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23年中国工业文化发展特征及趋势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工业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有益贡献。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业经济向上向好、文化消费快速复苏,工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各地对工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产业与文化融合持续深入,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一、繁荣发展工业文化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一)健康向上的工业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价值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我们不仅需要生产门类丰富的工业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更要通过工业产品背后的工业精神、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文化力量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既包括工业产品、装备机械、厂房建筑等物质文明建设,又包括价值规范、精神动力、管理制度等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涵特别丰富。要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必须促进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健康向上发展。

(二)丰富多样的工业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新征程上,新型工业化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化,是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业化,是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工业化,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化,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 这六大特征中,每一项都与工业文化密切相关。工业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相一致,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工业文化的发展面向全体人民,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工业文化通过与科技、数字的融合,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方式,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创新创造精神与创新驱动密切相关;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需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而工业文化中大多数领域都属于相关服务业,可以为制造业赋能;工业文化中的传统厂房升级改造和用途转换,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例证,有助于提升工业整体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与工业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也是高度关联的,因此,对于新型工业化建设而言,工业文化既是重要内容,又是柔性支撑。

(三)发展工业文化是讲好新型工业化故事的重要选择

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在工业产品畅销全球的同时,中国的工业形象和文化却没有形成相应的影响力,因此,须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工业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是沟通共性与个性、借鉴与超越的“舟”与“桥”。当人们使用一件工业产品时,可以从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的价值。例如,过去中国出口的服装、鞋帽等轻工业品,因物美价廉备受欢迎,但也容易被贴上“低价、低端”的标签;而现在占据出口市场前几位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传递的则是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形象,展示的是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成果。因此,发展工业文化,不断增强中国制造业软实力,已经成为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战略任务。

二、2022—2023年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总体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战略部署。推进工业文化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内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分类分级指导,积极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相关工作落地落实,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大。

(一)政策支持越来越深入,对各领域的渗透性越来越强

1.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

中央层面对工业文化发展日益重视,制定出台的多项重要规划和意见都涉及工业文化的内容,为推进工业文化发展明确了方向。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将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能。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在“丰富旅游供给”中专门提出加强对工业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开发旅游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旅游。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用整整一章阐释“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提出要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2.各项政策引导务实有效

中央各部门积极推动工业文化发展,在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出台了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努力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对外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确立了未来四年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主要目标。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公布“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通知》,公布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59个。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壮大升级工业品牌,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品牌。2022年12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提出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工业设计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赋能作用,促进产品设计与中华传统工艺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动食品领域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地方特色食品品牌,鼓励企业将中华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与现代食品生产技术工艺合理结合;挖掘地方特色食品历史渊源,借助短视频、微电影、系列丛书、博物馆和档案馆建设等形式,讲好地方特色食品故事。

3.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各地政府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工业文化的重要性,依据本地资源禀赋,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着力推动工业文化加速发展。江西、陕西、湖南、辽宁、浙江、四川等多个省(区、市)在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出台的《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基础上,结合本省(区、市)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例如,江西省出台《〈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行动计划》,陕西省出台《陕西省贯彻〈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行动计划》,湖南省制定《推动工业文化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5年)》,辽宁省出台《辽宁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浙江省出台《浙江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四川省出台《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部分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等角度,出台了对工业文化发展的具体支持政策,如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三年行动方案》,福建省出台九条措施支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河北省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出台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天津市制定《天津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除省(区、市)级政府外,有的市(县)级政府也在推进工业文化发展上主动作为。例如,苏州市启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成为国内首个实施文明探源工程的地级市;晋江市出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措施,明确鼓励企业创建研发机构,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或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企业)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给予奖励,最高奖励150万元。这些系列政策举措看得见、摸得着,对工业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多方联动协同推进发展

202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起成立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汇聚国内工业经济、文化、设计、传播、历史、遗产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打造工业文化国家级智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地方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业文化传承、保护与弘扬,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有效推动了工业文化研究、工业遗产保护、工业旅游发展,形成了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继陕西、河北、辽宁、重庆、福建等省(区、市)成立工业文化推进机构后,2022年6月,安徽省工业文化协会在合肥成立。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共建工业文化研究机构,在推动工业文化基础研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工业精神得到大力宣传弘扬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强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精神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对在全社会弘扬时代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包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在内的众多新时代工业精神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国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铣工秦世俊等10人入选,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也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广大企业家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敢闯敢干,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另一方面,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按规定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在民营经济中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经验。2023年6月,在中国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主题定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李强总理在致辞中指出,虽然各国企业家精神的特质不尽相同,但有许多共通的内涵,我认为就是在创业创新创造上的敏锐眼光、不懈追求和非凡的行动力。与会代表也纷纷呼吁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指导,为世界经济复苏赋予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重塑世界经济的繁荣景象。

全国各地对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呈现蓬勃发展、更加繁荣的生动景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日前,全国已有多地设立“企业家日”“企业家节”。例如,广东省深圳市、佛山市,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无锡市、常州市,安徽省宣城市、阜阳市,山东省聊城市、临沂市、青岛市、德州市、威海市,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湖南省长沙市、郴州市,河南省南阳市、鹤壁市、濮阳市、长垣市,湖北省荆门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均设立了“企业家日”;陕西省西安市自2018年起设立“企业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温州市和湖州市则在节日名称上突出了“民营企业家” 。各地通过开展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评选等活动,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和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工业精神高质量发展。

(三)工业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成效更加显著

近年来,相关单位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激发工业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区域(城市)产业名片实践初见成效

产业名片是彰显国家、区域、城市工业形象和产业实力的重要标识。自2022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实施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塑造和传播工程,启动“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在全国统筹布局一批区域产业名片,着力打造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名片。2022年12月,杭州市、成都市、宁波市、保定市、滨州市、郴州市、东莞市、广州市黄埔区、泉州市德化县、四川省江油市10个首批试点城市携手,在产业名片研究和标准建立、国家产业名片打造、工业文化地标建设、产业名片创新传播、文化赋能综合体建设等方面共同开展创新探索,以树立国家产业名片示范标杆,加快形成支撑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的标识矩阵。其中,杭州市着力打造中国“视谷”,加快推动杭州“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跃迁,全力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和城市产业新名片。根据规划,中国“视谷”全面建成后,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冲刺1万亿元,形成2~3家千亿级龙头企业,建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视谷”。 泉州市德化县打造陶瓷产业名片,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塑造和传播新时代“世界陶瓷之都”工业形象。保定市全力打造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城市产业名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电力及新能源装备领域全球重要的技术研发转化区、全国领先的高端要素聚集高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

2.中国品牌文化特色不断彰显

品牌是工业文明之树结出的繁花盛果,品牌文化是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华文化元素不断融入品牌建设,中华老字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文化精髓得到深度挖掘。第八届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将文化交流作为纽带,搭建经贸合作的互联互通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中的中国品牌国际化,赋能城市国际化、品牌全球化的美好愿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十大事件”,这些事件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增加了就业,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了中华文化“走出去”。

围绕打造优势区域品牌,讲好“工业品牌故事”,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四川省印发《“天府名品”品牌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重点培育打造具有浓郁“工业风、文化范、四川味”的五大工业文化品牌,有力支持各级各部门坚持标准引领,强化认证手段,突出四川省优势,树立创新、高端、优质、美誉度好、信任度高、竞争力强的“天府名品”品牌形象,培育打造一批代表四川省最高质量水准的品牌,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发布《湖南省品牌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质量强省战略,打造“湘品湘造”质量形象,力争通过三年多努力,初步形成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体系,培育一批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和一大批“湘字号”湖南名品、中国精品、世界名品。“好品山东”是山东省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区域品牌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已成为山东省制造业的独特优势,来自山东省的“大国重器”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工程机械、农机装备、医药、纺织服装等全省标志性产业链链主企业中,获各类政府质量奖、入选“好品山东”品牌的占比达到96.2%。

(四)工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再利用,在传承中锐意创新

1.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有新进展

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提出要分层次管理与保护国家工业遗产,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总部参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工作。明确国家工业遗产突出保护利用的重点区域,同时强调遗产利用应注重生态保护、整体保护、周边保护,以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理念,实现动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同年4月,在南昌举行的“2023中国白酒申遗论坛”上,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古井贡、汾酒、洋河、李渡等企业联袂发起申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加快中国白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途径。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工业类博物馆调查摸底工作,推动更多工业类博物馆纳入行业管理体系。经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经建成700多家工业博物馆。近年来,中央企业也加大了工业博物馆的建设力度。2023年4月1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筹建的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密云开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全方位系统展示中国航空事业110多年发展历史的展馆。

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形式,积极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江苏、天津、辽宁、湖南、广西等省(区、市)出台了本省(区、市)的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大连、广州、株洲等地级市结合实际发布或修订了本级的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条例,对辖区工业遗产的定义、管理架构、普查和预保护、认定程序、保护管理责任人、保护与利用发展政策等内容进行了界定和明确。上海市将工业遗产活化纳入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并在符合地区定位和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对项目用地性质、容积率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四川省先后开展“努力擦亮工业文明遗珠”专题宣传,制作首部工业遗产读物《品读四川工业遗产》,举办“弘扬工匠精神、点亮工业‘蜀’光”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和多元资本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重庆市出台全国首部《城市更新技术导则》,细化了城市更新的工作内容、规范了工作流程,明确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江苏省组织开展工业遗产调研普查,编撰完成《江苏省工业遗产地图(2020版)》,联合有关单位出版系列丛书《百年记忆——江苏工业遗产的光辉》,系统介绍了国家级工业遗产项目的前世今生。青海省以项目支持文物保护工作,通过争取文物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工业遗产修缮、安防、环境整治。江西省景德镇市先后投入5亿元打造陶溪川文创街区项目,采取“工业遗存+科技元素+文化创意”双创模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全国样板,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90余项。

2.工业旅游成为发展新亮点

工业旅游是展示国家工业成就的重要窗口。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确定北京市751园区等53家单位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入选单位涉及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医药保健、食品工业、遗址遗迹、博物馆、能源利用等多种类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企业参观、博物馆展示、遗址遗迹观光、文化创意集聚等多种形式,为游客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工业旅游体验。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工作,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场所或相关空间,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并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通过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等方式,让游客深度介入与互动体验而形成旅游新产品、消费新场景。

各省(区、市)将工业旅游作为推动工业遗产活化与利用的重要载体,引导和促进工业旅游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工业历史、工业文化、工业科技、工业艺术等方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浙江省已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6家,开展了“美酒游”“家电游”“汽车游”等主题的工业旅游。吉林省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重点依托长春一汽、长影旧址博物馆等,推动工业旅游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开展第二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积极引导开展工业企业参与文化旅游、文化研究、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工作。辽宁省推出红色、乡村、工业、长城主题旅游线路,其中工业线路18条,共涉及全省14个市、587个点位。上海市出台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并围绕其丰富的工业旅游产品,研发了10条上海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和23个工业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包括“工业文化之旅·滨江遗存蝶变”“百年工业薪火传·苏河水岸焕新颜”等。湖南省加大对工业文化旅游项目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等,引领工业文化保护和发展,将文化旅游新业态项目纳入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并开展了省级文化旅游项目信息库建设的论证、研讨,推荐了地球仓等一批科技创新型文旅项目。山东省青岛啤酒博物馆从单一文化展馆发展为多业态的文旅品牌,使工业旅游兼具“可观、可赏、可吃、可玩”,成为重要的城市时尚地标。其推出的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酿酒师》融合了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与密室逃脱,将博物馆参观与实景探秘融为一体;此外,天上来酒、啤酒隧道、4D影院、光影秘境等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广西柳州深入挖掘老工业基地底蕴,同步推进以汽车制造、工程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与以“螺蛳粉”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积极建设柳工、上汽通用五菱、柳州两面针等主题的文化长廊和参观游览通道,大力改造集柳州工业历史馆、柳州企业风采馆、柳州生态宜居馆三大展馆于一体的柳州工业博物馆,工业旅游已成为柳州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3.工业文化教育迸发新活力

工业文化遗存蕴藏工艺文化、工匠精神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强调文化对心灵的洗礼,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有着重要作用。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通知,公布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其中,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设立的工业文化教学实践基地共59处,包括北京珐琅厂、天津大港油田港5井、玉门油田等。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强调要丰富社会实践资源,建立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教学资源。这为各地以工业文化相关的场馆作为思政课教学和实践基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23年4月,福建省印发《“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按照“工业文化工匠精神”“文化传承闽人智慧”“科学精神薪火相传”等八个主题,突出特色建好实践研学点,首批推荐了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东星奢石博览馆等7处特色鲜明的工业文化场馆。吉林省利用工业遗存、工业博物馆、现代化厂房和生产车间等设施开展工业科普教育、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建设工业文化元素丰富的研学实践基地。天津市推动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大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建设,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新路径,以推进影视资源引入思政教育,构建“影视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筹备建设红色影视融入思政课重点实验室。

(五)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加速发展,赋能成效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全国上下把发展工业设计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工业设计市场主体培育,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绿色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设计快速发展壮大。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提出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每次认定及复核的有效期为4年,到期应参加复核。此前,为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完善了工业设计中心培育认定工作体系,持续组织开展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指导地方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认定五批共29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国31个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结合地方实际,共认定351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202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发布第二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名单公示,辽宁沈阳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1家设计单位入选。

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经中央批准开展的国家政府奖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2012—2022年已相继举办五届,对增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国设计的全球影响力、激发经济社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中,“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京张智能动车组等59件产品(作品)获奖。

国家级展会精彩纷呈。2022年1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大幅提升,29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3515家省级中心脱颖而出,全国工业设计类企业超过1万家。2023年2月25—28日,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举办。该大赛以“技能强国设计先行”为主题,以“设计+制作”的赛程设置,打破了传统大赛“重设计轻应用”“重方案轻制造”“重外形轻结构”的桎梏,展示了工业设计共性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2022年8月5—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博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主办。该博览会以“引领设计未来,驱动绿色制造”为主题,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的3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在该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高峰论坛、“设计师之夜”新品发布会等活动。

全国23个省(区、市)开展了工业设计大赛、设计周等活动,各地区重视设计、发展设计的氛围日趋浓厚。北京市结合原有工业基础,通过关联产业的升级和创新,重点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培训等产业环节。例如,北京牡丹电子集团通过产业创新升级成科技创业平台、产业孵化器和“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型产业园区,实现了由加工业到服务业的成功转型。深圳市自2012年发布国内首个工业设计地方性政策后,对制造业提质增效作用明显,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值不断提升。2022年,深圳市工业设计总产值达450亿元。目前,深圳市现有各类工业设计机构22000余家、工业设计专业公司1400余家,其中近一半企业获得了国家、省、市各级高新科技企业认定。

(六)区域特色化发展,助力城市发展能级提升

1.城市群多点开花

城市群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专项活动,引领人民群众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推动形成工业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重庆市、成都市利用工业遗产、博物馆、现代工厂等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和研学教育,围绕工业设计创新和工艺美术传承,两地同向发力,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发挥工业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将成渝地区工业文化资源优势整体转化为成渝城市群的竞争优势和文化软实力。2022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经信、宣传部门首次联合开展建立川渝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工作,认定中国核动力909基地、重庆工业博物馆等20个项目为首批川渝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发布《2022—2025年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以北京市举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充分利用京津科技、金融、市场等优势资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打造冰雪旅游品牌,提升区域冰雪旅游消费,做优做强冰雪文化旅游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全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把制造业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提出在新征程上要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新使命,交织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南粤工业文化与工业文明。

2.经济带迸发活力

打造经济带工业文化新模式,助力经济带发展再上新台阶。在长江经济带中,上海市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联动30家长三角工业旅游景点,成立了长三角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联合体;推出15条长三角工业旅游线路,覆盖面延伸至泛长三角区域的100余个工业旅游景点。江苏省积极探索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平台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基金项目落地,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广大社会资金为支撑的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建设投融资体系;策应上海市,联动浙江省和安徽省,协同长三角地区牵引长江中上游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头尾共振、联动发展的格局和态势;充分释放示范省份的辐射效应,促进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的梯度开发,以及文化产业转移与错位发展,形成点面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共享的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集群。

(七)工业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影响力加速扩大

1.传播载体不断创新

数字化成为工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发展,数字化全面渗透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为工业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广阔舞台。2022年,工业强国短视频、“天工数藏”等新型传播平台应运而生,《理论强基》《星耀潇湘》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短视频受到大众一致好评。数字藏品等开始成为传统文化数字化的新方向。“天工数藏”平台推出《国家记忆》《工业匠心》《人民记忆》三大主题系列的数字藏品,旨在弘扬中国工业精神、塑造中国工业形象、传播中国工业文化。截至2023年4月,“天工数藏”平台注册用户近2万人,共发行28款、累计1.1万件工业文化数字藏品,对工业文化在大众层面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22年8月,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在北京市成立并发布《工业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工业元宇宙主流品牌,助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江苏省无锡市聚焦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无锡元宇宙创新产业园、无锡数字文化产业园等,加快影视文化产业与“元技术”融合发展,构建“元宇宙+数字影视”的创新应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馆一院”项目通过数字化科普、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拓宽考古边界,“让文物活起来”。

2.传播渠道不断拓展

全国性工业文化盛会接连召开,传播工业文化、展示优秀成果、促进沟通合作、引领发展方向的高标准、高层次交流平台越来越多。2022年12月28日,首次由部、省、市联合举办的工业文化发展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23年4月18日,“旅游中国 美好生活”2023工业旅游暨大运河工业遗产峰会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同年4月26日,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

工业文化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精彩纷呈。《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2)》 《产品的文化定价权研究》《百年记忆——江苏工业遗产的光辉》《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等书籍一一出版。《流浪地球2》《钢铁意志》《麓山之歌》《许你万家灯火》《沸腾人生》《大博弈》等工业题材影视剧火热出圈。歌剧《道路》《青春铸剑221》展现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历程,歌颂了中国重工业从业者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这些作品聚焦行业从“制造”到“智造”升级的故事特写,从不同角度表现制造企业和从业者的新风采,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全新考验下,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创新的发展精神,为大国工业开启了让世界瞩目的窗口,实现文化强国与工业强国双向奔赴。此外,首届全国工业原创公益歌曲大赛颁奖暨艺演活动,征集和评选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原创公益歌曲作品,歌颂和赞美新时代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新时代中国工业新风貌。工业题材电影故事征集、工业文学作品大赛、“工业游礼”文创设计征选等活动在社会上也引起积极反响。

3.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

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对工业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构建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工业文化传播力、展现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持续关注工业文化相关动态,不断推出主题宣传报道,唱响工业文化主旋律。《中国工业报》每周推出《工业文化与设计周刊》,《四川经济日报》刊发“工业文化”专栏,集中宣传工业故事、典型人物,弘扬工业精神。重庆市经信委联合重庆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等单位打造“工业文化栏目”,宣传工业品牌,编制工业文化研学党课课程,宣传工业旅游。陕西省拍摄国家工业遗产电视纪录片《国家记忆》(陕西篇),提升9个国家工业遗产项目的影响力。四川省聘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作为四川省工业遗产推荐官,摄制《老工业,新“蜀”光》四川省工业遗产宣传片,在“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推介四川省工业遗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湖南省与国资潇湘融媒联合举办“国企品牌宣传价值传播交流分享会”,搭建“湖湘国资品牌”联盟发布平台,引导企业加强工业文化建设与品牌传播,外扩国企品牌影响力,内塑国企品牌与文化,不断培育厚植国企优秀品牌与文化基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续召开三届“新疆品牌故事大赛”,100多家企业通过演讲、征文、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展示企业品牌培育历程、弘扬工匠精神,为加强和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牌建设、传播品牌强音注入新活力。

(八)工业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人才汇聚越来越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选树和宣传一批优秀企业家典型,推动形成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2022年6月,研学旅行指导师作为新职业正式纳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2022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第二批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名单,共有100名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入选,入选人才优先推荐参加人才评先推优、培训研修等,并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带动中央企业加快造就一大批能工巧匠。

2022年4月,浙江科技大学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中德工业文化学院、中德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这是在全国高校首次设立的以工业文化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机构。教育部大力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相关研究,已支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设置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技术等专业;要求普通高校全部本科专业类都要加强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制(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与工业文化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广东省培育高端制造业设计人才,研究完善相关高层次人才认定的有关办法,大力推动在《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中明确获得工业设计领域有关国家和省级奖项表彰的人才纳入优粤卡申领对象。自2019年起,广东省每年开设“工业设计创新专题研修班”“工业设计应用专题研修班”等班次,累计培训工业设计企业负责人、工业设计师等中高层管理人员600余人次。

三、展望与建议

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也包括工业文化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深刻洞察国内外工业、科技及文化发展前沿,把握好工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

(一)不断拓宽“工业文化+”,持续扩大产品新供给

“工业文化+”是推动内容、市场、资本和技术等关键要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聚集、互动、融合和创新,拓展“工业文化+”有助于工业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例如,“工业文化+金融”是工业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将创新工业文化金融组织形式,建立工业文化企业多元融资机制,推动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发服务工业文化产业的保险产品。“工业文化+创意”是将动漫、动画、手游及相关知识产权(IP)授权周边进行融合,从而生产颇具异域风情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皮制品、金属制品、水晶制品、塑料制品、丝绸制品,以及文创礼品市场的艺术衍生品等。“工业文化+制造业”是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的角度,不断提升消费品的外观功能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加强创新管理经营、营销策划,从而增加消费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传统制造业价值链、拓展产业链、催生新产品和新业态。

(二)充分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服务新场景

科技创新推动工业文化消费转型升级。从工业文化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获取、开发与利用,到工业文化内容的智能化生产,再到工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智能传播及消费,都离不开科技赋能。一方面,科技创新助力扩大高质量的工业文化供给,提升工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数量、品类与质量。科技创新渗透到传统工业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全产业链系统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文化消费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经济增长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以科技赋能推动工业文化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将充分延伸工业文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综合提升工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催生、培育和发展更多新型工业文化业态。大众文化消费具有实时化、沉浸式、互动化的特点,通过将技术运用到产业,实现消费服务的便捷化和管理的智能化,弹性拓展工业文化消费的内容、形式、空间及领域,灵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需求,将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形式和消费模式,有助于更加生动地呈现工业文化内容,打造更多以工业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消费新场景。

(三)加大力度推进数实融合,加快形成发展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文化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更大力度推进数实融合,全面重塑工业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形成工业文化数字化新生态。要搭建工业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以终端建设为抓手,促进工业文化与科技融合,打造数字工业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让数字工业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要加快工业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健全工业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在工业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扩大工业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还要抓住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国有数字化文化平台建设,规范发展和壮大市场化平台,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守好文化意识形态安全和数据安全底线。 qlc03W/Lyf+Ow2P2A87FDzd5TIpeGESocE9WHwn6vsORSCFV70W/jhCBWFVn0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