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论述涉及的学问领域之广,作品的影响力之大,在当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南怀瑾先生的作品,素来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特色,但是毕竟体量宏富,万象森罗,已正式出版的中文简体版作品超过五十种,总字数近千万,且以分门别类的专著为主,因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阅读的门槛和压力还是有的。

我们策划这套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种更轻松、关联性更强的阅读体验,也希望有更多新的读者通过这套书走近南怀瑾先生,走近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为每一本书设定了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一方面对应着南怀瑾先生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板块,另一方面对应着与读者的关联性。每一本书一般由几个章节构成,每一章聚焦全书主题的一个方面,由几篇文章构成。每篇文章由标题引领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叙述,大部分文章篇幅在三千字左右。每篇文章素材的选择,遵循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三个原则。我们力求让每一篇读起来都是“散文”的体验,体量轻小,易于阅读和归纳理解,而篇章之间又组成更大的叙述和主题,让读者有层层渐进、步步深入的体会。

修心,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中,还是在南怀瑾先生的学问体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同时,修心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在传统文化中,它可以是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浩然之气,也可以是庄子的乘物游心、老子的专气致柔,还可以是佛教的菩提;以日常情境来讲,小到自我情绪的管理、待人接物的态度,大到人生信仰、文化归属,也都可以包蕴在“修心”之中。

南师曾预言:“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我想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是精神病。……物质文明虽进步,给人类带来许多生活的方便,但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只是带给人类更多心灵上的痛苦。这种痛苦的结果,将来又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分裂而至于现在已开始增加的精神病。”

如果再联系到当下迅速流行又不断更迭的一些词语,如正念、心流、自控力、断舍离、钝感力、松弛感,以及内卷、躺平、致郁、精神内耗……我们就会明白,“修心”已然是当代人最迫切需要应对的课题。其实,这些流行词语所隐含的问题、概念、方法,并不新鲜,几乎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对应。

《人生随处是心安》意在为读者呈现南师以知行合一方式探索、验证的传统修心路径。第一章“心是什么”,先点出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佛修道,身心修养都是根本,再从身心关系、心意识概念、人心与道心等维度阐明传统心性之学内圣外王的特色。第二章“凡人的心病”,梳理人们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弱点。第三章“谁能不动心”,以古代圣贤在修心之路上遇到的难题说明修心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第四章“自在的活法”,侧重探讨普通人在世俗生活中如何修心,展示修心的基础方法和初阶成效。第五章“修心之境”的“修心”是“已修之心”,展示修心可以达到的至高境界。

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怀瑾系列作品编辑部 OwNaPz5XmDcUdRp4Yx2HGc/9S68dGcoXzyx/JJGoXUVVknS18Bm2e8tDySXjEL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