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与七情

我们人,生来有思想、有知性,思想的功能很大,我们普通叫它“心”,是个代号,不是指身体功能器官的心脏。这个能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文化里有的把它叫心,有的叫意。

你看中国字,这个“意”字,上面一个建立的“立”,下面是个太阳一样,古文是画一个圆圈,中间有一点,下面是个“心”字,这个“意”也是心的作用。还有一个“識”(识)字,左边“言”字旁,中间一个“音”,右边加一“戈”字,言语变成声音,像武器一样可以杀人,也可以利人。我们的心、意产生内在的思想,再变成外面的行为、言语,是非善恶意见来了,就是识。心、意、识是三个阶段。

生下来的孩子就有知性,肚子饿了就哭,捏他痛了会哭,逗他开心也会笑。这个“性”字,不是本体先天的本性,是讲后天的性。性就是代表知性,能够知道一切。胎儿在娘胎几个月已经有知性,父母在外面的动作他都知道。

这个“知”是生命本有的。婴儿会哭会闹,那个是“情”,我们现在经常说“我情绪不好”,情绪不是知性哦!譬如我们知道自己要发脾气,内心也会劝自己,不发也可以啊,可是忍不住会发,这是情的作用,不是知性的作用。这个情是什么呢?

先了解人性是个什么东西。中国文化讲人性除“性”以外,特别提一个“情”字,合起来称“性情”两个字。譬如人性,生而知之的,就是知性。一个婴儿也好,一个什么也好,生来就知道的是“性”。婴儿没有思想,他饿了知道要吃,冷起来也不舒服,就会哭,高兴时,不会讲话,只是微微笑容状,这是“性”的问题。

“情”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讲“七情六欲”。“情”分成七个方面——喜、怒、哀、乐、爱、恶(讨厌)、欲(欲望),这叫七情。后来我们读书的时候,成语叫作“七情六欲”。这六个欲望,是魏晋以后,佛学进入中国后加上的。欲望有六个,叫“色、声、香、味、触、法”。可以说东汉以前,只讲七情。

“喜”与心脏有关;“怒”与肝脏有关;“哀”同肺肾有关系;“乐”是高兴,同心肾有关系;“爱”,贪爱,同脾脏有关系,我们通常讲脾胃,胃是胃,脾是脾,作用有别;“恶”,讨厌,有些人的个性,看到人与物,随时有厌恶的情绪;“欲”,狭义的是指对男女性的欲望,广义的是贪欲,包括很多,求名求利,当官发财,求功名富贵,要权要势,这些都是欲。

“喜”,很少有人天生一副喜容,尤其是中国人。我在外国时,一个美国朋友问我:“南老师,你们中国人会不会笑?”你们听了一定跟他吵起来,中国人怎么不会笑?我一听,说:“我懂了,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们美国人的教育习惯,早上一出门,随便看到谁,哈啰!早安!都笑得很习惯。”我说:“你不懂中国人,中国的民族不像你们这样教育,譬如大人带着孩子,对面来个不相识的人,如果这个孩子说:‘伯伯你好!’大人会说:‘人都不认识,你叫个什么屁啊!’”我说我们的教育是庄重的,不是熟人不敢随便叫,不敢随便笑。所以东方人个个都像是讨债的面孔,好像别人欠我多、还我少。所以佛学讲“慈悲喜舍”,一个人每天欢欢喜喜,那是很健康的。

“怒”,你看我们很多朋友一脸怒相,对任何事都看不惯;还有些人,眉毛是一字眉,脾气很大。东方属木,肝也属木,东方人肝气都容易有问题,所以容易动怒。

“哀”,内向的、悲观的,什么都不喜欢,一天到晚努个嘴,头低下来,肩膀缩拢来,看人都是这样畏缩。现在说的自闭症、忧郁症、躁郁症啊,都与生理上的肺、肾有关。

“乐”,有些人是乐观的,我们这里有一个朋友,我叫他外号“大声公”,笑起来声音大,外面都听得到,他就是乐观的人,胸襟比较开朗。这和心气关系密切。

这个“爱”字呢?中文所讲的爱有贪的意思,贪是对什么都喜欢。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艺术,有人喜欢打拳练武功,有人喜欢偷钱,有人喜欢散财,各人喜爱不同。这个“爱”字包含就很多了,东方称贪取叫“爱”。现在西方文化讲爱的教育,是由耶稣的“博爱”一词来的,那就是中国儒家所讲的仁,佛家叫慈悲,我们普通叫宽恕。儒家孔孟关于做人有句很重要的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教育,严格地反省、检讨自己的过错,宽厚地对待别人、包容别人、照应别人。这是讲到爱,顺便讲到有关教育的一点。

“恶”,恶的心理就是讨厌,有人个性生来就有讨厌的心理成分,所以随时自己要反省。“喂!老乡啊,这里有个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你去吧,我讨厌。”会不会这样?讨厌是一种情绪。善恶的“恶”字读“饿”;厌恶、可恶这个“恶”字念“勿”,去声。

“欲”,刚才提过了,是属情的方面,生命一生下来就有。如果碰到好的教育家、好的老师,一望而知,可以看出孩子的性向应该走哪一条路,学什么比较好。

(选自《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 Ff11IClCypJbaEdrfczX4WN8TZEPpoFyZMywooTf9u/Ubhhvx/JxWtJY39to5n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