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书主要学术观点综述

一、关于新闻学基本概念

新闻的本质特征,一是它的真实性,即真实的事实。二是它的时新性,新闻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新性。时新概念是对新闻时间性要求的抽象概括,是新闻定义不可缺少的要素。三是它的公开性,它的传播公开、迅捷、广泛,不受限制。

新闻价值由事实与真实、时间与空间、政治性与艺术性、效能与效果四组因素构成。事实价值是第一性的,新闻价值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价值在前,新闻价值在后;新闻价值“表现”在前,新闻价值“存在”在后。

二、关于广电学术和决策研究

广电学术研究工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这既是一个学术工作原则问题,也是一个研究工作者的学术品格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们要有独立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要有敢于实事求是地反映事实、敢于提出和坚持正确意见的勇气;再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理论到理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国广电发展改革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持,主动去研究这些现实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学术成果,为推进广电的发展改革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这是广电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

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是政策研究机构,是广电政策研究机构,不同于高校、媒体、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它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即研究工作要为总局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服务,围绕广播影视发展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部署的落实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我们的研究工作,应当自觉坚持两个“追求”,即追求“科学、理性、求实、可行”,追求“中国国情、中央精神、时代要求、广电实际”的结合。坚持两个“追求”,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负责,是对人民利益的负责,同时有助于自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形成研究工作自觉遵循的规则,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们的研究人员,要坚持“三同”精神和“三重”原则,即“思想与时代同进,工作与时代同步,学习与时代同求”,就是绝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能力,要注重学习、注重更新、注重积累,追求新的进步,了解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以集体为重,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同国家的大事业、党的大事业、广电的大事业联系起来,同贡献国家和人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联系起来。

三、关于广电发展改革和战略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电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政策上的重大突破为主要特征,标志性事件是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的“四级办”方针和以宣传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全面改革的决策,同年10月中共中央37号文件的颁发实施,带来了广播电视的大发展和规模的迅速扩张;第二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主要特征,其标志性事件是有线电视的崛起和卫星广播电视的应用,带来了收听收看质量的大提升、频率频道资源的大增长和覆盖范围的扩大;第三次始于21世纪初,其标志性事件是广播电视数字化和广电体制改革被推向高潮,逐步实现广电的整体转型。当前,广电正面临又一次重大突破,其标志性事件是媒体融合,就是广电媒体在新媒体崛起的冲击之下,谋求改革、创新、转型,与新媒体实行融合一体发展。这是广电面临的严峻考验,更是一次发展的历史机遇。这个过程,其实质就是传统广电媒体向现代融合媒体的演进、转型过程,就是广播电视追随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在国家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阶段,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发展改革的战略重点,主要应该是以下三大课题:一是构建现代广播电视融合传媒新体系,全面实现多媒体融合传播新格局;二是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构建由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市场体系、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构成的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广播电视体制;三是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建设发展,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农村广电总体滞后问题。

四、关于广电体制改革

新世纪头10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的社会背景下,有四大因素影响和推动了广播电视的变革和发展: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使广播电视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广播电视进入了在竞争中谋发展的时代;二是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及其引起的变革,使广播电视的面貌得以脱胎换骨地改造升级,进入数字化时代;三是中央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入了构建新型体制的新阶段;四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催生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广播电视面临着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的双重挑战,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多样需求的时代。因此,这需要广电人和广电业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制作传播、节目形态、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与之相适应,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和创新成为这一时期的客观要求和大势所趋。

从新世纪开始,广播电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整体转型和科学发展阶段。整体转型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是:其一,理念的转变;其二,技术的转型;其三,业态的转型;其四,功能的转型;其五,体制的转型。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三是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

从总体看,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十年,成绩斐然,成效显著:一是有效地推动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二是有效地推动了广播电视体制转型和机制创新;三是有效地推动了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共同发展;四是有效地推动了广播电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十年,主要的经验和启示是:一是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是推动广播电视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是广播电视主动适应时代新要求的自我革新;三是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必须与国家总体改革同向而行;四是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应当秉持理性思维与渐进方略。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从成立到撤销的深刻教训在于:其一,集团定性为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缺乏现行法律根据,与现行财政、资产、人事制度相抵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本无法运行;其二,集团没有实行真正的整合,成员单位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人、财、物等资源不能统一配置,总部仅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与广电总局重叠,这种顶层设计与现代企业集团模式相去甚远;其三,组建集团方案的制定,缺乏调查研究和应有科学论证,在上级的催促下,决策也很仓促。这就决定了这个集团难以持久的命运。可见,理性思维和科学决策,该有多么重要和必要。

五、关于媒体融合

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和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局面。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什么样的突出特点?主要是:交叉、即时,移动、便捷,海量、全覆盖,虚拟化、个性化,人人可以拥有,人人可以使用,传播无所不在、如影随形。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一,这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必然要求;其二,这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要求;其三,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媒体融合,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融合发展:一是网络融合发展,即网络的改造升级、互联互通,打破通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的技术瓶颈和体制障碍;二是业务融合发展,即整合资源、跨界传播,发挥优势、各展其长,这是融合的核心问题;三是媒体融合发展,即打造新平台、构建全媒体,这是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四是终端融合发展,即多功能、智能化、一体多屏。

媒体融合是媒体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因素。它涉及观念理念、思维思路、媒体结构、业务流程、内容形态、传播方式、资源配置、盈利模式、管理方式、分配制度、队伍素质各方面,乃至体制机制系统的全局性改革和创新。

全面实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还相当大,离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的困难和突出的问题是:一、体制问题。“一台两制”,即传统媒体实行事业体制,新媒体实行企业体制,使得两者实际上不具平等地位,有形无形障碍很多,很难真正实现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二、投入问题。传统媒体对广告创收依赖极大,广告收入下降压力愈来愈大令传统媒体面临危机。媒体融合,需要巨资投入,资金从哪里来?事业体制不能从市场融资,新媒体尚无有效盈利模式,也无法从市场融资。这已成为无解的难题。三、内容制作差异和队伍结构问题。

六、关于加快农村广电发展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加快农村广电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在我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不能说是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就不能说是全国全面的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广播影视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如果广播影视不能从这两个方面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特别是由于农村广电发展不能适应这种需要,那就会从一个领域、一个行业拖国家整体发展的后腿。我们应当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提高加快农村广电发展的紧迫性,思考和着力解决这个重中之重问题。

加快农村广电发展步伐,其重点是:一、以工程建设为龙头,创新发展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农村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广电现代化水平;二、以构建农村广电服务体系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公共资源,建设以县级广电机构为中心、乡镇广电服务站为基础的垂直管理、上下贯通的新体制,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和长效运营机制,全面提高广电服务水平;三、以服务广大农村居民为重点,创新宣传工作,提高节目质量,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在确保转播好规定的国家台、省级台节目的前提下,努力办好本地特色的各类节目,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好更多的新闻信息和文化、科技、娱乐节目等方面的内容服务。

七、关于广电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

学校要在指导思想上确立: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院系两级组织,应将主要精力、工作重点放在办学上,不能因为创收而影响校内教学。“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同样适用于高校。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质量问题。不提高质量,势必误人子弟。规模宜适当控制,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超越承受能力,造成全面紧张、工作失调。今后的方针应当是:相对稳定、适当发展规模,着重抓质量的提升,抓基础建设,创造良好办学条件。

学校应当树立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树立改革创新的思想,解决“守”重于“创”和谨慎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

教学与科研,好比飞机之两翼,缺一不可。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有赖于科研的开展。科研不能脱离各个学科的教学。学校应当在政策上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方针,要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培养广播电视人才,是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这首先要依靠教师。教学活动是学校的基本活动,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式,而处于主导地位的应当是教师。没有教师,就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就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今天。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要在探索的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大的贯通性,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业务工作的一个显著标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贯通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实行齐抓共管制度,就是学校各级党组织、团组织、行政领导、工会、学生会都要抓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部门都要结合自身业务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老师要教书育人,干部要管理育人,后勤职工要服务育人。

“两课”既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又有不同的作用和侧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解决世界观、方法论问题,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要回答现实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具有宏观性;思想政治教育课要解决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问题,要回答学生生活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带有个体的微观性。“两课”的任务,要着重解决学生的四个问题: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意识问题,道德品质问题,心理素质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决定着学生将会走什么道路,是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能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两课”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在高校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具有普遍的、重大的、深远的意义。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抓文明校园建设,建立良好的秩序,树立良好的校风,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的学术研究工作,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即出思想、出观点、出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创立边缘学说;另一方面,要学会运用多学科综合理论,观照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的位置和功能,揭示广播电视发展和传播的内在规律,回答广播电视实践、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析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走向和趋势。

今后,学报追求的目标是:有特色,即中国特色、广播电视特色、“学院派”特色;高层次,即全息式的思维、全景式的研究、规律性的揭示、理论性的启迪;高品位,即追求文化品位、学术价值、创造精神和社会效益;有影响,即不仅在国内学界业界有影响,更要打入国际传播理论界并产生影响。总之,学报应成为一流的现代传播学术理论刊物。

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不断开拓和发展,已经成为一所具备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概括起来,这所学校有以下五大特色:一是与广播电视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它同广播电视业有着“血缘”关系,其教学科研活动与广播电视媒体和实际工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兼具广播电视与高等教育两大基因和特性。二是多样化、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多样化的培养、培训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播电视行业和社会对专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内对外的开放式办学,密切了学校同广电行业、同新闻传媒界、同国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三是多学科兼容、全方位覆盖的学科特色。学校根据国家广播电视业和新闻传播业发展的需要,逐步构建多学科兼容的格局,逐步扩大学科和专业对整个传播传媒领域业务的覆盖面,成为国内传媒高等教育涵盖面最全的高等学校。四是按照传媒职业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特色。北京广播学院在教育教学上,实施并不断完善、创新各种形之有效的培养方式,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专业优势;在治学和育人规范上,创立并倡行自己独特的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立德,就是坚持德育首位,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敬业,就是敬重事业、热爱专业,专心学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博学,就是要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博闻广识,博学多才,基础厚实;竞先,就是要有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学校进而由此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白杨精神”。五是“学院派”的学术特色。所谓“学院派”,最显著的特征是:注重理论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创立边缘学科理论;注重理论思维,用理论思维去揭示广电发展和运作的内在规律,用理论思维去审视和回答实践中的问题,用理论思维去分析和预测广电未来发展的趋势;注重理论总结和提升,对实际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加以理论概括,使之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注重理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综合研究现代广电的各种现象,提出独到的理论学说和观点。总之,这种学术研究更侧重于学理性研究,有别于广电媒体和管理部门的纯业务研究、决策政策研究。

以上就是本书主要学术观点的综述。

黄勇
撰于2020年5月 BT2W4kPRTi2/qJk/Mje+58ZTTnPzPrPro83BTKEd+xa4H0xpthRnDCRupxUr8n6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