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续写山乡巨变新篇(组诗)

烂泥湖的荣光
——访当年湖南重点治水项目烂泥湖工程纪念馆

(一)

我站在青黄不接的童年

学着大人从逃难的哭喊声中

知道哪里发了大水哪里闹了旱荒

从举着红旗成群结队的队伍里

找到热闹的兴修水利之地

年代的烙印刻入骨髓

(二)

烂泥湾,一个闻之掉泪的小地名

改名来仪湖也丝毫改不掉历史的哀伤与赞叹

“难民潮”中我曾听到过这里的乡音

胡林翼在此生长并训练湘军水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出了“泥军”

四十万人像军人一样集结挑淤泥

场面浩大不亚于攻克天京

只是将船、桨、弓箭换成铲、箢箕、板车、扁担

一盏马灯,一辆板车

如今静立在崭新的陈列馆

历史的灯光

曾照亮冰冷的夜和烂泥

板车,在淤泥堆里挣扎前行

推起岁月的荣光和崇高

托起收拾旧山河的激情

搬走祖祖辈辈讨米的屈辱

筑成干堤、子堤近百公里的长河

拧紧裤腰带创造出了人间治水奇迹

(三)

时光收起兵马变成兵马俑

烂泥湖变成了国家湿地公园

在河清岸绿的远处是水天一色

鱼鸟自由栖息的天堂

新山乡巨变的风景画

我看到飞过的行行白鹭

仿佛又回到家乡遇见仙逝的父亲

当年已经白发的他修水库回家取粮

在地坪蹲着,端起大饭碗吃饭

近看像个难民

远看像只单瘦的鹭鸶

访周立波故居

最显眼的是很平常的旧屋里有尊雕像

雕像最打动我的是大眼镜和厚嘴唇

应该是当乡村教师的父亲遗传

一出生乡村便刻在他的躯体

水稻、桑麻、茶种在他的血脉

乡里乡亲都长在他的脑海胸中

厚厚的嘴唇

咽下粗茶淡饭

吐出实话与韩杜诗篇

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从地里拱出

千秋文章的田地

一生都在播种、挖红薯、收大豆和高粱

他用文学深度的大眼镜

看清了这个世界

文人的铁骨,敲响铁锄铁锹

清溪村早已种在他的体内

即便死了也要化成农肥

用自己的名字浇灌

带动一方旅游和致富

始终不忘土地的人

土地不会忘记

土地上的人们不会忘记

后人和史册都记得

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周立波

云端里的花海

产云的地方产好茶有好花

在中国黑茶之乡

在茶马古道和梅山文化的起点

在神仙居住的地方

安化,崛起一座花仙子庄园

——茶乡花海

茶是祖宗传茶,是花之蕊

半空中吊着绿、黄、紫三色茶园

像大客厅里吊一盏大华灯

云台山大叶种是个多情种

娶上了漂亮的洋媳妇

生出一串花花世界

槠叶齐、黄金芽、紫娟

呈阶梯式疯长

儿孙满堂,一下冒出两千亩茶园

还围着一群四季五颜六色的花仙子

护花使者是刚刚脱贫、土生土长的山民

用热情和四季春灌醉了买茶看花的游客

美丽的故事或许就发生在阳光草坡

好花要有好水浇

高山流水涌进滴灌喷灌

一张节水网串起田野山岗

大旱干不死鲜花和爱美之心

山中的音乐喷泉响起

一千八百米的玻璃漂流启闸

山沟沟里飘出一条玉带和彩虹

荒山野岭绽放出巨大的万花筒 CJ1ZN0hnJWfYjeEEAHCn/rmfhJ/rcexMbWSG/vgKyqUdFaquNQo+j8Y941Sdwh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