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三组新观念:
第一组新观念——
线上与线下、台前与幕后;
大屏、中屏与小屏;
微信、微博、微电视。
关键词:转移·互联网
回望传播史,随着传媒技术的变迁,新闻业态也在不断重塑着。
“终端随人走,信息为人转”,是移动互联时代传播的新特征。
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媒体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这就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这就是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主力军要向用户终端转移。
“用户终端”对于节目主持人而言,不外乎“三屏”与“三微”。三屏:大屏为电视,中屏为电脑,小屏为手机。三微:微信、微博、微电视。
这“三屏”与“三微”不外乎运用线上与线下、台前与幕后。
放眼全球,当今人们的信息接收渠道与知识阅读习惯都在往手机终端走。坦率地讲,向用户终端转移就是向“低头族”的手机屏转移——这就是“势”。
察势者智,驭智者赢。
要转移就要有准备,要准备就要有转移意识。
“互联网+”的应用手段是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联合和深入融合的方式进行的。
“互联网+”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完成转型,以达升级。
台网并重,就是要重守主阵地、重用互联网、重推新节目、重视短视频,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要让正能量节目成为“网红”。
移动优先,就是要摆脱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模板,如今的短视频已被定义为“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不是把电视节目剪成3分钟放到网上就是短视频,短视频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剪辑方式和传播规律,而不能简单地把线下内容与身份线上化。
一线的主持人要懂,在校的准主持人要学,因此要开设“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培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加强融媒体理念教育。
移动意识的高度决定着融合发展的深度,从相加到相融而“融为一体,合二为一”。这是一场由技术飞跃带来的深刻变革,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时代的主动权。这是一场在党中央战略谋划下实现的创新发展。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第二组新观念——
会说善问能评
会看善动能走
会抓善控能放
会写善编能创
关键词:转型·主持人化
说了互联网,说了“互联网+”,再说这“互联网+”加什么——加“主持人化”。
为什么主持人后面加个“化”?“化”从字面来解释就是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主持人化”就是面对融媒体时代而推出的一个新概念——“主持人化”采用的是一个专业的、垂直的、新媒体产品的品牌工作室模式。
主持人化的品牌工作室是一个综合性的、集体性的实体机制。
融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人的融合。
主持人化的品牌工作室机制,就是鼓励主持人、记者、编辑按兴趣自由组合,按项目组织生产,推出新媒体产品。
主持人化的品牌工作室,将建立行之有效的创作方式,整合创作群体的整体创作力,从而激励一档档精品节目与一个个精英主持人应运而生。
“主持人化”的涵盖范围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要与线下编创团队融合,让驾驭的整体流程创新化;
第二,要与节目整体形象融合,让主持人风格突显个性化;
第三,要与线上小伙伴们融合,让网上的全程推出智能化;
“互联网+主持人化”,加的是有利于重塑创新的体系,加的是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模式。而“主持人化”的这种体系、这种模式,更加强化主持人的“眼力、脑力、笔力、手力、脚力与嘴力”,非但力所能及,更应力力从心。
回顾教育史,新闻与传播教育是从美国起步并以其为国际潮流的。1908年,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新闻传播学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在美国成立。
经过近90年的发展,到了1996年,美国有近500所学校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些学院的培养目标已从“新闻专业”转向“传播通才”的教育。
时至今日,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上,“知识”是基本配置的,“知识”是应有尽有的,“知识”是尽现在眼前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干部要,我们主持人同样要。中央戏剧学院徐翔教授在上海戏剧学院70周年院庆上响亮提出: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应该是能力的教育。
面对融媒体时代,一线主持人在主持艺术的创作思维中要正向移动传播转移。
面对互联网时代,培养准主持人更应让“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型。
这种转型是价值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型是文化形态的转型。
众所周知,多少年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一直贯穿着五个字:采、编、播合一。而今,国家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能力标准强调七个字:采、写、编、摄、说、评、播。面对七字能力“国标”的提出,面对“主持人化”的新方向,我们需亮出四项能力表现:
话筒前——会说善问能评;
镜头前——会看善动能走;
节目中——会抓善控能放;
出镜前——会写善编能创。
话筒前的语言表达能力,镜头前的状态表现能力,节目中的驾驭掌控能力,出镜前的功课准备能力,“国标”七字能力贯穿、融会于这四个方面。
互联网超大,主持人则更强。
传播学者芭芭拉·马图索在《美国电视明星》一书中介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负责人威廉·伦纳德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哪些素质时,提出了一个让人震撼的条件:“假如交给你一个班子,你能玩得转吗?”
重塑专业水准,赢回专业尊严。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变成能力则更有力量。
节目主持人要想拿得出手,就应该是具有综合能力的能手。
主持人秦畅是优秀的,正因为秦畅的优秀,她在迎接数字时代的主持创作中先行一步,“主持人化”更需要能力高强的主持人。
“互联网+主持人化”,主持人就要向“能力塑造”转型。
如果要让“互联网+主持人化”取得1+1>2的效果,我们必须再跟进一组观念,这就是:
第三组新观念——
形象、形体、嗓音、语音
语流、语感、敏捷、敏锐
文笔、文采、多才、多艺
关键词:转化·生源新标高
回首招生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招生条件,早期阶段一般都以一副好嗓子为主要标准,后来有了电视主持便开始注重形象,而近几年又开始注重文化分,并以分数线的逐年增高来证明每次艺考招生的成功。
要知道艺术教育是天赋的教育。
要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五分靠招,四分靠教,一分靠运道。
形象、形体、嗓音、语音、语流、语感、敏捷、敏锐、文笔、文采、多才、多艺,这24个字的组合是完整的,是有内在逻辑链条的,也是递进的。
具有多年招生经验的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张仲年教授曾颇有感触地说:“当然,以上素质全部拥有的学生凤毛麟角,但若有半数以上的素质达到优良和优秀的人将能比较好、比较快地被培养成才,才有可能在荧屏上光彩照人。”
这24个字、12个词的素质所指,有一半以上都属于天生的,或是在中学时期就已拥有的。比如,“形象”“形体”“嗓音”都是父母给的;“语流”恰是从小在家听父母讲故事所养成的,这种从小的积累便是以后在班上爱讲话、敢讲话、特有讲话欲的“敏捷”;至于“文笔”与“文采”基本是在长期备战高考作文中习得的,更不用说这“多才”“多艺”又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众多回合的节庆活动比赛中熟能生巧地锻炼出来的。
这些素质、这些基础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提升,而“语音”面貌、“语感”拥有和“敏锐”呈现这三者,则不光在学习中习得,尤其是“敏锐”与“语感”这两大基本功更要勤学苦练,需要贯穿大学四年的教学实践。
在“语感”的认知上,一直存在着误区。很多人认为,“语感”是表达语言的情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指语言的敏感,是说话人遣词造句和词语搭配的敏感度。
“语感”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言语行为过程,对现场言语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叶圣陶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
吕叔湘说过:“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钱谷融说过,传统的语言学对语言学家施加了一个重要的限制,无论如何不要涉入语感的沼泽,因为语感是捉摸不透的。其实,正是语感的这种捉摸不透的特性,才使言语活动更为活跃、丰富,才使言语活动取得了文学的质地。
悉数白岩松、撒贝宁、孟非、何婕这些主持人一路成名、成长、成功的经历,他们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一腔流利口齿之外,他们的过人之处全靠特有的“敏锐语感”来引领自己、来支持自己。
转化是一种过程:让简化全、让弱化强、让多化精,这种高标准的定位将会推进生源高质量的增效,这样符合规律的招生将不会导致日后的“营养不良”。
这24个字、12个词的素质涵盖,正是考生在考场上的目标要求,也是今后学生在课堂上得以全面提升的追求。
“敏锐的语感”,让你敢脱口而出。
“敏锐的语感”,让你能出口成章。
抓住主持艺术教育内在的规律,用心发掘潜力,潜心培育能力。要知道,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是选苗而不是选秀。
朽木不可雕,快马配好鞍,匠心肯攀登,功到自然成。
面对“互联网+主持人化”,高素质的准主持人们才能迎接数字化,拥抱数字化。
面对“互联网+主持人化”,再跟进素质提升的主持人,这1+1肯定大于2。