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讲
苏格拉底

未经思考的人生没有价值。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被公认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哲学的精神传统的开创者。在他之前,希腊哲学家主要关注宇宙问题,他扭转了这个方向,把哲学的重点转向关注人的灵魂生活。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

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基本上是在雅典街头与人谈话,揭露人们对灵魂中事情的无知,启迪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由于这种活动,他被告上法庭,以不信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处了死刑。作为雅典第一位土生土长的哲学家,他死于自己的同胞之手,这是哲学史上一个令人震惊也耐人寻味的重大事件。

苏格拉底不留文字,我们对他的思想的了解,主要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往往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自己的思想。专家们对此进行了甄别,我尽量采用能够代表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可信的资料。

一 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

1.给苏格拉底画像

我用五个词来描绘苏格拉底这个人。

第一个词是丑陋。你参观卢浮宫,会看到许多希腊雕刻,古希腊盛产美男子,面孔和体型都美。卢浮宫也收藏了苏格拉底的雕像,你会发现他的长相很奇特:一张扁平脸,一个宽狮鼻,两片肥嘴唇,一个大肚子。他出生在雅典,却完全不像是一个希腊人,当年一个看相的说他是怪物,他的一个最亲密的朋友说他是丑八怪。

第二个词是健壮。他非常注意锻炼身体,每天早晨都去健身房,当时的人都说他强壮得像一头公牛。当时雅典流行过好几场瘟疫,他是唯一没有被感染的人。他不像希腊别的哲学家喜欢旅行,只走出过雅典三次,都是去打仗。他的后半生在长达二十七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度过,参加了三次战役。在战争环境里,他的强壮体魄显出了优势,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食品匮乏时,他比谁都能忍受饥饿,供应充足时,他又比谁都吃得多。酷寒中,别人都用毛毯裹身,他却光脚走在冰上。一次雅典人溃败,目击者说,只有他一人从容撤退,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装备,“昂首阔步,斜目四顾”,一看就不是好惹的,敌军也就没敢惹他。

第三个词是清贫。他出身贫贱,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子承父业,他年轻时也以雕刻为业,据说雅典卫城上那些美惠女神是他雕刻的。不过,他对这个行业颇有微词,嘲笑雕刻匠尽力把石块雕刻得像人,在自己身上却不下功夫,结果使自己看上去像是石块而不是人了。为了维持生计,他仍不免要雕刻石块,但更多的时候干起了雕刻人的灵魂的行当。在相同的意义上,他还继承了母业,乐于做思想的接生婆。他自称“业余哲学研究者”,成天在街上与人谈话,任何人想听就听,从不收费。对于来自显贵的礼物,他一概拒绝。一个有钱有势的崇拜者要送他一大块地盖房,他问道:“假如我需要一双鞋子,你为此送给我一整张兽皮,而我竟然接受,岂不可笑?”其实他连鞋子也不需要,无论冬夏都光着脚丫,穿一件破衣。他的穷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觉的选择,是为了摆脱物质的束缚保持精神的自由。他有一句名言:“一无所需最像神,所需越少越接近于神。”逛雅典市场,他的感想是: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有这么多啊!他还说,闲暇是最好的财产。

第四个词是随和。不像当时和后来许多哲学家抱定独身主义,他在婚姻问题上倒是随大流的。战争使得男人的人口锐减,雅典立法允许一个男人娶两个老婆,他就娶了两个。大老婆克珊西帕是有名的泼妇,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是,有一次苏格拉底在挨了一顿臭骂之后,克珊西帕又把一盆脏水扣在他的头上,而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自嘲道:“我不是说过,克珊西帕的雷声会在雨中结束?”他还自嘲说:“驯服了烈马,别的马就容易对付了。”其实他心里明白,和他这样一个不顾家计的人过日子,当老婆的很不容易,所以常常在挨骂后承认骂得有理。

第五个词是正直。作为一个哲学家,苏格拉底抱定宗旨,不参与政治。不过,一旦违心地被卷入,他必定站在一个正直公民的立场上坚持正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只举一个。六十三岁时,他曾经代表本族人进入元老院,而且在某一天值班当主席。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做“官”。当时,雅典海军打了一个胜仗,撤退时,由于狂风突起,没有能够收回阵亡士兵的尸体,人民为此群情激愤,要求判处为首的十将军死刑。就在他当主席的那一天,这个提案交到法庭,他冒犯众怒否决了。可惜第二天别人当主席,十将军仍不免于死。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苏格拉底一辈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平民。和咱们儒家一样,希腊哲学家也喜欢当帝王师,他之前的泰勒斯、阿那克萨戈拉,他之后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做过政治领袖的老师,而苏格拉底从来没有这种企图。和他同时代的智者学派里都是一些到处走穴的讲师,很会赚钱,但苏格拉底却因此鄙视他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办学园,当教授,而苏格拉底始终是一个“业余哲学研究者”。可是,没有人能与它相比,他把一生奉献给哲学,真正把哲学当作生活方式了。

2.在哲学上实现的转折

现在我来讲苏格拉底在哲学上实现的转折。最早明确指出这一点的是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来的第一人,他使哲学立足于城邦,进入家庭,研究人生和道德问题。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从泰勒斯到阿那克萨戈拉,关心的是宇宙,是一些自然哲学家和天文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是阿那克萨戈拉的信徒,据他自述,他年轻时也喜欢研究自然界,后来发现自己天生不是这块料。所谓不是这块料,不是指能力,而是指志趣。他责问那些眼睛盯着天上的人,他们是对人类的事情已经知道得足够多了呢,还是完全忽略了。他主张,研究自然界应该限于对人类事务有用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既没有价值,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苏格拉底在哲学上实现的转折,与他本人在精神上的转折有密切关系。大约在四十岁的时候,他经历了一次中年危机,这次危机导致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折。这次中年危机是这样的。有一回,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朋友去德尔斐神庙求神谕,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神谕答复说没有。我们这样的俗人听到这个答复,一定大喜过望,苏格拉底相反,他的反应是大惊失色,心想自己这么笨,怎么可能呢。带着这个疑惑,他访问了雅典城里以智慧著称的人,包括著名的政客、诗人和手工艺人。结果他发现,这些人都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而自以为无所不知,不知道自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其实很无知,而他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的,所以神谕说他最智慧。

苏格拉底由此得出结论:自知无知是爱智慧的起点。对什么无知?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灵魂中的事情。人们平时总在为伺候肉体而活,自以为拥有的那些知识,说到底也是为肉体的生存服务的。因此,必须向人们大喝一声,让他们知道自己对最重要的事情其实一无所知,内心产生不安,处于困境,从而开始关心自己的灵魂。“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一句箴言,苏格拉底用它来解说哲学的使命。“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你的灵魂,因为这个“你自己”不是你的肉体,而是你的灵魂,那才是你身上的神圣的东西,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从此以后,苏格拉底出没于公共场所,到处寻访自以为知的人,盘问他们,出他们洋相,逼他们自知其无知,并以此当作神派给他的“神圣的使命”。他盘问人的方式是很气人的,态度谦和,好像只是一步一步向你请教,结果你的无知自己暴露了出来。这往往使被问的人十分狼狈,经常有人忍无可忍,把他揍一顿,而他从不还手。最气人的一点是,他总是在嘲笑、质问、反驳别人,否定每一个答案,但是,直到最后,他也没有拿出一个自己的答案来。有许多人为此责备他,他的辩解是:神迫使我做接生婆,但禁止我生育。这一句话可不是自谦之词,而是准确地表达了他对哲学的功能的看法。哲学不是给你一个现成的真理,而是让你从自以为知其实无知的不思考状态中惊醒过来,从而开始思考,去寻求属于自己的人生真理。

苏格拉底为西方哲学开创的重要传统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上面所说的,在哲学的使命上,他开创了一种精神传统,让哲学关注灵魂,思考人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另一个方面是,在哲学的方法上,他开创了一种思辨传统。他和人谈话,出人的洋相,基本上是揭露对话者在概念上的混乱。比如说,讨论什么是美德,对话者会举出乐于助人、不贪图享受、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等,苏格拉底就说,这些只是慷慨、节制、勇敢,是某一种美德,不是美德本身,于是对话者只好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美德。给概念下定义,对内涵进行分析,寻找抽象的共性,这样一种方法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

一个是关注灵魂的使命,一个是概念分析的方法,在柏拉图那里,这两个东西紧密结合,结出了理念论这个果实。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是形而上学,所谓形而上学,就是用概念思辨的方法构建世界的精神本质,给人的灵魂生活确立一个根据。这样的一个传统,是由苏格拉底开创的,而柏拉图用完备的体系给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一定的意义上,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包括毕达哥拉斯和巴门尼德在内,可以看作这个传统的准备阶段。

二 照料好你的灵魂

苏格拉底把哲学的使命确定为关注灵魂。他自己的哲学,核心的内容就是如何照料好灵魂,我把它归纳为下面几个要点。

1.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照料好灵魂

苏格拉底反复提醒人们,灵魂中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可是我们往往对它十分无知,而且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哲学就是要我们从这种麻木不仁中惊醒过来,去关注灵魂中的事情。灵魂中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理性,一个是道德。因为有这两个东西,灵魂才成为灵魂。把这两个东西开发和实现出来,人才是作为人在生活。

灵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世上的一切好东西,包括健康和财富,包括自己的身体,它们的使用者是灵魂。形象地说,每一个人无非是一个使用肉体的灵魂。使用者是好的,其他的一切东西才有价值。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照料好自己的灵魂,让它有一个好的品质,一种好的状态。人不仅仅是活着,还必须活得好,而活得好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灵魂。你有一个好的灵魂,才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知识即美德

怎样能够有一个好的灵魂呢?就是要把灵魂中两个最重要的东西开发和实现出来。灵魂中的这两个东西,理性和道德,彼此是有密切的联系的。苏格拉底经常对人说:让一个人学习做鞋匠、木匠、铁匠,人们都知道该派他去哪里学,让一个人学习过正当的生活,人们却不知道该把他派往哪里了。这话他一定说过无数遍,以至于在三十僭主掌权时期,政府强令他不许和青年人谈话,理由便是“那些鞋匠、木匠、铁匠什么的早已经被你说烂了”。其实他是在讽刺人们不关心自己的灵魂,因为在他看来,该去哪里学习道德是清清楚楚的,就是去你的灵魂中。好好运用你的理性能力,你就能够认清你的道德本性。人们之所以过着不道德的生活,是因为没有运用这个能力,听任自己处在无知之中。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他说:善只有一种,就是知识,恶也只有一种,就是无知。正确的知识是正确的行为的前提。一个人要掌舵,必须掌握关于船的构造和功能的知识,要治国,必须有关于国家的性质和目的的知识。同样道理,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是道德,他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有了关于道德的知识就一定会有美德吗?苏格拉底认为是的,他说:没有人会知道是恶而故意作恶,也没有人会知道是善而无意为善。你一定会提出异议说,事实上,那些坏人之所以作恶多端,并不是因为不知道这是恶,而是因为作恶可以让自己获利。苏格拉底会这样回答你:其实他们并不真正知道这是恶,正因为他们对于善和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懂得道德在人生中的价值,不懂得恶行对人生价值的损害,所以才会作恶多端。

这当然也讲得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知识即美德这个命题,它包含三层意思:一、人的天性都是想要好的东西,不想要坏的东西的,换句话说,都是想要善不想要恶的;二、按人的这个天性来推断,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恶,是因为他不知道那是坏的东西,还以为那是好的东西,所以实质上是无知;三、只有在总体上认识什么是好的人生,由这个认识出发,才能对善和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善而不选择恶,这样的人就会是有道德的人。

所以,所谓知识即美德,这里的知识主要不是理论性质的知识,抽象的道理,而是对人生意义有了深刻思考之后形成的一种坚定的世界观,一种实践上的信念。中国哲学史上有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的争论,实际上,不能笼统地谈论知和行哪个容易哪个难的问题,知道一点抽象的理论和观点总是容易的,难的是真正想明白人生的道理,而如果真正想明白了,行动就会是容易的事情了。

知识即美德这个命题显示了希腊伦理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人生的信念和道德的实践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后来的基督教伦理学就完全不同,强调的是信仰和内心的神秘体验。

3.美德即幸福

与知识即美德并列,苏格拉底还提出了另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幸福。美德本身就是幸福,不需要另外的报偿。这里当然涉及什么是幸福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好人未必有好报,有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备受艰辛,甚至因为坚持正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坏人也未必有坏报,有一些品德恶劣的人享尽荣华富贵,活着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苏格拉底是怎样看这种情况的呢?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写了苏格拉底和一个叫波卢斯的人的一场辩论。波卢斯的观点是,一个作恶的人,如果受到了惩罚,他就是不幸福的,如果没有受到惩罚,他就是幸福的。他举例说,一个人阴谋夺权,想成为僭主,但败露了,被抓了起来,受各种酷刑,最后甚至被钉死在柱子上,他当然是不幸福的;可是,如果他成功了,掌握了城邦的大权,可以随心所欲,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他当然是幸福的。苏格拉底回答说:在这两种情况下,作恶的人都是不幸福的,作恶而受到惩罚是不幸福,作恶成功而成为僭主也是不幸福,因为在两个可悲的家伙中不会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幸福。他进而说,如果受到惩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那要好一些,没有接受惩罚是更不幸福的。波卢斯听了,大喊荒谬绝伦。

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如果作恶的人受到惩罚,至少是正义得到了伸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赎罪。如果天下作恶的人都不受惩罚,正义彻底遭到压制,恶人的罪是更大的,在这个意义上是更不幸福的。不过,不管怎么说,作恶本身就已经是不幸福,因为作恶者使自己有一个坏的灵魂,把做人的光荣和人生的价值破坏殆尽。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心目中的幸福,其主要含义就是有一个好的灵魂,因此而有一个无愧于人的称号的好的人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德就是幸福。

知识即美德,美德即幸福,这两个命题有一种递进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看,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便是:真正想明白人生的道理,一个人就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因此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4.快乐和幸福是不同的东西

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幸福有两派对立的主张,分别为快乐主义(Hedonisom)和德性主义(Virtuism)。德性主义主张,幸福在于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即理性和道德的实现,苏格拉底实际上是这一派的创始人。快乐主义主张,幸福就是快乐,其创始人虽然是后来的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2—前270),但是,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持此主张者不乏其人。在柏拉图的著作中,还写了苏格拉底和一个叫卡利克勒的人的一场辩论,内容就围绕着快乐和幸福的异同展开。

卡利克勒的论点是,欲望的满足就是快乐,就是幸福。苏格拉底问:“你指的是饿了要吃、渴了要喝这样一类事情吗?”卡利克勒说:“是的,还包括其他任何欲望的满足。”苏格拉底说:“好极了,那么,请告诉我,如果一个人身上发痒,用手去搔痒,搔到自己十分满意为止,他岂不很快乐?如果他一辈子身上发痒,一辈子搔痒,岂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卡利克勒听了很生气,谴责苏格拉底胡搅蛮缠,但是,在苏格拉底步步追问下,他不得不承认,快乐是有好坏之别的。苏格拉底总结说,所以,快乐应当以善为目的,而不是善以快乐为目的;我们讨论的是一个严肃的主题,就是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从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这个概念所指称的是善的生活,亦即美好的生活。

5.哲学是预习死亡

人生有三大问题。一是幸福问题,即人生的世俗意义。二是道德问题,即人生的精神意义。我们看到,苏格拉底把这两个问题视为一个问题,美德即幸福,美德之外别无幸福,人生的意义唯在精神的修炼。第三个问题是生死问题,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对于这个问题,苏格拉底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一个命题:哲学是预习死亡。

苏格拉底是在他的临终谈话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说,哲学家一直在预习死,训练自己在活着时就进入死的状态,所以最不怕死。在他看来,死不但是人生最后的一场戏,而且是人生的正剧,全部人生都在排练这场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他看来,死无非是灵魂从肉体中脱离出来,而哲学所追求的正是让灵魂超脱肉体,不受肉体包括它的欲望和感觉的纠缠,在平静中生存,只用理性追求真理,灵魂的这种状态就叫智慧。不过,活着时灵魂完全超脱肉体是不可能的,所以得不到纯粹的智慧,唯有死后才能得到。

可是,这个观点要能够成立,前提是灵魂不随肉体一同死亡,那么,苏格拉底相信灵魂不死吗?似乎是相信的,在这次临终谈话中,他做了种种论证,包括:生死互相转化,灵魂如果死灭了就不能再转化为生;认识即回忆,证明灵魂在出生之前已经存在;灵魂占有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才有生命,可知灵魂是生命的根源,与死不相容。很难相信这是苏格拉底本人的思想,很可能是柏拉图安在老师头上的。

苏格拉底谈及死亡,我认为有两段话是比较可信的。其一说:我不拥有关于死后情形的真正的知识,我也意识到我不拥有这种知识。其二说:怕死只是无知而自以为知的另一种形式,虽然无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否真的是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们害怕死亡,就好像可以断定死亡是最大的不幸似的。总之,他承认自己对死后的情形是无知的。

这就是说,灵魂是否不死,这是一个悬案。但是,他指出,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灵魂不死这一种可能性上面,怀着一种信念,就是灵魂在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无法带去,能带去的只有它受到的教育和训练,唯有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在活着时才会好好照料灵魂。他明确地说,相信灵魂不死,这是一种值得冒险的信仰,因为这种冒险是高尚的,我们应当用对灵魂的这种解释来激励自己的信心。

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我本人是很欣赏的,其中包括三个要点:第一,坚持理性的态度,承认对死后情形的无知;第二,把灵魂不死当作指导人生的信念,注重灵魂的修炼;第三,练习让灵魂超脱肉体,这本身是在预习死亡,这样做的人更能够坦然面对死亡。

三 未经思考的人生没有价值

苏格拉底致力于唤醒人们的灵魂,把这当作神派给他的“神圣的使命”,最后为此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哲学烈士。现在我来讲苏格拉底之死。

1.审判

我们首先看一看苏格拉底受审判的情况。事情发生在公元前399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当政的民主派组成一个五百零一人的法庭,来审理这个案件。原告有三人,其中实际主使者是一个皮匠,当时担任民主政权二首领之一。他的儿子是苏格拉底的热心听众,常常因此荒废皮革作业,使这个父亲十分恼火。不过,他恼恨苏格拉底,其实代表了一般市民的情绪。雅典的市民是很保守的,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恪守本分,继承父业,过安稳日子。像苏格拉底这样整天招一帮青年谈论哲学,不务正业,在他们眼里就已经是败坏青年了,因此,一旦有人告状,他们就起劲地附和。

平心而论,在审判之初,无论三个原告,还是充当判官的民众,都不一定想置苏格拉底于死地。他们真正希望的结果是迫使苏格拉底屈服,向大家认错,保证今后不再聚众谈论哲学,让城邦从此清静。可是,苏格拉底仿佛看穿了他们的意图,偏不示弱,以他一向的风格从容议论,平淡中带着讥刺,雄辩而又诙谐。这种人格上和智力上的高贵真正激怒了听众,他申辩时,审判席上一阵阵骚动,矛盾越来越激化。

苏格拉底大约一开始就下定了赴死的决心。当起诉的消息传开时,有同情者提醒他应该考虑一下如何辩护,他回答说:“难道你不认为我一生都在做这件事,都在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在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做吗?”他的确用不着准备,只需在法庭上坚持他一贯的立场就行了。当然,他完全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他胸有成竹,一步步把审判推向高潮,这高潮就是死刑判决。

按照程序,审判分两段。第一段是原告提出讼词,被告提出辩护,陪审团投票表决是否有罪。在这一段,苏格拉底回顾了自己从事街头哲学活动的起因和经历,断言这是神交给他的使命。人们的愤恨本来集中在这件事上,他如果想过关,至少应该稍微显示一下灵活的态度,但他一点余地不留,宣告说:“神派我一生从事哲学活动,我却因为怕死而擅离职守,这才荒谬。雅典人啊,我敬爱你们,可是我要服从神超过服从你们。只要我一息尚存,就决不放弃哲学。”

原则不肯放弃,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影响判决。按雅典的惯例,被告的妻儿可以到庭恳求轻判,这种做法往往有效。苏格拉底有妻子,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还年幼,按理说可以帮助苏格拉底避免重判。但苏格拉底不让他们到庭。他不屑于为此,讽刺说:“我常常看见有声望的人受审时做出这种怪状,演这种可怜的戏剧,他们是邦国之耻。”

投票的结果是以二百八十一票比二百二十票宣告他有罪。票数相当接近,说明在场不少人还是同情他的。审判进入第二段,由原告和被告提议各自认为适当的刑罚,陪审团进行表决,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原告提议判处死刑。被告苏格拉底说:“我提议用什么刑罚来代替呢?像我这样对城邦有贡献的人,就判我在专门招待功臣和贵宾的国宾馆用餐吧。”他说这话是存心气人,接下来他有些无奈地说:我每天讨论道德问题,省察自己和别人,本来是对人最有益的事情。可是,一天之内就被判决死刑,时间太短,我已经无法让你们相信一个真理了,这个真理就是“未经思考的人生没有价值”。人们终于发现,最省事的办法不是听他的劝思考自己的人生,而是把这个不饶人的家伙处死。

判决之后,苏格拉底做最后的发言。他说:“逃脱死不难,逃脱罪恶难,罪恶追人比死快。我又老又钝,所以被跑得慢的追上,你们敏捷,所以被跑得快的追上。我们各受各的惩罚,理应如此。”这篇著名辩词用一句无比平静的话结束:“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2.最后的日子

希腊有个节日叫德利阿节,每年这个节日,雅典政府要派出朝圣团乘船渡海,去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诞生地祭祀,法律规定,朝圣团没有返回,全国不得行刑。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在船出发的第二天进行的,所以他要在监狱里等候一些日子。在这期间,许多富裕的朋友想出资帮他逃亡,都被他拒绝。一个崇拜者哭诉说:“看到你被这样不公正地处死,我受不了。”他反问:“怎么,难道你希望看到我被公正地处死吗?”

监禁第三十天,行刑通知下达,几个最亲近的朋友到狱中诀别。克珊西帕抱着小儿子,正坐在苏格拉底身边,看见来人,哭喊起来:“苏格拉底啊,这是你和朋友们的最后一次谈话了!”苏格拉底马上让克里托找人把她送走。然后,他对朋友们说:“我就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谈谈那边的事,现在正是时候,也是现在可做的最合适的事。”于是,围绕着死亡主题,他侃侃而谈,我在上一节已经讲了这次临终谈话的大意。

最后的时刻来临了。他最亲密的朋友克里托问:“我们怎么葬你呢?”他回答:“如果你能抓住我,随你怎么葬。”然后对其余人说:“他怎么不明白,喝下了毒药,我就不在这里了,还问怎么葬我。”说完就去洗澡,回来后,遵照狱吏的吩咐喝下毒药。众人一齐哭了起来,他责备道:“你们这些人真没道理。我把女人都打发走,就为了不让她们做出这等荒谬的事来。”

在咽气前,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克里托,别忘了向医药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献祭一只公鸡。”医药神是掌管肉体治疗的,他的意思是说,他死了,肉体的病就彻底治好了,所以要感谢这个神灵。这个喜欢嘲讽的灵魂,在脱离他蔑视的肉体之际,还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据说苏格拉底死后,雅典人后悔了,处死了原告。也有人说,这纯属编造。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我们记住苏格拉底的遗训——“未经思考的人生没有价值”,要关心自己的灵魂,度过有价值的人生。

3.教训

我曾经指出,雅典既不是哲学的故乡,也不是哲学家的乐园。在苏格拉底之前,把哲学引进雅典的第一人阿那克萨戈拉被缺席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是雅典第一位土生土长的哲学家,雅典之所以被视为哲学的圣地,是因为有苏格拉底。但是,苏格拉底的命运比阿那克萨戈拉更悲催,不但也被以不敬神的罪名判处死刑,并且执行了。出生在雅典本邦的哲学家只有两个,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后,年轻的柏拉图逃到了国外。除了他们两个,古希腊第三位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在雅典受到起诉,罪名同样是不敬神,好在他及时逃跑了,他说他决不让雅典第二次处死哲学家。

令人深思的是,希腊哲学家们受到迫害,往往发生在民主派执政期间,通过投票做出判决,罪名都是不敬神。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他们对宇宙和人生的问题有独立思考,而他们思考的结果,却要让从不思考这类问题的民众来表决,其命运可想而知。谈到自己的受审,苏格拉底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说这就好像一个医生受一个厨师指控,而法官是一个无知的小孩,医生给小孩吃药,厨师给小孩吃糖,小孩当然喜欢吃糖,不喜欢吃药,判决的结果毫无悬念。民主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哲学家却总是少数,确切地说,总是天地间独此一人,所需要的恰恰是不服从多数也无须多数来服从他的独立思考的权利,这是一种超越于民主和专制的政治范畴的精神自由。对于哲学家来说,不存在最好的制度,只存在最好的机遇,就是所在国家的权力对他的哲学活动不加干预,至于这权力是王权还是民权好像并不重要。

人类早期四大精神导师,西方的两位,苏格拉底和耶稣,都被同胞处死,东方的两位,释迦牟尼和孔子,都终其天年。东方的柔,西方的刚,可见一斑。

参考书目

[古希腊]柏拉图:《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8/1993

[古罗马]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马永翔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DOG0niMsLEvOw3cyoXw56FAVzFCCBKnisclSEyCxqvB/nIXqU3zux4i1L7fO29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