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既是媒体履行“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职责与使命的体现,也是媒体“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定位和功能的体现。舆论监督报道一般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媒体操作舆论监督报道时一般都会持比较审慎的态度。对舆论监督报道,媒体从选题到采制、播发,都会有一套严格的操作流程。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监督报道社会影响更大,媒体操作舆论监督报道时也应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来面对,尤其是涉及食品类的舆论监督报道。
获奖视频在操作上比较扎实。视频时长1分37秒,从内容上看,按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盐城金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内,瓶装的同仁堂蜂蜜被撕掉标签倒到大桶内;二是知情人报料这些蜂蜜其实是过期或临近过期的;三是追问工厂工人为何将蜂蜜从瓶中倒出来;四是有工人称,倒出来的这些蜂蜜是要退给蜂农喂蜜蜂用的;五是报料人反映,退回来的过期、即将过期的蜂蜜有好几万瓶;六是指明这些贴着“倒蜜”字样的过期蜂蜜去向,实际上被装入大桶后送入工厂原料库;七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态,企业如此处置不规范,此前已发现企业类似操作,还篡改过同仁堂蜂蜜产品生产日期,如2018年3月被更换成了2018年6月;八是指明这些蜂蜜产品系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委托盐城企业生产。
任何舆论监督报道,操作起来都不容易,过去不容易,现在亦不容易。从作品主创之一范瑞后来的分享中可知,这个调查其实很不容易,虽然有举报人报料,但要突破可谓费尽周折。
当时,记者根据举报,到涉事企业去调查,通过暗访拍摄到了厂区内一个非常隐蔽的车间里涉嫌回收过期蜂蜜的行为,但这并不能证实回收蜂蜜的流向。在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记者再次联系举报人得知,曾向县市场监管局举报过该企业回收过期蜂蜜的事。当执法人员赶到并对现场控制后,企业方面提供了同仁堂方面关于过期蜂蜜的处理办法,但企业处理过期蜂蜜的方式严重偏离了同仁堂方面的“办法”。这虽然进一步证实了该企业涉嫌延长蜂蜜保质期,但还不能定性其存在延长蜂蜜保质期的行为。这家企业是当地一家较大型的招商引资企业,最后经过记者充分沟通,监管部门才将之前查处的情况“曝光”——该企业之前就因回收过期蜂蜜并更改产品的生产日期,以延长保质期被查处过。有了这样的结果,对记者来说就是撕开了一个“口子”,根本不用再去定性这一次的回收行为。
视频中,来源不同的声音、字幕一起成为揭示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规处理蜂蜜的重要证据。
报料人以背景的方式出镜,但播出时声音经过了特殊处理。
江苏省记协在推荐这件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时评价:涉事企业为百年老字号,对这样的企业进行曝光,需要非常过硬的证据链条。从获得线索到深入调查,《零距离》栏目在采制过程中每一步都严格以事实为依据,力求客观准确。在播发前,更是对稿件和素材几经讨论,谨慎求证。
这一评价在节目和记者的分享中均可以感受到。做舆论监督报道,扎实的调查是基础,这也是这件获奖报道值得学习的地方。
融媒体时代,技术在变,新闻报道的形式在变,但新闻传播的根本价值
追求不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闻媒体始终不变的追求,维护人民利益、
反映人民需求、回应人民呼声自然也应是融媒体新闻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有人评价这件获奖作品是以百姓视角,反映社会问题,体现人民情怀的优秀
作品。
有人表示,这一作品能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预料之中”。
“实际上这个节目并不是我最满意的”,对作品能获奖,范瑞认为,既有偶然也有必然,一方面与同仁堂这个“自带流量”品牌是分不开的,有偶然性;另一方面作为《零距离》栏目长期奔跑在一线的调查记者,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换句话说,获奖又何尝不是对一个记者职业精神、专业精神的肯定和回报呢?这样的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本身也是传递和释放新闻业务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