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子李亨

实际上,李林甫之所以能收服安禄山,除了以上的手段,还有利诱。

两人有不少共同的利益。

比如在太子的问题上,两人的立场就相当一致。

前面说过,安禄山为了向皇帝表忠心,曾故意对太子李亨无礼,得罪了太子,这让他常常担心以后李隆基死了,李亨上台后会对自己实施报复。

而李林甫也有同样的担心。

比起安禄山,他和太子之间的积怨更深。

此事还得从多年前说起。

李隆基最初所立的太子其实并不是第三子李亨,而是他的次子李瑛。

但后来随着其母赵丽妃的去世和武惠妃的得宠,李瑛的太子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武惠妃经常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怂恿皇帝废掉李瑛,改立自己所生的寿王李瑁。

前面说过,李林甫是靠着武惠妃的暗中帮助才当上宰相的,他当然不会不站在武惠妃这一边。

然而由于当时的首席宰相张九龄的坚决反对,李隆基一时拿不定主意。

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武惠妃心急如焚。

怎么办?

总不能啥也不做,等天上打雷把李瑛劈死吧?

病一急,就容易乱投医;人一急,就容易乱来。

武惠妃偷偷派自己的心腹宦官给张九龄传话:只要你这次肯帮我,我一定会让你长期担任宰相。

可这次她错了。

蒙脱石散对腹泻患者也许是有效的,但对便秘患者来说,却不仅无效,反而有极大的害处;她这种方式对李林甫这样的人也许是有用的,但对张九龄这样的人来说,不仅没用,反而有极大的反作用。

张九龄非但不领情,还勃然大怒:武惠妃,你真是狗眼看人低,别自己是个蛆,就以为全世界是个大粪坑!

随后他将武惠妃的这句话原原本本都告诉了李隆基。

一个后妃,居然明目张胆地和宰相串通,这对任何一个皇朝的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极其犯忌的。

李隆基当然也不例外。

此后,他虽然对武惠妃还是那么宠爱,但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就这样,凭借武惠妃的乌龙助攻和张九龄的临门一脚,李瑛算是涉险过了这一关。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张九龄就罢相了,李林甫成了新的首席宰相。

失去保护伞的李瑛,顿时变得和失去顶梁柱的房子一样脆弱。

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当然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在他的策划下,武惠妃对李瑛发动了致命的一击。

她假称宫中发现了盗贼,命人召太子李瑛以及与太子关系亲密的鄂王李瑶(李隆基第五子)、光王李琚(李隆基第八子)立即入宫平叛,同时却又派人告知李隆基,说李瑛会同李瑶、李琚三人发动武装兵变。

李隆基赶紧派人前去查看,果然发现李瑛等人全副武装出现在了皇宫。

捉奸在床,人赃俱获,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隆基终于再也遏制不住他心中的怒火了。

盛怒之下,他下令将李瑛等人废为庶人,接着又将三人赐死。

不知是不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武惠妃不久也去世了。

之后李林甫多次劝李隆基立寿王李瑁为太子,但李隆基却还是犹豫不决。

毕竟,李瑛死了,按规矩,应该继位的是他的第三子忠王李玙,而不是第十八子李瑁,且李玙的长子李俶(chù)是他的长孙,聪明可爱,颇受他的喜爱……

此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李瑁小时候一直由宁王李宪(李隆基的大哥)抚养,他们感情深厚,而李隆基对宁王这个本来可以当皇帝的人(李宪曾经被唐睿宗李旦立为太子)内心一直是十分猜忌的……

究竟该立李瑁还是李玙?

他思来想去,却始终无法做出决定。

最后还是高力士一锤定音:只要依年龄大的立,谁会有意见呢?

就这样,时年二十八岁的忠王李玙(六年后更名为李亨)被立为了新的太子。

这显然是李林甫所不希望看到的。

他一直是寿王李瑁最坚定的支持者,也一直是新太子最坚决的反对者,将来李亨继位后,他会有好果子吃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成了李林甫的一块心病。

从此,他一直处心积虑地想要废掉李亨。

不过,由于李亨为人极为低调,做事极为谨慎,从不多讲一句话,从不多喝一口酒,从不乱泡一个妞,李林甫在之后几年时间里竟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李林甫决定改变策略。

踢球,如果中路打不开局面,那就只能改从边路攻击;整人,如果本人找不到破绽,那就必须改从家人入手。

李林甫瞄准的突破口,是太子的小舅子韦坚。

韦坚出身于关中望族京兆韦氏,他精明能干,在江淮转运使任上政绩突出,为缓解当时的财政紧张问题出了不少力,很得李隆基的欢心,因而被加封为散骑常侍,同时又兼任了水陆转运使等多个重要官职,加上他又与当时和李林甫搭档的另一个宰相李適之打得火热,一时间在朝中炙手可热,大有入相之势。

李林甫对他非常猜忌,便用明升暗降之计,推荐他担任刑部尚书,同时免掉了他身兼的其他的所有职务。

韦坚因而对李林甫恨之入骨。

和韦坚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时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的大将皇甫惟明。

皇甫惟明是太子多年的老友,与韦坚的关系更是好到了可以“剔牙不捂嘴,放屁不脸红”的程度。

他对李林甫的专权也极其不满,便借着入朝报捷的机会,委婉地劝李隆基罢免李林甫。

没想到他的这番谏言很快就传到了耳目众多的李林甫那里。

犯林甫者,虽远必诛!

李林甫当即下了决心,一定要设法把此人搞下去。

他命自己的心腹御史中丞杨慎矜密切监视皇甫惟明及其好友韦坚等人的一举一动。

很快,他就有了收获。

杨慎矜发现,这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韦坚先是与出游的太子李亨在大街上会面,接着又在一处道观里与皇甫惟明碰了头。

至于他们说了什么,由于当时没有窃听器,没有人知道。

李林甫也不知道。

不过,在他看来,他也不需要知道这么多——就像一个人要开车,并不需要知道汽车发动机里的曲轴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什么设备生产出来的一样。

他先是授意杨慎矜上表弹劾韦坚和皇甫惟明,理由是韦坚作为外戚,不应与边将交往。随后他又亲自出马,将此事定性为韦坚和皇甫惟明勾结,企图发动政变,密谋拥立太子提前上台。

果然,这触动了李隆基最敏感的神经。

老人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老,做小三的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自己小三,当初通过政变上台的李隆基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搞政变!

他当即勃然大怒,下令将韦坚和皇甫惟明两人逮捕下狱,严加审查。

李林甫命杨慎矜、王 等人成立专案组,指示他们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不,没有证据也要创造证据,务必将此案办成铁案,务必把太子给拉下马!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却落了空。

原来,李隆基在冷静下来后,觉得此事还是不宜搞大。

毕竟,他已经很老了,不想再折腾了,也禁不起折腾了——废立太子这件事不仅费神费脑费精力,还费儿子,他已经经历过了一次,实在没有精力再来一次了。

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把韦坚和皇甫惟明贬官赶出京城,让他们失去搞政变的本钱,借此警告一下太子就算了吧。

于是,他下诏以钻营跑官的罪名将韦坚贬为缙云(今浙江丽水)太守,同时又以离间君臣的罪名把皇甫惟明贬为播川(今贵州遵义)太守。

本来此事也就算过去了。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李隆基想大事化小而韦坚的家人却偏偏要无事生非。

半年后,韦坚的两个弟弟又上奏为自己的哥哥鸣冤——说韦坚没有跑官,还在奏章中把太子也牵扯了进去——说太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他们哪知道,皇帝之所以要处理韦坚,就是冲着太子来的!

好在李亨没那么糊涂。

应该说,他对自己面临的处境还是认识得很到位的。

他知道,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做对了,也许还有可能转危为安,做错了……人生有时候,是不允许做错的。

因此,他的反应非常迅速,甩掉自己的妻子比甩鼻涕还要快。

他不仅马上宣布和韦妃离婚,跟韦家划清了界限,还请求皇上千万不要因为这些人与自己的关系而破坏法规。

果然如他所料,韦氏兄弟的举动再次惹恼了李隆基。

给你们台阶下你们不要,偏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好,我成全你们!

就这样,韦坚再次被贬为江夏(今湖北武汉)别驾,他那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兄弟则被流放岭南。

之后,李林甫趁着皇帝在气头上,又把曾与他作对的李適之(当时李適之已辞去了宰相职务)也拖下了水,进言说李適之也是韦坚一党。

于是,韦坚又被改判为流放临封(今广东封开县),李適之则被贬为宜春(今江西宜春)太守,数十个与他们有关系的朝臣也都纷纷被贬谪。

不过,李亨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竟然再次被卷入到了旋涡之中!

这次出事的,是李亨另一个姬妾杜良娣的家人。

杜良娣的姐夫柳勣(jì)和他的丈人也就是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不知因为什么产生了矛盾,不知产生了什么仇什么怨,他竟然以“舍得一身剐,要把丈人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在外面散布流言,说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编造迷信言论,勾结东宫太子,诽谤当今皇帝。

流言的传播速度比流感还快,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时间,躺着也中枪的李亨异常尴尬。

李林甫则如获至宝,决定抓住机会,再次大干一场。

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我李林甫陷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陷害两次!

他当即命自己的心腹吉温将杜有邻、柳勣等人抓捕归案,严刑讯问。

此案的结果是:杜有邻、柳勣等人都被杖杀,一大批之前与李林甫有过过节的官员都被借机株连,之前被贬的韦坚、皇甫惟明等人被赐死,李適之也畏而自杀。

而李亨却又一次涉险过关。

他故技重演,在第一时间就与杜良娣撇清了关系——将她废为庶人,赶出东宫,最终保住了太子之位。

当然,他之所以没有被废,除了因为他平时出淤泥而不染的小心谨慎、临危爱老婆而不保的冷酷无情,更重要的原因是,李隆基并不想换掉他。

在李隆基看来,一方面,他不希望早已成年的太子李亨羽翼过丰,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要借李林甫的手,除掉太子的党羽;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李林甫真的把李亨整垮,因为李林甫目前的权势已经很大了,如果再让他扳倒李亨,拥立新的太子,那他就不好控制了……

但李林甫却并不这么想。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太子之间早已结下了深仇大恨,早已如浓硫酸和金属一般不能共存,要不想将来死无葬身之地,就只能将太子置于死地!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他能走的,却只有这唯一的一条路!

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他又找到了一个得力的盟友——安禄山。

一个是掌控朝政的宰相,一个是手握重兵的诸侯;一个是经验丰富的老臣,一个是红得发紫的新贵;一个阴谋水平炉火纯青,一个马屁功夫无人可比;一个镇得住文武百官,一个搞得定皇上贵妃……

强强联手,力量自然更大了。

李林甫的胆量也更大了。

安李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于是,便有了震惊朝野的王忠嗣案。 OjHudJgMeeswBYL6mH61KLuNmUGJBqZf4Oa5uGMDDn8XMnAemaOEw4vG+ZFix85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