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何映昆 作者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纵观世界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工业化是技术、管理、文化等多维协同创新驱动的过程,一国只有在科技、产业、企业等硬实力,以及文化、品牌、标准等软实力上均实现领先,才能成为真正的工业强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完成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与制造大国相匹配的软实力、影响力还不够。这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跃升的重要着力点。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发挥文化要素作用,打造产业名片,是提升软实力、拓宽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
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英国、法国、美国等老牌工业强国,还是日本、韩国等后发工业强国,文化都是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尤其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品牌等软实力在其制造业的崛起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且成为其保持制造强国地位的核心支撑。
(一)文化基因决定了各国工业化的路线和特征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文化要素是孕育和推动工业革命的基因和灵魂,其影响贯穿了整个工业化进程。欧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衍生出各具特色,以及拥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拥有与其当时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是世界工业强国能够持续保持竞争力最重要的源泉。德国工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工匠精神、契约精神与其文化基因密不可分。在德国的神话传说中,对这些精神都有不同层面的体现,如“工匠维兰德”。这些工业文化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的文化基因里有较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对自由的崇尚,这也是美国经济社会和工业化发展中能够形成较强创新动力和浓郁创新氛围的原因。总体来讲,国家文化是工业化的土壤和基因,不同的文化基因造就了不同的工业化路线和特征。
(二)文化是推动工业发展和跃升的重要生产要素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是驱动经济实现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总结美国、英国等工业强国的发展过程,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各国工业质效的提升有较强作用。尤其是当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或是发展总体处于经济萧条期时,文化要素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例如,美国在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通过现代化的重新设计,赋予产品新的价值,有效利用文化要素实现了工业质效的提升,塑造了20世纪美国的国家形象和社会的生活形态,助推美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又如,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设计运动的发源地,英国有效利用文化要素改善了企业形象、降低了产品成本、开发了新产品市场。目前,创新创意产业是英国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由此形成的文化软实力,成为英国保持工业强国地位的重要支点。再如,20世纪初期,德国成立了魏玛包豪斯大学,发起了“包豪斯运动”,推动抛弃传统的作坊式手工生产工艺,克服工业革命初期工业产品精细化程度低、缺乏美学价值等缺点,推动了德国制造业的快速提升。德国工业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德国科技进步的结果,而且是德国文化艺术传统的体现。
(三)以文化为核心的品牌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标识
品牌应以文化为核心和灵魂来塑造。在现代社会,品牌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世界级品牌数量和价值等体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更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品牌强是实现工业强国的必要条件。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制造强国,中国工程院《2021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美国制造强国指数位列全球首位。与之对应的是,美国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和价值都远超其他国家。2022年全球品牌研究院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上榜品牌有186个,占比为37.2%;从品牌价值来看,排名前4位的企业均为美国企业。美国企业品牌的数量、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等遥遥领先,形成了其长期占据全球产业竞争高地的有效屏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硬实力与软实力相得益彰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经过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形成了全球产业链竞争优势和部分技术引领优势,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但如何构建与制造大国相匹配的软实力,我们仍在摸索中。产业名片凝聚文化底蕴、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工业形象的特别彰显、产业实力的重要标识和经济影响力/感召力的具体象征。打造好产业名片,发挥好产业名片的作用,对提升我国制造业软实力及全球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世界重点城市探索以重塑产业名片来重建竞争优势和区域软实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相生。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在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如美国硅谷、底特律汽车城、德国赫尔佐根赫若拉赫体育小镇、日本筑波科技城等。产业集聚化布局推动城市形成明显的产业地理标志和产业名片,在文化、标志性品牌、龙头企业、领军人才等共同带动下,推动区域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随着近年来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产业名片亟须进一步创新升级。目前,全球重点工业城市都在加快探索、不断创新升级区域形象,以构建新的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例如,美国传统工业城市通过重构先进制造业网络、激活创新要素和活力,紧跟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产业定位,塑造新产业名片形象,吸引全球企业、人才、创新要素;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加快推动区域形象转变,将原有坚持100多年的“Cradle of the Automobile”(现代汽车的起源地)的区域形象定位转向“Mobile of Future Made in Baden-Württemberg”(未来出行之城),同时加强传播和运营,使得巴登—符腾堡州的发展实现了升级和拓宽;北欧则鼓励城市依托集群开展整体品牌和市场营销,发布了《集群品牌与市场营销——集群品牌管理手册》,以此指导区域产业名片化、品牌化发展。
(二)产业名片融合文化、产业、企业等,是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体现
产业名片是以产业和区域为载体,充分反映了区域文化底蕴、产业基础和城市特色,对人才、金融、企业等要素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区域产业符号,由产业、名片、生态三大系统组成。产业名片受产业集聚效应、品牌名片效应和区域人文环境的综合影响。一方面,产业名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产业名片的有效凝练、传播将产生显著的正向外部效应,强化集聚区域的要素吸引力和创新生态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产业名片是立足客观基础、被赋予主观理念而形成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客观性体现了区域本身的产业文化积淀和发展基础,主观性体现区域规划者的主观认识和相关受众对名片的认知。
因此,产业名片具有“六性”。一是区域性。产业名片具有地理标志性,反映了区域产业形象,既可以是国家,又可以是国家内的某个区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区域共享的公有资源。二是产业性。产业名片有明确的产业特性,能够有效反映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和方向,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战略。三是生态性。产业名片有较强的要素吸附能力,能够帮助区域有效集聚与名片产业相关的人才、企业、金融、创新等资源,有较强的向心力,是区域软实力、软生态塑造的核心支点。四是创新性。产业名片有一定的创新性,需要从发展理念、发展方向、重点产业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在原有产业名片上,赋予其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想象。五是传播性。产业名片因其有明确的识别体系而具有传播性。产业名片通过传播,不断增强区域产业的影响力、美誉度,从而形成新的竞争力。六是文化性。产业名片包含和反映了区域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产业名片依托地方历史、人文特质,伴随着技术的传承与创新,蕴含着历史的成就和变革,引导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历史与传承、知识与文化、技术与创新的综合体现。
(三)打造产业名片对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产业名片,形成支撑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的标识矩阵,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
一是促进融合发展,塑造中国制造形象。制造业是我国各个产业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门类,而文化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既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又是激发中国文化活力的重要方面。打造产业名片是促进文化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推动打造一批美誉度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名片,能够形成支撑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的标识矩阵。
二是提升制造业软实力,拓宽发展空间。产业名片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核心手段,是区域品牌化运营的主要载体,是推动产业文化资源价值化的关键方式,是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的有效路径,是凝聚社会发展共识的重要举措。打造产业名片,挖掘区域特色文化和产业精神,能够明确区域产业形象,引导地方凭借文化感召力、亲和力及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对企业、人才、金融、创新等资源的集聚能力,引导区域形成文化、生态、产业、城市有机融合的区域竞争新优势。
三是发挥优势特色,促进区域制造业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就要求各地方立足自身文化气质、产业优势特色,打造“人文产城”融合的区域发展新生态。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在全国统筹布局,打造产业名片,能够引导区域立足文化和气质,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符合产业升级方向且已经长期发展、积淀成型的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引导优质要素集聚、创新、裂变,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
我国产业名片的打造是实践走在理论研究前面的。自我国开展产业园区建设实践以来,就开始逐步探索树立区域的产业名片,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地方塑造区域品牌,驱动产业升级和价值提升,打造区域软实力,构建新时期区域竞争力。要继续强化中国产业名片打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尽快形成中国实践、中国方案,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产业名片,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美誉度和感召力。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工作谋划
产业名片的打造非一日之功,保持顶层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和持续性是基础保障。建议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要加强产业名片的顶层谋划,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促进跨部门协调,系统推动产业名片打造。一是注重科学性。充分开展区域文化、资源、产业、企业、政策调研,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区域资源库,进行科学地评估分析,基于区域核心资源、技术、人才优势,按照最大程度放大优势、彰显特色和内涵文化的原则打造产业名片。二是注重政策保障。推动产业名片建设纳入国家、区域的政策体系中,研究出台稳定而有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措施来支持和保障产业名片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成立跨部门的工作协同机制,促进政策的协同。三是注重前瞻性。产业名片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要与社会主要的技术趋势、文化形态相适应,强调国际视野,充分研究全球产业布局与发展趋势,确保产业名片在产业定位和文化理念方面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二)加强产业名片理论研究
产业集聚区是中国制造形象的主要载体,也是产业名片打造的先行实践者。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形成了一批地标性产业的集聚区,逐渐探索树立了区域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形象,如武汉“光谷”、合肥“声谷”、杭州“视谷”彰显了城市开放创新的形象,部分先行区域已经开始探索利用产业名片重塑竞争新优势。这些区域对打造产业名片、提升软实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与此同时,因缺少产业名片的相关研究和指引,区域对产业名片的认识仍然较为片面,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亟须强化引导,创新探索。产业名片研究涉及经济、技术、文化、艺术、建筑、地理等多学科,要搭建平台,引导这些领域的专家强化交流融通,尽快在文化赋能制造业、产业名片驱动区域发展等理论和方法上实现突破。
(三)构建产业名片评估体系
产业名片是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无形资产。中央和地方层面,应逐步构建产业名片的评估体系,从产业名片的价值量、美誉度等方面开展综合和专项评估。一方面,发挥产业名片评估的牵引作用,引导各地从打造产业名片的思维出发来推动区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评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形成产业名片打造的良好生态环境,共同维护好区域产业名片形象,形成支撑中国工业形象的标识矩阵,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四)加大产业名片区域统筹
产业名片立足于区域文化和优势特色产业,是引导区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央和省级层面在推动产业名片的打造过程中,要加强区域统筹布局,避免全国、全省范围内的产业名片同质化竞争,以免影响效用的发挥。一方面,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统筹产业名片打造,不断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另一方面,促进区域多层面协同,注重城市群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鼓励跨区域依托城市群打造产业名片,形成更强的区域发展动力;针对资源、工艺依附性强的特色名片,鼓励小城镇立足资源、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五)创新产业名片治理探索
产业名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公共性,利益关系分散,构建有效的产业名片治理体系是重点。建议要加强产业名片治理的创新探索,充分激发和调动涉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形成政府、第三方组织、企业、科研机构、消费者共治的产业名片治理体系。一是政府要加大法律、法规、政策、指南、办法等制度供给,为产业名片打造提供良好生态和公平竞争环境。二是推动依托第三方组织建立产业名片专门运营管理机构,完善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产业名片目录制度、产业名片动态管理制度和企业诚信档案制度等,规范行为标准,建立定期审核和退出办法,促进产业名片增值;搭建产业名片交流平台,确保产业名片打造的共同目标和愿景。三是引导形成企业、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和治理的社会氛围,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加强监督管理,合力维护产业名片形象。
(六)塑造和传播中国工业形象
工业形象是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识,是工业文化、工业精神的特别彰显,也是国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具体体现。中国产业名片是中国工业形象的重要体现。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激发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聚焦优势性、战略性、民生性领域,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在全国尽快培育一批彰显工业形象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凸显工业实力和能力的产业名片,形成支撑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的标识矩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工业正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迈进的历史性跨越,迫切需要构筑与制造强国相适应的产业软实力。要不断凝聚共识、加强理论和实践创新,打造彰显中国实力和理念的产业名片,传承和创新的新时代中国工业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的美誉度和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