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易经》与医理

关于中国道家易学与医理的研究,是中国文化之宝藏,我早已希望集合中医、西医及科学界等合并研究,一方面是将中国固有的、伟大的应用哲学加以阐扬;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贡献。

究竟《易经》的道理与中国医理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要说起来,医理与易学是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的。

诸位一定会说,既无什么太大的关系,还研究什么呢?这就要说到道家了。

在秦汉以前,春秋战国时代,道家有所谓“方士”之流,他们讲求修道炼丹。这些丹道派思想的发展,是由《易经》的原理演绎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是与《易经》配合的。

到了汉代以后,中医的哲学思想也经过演变,外加道家的影响,而使得医理以《易经》的道理来诠释了。也就是说,通过间接的关系,中国医理哲学思想,却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上了。

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偏重于抽象,偏向于玄妙,这正是智慧之学,但也在学习研究及了解方面,增加了许多的困难。

中国五千年的医学历史,许多学派发展下来愈来愈神奇,似乎是走入纯哲学的范围,其实际应用的价值,却很令人怀疑。

所以,我们可以说,易学与医理之间,只是形而上的哲理的关系,至于形而下的法则方面的运用,却是大有问题的。

如果要问什么与中国医理关系最密切的话,道家方术思想对医理影响的重大远远超过易学的。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中国上古文化的特殊气质与雄伟气魄了。上古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敢于假想,敢于追求。道家认为所谓“人”这个生命,是可以经过修炼,使肉体的人身长生不死,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

试看,这种想法是多么地雄壮,有多么大的气魄与胸襟。不论人类是否真正可以达到与日月同寿的目的,仅仅是这种假想,已够得上伟大了。除了中国人,世界上又有哪一个种族敢做此想呢?

是的,西方文化宗教中提到了“永生”,但那仍是精神的、死后的事,与道家的假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道家的这种想法,正是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事实上,道家并不只是想,并不只是敢于说说而已,他们真正致力于方法的寻求,真要征服人类的躯体,真要控制人类的生命。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成就,与中国医理关系至为深切。

中国的文化讲究做人做事的一切道理,其中最要紧的一项是孝道。所以读书人要通“三理”,即医理、命理和地理。

命理是混合在医理中的,都以五行为依归。在医治病人的时候,如果知道病人的八字五行,就可以明白病人体质的弱点,这对于治疗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一个为人子者,父母的命不能不知,由命知道父母衰旺的进展和变化,父母患病要知道医治,父母百年之后,更要知道地理,选择适当的地方安葬。

所以,这些观念交织成的中国文化,认为读书人要通“三理”。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每一种学问,都包括在中国的一切学问书籍之中,它们像织布机上的经线与纬线,都织在一起。只要多读书,一定会涉及这些学问。

也可以说,这些学问的源头是同一个,只要一通,不自觉地就都通了。

(选自《易经与中医》) 6gW958ShklJlIzy4fmqWotVYOOZ8uZzrD6w/+udXKeQhQKqfqYrRFYcNAwRkjQ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