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嗔恨之心

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干净,看到不干净就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

佛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发了脾气,起嗔心,就有障碍了。又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怨天怨地,愤世嫉俗,对任何人都不满,对环境也不满,种种埋怨都是嗔念。有很多人学佛,佛经读得很熟,佛学也讲得很好,文章也写得很好,样样都会,但是事情来了就不行了,结果是在那里自欺欺人。贪、嗔、痴当中,嗔是最大的无明。

小说《济公传》中写到,济癫和尚有天喝醉了,半夜里起来就大叫:“哎哟,不得了,无明发啰!”把大家都吵醒了,众和尚要追打他,他就跑,结果回头一看,庙子失火烧光了。原来他是要告诉大家火要来了,又不好明讲。火就是嗔心,嗔心就是无明。

佛法要我们去除贪、嗔、痴、邪见来修,我们反而是以贪欲、嗔恚、邪见来修菩萨道。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佛堂念佛,如果有人的衣着在我们看起来不如法的话,就会一面念佛一面瞪他一眼,嗔恚心就来了,因为我们认为这样才对,他那样就不对。纵然在弘法在利生,心中贪嗔痴等烦恼一点没有动摇。大的例子也有,有些人发菩萨心发得过头,看到朋友或家人不信佛,气得睡不着觉,讲人家会下地狱,那个态度就是嗔恚心。如果拿宗教情绪来看,会觉得他是好的佛教徒,但是在我看来,他很可怜。你学你的佛,别人做他的人,各有各的路,你学佛究竟对了没有,别人做人究竟错了没有,都是问题,不要用一个尺码来看全世界所有的人。老实说,朋友或家人,可能就是看了你这神神经经的样子才不信佛的。这就叫作“无慧方便”,所以把自己束缚起来了。也是行菩萨道,因为自己没有智慧方便,因为以贪欲、嗔恚、邪见等(包括各种心理状态,包括《百法明门论》各种心所而起的烦恼)来“植众德本”,虽然是做好事,但还是有所夹带。应该以无所求、无所愿、无所得的心情来做好事,才是真正的菩萨在“植众德本”。

如何调伏嗔心呢?《维摩诘经》上说:“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最高的忍辱修养,调伏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忍辱而没有嗔恨心。轻微的怒是恚,再重的就是发怒,真正重的就是嗔,也就是恨心了。

要想修行成就,“忍”是最难做到的,就像打坐修定,为什么定不住啊?两条腿痛,你就忍不住了,这个忍就是忍辱里的一忍啊!当然硬忍是很难,但是你明明知道此身两腿两手,四大皆空,那个时候你就是空不了,忍不过去。所以这六度的一关忍辱度,你就过不了,过不了的话,这一切皆是空谈。

所以忍辱的道理,放在《金刚经》的中心,大家要特别特别注意!佛把自己本身修持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个榜样。所以佛说,真正有智慧彻底悟道的人,才晓得忍辱波罗蜜本身没有个忍。如果有坚忍的念和感受在那里,就已经不是波罗蜜,就已经没有到彼岸,也没有成就。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什么理由呢?佛又对须菩提说,以他本身做榜样,像他从前的时候,曾经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过去印度的一位名王,非常残暴。那个时候,释迦牟尼是个修道的人,相当有成就,到达菩萨地了;虽然是缘觉身,无佛出世自己也会悟道,后来歌利王因闹意见要杀释迦。他说:你既然是修道的人,我要杀你,你会不会嗔恨?释迦佛说:此心绝对清净,假使我起一念嗔心,你把我四肢分解割掉后,我就不能复原。结果歌利王一截一截地把他割了。释迦牟尼没有喊一声哎哟,心里头也没有起一念恨他的心理,只有一念慈悲心。完了以后,歌利王要求证明,释迦牟尼说,假使一个菩萨的慈悲心是真的话,他的身体就马上复原,结果他立刻复原了,又活起来。

佛把自己本身的故事,说给我们修行的人做榜样;当然,并不希望我们被别人割了做试验。现在不必谈割截身体了,叫你不说话你就受不了,叫你坐着不动也受不了,其实这个就是忍辱与禅定、般若的道理;只因为智慧不够,悟道并没有透彻,所以你受不了。

(选自《金刚经说什么》《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EUIMkiNJdBx8r0p9lf87NoBULfZ3BqJft0flyLJfkPgBkz1mkjTyPNDfgC8Nc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