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何为德

空气不潮湿也不干燥,微风轻轻地吹拂每一寸肌肤,路人们驻足感受着这微风,仰望天空,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仁寺洞的街道上一早就挤满了身穿韩服、嬉笑打闹地拍着照的外国游客。借着这秋天的阳光作照明,希望他们能在韩国拍下他们最满意的照片。

穿过外国游客人群,在周边转了一圈,看到用韩文写有“星巴克”的招牌,我推开门走进店里,发现了坐在卖场窗口正看着ipad的老人并向他走去。老人的存在似乎总是能让周围充满平静的能量。我用喜悦的声音向老人打招呼道:“早上好。”老人抬起头,用温暖的眼神看着我笑道:“快坐这边,给你也点了热美式咖啡。”正好震动铃响了,“我去拿过来。”已经熟悉的面孔店员带着明朗的微笑把两杯美式咖啡放到取餐处说道:“早上好,祝您度过美好的一天。”正如她所说,美好的一天从清爽的早晨开始。

几天前,老人带着严肃的表情说,不久后自己就要去长途旅行了,在离开之前想再跟我讲一讲故事。今天是老人开始告诉我这个故事的第一天。他拿着马克杯慢慢品尝着咖啡的香味,闭着眼睛深深的静默了一段时间,然后慢慢地睁开双眼,用温柔而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开口说道。

“从今天起,我会讲德,愿你能仔细倾听。”

我回答道:“嗯,我一定会认真听的。”

老人说:“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呢?怎样的生活才算是过得好呢?世界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结束的?我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你应该也听过很多次。又或者自己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吧。很久以前,人们就对生活的意义、对我、对世界的好奇心提出了问题,其中有些人发现了答案,发现答案的人就是所谓的人类导师,而这些教诲流传至今。”

老子也是发现答案的人之一。他生活在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因为有着神秘的气息,所以出现了跟随他的人。有一天,老子要出远门,守城的门卫心急如焚地向他请教。陷入两难的老子在竹简上写了5000多个字,转交给看门人后就上路了。而那本书就是《道德经》。

《道德经》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关于道的部分,另一个是关于德的部分。

“道”顾名思义,就是一条路,这条路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可以说是一个持续或循环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不是旅途目的地的目的地”。虽然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是再次解释说明的话,可以表达为“自然而然发生的一切,本来就是这样”。

如果把“道”称为某种到达点或者是某种状态,就会产生“如何体会道?”的好奇心。所以老子提出了实践方法,而走上这条路的方法就是德。

德这个词有“积累”的意思。如果一一去解开“德”这个字,就可以发现它由行(行走的行)、十(数字的十)、目(眼睛的目)、一(一个的一)或藏(隐藏的藏)、心(内心的心)组成。

“行”可以理解成一边前进一边执行,循环往复之意;“十”可以看成一次、两次、三次……十次,这样反复坚持下去的行动。那么,应该做些什么呢?就是用“目”专注在“一”件事上去观察它。但是要观察什么呢?那就是观察你的“心”。

总结来看,德是体会道的实践方法,而它的实践方法就是用眼睛不断持续努力地观察内心。

如果把“德”换成佛教的语言,即内心的观察,或者说是冥想。 ICUcb8pnMrvGXpopujsNqjO8X6TuUJ9cxFO1lybMDw9vk+zvlv26dp6s6aVQHT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