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over Story
封面

Cover Story|封面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的价值

“资产负债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叙事源于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对日本大萧条的研究,后用于解释美国的次贷危机,现又被用于解释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今年6月,辜朝明公开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类似,“一旦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恐怕中国将走向‘资产负债表衰退’”。

在回应这一说法前,有必要厘清和“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相关的几个概念,因为争议也多来自于此。

首先是负债最小化假设。经济学长期以来最基本的假设是:无论何时何地,企业的目标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辜朝明认为,企业在某些时候有追求负债最小化的可能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就发生在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的阶段:企业把新增收益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以期早日走出技术性破产的泥淖。

其次是被忽视的“阴”态世界。辜朝明表示,今天我们在大学课堂里所教授的经济学基本上都是以“阳”态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总是将通货紧缩作为货币(放贷方)现象来看待,但事实上,每个经济体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阳”态阶段,私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则存在挤出效应;“阴”态阶段,私营企业要么埋头于负债最小化,要么陷于补救病态资产负债表的泥沼中,货币政策无效(流动性陷阱),财政政策有效。

2023年6月至今,我们看到学界和业界已对此展开了一场持续而深入的学理大讨论:

“资产负债表衰退”是通用理论吗?一些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类似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景象,房价下跌,居民和企业部门在增加储蓄、减少债务;亦有不少观点认为,中国并没有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当前面临的是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足,更多是现金流量表冲击等。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找到了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吗?在辜朝明看来,“由于传统经济学完全忽视了正常企业在面对严重资产负债表问题时将转向负债最小化模式的可能性,这种缺失导致宏观经济学众多重要观点无法统一……美国大萧条和日本大衰退这两次资产负债表衰退为宏观经济学的大统一提供了可能,宏观经济学的这种统一就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在苦苦寻觅的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对此,一些观点认为,辜朝明确实对日本泡沫以后出现的低通胀、低增长和低市场利率的解释力极强,明显超过了其他的假说。一些观点则犀利指出,辜朝明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债务最小化”只是表象,企业在面临债务积压时,最优做法就是减少借款、降低投资,归根结底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等等。

1967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得主肯尼斯·阿罗指出了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三个“丑闻”:它无法整合微观经济学、未能纳入不完全竞争、未能纳入交易成本。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这些问题上进展甚微。

随着大讨论的深入,辜朝明的理论是否已经将各自为营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凯恩斯学派以及新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宏观经济学体系之内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尚无定论。但不能否认,他通过在第一线的观察研究,往凯恩斯搭建的宏观经济学大厦的框架里填上了一块砖。

而讨论与质疑也是必须的,因为,进步必然来源于此。 LkxyPZrz3mZkeRDbEzdEILvJUKayfjrLXExeLZpHSB+WYzYbh97HZJB6Yb3e06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