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路易·威登这样的品牌为什么……如此成功呢?靠两点,这两点还看似互相矛盾:这些品牌是永恒的,同时又处在时髦的最前沿……就像水和火的关系。
——贝尔纳·阿尔诺 路威酩轩集团首席执行官
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是总部位于巴黎的法国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时尚集团。其2019年的销售额高达近600亿美元,后来因经济低迷,门店关闭,2020年销售额相对略有下降。欧盟企业中,路威酩轩的市值仅次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排在联合利华和大众之前。其规模是同行业的开云集团(旗下拥有古驰、圣罗兰品牌)的3倍、历峰集团[旗下拥有卡地亚(Cartier)、寇依(Chloé)品牌]的5倍。路威酩轩集团的时尚板块涵盖服装、皮具、鞋履、珠宝、化妆品、手表和旅行箱。
路威酩轩的现代史是由贝尔纳·让·埃蒂安·阿尔诺(Bernard Jean Étienne Arnault)书写的,其故事告诉我们,他是奢侈品时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不仅创立了路威酩轩集团,还在奢侈品时尚行业从创立者运营、客户量小的公司模式,向公共贸易、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公司模式转变中,起到了核心作用。2021 年,彭博社将阿尔诺一家(占股路威酩轩集团47%)列为世界第二富豪,2020 年前其净资产值预估为1600亿美元——位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沃伦·巴菲特和微软的比尔·盖茨之前,仅次于杰夫·贝索斯。
2021年,贝尔纳·阿尔诺72岁,是路威酩轩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其与前妻育有2个孩子,与现任妻子育有3个孩子。5名子女都在路威酩轩集团管理层任职:45岁的德尔菲娜是路易·威登集团副总裁,主管所有产品相关活动;43岁的安托万是伯尔鲁帝品牌的首席执行官和诺悠翩雅(Loro Piana)品牌的董事长;28岁的亚历山大是旅行箱品牌日默瓦(Rimowa)的首席执行官,集团收购蒂芙尼(Tiffany)后成为蒂芙尼首席执行官;26岁的弗雷德里克是手表品牌泰格豪雅(TAG Heuer)的首席执行官。谁最有可能成为继承人呢?一位LV高管告诉我,在这个问题上,德尔菲娜和安托万平分秋色。
贝尔纳·阿尔诺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曾一度想成为钢琴演奏家,但后来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的现任妻子海伦娜·梅西埃(Hélène Mercier-Arnault)和儿子弗雷德里克倒是撑起了家族的音乐基因,两人曾在公开音乐会上共同演奏。
起初,阿尔诺着手在纽约为祖父建立建筑业务分公司。有一次,他在纽约街头和出租车司机的交谈过程中,产生了他的第一个战略投资计划。阿尔诺跟司机提起了当时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司机说:“我不认识他,不过我知道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正是这次对话让阿尔诺相信,他要做国际化的业务,而时尚要比建筑更有希望让他成功。
1984年,他收购了博萨克(Boussac)集团,这是一家已经破产的纺织品公司,控股迪奥高定时装业务[博萨克集团所有者马赛尔·博萨克(Marcel Boussac)曾在1946年投资迪奥的第一家时装店]。阿尔诺说服父亲投资1500万美元,并设法从投行拉扎德公司借款以补齐缺口。他用两年时间裁员近万人,并将博萨克集团业务悉数卖掉,除了迪奥——据称,这些操作让他赚了4000万美元(有些估测显示盈利更高)。这种交易体现的正是美国的商业文化和做法,而不是欧洲商业传统。从此,媒体一直以“穿着开司米衫的狼”这一称谓,对他口诛笔伐。
那时迪奥的昔日荣耀已黯然褪色。克里斯汀·迪奥于1957年逝世,此后,迪奥举办过几次时装发布会,并未溅起多大水花。与此同时,迪奥还肩负着200个许可协议的重担,涉及产品包括迪奥丝袜、迪奥婴儿装、迪奥拖鞋和迪奥塑料镶边旅行箱。这些许可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没有质量可言。部分许可持有者生产的服装款式甚至和创意总监马克·博昂(Marc Bohan)为母品牌设计的款式不是一回事儿。所幸,迪奥香水和化妆品业务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阿尔诺可以借此取消已有许可,重新购买执照。阿尔诺让奇安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接替博昂成为主设计师。费雷不是法国人,而是意大利人,他想让迪奥服务的客户群从年龄稍长、较传统的老主顾,转向更为年轻的消费群体。
1987年,阿尔诺为争夺路易·威登的控制权而发起了一场收购大战。美国式的收购并不友好,这在法国很少见,在奢侈品时尚界更是闻所未闻。当时的路易·威登集团董事长亨利·拉卡米耶(Henry Recamier)此前曾为避免收购,与巴黎的香槟和干邑生产商酩悦·轩尼诗(Moët Hennessy)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名为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即路威酩轩集团。这次并购并没有为两家带来深入协同性,唯一的好处是合并后的集团规模巨大,再想出价收购就不容易了。此时,路易·威登管理层和酩悦轩尼诗所有者就战略提议发生了冲突,而阿尔诺正好将博萨克集团的部分利润投到路易·威登的股权中,于是拉卡米耶便让阿尔诺出面协调。
阿尔诺没有解决双方的分歧,反而借此机会,利用博萨克集团的现金和拉扎德投行的融资,加大自己的持股比例。等威登家族出售自己的股权后,阿尔诺便一家独大,成为首席执行官。接着,他将思琳(Céline)和纪梵希两大品牌也收入集团囊中。
收购路易·威登之后,阿尔诺任命约翰·加利亚诺为纪梵希首席设计师,希望他能设计出让年轻一代消费者感兴趣的高定时装。据传,阿尔诺最初并不想启用加利亚诺,他召集时尚记者开了个会,让他们选出“最有创意”的设计师,记者们为加利亚诺投了票。一年后,加利亚诺调任迪奥的时尚总监,阿尔诺让亚历山大·麦昆接管纪梵希。阿尔诺对两个品牌带着“酷”劲重生的希望已压过两家品牌的传统。任命新人担纲设计的安排是成功的,至少短期来看的确如此。
阿尔诺开始大举推进时尚品牌的全球化发行推广,并持续以创意无限的新鲜血液更替树大根深的老牌设计师。1997年,他任命34岁的美国设计师马克·雅可布为路易·威登创意总监,使路易·威登从此改头换面。随后,阿尔诺选中同为美国人的迈克·高仕(Michael Kors)执掌思琳、古巴裔美国人纳西索·罗德里格斯(Narcisco Rodriquez)执掌罗意威(Loewe)。
2021年,路易·威登俨然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时尚品牌。LV占路威酩轩集团当年420亿欧元销售额的1/4,利润几乎占母集团100亿欧元的半壁江山。根据BrandZ(价值品牌调查)排名来看,路易·威登是最具价值的奢侈品品牌,市值470亿美元——不过具体计算方法不得而知。香奈儿紧随其后,成为第二最具价值的奢侈品品牌,市值370亿美元,而爱马仕位列第三,市值310亿美元。
阿尔诺也曾痛失一个时尚品牌。那是2019年之前,他唯一从零开始,一手创办起来的公司,还有一位名设计师加盟,阿尔诺认为他可与伊夫·圣·罗兰、克里斯托巴尔·巴伦夏加和卡尔·拉格斐匹敌。1986年前后,收购迪奥两年后,阿尔诺成立了拉克鲁瓦(Lacroix)品牌,斥资800万美元,把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从巴杜时尚公司挖过来。拉克鲁瓦的高定时装大获赞誉,然而多被收进博物馆束之高阁,卖得并不好。20世纪90年代中期,拉克鲁瓦品牌市场份额缩水。苦心维持到2005年,路威酩轩集团卖掉了拉克鲁瓦。2009年,拉克鲁瓦宣布破产。
路威酩轩集团旗下的品牌开了举办季度时装秀以制造最大媒体曝光度的先河。这些品牌发布媒体资料,介绍时尚设计师和品牌首席执行官,并在时装秀开幕后发布新闻稿,报道参加聚会的明星名流。1997年1月的巴黎时装周大秀上,阿尔诺为出席秀场的诸多名流提供服装。杂志名记和小报狗仔纷纷拍照报道。阿尔诺说:“时尚圈里没有所谓的‘坏公关’。”每场秀之前,他都要安排与金融分析师和时尚记者做专访,从而确保他的品牌能在金融领域和时尚版面都获得关注。
1999年1月,阿尔诺试图收购古驰。这是一家总部位于佛罗伦萨和伦敦的时装公司,由汤姆·福特和多明尼科·迪梭(Domenico De Sole)运营。阿尔诺已悄然累积34%的股权,价值14亿美元,却对外坚称自己只想做被动投资者。他购买股权的举动让古驰股价飙升30%。金融媒体认为古驰大股东终将像威登家族一样屈服。福特和迪梭反对使用“收购”这个词,两人表示,如果该提议通过,那么他们就辞职。
1999年3月,古驰终于找到了救星:法国亿万富豪弗朗索瓦·皮诺特(Francois Pinault)及其零售集团巴黎春天百货。收购古驰后,巴黎春天百货规模扩大,并将皮诺特的“圣罗兰公司”纳入旗下。皮诺特说,他们还将继续收购,壮大时尚品牌,形成足以与路威酩轩集团抗衡的奢侈品集团。
阿尔诺对此回应,他提出收购价,要获取古驰的全面控制权,随后又加价第二次提出收购。迪梭抱怨说:“阿尔诺是在维护他的垄断帝国……他是整个行业里唯一在放手大肆收购公司的奢侈品集团。”这场收购战最终以股东投票告终。古驰的股东们拒绝了路威酩轩的提议,把控制权留给了古驰管理层和皮诺特。阿尔诺降低持股比例到21%——这意味着他对该公司不再具有影响力。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记者托马斯·卡姆(Thomas Kamm)评论这件事时写道:“这场……为古驰而战的斗争是新欧洲的典型象征……两个法国人同仇敌忾,为一家意大利公司的控制权严防死守,这家公司的资深律师和设计师还都是美国人。”这正是奢侈品时尚界演进方向的一个剪影。
路威酩轩的收购轨迹中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案例,那就是英国菲利普斯拍卖行。1999年,阿尔诺花1.2亿美元实现了对该拍卖行的控股。金融媒体圈对这次交易表示批判。收购一家主营当代艺术的拍卖行,与一个奢侈品时尚集团的形象格格不入。2001年,菲利普斯拍卖行损失一大笔钱后,阿尔诺将该公司的股份给了小股东西蒙·德·普里(Simon de Pury)和戴尼安娜·卢森堡(Daniella Luxembourg)。2008年,普里手中菲利普斯拍卖行的控制权转手到了俄罗斯企业家列昂尼德·弗里德兰(Leonid Friedland)和列昂尼德·斯特鲁宁(Leonid Strunin)手中,这两位是总部位于莫斯科的奢侈品零售连锁企业——水银(Mercury)集团的控股股东。他们持有古驰、布里奥尼(Brioni)和巴黎世家的俄罗斯经营许可。列昂尼德称,这次时尚媒体没有异议了——菲利普斯拍卖行确实是奢侈品和时尚帝国的一个合理延伸。而这种艺术与时尚行业之间新建立的兼容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阿尔诺。
2010年,阿尔诺向爱马仕发起收购,爱马仕已是为数不多的大型独立奢侈品品牌了。自2002年起,在长达11年的拉锯战里,阿尔诺通过对冲基金相关的策略,购买了爱马仕23%的股份。其中包括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购置股权衍生品——每家中介持股5%以下。通过这种方式,只要阿尔诺的投资超过所有者比例门槛,他就可以无视巴黎证券交易所关于信息公开的规则。法国商界猜测,继六代家族企业之后,爱马仕将被移交至路威酩轩时尚集团麾下。阿尔诺只需要说服两三个爱马仕的继承者即可。然而,他失败了。
2011年,爱马仕一纸诉状向阿尔诺和路威酩轩集团提出刑事诉讼,指控其存在内幕交易。阿尔诺表示他的行为是合法的,并以“诬告”为由提起反诉。法国当局最后以在股权收购过程中违反透明规则为由,对路威酩轩集团罚款800万欧元,但并未裁决其存在内幕交易。
2014年,阿尔诺和爱马仕首席执行官阿克塞尔·杜马斯(Axel Dumas)达成一致,路威酩轩集团将手中的爱马仕股份剥除给其他股东。阿尔诺保留8.5%的爱马仕股份,价值22亿欧元。路威酩轩集团在阿尔诺持有爱马仕股份期间,因股票增值获得资本收益38亿欧元。阿尔诺和路威酩轩集团同意截至2018年年中,都不再购买更多的爱马仕股份。直到2021年年初,路威酩轩集团对爱马仕再未发起公开动作。
阿尔诺收购的非时尚领域业务包括法国著名的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伦敦的贝尔蒙连锁酒店和三家位于博茨瓦纳的游猎酒店。阿尔诺说,他的收购策略“才刚刚开始”。2019年10月,路威酩轩集团出价收购有着182年历史的美国珠宝商蒂芙尼,最终以15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成为阿尔诺实现的价值最高的收购案例,也是整个集团囊括的第80家品牌。
路威酩轩集团要收购的下一个宠儿最有可能是哪家呢?要么是托德斯(Tod's),只要各方能谈拢价格;要么是普拉达,这家品牌目前80%的股份由缪西娅·普拉达和丈夫帕吉欧·贝尔特利(Patrizio Bertelli)掌握(其余股份公开交易)。人们一度认为,只要价格合适,普拉达就会同意收购——至少2020年前是没有问题的。
当巴黎春天百货获得古驰的控股权后,持股公司更名为开云集团。此后弗朗索瓦·皮诺特沿用了阿尔诺和路威酩轩集团的商业模式,也通过收购打造时尚集团。截至2021年,开云集团旗下坐拥16个品牌,包括古驰、圣罗兰、葆蝶家(2001年收购)、巴黎世家(2001年收购)、亚历山大·麦昆(2001年成为合作伙伴)、布里奥尼(2011年收购)和克里斯托弗·凯恩(2013年收购)。开云集团在非时尚领域的知名收购案例包括1993年的拉图酒庄和1998年的佳士得拍卖行。
2015年前后,路威酩轩集团开始接受电子化,然而并不是作为销售渠道,而是因为路威酩轩发现,该集团旗下门店65%—90%的奢侈品销售都是消费者事先在互联网上搜索过的产品。2017年,路威酩轩集团开了第一家网店www.24sèvres.com(即现在的www.24S),但是按照该集团的规格,这个网站的上架产品和对其进行的推广却比预期少。
2019年,路威酩轩集团将35%的媒体支出挪到网上业务。时尚杂志和大众发行报纸却成了输家,因为时尚业是日常报纸的第二大广告来源(仅次于汽车广告),这种传播介质的未来——看起来并不明朗。
为什么集团所有制结构对路威酩轩集团和其他奢侈品集团奏效呢?对于时尚而言,规模是一种优势。一个集团的金融资源允许在多个品牌之间实现资金流动,由现金流强的品牌流转到新品牌或重建品牌,因为后者可能缺乏以一己之力获取充足资金的能力。时尚公司因此不需再为沟通信用额度授权而发愁,它们可以向集团借贷或由集团担保借贷,条件更加优惠。而开发电商平台的巨额成本也能分摊到多个品牌上。
集团也具有对多品牌零售商的议价权:“贵公司的门店想卖这个品牌的产品?那我们强烈建议您也顺带卖这个品牌。”为了求得商场的好位置、拥有和房地产开发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归属于一家拥有几个抢手品牌的控股公司是有帮助的。没有路威酩轩旗下品牌的加入,就开不了奢侈品商城。经营路威酩轩集团最叫座的品牌的代价就是也要接受其他品牌。收购公司这一招,也能为时尚集团带来针对时尚杂志出版商的议价权,有利于协商价格和预定杂志中最靠前的广告位置。
集团最大的好处,或许就是有吸引并留住创意人才的能力。时尚品牌创立者很快就发现,服装设计这一套技能和金融、市场营销完全不同——随着集团业务的拓展,需要不断获取新的专业技能。阿尔诺说:“在独立公司里,设计人才很快就会遇到创作瓶颈。而在路威酩轩集团,他们可以从时装部门转到珠宝部门,再由珠宝部门转到红酒部门。”奢侈品集团给创意总监开的工资和设计预算也要更高。
发展不错的独立时尚品牌将部分或全部业务卖给时尚集团的模式,总体上来说可能对时尚行业是好事。如果独立品牌想进行拓展,那么从银行或股市融资时会遇到困难。要在伦敦邦德街的好地段开一家零售时装店——仅预付款就需要1000万英镑之多。装修店面还要花费大概200万英镑,年租金又是100万英镑。这正是2020年年初罗意威在伦敦开第一家旗舰店的经历。甚至厉害如加利亚诺和麦昆,在各自拥有成功时尚品牌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阿尔诺和路威酩轩集团的担保作背书,也会遇到业务拓展困难。
面对现实风险,独立品牌设计师也想寻求加入集团。品牌创始者都明白一个道理,品牌创立后可能会有几年好光景,但“黑天鹅” 不可预知,随时可能浮现,到那时就难免会遭受损失。而如果让一家集团作为合作伙伴来承担部分下行风险,独立品牌承担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