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般来说,人们所说的“新媒体”始于智能手机与通信技术推动下的图文新媒体。极具代表性的就是微博、公众号。随着一代又一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智能硬件的升级,短视频凭借酣畅淋漓的观看体验,很快便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创作者想要玩转短视频,首先 要了解各个短视频平台的特点与受众,从中发现规律、逻辑与机会 。短视频的创作主题可以涵盖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生活知识、技能分享、幽默搞笑、穿搭潮流、兴趣爱好、热点话题,等等。但是要注意,不同短视频平台的受众会有所差异,因此要找到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平台主流受众的创作方向。

今天的短视频平台大有百花齐放的态势:抖音强大的算法会为每个人推荐其感兴趣的内容;快手独特的内容风格让人不知不觉消磨了很多时间;视频号依然如微信一样,是一款强调社交的短视频平台;而面向“Z 世代”(天生接触互联网的年轻人)的哔哩哔哩聚集了数不清的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

“今日头条”与传统的新闻 App 或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会根据用户在平台上的选择偏好,通过智能推荐机制为用户呈现信息,达到所谓的“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效果。

虽然利用算法推荐新闻会给用户筑造信息茧房,但这项技术的确引发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机制的重大变革。

今日头条的男性用户的占比为 77.6%,其中超四成用户为 36 岁以上,30 岁以下用户仅占三成。可见,中年男性为今日头条的主要用户群体。在用户的城市分布中,一线城市的占比为 13%,新一线城市的占比为 22.9%,二线城市的占比为 19.6%,三线城市的占比为 20.4%。

抖音 App(后简称“抖音”)在上线之初,凭借全屏高清、美颜滤镜等特性,受到了大量年轻人的青睐。与“今日头条”一样,抖音也分析用户偏好,不断地为用户打上“标签”,形成用户画像。因此,抖音推荐的内容非常对观众的口味,更容易让人着迷。

抖音目前是全网现象级的短视频平台。2022 年三季度,抖音用户达 8.09 亿左右。以“记录美好生活”为口号的抖音平台,男女用户比例比较均衡,多为 19 至 40 岁的年轻人与“资深”年轻人,并且一线及新一线用户占比高达 35%。抖音用户活跃时间为 9:00 至 17:00(非工作日)和 19:00 至 23:00(工作日)。

抖音平台用户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除算法推荐,目前抖音的搜索日活已经突破 4 亿,也就是说,人们会来抖音找答案、找商品。

在我们的印象里,快手 App(后文简称“快手”)中的内容来自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普惠流量”也曾是快手最核心的关键词。在快手上,得到他人的鼓励,哪怕是一个点赞,都可以激发创作者非常强的分享欲望。这个底层逻辑是快手得以发展的前提。快手将自己的 Slogan(口号)定为“记录世界,记录你”。

2016 年,正值“千播大战”之际,快手上线了直播功能,并在形式上做了创新。“主播 PK”这个玩法非常受欢迎,它降低了直播的难度,这一做法直接使直播和用户停留时间的大幅增长。

快手平台的男女用户比例较为均衡;用户以 31 岁以上人群为主向两端辐射,31 至 35 岁的用户居多,占比为 29.6%;三线城市及城镇用户的占比较高。运营快手需要重点理解一个用户群体——“小镇青年”。

“小镇青年”没有过高的生活成本和较长的通勤时间,因此对于互联网的需求非常高,而且使用时间长,他们更喜欢“真实、靠谱、接地气”的内容。

腾讯可以说是最早布局短视频的企业之一。它在 2013 年 9 月就上线了“微视”,可惜在当时并未风靡。直到看到快手和抖音的飞速增长,腾讯才重新布局短视频业务。无论是当年的 QQ 空间,还是后来的《王者荣耀》,腾讯的优势都体现在庞大的社交体系上,自然短视频平台也不例外。

随着用户在通信软件上所花时间的减少,腾讯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短视频上的优势。2020 年 1 月,视频号姗姗来迟,建立在微信庞大用户基础上的视频号,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和商家,上线仅半年,日活便超 2 亿。

对于视频号,我们不能单独来看,因为视频号是背靠着整个微信生态的。在中国,大部分人的手机里都有微信,但是使用微信的人未必使用视频号,这样我们可以把视频号的用户理解为视频号常驻用户和微信流量池潜在用户。

微信流量池基本上涵盖了 12 亿用户。截至 2021 年 1 月,视频号对微信用户的渗透率约为 24%。视频号常驻用户的地理分布均匀,年龄层从青少年到老年。另外,微信公开课数据显示,“85 后”女性是视频号创作者中最活跃的人群。在使用视频号时我们不难发现,社交属性越强的内容传播速度越快,特别是“热点”“情感”“生活”这一类的内容。

诞生于 2009 年的“哔哩哔哩”(后文简称“B 站”)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短视频平台。B 站最大的特点是允许用户在视频中随时“发射弹幕”(发送文字)。一开始,B 站主要靠用户从其他地方搬运内容来维系社区的活力。慢慢地,获得多轮融资的 B 站从当年的小众社区,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平台。

B 站“UP 主”(创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创意,并且主题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兴趣爱好到知识技能分享等。此外,B 站特有的、UP 主与观众间的良性互动,使得 B 站形成了良好的社区生态文化,能够很好地维系用户黏性。

B 站极为注重 UP 主的创作权益,特别建立了奖惩机制,通过区块链技术和互联网法院等方式,对 UP 主原创内容进行保护。

B 站发展的核心在于,“Z 世代”成长条件优渥,受教育水平较高,对科技感兴趣,对文化产品有需求,对自我表达有强烈欲望。“Z 世代”正在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 ZxqrJYcMLZn3icPoCwwO3BIWiThC5xF1IMMo0hYnEK3d+xKmCa9QTFxHJKFYRu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