,你要是能帮我搭上贵妃这条线,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鲜于仲通马上想到了杨钊:我从来没去过京城,恐怕不行。不过,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

随后,他把杨钊与杨贵妃家的渊源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章仇兼琼大喜,马上让鲜于仲通把杨钊叫来。

见杨钊长得眉清目秀,又能言善辩,章仇兼琼非常满意,不仅马上任命他为节度使推官,还有事没事经常请他吃美食、喝美酒、赏美景,搞得杨钊有些受宠若惊:章仇大人对我这么好,我真不知何以为报!

章仇兼琼却始终不肯明说,报可报,非常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公元745年秋天,章仇兼琼命杨钊去京城敬献贡品,临行前交代说,除了这些,我另外还有一点点东西放在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你经过时顺便带走吧。

到郫县后,杨钊见到了章仇兼琼给他的货物,一下子惊呆了!

那根本不是一点点的东西,而是一箱箱的宝物——好几个大箱子,里面装的全是各种蜀地产的奇珍异宝,价值至少在一万缗(一缗相当于一千文)钱以上!

杨钊终于明白了章仇兼琼的用意。

他之所以会对自己那么好,之所以会给自己安排这么多贵重礼物,是想要利用他杨钊与贵妃一家攀上关系!

这显然是个难得的美差。

因为,这趟差事办成了,不仅对章仇兼琼有好处,对他杨钊更有好处!

慷他人之慨,结自己的缘,借花献佛,无本万利,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事吗?

这本账,精于计算的“杨会计”当然不会算不明白。

他喜出望外,随即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直奔长安。

抵达长安后,杨钊立即带上礼物前去拜访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三个堂妹:这是我们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给夫人的一点小意思,您看,珍珠两千颗,黄金一千公斤,翡翠五立方,五粮液五千箱……

杨家姐妹看到多年未见的杨钊非常开心,见到他带来的那些礼物更是如饿虎看到绵羊一般两眼放光,当即悉数笑纳:你看你,都是自家兄弟,你人来了就来了,怎么还带这么多贵重的礼品,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全部收下了……

三姐妹中得到最多的,是杨钊的老相好虢国夫人。

此时虢国夫人丧夫不久,见到杨钊后自然要人财两收,鸳梦重温。

杨钊也就顺理成章地住在了虢国夫人的家里,你侬我侬,夜夜笙歌……

之后,三姐妹和杨贵妃便经常在皇帝面前说章仇兼琼的好话,把章仇兼琼说得谋比诸葛、勇比张飞……

章仇兼琼也如愿以偿地被调入了朝廷,出任了户部尚书这一要职。

而作为牵线者和杨氏姐妹的自家人,杨钊当然也不会没有好处——他被任命为金吾兵曹参军,职位虽然不太高,却从此留在了京城。

当时李隆基特别爱玩樗蒲(一种类似掷骰子的赌博游戏,玩法多样,胜负常常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恰好杨钊也是樗蒲的高手——他自幼好赌,在这方面经验极为丰富,因此在贵妃姐妹的引见下,杨钊经常出入宫中,与皇帝等人一起玩樗蒲。

凭借高超的樗蒲技艺,杨钊总是能让老皇帝玩得很尽兴。

有时皇帝与其他人玩樗蒲,他就在旁边负责计算点数,判断输赢,每次都是张口就来,从不算错。

李隆基对他的数学水平非常佩服:真是个做度支郎(负责财政统计和支调的官员)的好材料!朕就缺这样的理财人才!

确实,那段时间李隆基最关注的就是理财问题。

唐朝实行的税赋是租庸调制。

所谓租庸调制,即每丁每年要向国家缴纳粟二石,称为租;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服徭役二十天,若不服徭役也可缴纳绢布代替,这称为庸。

租庸调制实施的基础是均田制,在李隆基的年代,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土地兼并的盛行,逃亡的百姓增多,正常的税赋很难足额收上来,又由于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以及边境上战事频仍,军费的开支大幅增加,加上李隆基又向来出手阔绰,朝中奢靡风气盛行,因此多年来财政上一直捉襟见肘,有时甚至入不敷出。李隆基不得不任用了一批善于理财(搜刮)的大臣,才勉强得以实现财政平衡。

因此,见杨钊有财政方面的能力,李隆基便决定将他派到户部任职,不久又擢升其为度支郎中兼侍御史。

杨钊虽然学识欠佳,但在搞钱方面却很有手段——哪怕蚊子经过也要被刮掉一点肉……短时间内就为国库增加了不少收入。

除此以外,由于有杨氏姊妹暗中相助,他往往能提前知道皇帝的喜恶,每次奏对都很合李隆基的心意——无论是问他户部每月的总收入,还是问他某个县、某个乡、某个村、某户人家的男丁数量、女丁数量、年产粮食数量、月产农家肥数量,他都能对答如流且精确到小数点后五十八位……

这样一来,李隆基对他忍不住刮目相看: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赌棍,没想到理财水平这么结棍!

杨钊就这样博得了李隆基的赏识,职务也不断升迁。

公元748年,他被任命为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成为主管朝廷财政的重要官员之一。

在这个岗位上,杨钊又大出了一把风头。

他下令各地把所收的税赋和仓库所存的粮食悉数兑换成布帛输送进京,并将其堆放在一块,然后上奏皇帝,宣称国库充盈,古今罕有。

李隆基带着文武百官前去视察,果然见国库中财物堆积如山,不由得大喜,当即加封杨钊为兼知太府卿事,同时又赐给他三品紫袍和金鱼袋(唐代证明官员身份的标志,内装鱼符),以示恩宠。

此后,李隆基对他更为信任,还亲自为他赐名国忠,以勉励他为国尽忠。 9Bp30/qK53ROm84KX6Er43y/0M/e4epcHdmrg2Bko7TK8AgkOlOVoX1OcWeRRi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