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老子冥想了吗?

我问道:“但是我真的很好奇才问的,老子冥想了吗?”

老人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

不过如果读一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就会发现上面记载了很多老子若没有冥想修行是绝对不会知道的内容。

例如《道德经》第54章,有这样的表达:

*如果用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去修行,那么德 (识) 才会变得明晰。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道德经》第 62 章,有说道:

*即使拥有奇珍异宝,还能乘着‘四马-四匹马拉车’前进,倒不如坐着在这条道上下功夫。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另外,阅读被称为老子的弟子长子的文章,可以看到有构成道教修行法基础的内容,进而以老子思想为基础制定的各种方式的修习方法,这也同样为老子修行的合理提供了线索。

在《道德经》第41章中简要介绍了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高的儒生听道,勤勉而行。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等水平的书生听道,将信将疑。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如果一个低层次的书生听道,他只会嘲笑它。 (下士聞道,大笑之)

老子根据自己说的那些,认为:“或许有人听得懂,有人听不懂,还有人可能完全误解嘲笑,听者有自己的意识水平。”

当然,通过所有这些故事可以知道的是,与其说是‘老子冥想过’的依据,不如说是推测,是根据合理的怀疑而得出的结论。不过,现在跟你说的老子冥想法,也不是很荒谬的,希望你能听明白。当然也不是强求的,不想听的话不听也没关系。”

我用平静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知道了。既然已经开始讲故事了,我也会认真听的。”

老人说:“我开始讲这个故事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关于冥想、内心的观察,有很多故事、主张以及误会。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的话‘我的话简单易懂,人们却不听这些’。冥想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神秘的超能力,或是为了成为某个特别的人。

“冥想只是为了自然地生活。我们忘记了有趣又自然的生活方法,像⼩孩子一样生活的方法。

“⼩孩子开朗活泼,无忧无虑地活在这世上。这就是自然发生的生活状态。但是长大后自然会忘记生活的方法,所以告诉大家这样一个无所畏惧去自然生活的方法。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活得像⼩孩子一样自然,也许就不必听这个故事了。又或者对这样的人来说,这种故事听起来像是在胡说八道。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把锁好的门再次锁上’的冗余行为一样。”

知道了吗? jjMA6RuZ+MgFhefzg5i9XI6WX9PLaem+u8njMdwDWS1oDZ+Wcd71kViTZ6Wvw6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